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气象应急管理情景模拟教学课程的开发与应用

2018-05-07 07:32顾文波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9期
关键词:开发与应用应急管理

【摘要】应急管理是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对领导能力要求很高。要求培训学员不仅要掌握应急管理的基础理论和应对方法,并且要将所学理论知识实用化、具体化,以提高学员实际操作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相对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情景模拟教学法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等方面显示出其优势。本文对气象应急管理情景模拟教学的开发与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应急管理 情景模拟教学 开发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9-0096-02

在我国的管理类培训中,以讲授法为主的专题课程以其信息量大、内容丰富、便于组织等不可替代的优势在管理类培训的教学中占有最大的比重,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但是,成人学习的特点以及干部日益增长的培训需求,要求我们必须创新培训方法,提高培训质量。 2015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印发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第五章第三十条中提出:“干部教育培训应当根据内容要求和干部特点,综合运用讲授式、研讨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作为气象部门的培训机构也必须把干部在实际工作中急需解决的时代性和实践性问题融入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教学活动中,从而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气象应管理培训中的情景模拟教学法

情景模拟教学法是从案例分析法中派生出来的一种教学方法,也称情景再现。该方法源自二战期间英美国家军队培训间谍和军官所采用的情景模拟训练法,而后被引入欧美工商界应用于中层以上管理者的招聘、测评和选拔等方面。在教学实施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基于真实突发事件有针对性地设计、模拟现实情景,并让学员扮演情景中的各种角色,对事件过程进行虚拟再现,由学员与相同情境下的人们相互协作、沟通对话,对情境进行自主认知、反应,并建构起对事件的全面认知,形成完整的反应行为。这种教学方式使学员通过角色演练这种亲身体验引起深思与感悟,从而提高在特定情景状态下对实际问题的预测与决策处理等管理能力。

气象应急管理情景模拟教学对提升部门管理干部应急管理水平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我国正处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由气象因素引发的自然灾害多发,加上城市超强度开发,引起的山体滑坡、内涝等灾害经常发生,急需在理论与实践上加强气象应急管理工作,也突显了情景模拟教学的重要意义。同时,气象应急管理情景模拟教学对干部教育培训具有明显的优势,由于气象应急管理针对的是公共管理中的突发事件,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实务性,而情景模拟以其独有的授课形式,适应了应急管理教学的要求,也是学员喜闻乐见的教学模式。

1.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突发事件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对气象领导干部的应急处置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从容的处置应对离不开理论的储备和技巧的掌握。通过情景模拟演练,学习与应用相结合,边学边做,从成功案例中学习经验,从失败案例中汲取教训,重点解决实际问题,促进知识向能力转化,实现从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回归实践的培训要求。

2.实现教与学的结合

传统教学存在教与学相脱节的问题。成人培训不再以学科为中心,而是以问题为中心,领导干部更具有显著的问题导向、自我导向、目标明确、注重反思的学习特性,善于在合作和交往的学习情境中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从而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己的认知系统。情景模拟教学中的师生共同构成了“学习共同体”,教师精心设计方案,学员积极参与其中,可以促进问题的研究、分析和解决;教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增强了师生互动,实现了教学相长。

3.实现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结合

情景模拟教学法中的“学习共同体”,教师既是学习促进者,也是与学员合作的、平等的、相互影响和共同探索的学习伙伴, 这种师生通力合作关系和“学员为中心”的教学活泼氛围,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枯燥无味的局面,大大激发了学员的参与热情和表达欲望,实现了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有效结合。同时,情景模拟教学中参训学员往往是分组进行演练,因此,一堂成功的情景模拟教学既是团队的一次实践活动,也对提升学员的团队协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4.实现学员自身管理经验与模拟情景的融合

相对于未成年人和一般的成人学习者,领导干部拥有着更加丰富、多样的经验,而尤为重要的是,这些来自于现实工作和实际职业需求的经验,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他们的个性与人格之中。学员自身的管理经验既是其开展学习的基础,又是其深入学习的资源;既是其理解知识的前提,又是其应用知识的基础;既是其分享经验的条件,又是其知识创新的源泉。情景模拟教学法尊重学习者经验,学员参与情景模拟教学本身,实际上是借助角色扮演并分享个别和集体经验,既能满足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也是促使学员转变态度的良机。

实践证明,在气象干部培训中,对于应急管理这类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根据培训目标和教学内容,运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开展培训,能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性作用,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促进学员之间的合作交流与学习,是创新培训方法,提高培训质量的有效途径。

二、气象应急管理情景模拟教学课程的设计开发

设计开发是情景模拟教学的首要环节,即制定课程总体框架,包括课程目标、授课形式、案例主题、场景设置、角色设计、教学流程等。下面结合一次气象应急管理情景模拟教学课程的教学设计实践具体说明。

