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彩霞
“成长”指长大、长成成人,泛指事物走向成熟,摆脱稚嫩的过程。简而言之,成长就是自身不断变得更好、更强、更成熟的一个变化过程。在诗人的笔下,成长是懂得,剪一段流年的时光,握着一路相随的暖,把最平淡的日子梳理成诗意的风景。成长路上,有你真好,生命或因懂得责任、学会学习、改正错误、遭遇困难、享受成功等而更加精彩;成长路上,滋味多多,这一路走来是满满当当的快乐与烦恼,难怪白岩松说“痛并快乐着”。
“成长”类主题一直是中考作文考查的热点,2017年浙江杭州卷在一段与成长相关的材料后,用了半命题作文“本来我可以 ”,湖北荆门卷是“经历了 ,我长大了”,2016年甘肃卷是“刷新自我”,山东滨州卷是“温暖的旅程”,2015年湖北武汉卷是材料作文“成长起步晚的树”,湖南郴州卷是“一同成长”等。成长路上的风景如此美妙,我们就用笔下的灵动文字来记录它们吧!
题目:风景这边独好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审题时应抓住两个关键词:“风景”和“独好”。一般意义上的风景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行文中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结合是最佳的选择。写人文景观可以将风景具体化到人物风景、时尚风景、道德风景等方面,可以细化到旅途风景、乡村风景、城市风景等,也可以写生活片段,这样写作的视角就丰富多样了。所谓“独好”就是独一无二的好、最好。“好”还可以理解成美,因此你所选的风景应当是独特的,是其他地方没有的,行文中要直接或间接地交代风景这边独好的原因。
○佚 名
这恼人的秋雨一直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真讨厌!到处都是湿漉漉的,我的心情也像这天气一样糟糕。不过,上学路上的几个镜头串起一道美丽的风景,让我的心一下子开阔敞亮起来。
镜头一:街道的拐角处,蜷缩着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他穿着破旧的粗布衣服,上面落满了灰尘。他黝黑的脸庞上刻着一道道深深的皱纹,他在风雨中瑟瑟发抖,一只裤管空荡荡地在风中飘荡着。忽然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蝴蝶般轻盈地跑过去,轻轻地放下一杯牛奶,转身离开时不忘扭过头对老人甜甜地一笑。
镜头二:早点摊旁,一个小男孩一手端着满满的一碗豆浆,一手打着伞小心地走着。他脚下一滑,摔倒在地,伞甩了出去,豆浆洒了一地。一位阿姨看到了,立刻放下手里的东西跑过去,扶起哇哇大哭的小男孩,细心地为他擦干身上的泥水,轻轻拭去挂在小男孩脸颊上的泪珠,怜爱地摸了摸他的头说:“以后小心哦!”小男孩不好意思地笑了。
镜头三:一位妈妈弓着身子奋力地蹬着自行车,车后座上坐着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女孩懂事地高高举着小花伞,一边为妈妈撑伞一边问:“妈妈,你累不累?要不歇一会儿吧!”年轻的妈妈脸上洋溢着欣慰幸福的笑容:“乖宝宝,妈妈不累!”我不禁想起,我的妈妈也是这样,风雨无阻地接送我上下学,从不间断,一送就是多年。
这场秋雨让我亲眼目睹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以及发自肺腑的关爱,这些极平凡普通的小事却有着一种令人惊叹的美丽。风雨中,那一道道别致的风景将永远珍藏于我心中。流走的只是时间,而那风景永不褪色。
文章采用蒙太奇的手法,巧妙裁剪秋雨中“我”在上学途中看到的三个精彩镜头,展示了人们相互帮助、相互关爱的场景,这是世界上最美的风景。文章结构严谨,内容丰富,深化了主题的广度与深度。这里的风景与自然无关,与人们心中的爱相连。
金题预测 2
人生中,不管身体还是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如果人生是无涯的山脉,那么活着就是一连串对远方的向往与朝圣。每个人心中都有远方情结,每个人心里也都有一个远方。
请以“远方”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1)文体自选;(2)不要套作,不得抄袭;(3)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这里的“远方”不是一个简单的空间概念,而是一个精神范畴,与地点无关,与心灵相连。具体来说,“远方”可以理解为理想、目标、志向、希望、憧憬、渴望、向往等,作文时可化虚为实,将抽象的“远方”具体到实实在在的意象上。同时,作文中不能犯形而上的錯误,虽说志存高远,但我们拒绝不切实际的幻想。对于奋发的人来说,远方就是一只号角;对于迷茫的人来说,远方就是一声呼唤;对于痛苦的人来说,远方就是一味良药;而对于勤勉的人来说,远方就是一张风帆……
那在巢中嗷嗷待哺的雏鹰,眉眼间已写满了对蓝天的向往,它拍打着翅膀,仿佛已听到远方对它的呼唤。
那在山涧淙淙流淌的小溪,昼夜不息,无暇与阳光对话,无暇流连岸上的萋萋芳草和小野花,只因为对远方大海的无尽向往。
