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卫民
作为一个新兴领域,现代口述史于上世纪70年代后期被引入中国大陆。刚开始只有少量先行者在倡导和实践,因经费不足和录音带太贵等原因,他们做得往往不够规范。进入21世纪,随着中华口述历史研究会的成立和相关学术会议的频繁举办,口述史工作逐渐规范起来。近几年,随着数码录音笔、相机、摄像机和智能手机等工具的普及,以及一些专门机构、组织的倡导,口述史工作呈现万马奔腾之势。
口述史工作主要有四种类型:
一是新闻学、文学取向的口述史工作。访谈新闻或旧闻的亲历者或见证人。虽然也会问及他们的出身、职业、经历等,但更重视的是新闻点,渴望从他们那里捕捉到一些吸引眼球的話语、让人惊愕或感动的场景。若捕捉到了,会将其写入精心布局的新闻报道、纪实文学中,或者将其剪辑制作成新闻片、纪录片。实践者多为新闻影视专业、中文专业的学生或从业者。
二是人类学、社会学取向的口述史工作。访谈某类群、某地域的多人,仔细观察他们的言行,往往还与他们共同生活一段时间,目的是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权力结构、社会变迁、技术手段等。比较重视习俗、仪式、物件、情绪、姿态等因素。实践者多为人类学、社会学的学生或研究者。
三是沟通、医疗取向的口述史工作。访谈某位想了解的人(既可以是很亲近的父母、亲属,也可以是不太熟悉的社区邻居、临终的老人),请他们讲述亲历、亲见、亲闻的往事及不同时期个人所面临的问题,以求更好地理解他们、更多地了解过去的历史。对所谈内容通常并无明确预期,只是出于普通人的经历也能反映国家的大历史和社会的变迁,也值得耐心去倾听。这种访谈不仅能跨越代际或阶层间的鸿沟,让人了解自己和当下生活的来历,还能提供一定的慰藉乃至治疗作用——受益者不仅仅是某些渴望倾诉的受访人,有时还包括访谈人自己。因为,他人是自己的镜子,了解他人的生活、过去的生活,会让人更容易看出当下生活之佳处,并更加珍惜它。实践者多为大学生、义工、护工或心理治疗师。
四是历史学取向的口述史工作。访谈特定的历史当事人、见证人,请他们详述历史的细节,以求复盘历史过程。特别重视真相,对关键的细节往往反复求证。实践者多为对历史感兴趣的学生或学者。
下面,就我个人做口述史的经验,谈谈口述史工作的具体进路。
大致程序
2000年,我承担了一个口述科学史项目,多年以来,逐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供借鉴,其大致程序为:
确定主题:在生活、阅读时勤于思考,保持一定的敏感性,从不疑处有疑,找到值得研究的主题。它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机构或组织;可以是成果,也可以是事件;还可以是工程、会议等。虽然只是小案例,但它能对大时代或人性有所反映。
设计访谈:虽然立足于案例,但不宜困在案例之中,应就研究主题问一两个有广度或深度,对案例有所超越的大问题,然后猜测问题的答案,对解答问题提出一些尝试性的思路,包括沿不同的角度,分不同的阶段将主要问题拆分成几个问题。猜测可能知道答案的人并寻找他们。设计出包括主题、大问题、中问题和受访人大致范围、类型的访谈计划等。
案头准备:查找与主题相关的论著、报道、档案等,尽量详细地阅读已有资料,从中找到一些空白点、疑点、兴趣点,大致按照时间顺序提出几十上百个或大或小的问题。随着对主题理解的加深,可对访谈计划的前期版本进行补充和修改;确定一些访谈人,找到他们的联系方式,约他们访谈。此外,还需要提前通过发电子邮件、打电话、发信息等方式把访谈大纲告知受访人,以利于准备。需要注意的是,提前告知的只是访谈主题和几个大的问题,而不是全部的问题。因为我们所准备的问题单只是起提醒作用、供我们自己参考的,正式访谈时应保持活跃的思维,跟着当时的主题随机应变敏锐发问,而不是照着它机械地执行。而且,有些尖锐或让人尴尬的问题不宜提前告知,需要在访谈现场抛出来观察其第一反应。如果提前告知了,他可能会为避免尴尬而不接受访谈,或者提前编造出一些谎言来。
执行访谈:我们需要尽快通过受访人的测试,并以礼貌、真诚、见识、同情等来赢得对方尊重,营造融洽氛围,建立良好关系,进而开展高质量的对话。其中颇有一些技巧。譬如,在提问顺序上,可先从受访人的生平谈起,然后请他就访谈主题做三四十分钟的自我陈述,再把我们事先精心准备的、他没有讲到的问题提出来(先问平和的问题,后问尖锐的问题)。在听讲时,应根据对方的谈话,记下一些我们事先没准备但是有价值的问题,并在后面找机会问出来。
