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三十年 坚守初心再扬帆

2018-05-08 06:15王瑞蕴李晋梅
中国水泥 2018年2期
关键词:建材行业绿色建材水泥

张 晋,王瑞蕴,李晋梅

(国建联信认证中心,北京 100831)

一、机构概况

1.历史沿革

国建联信认证中心(GJC)是经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的第三方认证机构和培训机构,由历史悠久的中国水泥产品质量认证委员会和中国建材质量体系认证中心强强联合组建而成,主要面向建材行业开展强制性产品认证、自愿性产品认证,以及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能源管理体系等管理体系认证。

国建联信认证中心自1988年开展认证工作,至今已走过了30年光辉历程。中心始终坚持专业化、权威化的发展定位,努力开拓创新,时至今日已发展成为一个功能齐全、信誉卓著的品牌认证机构。众多建材知名企业与品牌在GJC认证,在国家公布的60家重点支持水泥大型企业(集团)中,中心已认证了59家,中心的认证标志出现在全国水泥市场上约80%的水泥产品上。2007年GJC荣获国家认监委组织的全国认证机构认证服务质量综合评价第一名。自2010年开始,中心连续多年被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在认可风险评级中评为A级机构。2014年、2016年中心在国家认监委组织的CCC指定认证机构专项监督量化综合评分中获得第一名。

2.专业优势

GJC系国家认监委《能源管理体系水泥/玻璃/陶瓷企业认证要求》系列标准的起草者,2010年,经国家认监委授权,GJC成为首批开展建材行业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的机构,目前已有400余家知名建材企业通过本中心能源管理体系认证。

近年来,GJC结合社会关注热点,积极扩展自愿性产品认证业务,先后推出陶瓷片密封水嘴金属污染物析出量认证、中空玻璃产品认证、装饰装修产品(家具)有害物质限量认证、混凝土外加剂中残留甲醛限量认证等认证项目。

GJC在多年的认证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认证审核经验,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建材行业认证管理及专业审核员人才队伍,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员均有建材行业教育、工作和多年认证审核背景。基于多年的建材行业认证工作实践,GJC长期专注于建材行业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管理制度的研究,并为建材行业发布的相关政策、规范、技术与管理标准等提供了大量技术支持。

二、机构业务范围

按照服务方向,GJC的业务范围主要包括4个方面:认证业务、节能与绿色低碳业务、培训业务以及行业服务,如图1所示。

图1 GJC业务范围图

1.认证业务

中心坚持“发扬专业技术优势、打造恒久认证品牌”的发展定位,开拓创新,发展成为一个功能齐全、信誉卓著的品牌机构,目前拥有近300人的高素质专业人员队伍。

GJC批准的认证业务范围包括质量、能源、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及低碳产品认证、强制性产品认证、自愿性产品认证等,认证客户近3000家,有效认证证书7000余张,包括环境管理体系近1000张,能源管理体系近400张,获证企业多为建材大型企业集团以及水泥、混凝土及陶瓷大型骨干企业。

2.节能与绿色低碳业务

GJC长期承担来自发改委、工信部、住建部、国家认监委和中国建材联合会等单位委托的碳交易、绿色制造、绿色建材、绿色产品等建材行业节能、绿色、低碳相关标准及科研课题项目,近年来已编制完成数十项国家、行业及协会标准。GJC是住建部和工信部备案的国家首批三星级绿色建材评价机构,是工信部确定的全国第一批及建材行业唯一一家“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评价中心”,是部分省市发改委备案的第三方碳核查机构。目前已开展了数百家绿色建材评价及数十家绿色工厂的培育和评价工作。

3.培训业务

GJC立足建材行业,发挥强大的专业优势,充分整合内外部资源,为客户提供内容丰富和不同形式的培训服务,培训内容从宏观政策到专项技术,受众对象上至企业领导层,下至基层岗位员工。通过实施有效的培训,全面提升客户适应内外部环境的能力,助力组织持续提升绩效。目前已有近万名建材行业专业管理人员接受了GJC组织的各项培训。

4.行业服务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质量管理办公室、水泥和建筑防水卷材许可证审查部以及计量检测分会办事机构设在GJC,承担全国建材行业的质量及计量管理工作、水泥和建筑防水卷材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编制、宣贯、许可证审查工作以及行业检测机构管理工作;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绿色低碳建材分会、节能减排分会致力于宣传和贯彻国家及行业的节能减排政策、推进建材行业节能减排低碳技术发展和普及,引领行业向绿色低碳制造转型升级,促进绿色低碳技术、装备和标准创新,搭建企业、协会和政府间的联系纽带。

