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芳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 广州 510030)
现代快节奏的生活和复杂交通环境,大大增加了骨伤事故出现,中医护理以“情志疏导、辩证施治”为注策略治疗方针[1],对患者临床症状和治疗依从性提高,产生了直接影响,本为就中医护理的联合护理路径所取得的成效论证如下。
采用临床资料对比查证法,从我院骨科资料库中选取28例创伤骨折患者,根据中西医护理路径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男9例,女5例,年龄18~56岁,平均年龄(36.62±1.96)岁;对照组男8例,女6例,年龄19~55岁,平均年龄(36.72±1.86)岁。所有患者发病时间(0.5~1.5)天,平均疼痛时间24~72 h。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在年龄、发病时间、疼痛期限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基于对照组给予骨外科西医普通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
中医联合护理:在骨外科西医普通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中医“治未病”策略,实施分阶段中医辩证施治护理。初期治疗方案严格对症支持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护理,以避免患者出现肿胀、气血失调后果,达到消肿散结、活血化瘀、调和阴阳的中医辩证护理思想,同时将中医情志护理作为心理护理的高级阶段加以维系。具体护理措施包括:饮食支持以“药食同源”“药养结合”为主;创伤患者疼痛本质护理以中医针灸护理、封包护理和中药熏洗治疗护理;康复期服用舒筋活络、促进血液循环的中医药护理;对抑郁和焦虑患者的情志疏导护理等。
将临床疗效分为治愈、好转、无效三等级。治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无疼痛及其他并发症状,患者配合治疗赫尔护理的依从性较高;好转: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无疼痛及其他并发症状、治疗依从性尚可;无效:治疗前后患者的疼痛缓解不明显、并发肢体肿胀、疼痛等不良反应,患者配合治疗和护理依从性极低。临床疗效优良率为治愈率加好转率。
应用IBM SPSS 24.0(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以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良率92.86%(13/1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优良率61.43%(1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n(%)]
研究结果进一步论证,骨科创伤后,便秘、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Ⅱ期压疮、下肢静脉血栓及死亡等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健康。中医护理干预针对在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三踝骨折患者,在愈合时间、并发症及满意度情况上比之常规西医护理,有着更高的护理成效。此外,为促使骨折愈合,中医护理技术干预措施的开展,在避免关节粘连,避免预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上,具有显著且明显的干预效果[5]。通过四肢骨折后肢体肿胀的原因分析,制定相应的中医护理措施,对早期手术、预防并发症以及促进手术伤口的愈合提供了重要的条件[2]。
上述研究和本实验结果证实,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良率92.86%(13/1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优良率61.43%(1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择时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对提升护理疗效,降低评分术后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和不良病症的中医护理路径配合西医常规护理的开展,在应用效果上,超越了普通常规护理应用疗效。以其中医针灸、贴敷、情志疏导和饮食调护以及腹穴按摩等方法,实现了中医特色的护理的应用疗效,并被临床所证实为切实有效的护理应用策略。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在创伤骨折患者中的疗效确切,具有较好的治愈率和调节率,联合西医的护理路径支持策略,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甘 惠,唐景雯,张 燕,等.骨折卧床患者便秘的中医护理研究现状[J].天津护理,2015,23(6):551-552.
[2] 刘素芳,张向梅.关于中医护理与治疗在骨科临床中的应用[J].世界临床医学,2015,9(9):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