刘中梅
(黑龙江省地质测绘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通过对本区已有地质资料的综合分析,六十里大沟地区受北东向和北西向两大断裂控制,由此派生出次一级构造发育,是导矿和容矿有利部位。同时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定由Au、Ag、Pb、Mo四种元素组成的组合异常。Au异常规模大,强度高,有中、内带。经初步推断异常为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引起矿致异常。大比例尺的地质、化探及物探测量工作是快速高效、经济实用的勘查方法,遵循由浅入深、由疏到密、宏观控制、重点解剖的原则,首先在研究区开展1:1万地质测量、1:2万土壤测量、1:2万高精度磁测、1:1万激电中梯测量和激电测深工作,圈定异常,缩小找矿靶区,以指导山地工程的开展工作。
本次工作采用了地质测量、土壤测量、高磁测量、激电中梯测量等综合方法开展找矿工作。
(1)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土壤测量主要选择1:5万水系异常浓集中心及矿化蚀变地段,网度200×20m。地球化学参数的确定,采用GeoIPAS软件计算全区剔除高值的平均值、标准离差等,异常下限的选取按照平均值+(2~3)标准离差计算,并参考前人矿调土壤测量成果。
(2)高精度磁法测量。高精度测量与土壤测量的范围、网度相同,测点的ΔT值计算,对原始数据进行基点改正、日变改正、正常场梯度改正及高度改正。利用各项改正后的数据绘制ΔT剖面平面图、ΔT等值线平面图等成果图件。
(3)激电中梯测量。激电中梯测量网度100×20m,与土壤测量范围相同。供电电极距AB为1600m,测量电极MN距40m。采用短导线工作方式进行,时间制式:双向短脉冲供电,16秒周期,供、放电占空比1:1;二次场采样延时100ms;二次场采样宽度80ms。
(1)地球物理测量成果。①岩石磁性特征:从采集到的岩石磁性测定结果看(表1),勘查区地表岩石属低感应磁化强度,剩磁接近于0,且岩石的磁性差异不大。②岩石电性特征:从岩石标本所做的电性参数测定数据看,炭质板岩具有较高极化率(平均值达17.7%)低电阻率(小于1300Ωm),其余凝灰岩、板岩和安山岩等具有高电阻率(大于2000Ωm)、低极化率(均小于3.5%)的特征(表2)。
表1 岩石磁性参数测定统计表
表2 勘查区岩石电性参数统计表
③高磁异常特征:高磁测量全区共圈定ΔT磁异常4处。其中Ma4串珠状高磁异常区(图1c),与1:5万航磁C-61-143异常吻合,异常连续性好、形状规则,该异常区位于成矿的有利地段(石英闪长玢岩、花岗斑岩与板岩接触带上),故推断该异常为矿化引起的可能性较大。④激电异常特征:激电中梯视电阻率曲线与视极化率曲线起伏大致上呈相反的趋势(图1a、b)。根据实测激电中梯成果数据,圈定出高视极化率异常6个、低电阻率异常4个,其中ηa6走向约为95°,西端未封闭,控制长约1900m,宽260m,有三个异常中心(极化率值8%~9%)组成的高强度异常,对应视电阻率为中高阻,梯度较缓。与Ma4号高磁异常西部位置重合。
图1 六十里大沟地区地物化综合图
(2)地质简测成果。通过地质简测工作,确定勘查区西南角出露有志留至泥盆系卧都河组(S3w)中细粒长石砂岩、泥质粉砂岩、板岩;南部出露地层为志留系上统-泥盆系中统泥鳅河组(S3D2n),主要岩石类型为细砂岩、粉砂岩、板岩;勘查区主体为白垩系下统龙江组(K1l)中酸性火山岩分布区,主要岩石类型凝灰岩与安山岩(图1d)。浅成侵入岩沿北西向和北西西向构造分布,零星出露于构造带中及两侧。研究区构造发育有晚华力西期构造层、早燕山期构造层,表现有褶皱和脆性断裂。
(3)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成果。异常重现性较好。以Au为主要成矿元素,伴有As、Sb、Ag、Cu与其套合,其中Au-1、Au-7有特高值;Au-8、Au-9、Au-10分布在近东西向构造两侧(图1e),位于泥鳅河组碎屑岩与龙江组火山岩接触带上,并有石英闪长玢岩、花岗斑岩体沿构造裂隙侵入;Au-8、Au-9、Au-10从西向东异常面积及异常峰值逐渐增高,证明矿化体与后期热液石英闪长玢岩和花岗斑岩体有关。
通过地物化综合测量工作,在工区南部圈定一条近东西向异常带,处于泥鳅河组变质碎屑岩和龙江组中性火山岩接触带上,在近东西向构造带中有浅成石英闪长斑岩和花岗斑岩出露。在近东西向构造两侧分布有Au-8、Au-9、Au-10土壤异常,伴随有Ag、Cu、Pb、Zn与其套合。土壤Au元素异常与航磁C-61-143异常、地面大比例尺高磁Ma4串珠状异常、激电ηa6异常吻合。深部钻探验证已见有金矿体和矿化体,属于近东西向矿致综合异常带。
根据异常所处地质背景分析,推测土壤异常及地球物理异常由含矿地质体引起。依据目前工作程度和成矿区带类比,龙江组火山岩与泥鳅河组变质碎屑岩接触带是有利成矿部位。本地区具有较好的金成矿条件。
[1]袁学诚.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文集[C].第5集.北京:地质出版社,1987.
[2]蒋敬业等.应用地球化学[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