三、认证业务积极有效开展

GJC通过建立健全自身管理机制,积极履行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要求,以“责任认证、诚信认证为己任,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形成依法规范开展认证业务、带头实践诚实守信的行业良好风气,努力创造健康、和谐、有序的认证市场环境,为社会提供全方面、高水平的认证服务,为国家经济发展服务,为组织的管理水平提升服务。培养一流的员工队伍,提供一流的认证服务,努力实现“双百双零”,即:向组织提供增值的认证服务,力争达到获证组织满意率百分之百,努力实现零抱怨;向社会提供有效的评价结果,力争达到认证结果有效性百分之百,努力实现零差错。

同时,以公平、公正、客观的方式开展认证活动。GJC依据监管部门的要求建立了统一的认证程序规则,并向社会进行公示,随时可获取;建立完善的内部认证审核管理制度,规范认证审核流程;建立了认证审核规范性文件,保持审核的一致性和客观性。在实际工作中,按照行业自律的规定收取认证费用,减少因自身利益对公正性的影响。坚决杜绝咨询认证一条龙的行为,选派与被审核方无利益关系的人员执行审核任务。建立了申诉、投诉和争议处理程序,认真对待客户的各种申诉与投诉,按程序进行处理,不偏袒任何一方,并将结果通知客户。正确对待行业竞争,遵守行业自律原则。为了保持认证业务运作的规范性,建立了代表各方利益的管理委员会,所有活动接受管理委员会的监督。

以真诚的态度和规范的做法对待认证相关方,通过科学的手段、严谨的作风、规范的程序、专业的能力、优质的服务和可靠的结果取得社会信任。建立严格的认证工作流程和工作要求,建立良好的与相关方的沟通渠道和职责,对认证审核风险建立了良好的风险识别和控制机制,建立了明确的岗位职责要求和绩效考核机制,建立了人员上岗培训、专业能力评价、年度人员能力评价、年度人员绩效评价机制,建立了审核人员专业技能提高机制,不断进行审核人员的职业道德、个人素养的培训和教育,建立了审核工作监督检查制度,建立了审核人员的现场审核评价机制,通过对上述制度的执行和检查,保证了审核的规范、专业、可信。

GJC以建立认证机构的长久信用为己任,为社会提供可以信赖的认证成果;严格按照行业准则开展认证审核相关活动,严格按照自身制定的管理制度规范自身的运作。从严格遵守法律、规范运作、诚实守信、努力提升服务水平、保持创新发展、立足环保节能减排,关注员工权益,提升服务水平做起,完成了企业的社会责任目标。

四、科研创新工作

在认证业务有效积极的开展的同时,2017年GJC开展课题研究和标准起草工作,包括科技部NQI重大专项科研课题、工信部绿色制造相关研究工作、发改委建材行业碳交易技术研究工作、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协会标准等标准和课题的承担单位,为拓展业务领域进行技术储备。

1.标准化工作推进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7年第一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工信厅科函[2017]40号),2017年建材行业共有四项绿色工厂评价技术要求行业标准立项,分别是水泥、玻璃、建筑陶瓷和卫生陶瓷。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目前已经立项《预拌砂浆行业绿色工厂评价导则》及《预拌混凝土智能绿色工厂评价规范》等建材绿色工厂评价协会标准。目前各项标准的起草工作已经陆续启动,国建联信认证中心作为四项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之一,正在着手开展评价指标体系调研与标准框架的搭建。在十月份由中国水泥协会主办的水泥绿色发展大会期间,国建联信认证中心与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中国水泥协会共同组织召开了工信部建材行业标准《水泥工业绿色工厂评价技术要求》编制研讨会。会议邀请了国内具有代表性的水泥企业、设计院所、设备制造商、上游原材料供应商等单位专家、代表近30人出席,重点就标准编制的原则与要求展开讨论。

生命周期评价是绿色设计产品创建与评价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因素,制定完善的评价标准是相关工作开展的基本前提。国建联信认证中心通过在建材联合会立项协会团体标准的形式,推动制订了《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技术规范》系列标准。其中包括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卫生陶瓷、建筑陶瓷等五种建材产品标准,主要编制工作由国建联信认证中心、北京工业大学、上海环翼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承担。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预拌混凝土分会、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预拌砂浆分会、河北金隅鼎鑫水泥有限公司、广东东鹏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新明珠陶瓷集团有限公司、美巢集团股份公司、北京金隅砂浆有限公司等单位参与了各相关产品标准的编制与验证工作。