整理访谈:正如访谈并非一个说一个记一样,整理访谈也并非简单地把录音变成文字——那只能叫录入,而不能叫整理。语言和文字不一样,听似通顺的语言写成文字后往往会发现它们不通、拖沓或有残缺。所以,我认为,整理访谈时不但要求真,还要求美。这就需要做大量的编辑工作。为了不歪曲受访人的原意,我们还需要与其继续互动,譬如请他把模棱两可的话表达得更精准一些,要求他审定整理稿等。这是一个可以发挥才能,也需要消耗很大精力的阶段。
密切结合文献研究
就做现代史研究而言,事发当时形成的记录,如档案、工作笔记、日记、书信、报道、照片、录像等当然是最重要的。而实物、实地考察,也能给我们提供一些重要信息,或把我们带入历史事件的空间中,帮助我们理解事发时当事人的处境。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当然,对历史当事人、见证人的访谈也非常重要。它们能提供新资料,弥补空白,展示往事发展的脉络,提供历史人物之视角、观点,与文献、图像相互印证、相互甄别等,具有不可或缺性。事实上,这些史料各有其短长,只有通过相互补充、印证,才能取长补短,更好地展示历史真相,就像断案时,必须把文本证据、人证、物证结合起来,方能完善证据链,得到最合情合理的案发过程之推断一样。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不做文献研究,在访谈阶段,就提不出深入、细致的问题,就难以把受访人尘封多年的记忆钩沉出来;在整理阶段,也辨别不出受访人无意有意的错误或误导。
整理访谈的六字方法
有价值的访谈,往往会被人们整理出来。如何整理,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做法。早期,人们倾向于描摹访谈现场,试图把每一个音节皆转写成文字。但这样做需要耗费很大的工夫,且所得作品存在很多语病,通常让人难以卒读。然后,人们对抄本或謄录稿作进一步的加工,使其文通句顺起来。为了突出受访人,为了让内容更加紧凑,往往忽略掉访谈人的提问,而将文稿整理成由受访人从头说到尾的方式。再后,人们意识到省掉问话意味着改变了语境,会多多少少改变受访人的原意,更倾向于将访谈稿整理成对话体,有时还会添加一些注释。如此一来,受访人、访谈人、整理人各自说了哪些话、补充了什么内容,泾渭分明。
不管是哪一种,交给受访人审定的,都应是文通句顺,内容准确、精练、比较完备的整理稿。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在删、并、改、补、精、顺六字上下很大的功夫。
删:删除无实质意义的语气词、重复啰嗦的车轱辘话。寒暄性话语和其他与访谈主题无关的内容,通常也可以删掉。
并:为精简篇幅,可将不同时候所讲的意思相近的话合并起来,围绕同一主题所讲的话合并起来,过于简短的对话合并起来。
改:很少有人能出口成章,大量当事人听起来流利、理解起来顺畅的对话,一旦转成文字给读者阅读,就会发现存在缺句子要素、词语搭配失当、意思含混之类的毛病,这些都需要修改。对话者的口误、笔误,记忆错误、认识错误,容易引起误解的年份(如把1916年简写为16年,就可能会让部分读者误解为2016年或民国16年),也需要修改。
补:受访人一时没想起来、没说清楚的人名、地名、书名等,可在查到后径直补入访谈稿中。访谈时没想到、整理时发现有所缺漏的问题,可以插入访谈稿中,请受访人回答。若问题比较多,可补充访谈,把有关回答补充进整理稿中。补充一些文献出处、商榷之处、印证之处,把整理者的甄别、研究工作通过注释来加进去。注释不求多,内容要精,应让它成为正文的必要补充。为方便读者阅读,我们还需要为访谈稿补充一些小标题。
精:对话者想表达某个意思,但有些词不达意,或者拖沓冗长。为了提高读者的阅读效率,可将意思用更精练、更准确的话语表达。譬如,我们可能不需要写思考、探讨的详细过程,直接写最后结果就可以了。
顺:除了少数需要特别强调思考过程之处,通常要把句子的不顺处修平,把欠妥处理顺。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往往需要对所写句子换换表达方式,反复读上多遍。
口述史的门槛不高,但做好却不容易。就像每个中学生都能写作,但能成为写作的行家里手,却只是少数有天赋且投入了很大精力去练习写作的人。以上只是我的一孔之见,还望有识之士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