1.课程目标与授课形式

以提高学员应对复杂局面能力为主线,通过本次课程的教学,熟悉应急决策流程,有效的提升灾情形势研判及危机沟通协调能力,提高集体决策能力,同时积累重大气象灾害事件处置经验,并深入思考气象部门在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中的职责和任务。目前的情景模擬授课形式主要有桌面演练、动态演练、媒体沟通模拟、心理压力模拟等。使学员了解应急演练的各种方式,重点掌握本次课程选择的是桌面演练这种形式。

2.案例主题与场景设置

课程设计的关键与核心是演练主题和初始场景的选择和构建,并依据初始场景确定课程参与人角色定位。主题选择依据主要是相关的灾情分析、专家研究报告、突发事件评估报告等;初始场景就是模拟式教学导入阶段演示的场景,它包括事件的部分背景信息,及事件刚刚发生时的情况,初始场景作为模拟课程开始的导入,同时要贴近工作实际。本次气象应急管理情景模拟课程的案例主题设置为近年来多次入选年度中国十大天气气候评选事件的暴雨灾害,初始场景为xx地xx年xx月xx日14:30启动暴雨黄色预警。

3.角色设计与教学流程

(1)角色设计

角色设计要切合学员的实际,必须以学员的真实工作身份为背景,角色安排需符合学员的性质、职务等特点,设置贴近真实身份的角色才能增加学员模拟的真实感。本次气象应急管理情景模拟课程将学员分为一个抢险救灾应急指挥部和四个职能组,应急指挥部设指挥长和副指挥长各一名,四个职能组演练角色分别为综合协调、气象服务、应急保障和媒体宣传。

(2)教学流程

第一阶段:课程导入。介绍静态桌面推演这种演练方法,静态桌面推演同动态桌面推演(模拟演练或功能性演练)、实战演练、操练等演练方式的区别,促使学员理解开展静态桌面推演教学的重要意义。介绍演练的主要背景,主要包括暴雨内涝的基本知识、灾害发生地的基本背景、相关预案规定、学员分组及模拟角色、各职能小组的主要职责及演练要求、演练流程及课程安排等。

第二阶段:模拟演练。首先通过视频推送的方式介绍初始灾情,让学员研讨问题一“作为气象局长应该立刻做出那些决策”,目的是从直觉决策的角度帮助学员了解在启动应急指挥部前作为主要决策者应该对灾害做出那些反应。接着介绍演练的流程、指挥部及职能组的主要职责、演练要求后,开始演练。分别按形势分析、形势判断、做出决策的步骤,设置灾情速报、指挥部各职能组针对问题展开分析、对问题进行分类排序、、做出决策等环节,中间穿插学员汇报、教师简单总结来推动课程教学。

第三阶段:演练后的热反馈。此阶段主要围绕“灾害发生后气象部门应该做出那些决策及应对措施”和“演练过程中存在哪些优缺点”两个反思题开展展讨论并进行反馈。分别要求各类职能组聚在一起对前面做出的决策和演练过程的表现进行讨论,将结果记录到大海报上,并选出学员代表向全班汇报。

第四阶段:点评总结。总结要点把握四个方面,一是当前气象部门应急演练存在的问题及需要改进的地方;二是决策的信息基础、决策的基本方式、决策的组织保障;三是气象灾害突发事件处置中的部门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气象灾害应急指挥指挥部同防汛抗旱指挥部的关系等;四是决策及应对的主要问题等。

三、气象应急管理情景模拟教学课程的组织实施

1.教学准备

准备要素主要包括:组成授课组,编写正式场景(演练脚本与信息条),准备教学工具、设备等。该阶段首先要由主讲教师、点评专家、导调专家、技术保障人员等组成教学团队,教学团队成员共同熟悉事件发生背景、初始场景、场景发展等全面模拟场景及描述事件进展、行动流程的脚本等教学内容,作为导调人员导调依据的脚本,在导调专家发出指令前,内容对学员保密,以增强演练的真实性。与场景相配合的表现事件进展情况的信息条,内容和传输途径必须符合突发事件情况,可用书面、电话、网络等多种形式发送,学员据此作出决策和行动安排。情景模拟教学往往有特殊的环境、设备要求,除了投影仪、音像设备等通用教学装备外,我们还根据课程内容、形式要求进行了环境改造或设备配置,建设了专门的情景模拟教学实训平台,教学前技术保障人员对相关设备须进行检测,确定能正常运行,为课堂教学的开展做好物质保障。

2.教学实施

作为一种创新的干部培训教学方法,情景模拟教学充分重视师生全程共同参与,特别强调学员的主体性地位。学员按基础场景和动态信息,自主做出决策、指挥、处置、响应等应对措施,个人的能力得到自由充分的展示和锻炼。教师主要负责引导与组织,如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帮助学员进入模拟角色,掌控现场气氛、避免冷场等,同时要对模拟过程认真观察、仔细记录,为评价总结做准备。这一过程中学员始终是主角,教师适时加以引导,但原则上不干预、不评判学员做出的决策方案、指令、处置行为等,让学员充分展现其个人才能,即便突发事件模拟处置中采取的措施,与预先设计、预期应对措施不同,教学仍将继续进行。