《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技术规范》系列标准是为了统一特定产品种类在编制Ⅲ型环境声明(Environmental product declarations,EPD)报告过程中所应遵循的规则和要求而制定的。标准基于北京工业大学建立的相关材料产品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数据库及算法,依据GB/T24025《环境标志和声明Ⅲ型环境声明原则和程序》,创新地提出了能源资源及特征污染物指标类型,并设定了环境贡献类指标。目前相关标准已完成标准审议,即将于近期发布。

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为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为严重缺水国家。一方面水资源短缺,另一方面却浪费严重。目前,我国工业用水效率总体水平较低,与世界先进水平相差悬殊,而工业节水潜力巨大。随着工业进场的加快,工业用水将大幅度增长,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解决水资源供需缺口的主要途径之一是节约用水,而制定取水定额是缓解我国水资源现状严峻这一国情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节水管理深入改革的客观要求。据统计,2016年我国水泥总产量约24亿吨,水泥工业耗水总量达7亿立方米;2016年我国预拌混凝土总产量约50亿立方米,行业耗水总量为8.5亿立方米。我公司牵头申报了水泥、预拌混凝土等系列建材企业取水定额和节水型企业国家标准,这些标准的出台对于促进企业节水技术进步、提高工业用水效率、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建设节水型社会,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课题研究工作

2017年开展的绿色发展领域课题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建材行业企业高阶管理体系及低碳企业评价研究”和“支撑配额分配的石化、化工、建材、交通运输等行业单位产品碳排放限额标准研制及试点应用——建材行业任务二”,工信部“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评价中心能力建设项目”、“研究制定建材行业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项目,建材行业科技创新计划项目“混凝土、预拌砂浆等绿色建材关键评价技术指标研究”、“建材行业绿色制造与绿色管理体系关键技术研究”、“支撑水泥工业碳交易市场建设的关键技术研究”、“支撑平板玻璃行业碳交易市场建设的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等。

同时针对水泥工业耗水量大、水效不高、水足迹评价方法不完善、标准缺失等问题,还积极参与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领域水足迹量化、评价和认证关键技术研究》的申报,拟将对水泥主要生产过程中余热电站余热锅炉耗水、熟料烧成工段设备冷却用水、立磨系统、增湿塔,机修、空压机站、化验室等辅助生产系统用水,办公楼、食堂、浴室、绿化、车队等附属生产系统用水情况,及原材料消耗、能源开采等间接用水情况进行调研、测试和数据收集,建立水泥工业水足迹清单库,开展水稀缺、水劣化等不同类型影响评价,在此基础上完成《工业产品水足迹评价 第5部分:通用硅酸盐水泥》国家标准送审稿,编制通用硅酸盐水泥水足迹认证技术规范和实施规则,并完成认证示范应用研究报告。

五、建材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能力建设工作

1.绿色制造体系

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不平衡作为当前我国最突出的不平衡之一,从“十三五”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案等文件的出台到十九大报告的发布,一步步为解决这一矛盾制定了详实而具体的规划。2016年底,国建联信认证中心正式启动了工信部“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评价中心能力建设”项目,项目的执行将依托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绿色低碳建材分会和节能减排分会平台,以助力建材行业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提升为工作指导思想,将建设“建材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评价中心”放到“建材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的大背景下考虑,努力将“中心”建设成为绿色制造体系中助力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工业园、绿色供应链建设、评价的中坚力量。图2 为绿色制造体系构建模型。

图2 绿色制造体系构建模型图

图3 绿色制造工程几项重点任务图

其中绿色制造工程的重点任务分为传统制造业绿色化改造示范推广、资源循环利用绿色发展示范应用、绿色制造创新及产业化示范应用、绿色制造体系构建试点四个方面。图3具体列出了几项重点任务的主要内容,对于建材行业这类传统制造业而言,生产过程清洁化、能源利用高效低碳化、水资源利用高效化等改造是企业应关注的重点。

以水泥行业为代表的传统建材行业过去普遍留给社会高能耗、高污染、资源型行业的特点,随着两个“二代”技术的研发,去产能、补短板、增效益工作的大力推进,传统建材产业正在朝着高端、绿色化、高附加值和延伸服务的方向发展。绿色制造工程的实施,作为供给侧结构改革工作的有利抓手,在建筑材料联合会的大力支持下,行业内众多企业积极响应绿色制造体系创建工作,建材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评价中心与国建联信认证中心陆续为逾70家企业提供了绿色制造培育或评价报告。