那深埋地下的种子努力地蓄积养分,从不停歇,只为破土而出的美丽,只为沐浴在远方太阳那温暖的洗礼中……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清晨的露珠在朝阳的映射下熠熠生辉,陶渊明扬起嘴角,淡然一笑,他心境平和得如同秋阳下清澈的湖水。五斗米又怎样?现实是残酷的,但它永远也阻挡不了陶渊明对远方的向往。现实的残酷无法折弯他的腰,让他对达官贵人点头哈腰、巴结奉承,他的目光变得淡然而安定。他就这样静静地站在东晋一角,遥望着远方……
汹涌的波涛打湿了东坡居士的衣襟,但他的目光依然坚定。是想穿透那漫天的大雾,还是想探寻那未知的远方?东坡被贬,委身于这山岭阻隔、闭塞落后之地,是否从此就自怨自艾、怨天尤人,一蹶不振了呢?不!远方的呼喊声穿透浓雾,呼啸而来,荡涤着东坡的心。于是,他不再凄凄惶惶,而是迸发出了“休将白发唱黄鸡”的呼喊,迸发出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壮语,迸发出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慨叹。东坡奋起,只为他心头那不灭的远方……
在战争的年代,沈从文先生笔下的江南小城依然山美、水美、人美,这是因为他的心中有不灭的远方;川端康成那句“凌晨四点钟,看到海棠花未眠”温暖了很多人的心灵,这是因为他的心中有不灭的远方……
远方是一首诗,一首灵动而浪漫的诗;远方是一个未知的世界,或许布满荆棘,或许风和日丽、草长莺飞;远方更是一种信念,引领人们奋发前进,向着心中的梦前进。
本文开篇用了三个排比段切入“远方”的话题,表面看似乎只是内容上的简单铺陈,其实是多层次、多视角地揭示了主题,使文章在整齐之余还有一种回环反复之美。紧接着,作者由古及今,用大家耳熟能详的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闲适、苏轼“休将白发唱黄鸡”的乐观、沈从文抛开现实的丑描写远方的美,以及川端康成温暖动人的诗句,这些经典素材将“远方”之于人们精神的指引作用写到了极致,大大增强了文章整体的感染力。
请以“ ,让生活更美好”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首先要补题。补题不是随心所欲地补,要结合给出的部分题目审清命题意向,再结合自己的构思填上相应的词语。这道题给出的是“让生活更美好”,“美好”和“更”是关键词。能够让生活美好的肯定是正能量的范畴,诸如微笑、节约、沟通、乐观、阅读、信心、宽容等。而“更”是一个比较的结果,因此在补题、作文时不能忽视前后对比、凸显变化。其次,构思行文时切口要小,比如“自然,让生活更美好”,这里的“自然”概念就太大,容易写得空泛笼统。而“亲情短信,让生活更美好”、“阅读,让生活更美好”就显得更为具体和贴近生活,行文时我们也更容易把握和掌控。无论选择哪个题目,务必把握真实、新颖的原则,要么写自己的经历、见闻,要么结合新鲜的素材写出特色。
○李文倩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句歌词是宣传爱的,是说爱的力量无限大,只要每个人都奉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我记得有一则公益广告也是宣传爱的,大体内容是这样的:一位老奶奶上了车一辆公共汽车,但是车上没有座位了,她只能站着。一名小学生看到老奶奶上了车,便站了起来,让老奶奶坐在他的位置上,老奶奶微笑着对小学生点点头。汽车到站了,老奶奶下了车,看见一位女士的钱包掉了,她想到刚才小学生帮助了自己,就连忙叫住那位女士,并把钱包捡起来递给她,那位女士道完谢后就走了。女士走在上班的路上,看见一位孕妇的鞋带开了,想到老奶奶帮了自己,就跑过去帮她系上鞋带。过了一会儿,孕妇买完东西走在回家的路上,看见一位先生的文件夹掉在地上,她想到之前那位女士帮助了自己,就叫住那位先生,先生很感谢这位好心的孕妇,于是就帮她提东西,扶她过马路,然后才离开……
看,就因为小学生给老奶奶让座这么一件小事,这份爱心就触动了多少人的爱心,使这些得到过他人帮助的人想到要帮助他人,这些人的爱心都被触动了。我听了歌曲《爱的奉献》,看了这则公益广告后也被触动了,我也想帮助他人。我要宣传爱的力量,讓更多的人奉献爱心。
早上,我打开家门,看到门外有一只流浪的小狗正在打哆嗦,于是就把它抱到了家里,给它安了一个温暖的小窝,每天喂它吃饭,陪它玩耍。在我的精心照料下,小狗变得很健康、很活泼。我的同学来家里时,也觉得小狗很可爱,我自豪地对他们说:“这是我用爱的力量养的小狗!”同学们都很佩服我,说他们也要用爱的力量做一些事。
后来,我去同学家,看到他家有一只可爱的小猫,他说是因为我的爱心感染了他,所以他收留了这只无家可归的流浪猫。我很开心,因为我传递了爱的力量。
可见,我们只要奉献一点爱心,就会触动千千万万人的爱心。如果世界上人人都能奉献出一点爱心,这些爱心聚集在一起就会形成爱的江河,这爱的力量将会无比强大。
本文以歌词开头,并进行议论,总起全文。主题部分详细叙述了一则爱心传递的公益广告,接着生发议论,感召更多的人奉献爱心。“我”尽心照料小狗、“我”的同学精心呵护小猫,这些都是有爱心的表现。行文中材料详略得当,兼用多种表达方式,盛赞爱心的传递。结尾进一步总结全文,照应了开头,主题进一步得以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