建材行业绿色制造体系的创建重点侧重于绿色建材产品的开发、绿色工厂的创建以及联合上下游共同打造绿色供应链,建设绿色园区。有别于电子、汽车等对供应链有较明确完善的评价体系的离散制造业,建材行业作为较典型的流程工业,更多地注重于生产过程的清洁化,以及采购过程的绿色化,对于供应链下游的建筑行业不具有决定性的控制能力,因此建材行业的主要工作方向应在绿色产品及绿色工厂的打造与创建。

2.碳排放权技术支撑工作

为了更好地协助发改委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针对建材行业相关领域,开展了大量相关工作,对于以水泥行业为代表的建材行业理解并积极参与碳交易市场建设工作发挥了一定作用,牵头组织了水泥行业和平板玻璃行业碳排放基准值及排放配额研究工作,并在行业内开展了较深入的调研及核查论证工作。

主要处理完成36省市上报给国家发改委的1015家水泥熟料生产企业2013年~2015年补充数据表,计算了整个行业不同配额缺口下的碳排放强度,并完成《水泥行业碳排放情况调研及基准值研究报告》;处理完成36省市上报给国家发改委的97家平板玻璃生产企业2013年~2015年补充数据表,计算了整个行业不同配额缺口下的碳排放强度,完成《平板玻璃行业碳排放情况调研及基准值研究报告》,并补充了河北省和山东省2016年的碳排放调研样本,完成《平板玻璃企业碳排放补充调研样本总结报告》;此外,还完善陶瓷行业碳排放调研表,调研了近30余家陶瓷企业的碳排放数据。

3.节能与绿色发展评价工作

2017年建材行业迎来包括绿色建材、绿色工厂、生命周期等节能与绿色发展评价工作的开展高潮。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工作是由住建部与工信部联合牵头,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的一项促进绿色生产与消费的评价活动。绿色建材评价从产品的节能、减排、安全、便利、可循环五个维度进行考察,最终以评分的形式评价产品的等级,以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作为最终结论,绿色建材评价面向行业领先的10%~20%企业及产品。

目前已出台包括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砌体材料、保温材料、建筑节能玻璃、陶瓷砖、卫生陶瓷等七类产品的绿色建材评价实施细则(见图4)。自2015年开展以来,全国已颁发近四百张三星级绿色建材评价标识证书。图5是全国绿色建材评价标识。

2017年工信部陆续开展了两批绿色制造示范名单推荐工作,建材行业有近百家企业参与创建、评价并积极申报示范。绿色工厂是绿色制造工程实施的核心单元,其特点是突出用地集约化、生产清洁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理念,以降低环境排放、节约能源资源为目标。

图4 第一批绿色建材评价纳入产品种类

图5 全国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图

建材行业生命周期评价工作的开展是绿色发展相关能力建设工作的基础。数据库建设则是生命周期评价工作的前提。2017年在绿色发展相关课题的支持下,建材行业生命周期数据库建设提上了议事日程。其方向包括了环境排放、能源消耗、资源消耗等建材行业涉及的重点数据的收集、统计、分析。近期希望实现的目标是通过相关数据的分析支持行业政策、标准的制定以及节能减排技术、绿色发展评价工作的开展。远期目标是通过与计算机大数据分析相结合,利用数学建模、深度学习算法等手段,实现企业节能减排潜力与行业绿色发展趋势的模拟与分析。

六、结 语

2018年,国建联信认证中心即将迎来成立30周年华诞,作为我国建材行业最早成立的认证机构之一,伴随着我国认证认可工作的起步与不断推进,国建联信认证中心始终牢记使命,将推动建材行业标准化工作的开展作为机构发展的第一要务。步入新世纪,随着认证认可活动领域向纵深发展,绿色、低碳已经成为引领建材行业认证工作发展的新理念与新要求。面向未来,国建联信认证中心根植建材行业,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不忘初心,将继续服务建材行业认证与绿色低碳发展,打造恒久认证品牌。

猜你喜欢
建材行业绿色建材水泥
没听错吧?用污泥和尿液制水泥
关于开展2022年绿色建材下乡活动的通知
柔性仓储自动化技术在家居建材行业中的应用
绿色建材评价与认证标准比较分析
水泥像被踢死事件
浅析新时代提升建材行业社会形象的必要性
绿色建材评价与管理研究
建筑应用为导向创新绿色建材发展
通过对水泥管式磨机隔仓板结构改进提高水泥台产
以科技创新驱动建材行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早日实现“创新提升、超越引领”的战略目标而奋斗——在首届建材行业科学技术创新大会上的报告(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