本阶段教师重点是在掌控教学节奏与调整学员表现之间做出选择,既要保证教学有序,又要支持学员自然展现主体特色和发挥个人潜能。要避免出现两种极端情况:一种是学员对教学形式和环境感到陌生、不习惯,参与积极性低,出现冷场;另一种是学员之间频频相互挑战甚至与教师争执不休,气氛过度活跃,教学场面失控。这需要教师进行充分的教学导入说明,既要消除学员的陌生感和紧张感,也要让学员明确特定的角色扮演和流程设计是必须遵守的教学要求。教學过程中,既要以放松而充满鼓励的话语促进学员积极表演踊跃互动,活跃教学气氛,又要指导及时有力,牢牢把握教学节奏的主控权,规范学员有序演练。

3.点评总结

情景模拟教学的教师依然承担课程主持、点评总结两项主要工作,点评总结也是发现教学及应急处置缺陷和漏洞,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有效途径。首先由学员相互评价反馈,可以激发他们的换位思维,引起共同思考,让学员在交流互动中进行自我修正,实现共同进步。继而由教师点评,教师点评是情景模拟课程的关键一环、点睛之笔。教师的点评应从教学目的出发,点评重点包括处置方案、措施、程序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危机沟通效果及社会影响等,还可提出演练中发现的应急预案、体制机制、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建议等。点评主要依据是应对措施记录、课堂观察等,根据学员的临场表现,结合教学情景设计中的关键点,捕捉亮点、抓住典型问题,深入分析,切中要害。既要恰如其分地帮助学员发现自身已有的可圈可点的优势并发扬光大,还要纠正其暴露出的典型不足。经过情景模拟演练,加上教师的专业点拨,解决学员的困惑,激发学员深入思考和反思,实现教学整体的梳理与提升,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气象应急管理运用情景模拟教学的关键因素

1.优秀的教师团队

首先,对教师个人能力要求非常高,情景模拟教学中教师发挥引导作用。一是当好“导演”,这个灵魂角色体现在模拟之前的角色分配与内容设置,模拟之中的节奏掌控与进程推动,模拟之后的点拨与升华;二是做好“顾问”,当演练陷于困境或学员相互间观点相持不下时,教师需要向学员适当地补充一些必要的信息,或加以必要的理论指导与启发,充当顾问和参考资料库的作用;三是起到“催化剂”作用,教师通过设问,帮助和启发学员思考,促进他们从表面问题向纵深思考发展,进一步解决问题,在推动學员相互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充当穿针引线作用,使各种思想相互撞击和融合,教学中教师犹如催化剂一般,诱导和促进着学员的参与和投入。

其次,情景模拟教学课的开发与应用无法靠教师的单打独斗,而是要求有一支配合默契的教师团队。需要多学科背景的组合,同时需要多层面的人力、物力相匹配,许多案例往往需要知识数据素材方面的积累,单靠个人很难兼顾,对团队合作要求非常高。

因此加强师资教育培训尤其重要,可通过挂职锻炼、定期实习、参与现场处置等制度化措施,使应急管理培训教师熟悉一线工作。同时,聘请应急管理一线人员,进入教师组担任点评专家,弥补教师实践经验不足。

2.案例的选择与开发

首先,应选择典型的、具有一定影响的案例,如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2013年四川特大暴雨灾害事件,2016年武汉暴雨内涝,这种典型案例里面包含了非常多的关键点,这对案例的二次开发、选择情景、构建情景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为突出情景的典型性和复杂性,可对案例进行一定的加工润色,将应急处置工作中较为棘手或难以解决的一类或几类问题整合,增加应对处置的难度,提高参训学员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其次,应选择符合学员工作背景的案例,案例的选择应尽可能贴近现实,力求真实反映现实的应急管理实践活动,只有营造仿真的情景,才能引发学员共鸣,调动学员的兴趣,激活学员调用知识内存学以致用,并在互动中进行工作经验交流,进而使自己的工作方案更加成熟和完善,让学员在仿真的情境中得到锻炼和提升。

3.处理好情景模拟教学中的“道”与“术”的关系

情景模拟教学并非一种完全意义上的演练,本质上仍是一种教学形式,因此要努力从教学模拟演练环节的“术”培训上升到教学点评总结环节“道”的升华。要讲究教学系统的完整性,围绕教学目标,从课程导入、逐渐展开到点评分析,最终通过总结环节传达价值观,提升领导干部的决策理论。在点评总结过程中,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使认识得到深化,既要热情洋溢又要理性以使思想得到升华,既要体现客观也不妨幽默以活跃气氛。

参考文献:

[1]吴丹,吴晓琪.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方法研讨会综述[J].特区实践与理论,2017,(02):81-84.

[2]李明.应急管理情境模拟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应急管理,2016,(02):74-76.

[3]徐改.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应用初探—基于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媒体沟通情境模拟”教学的思考[J].成人教育,2010,(12):6-9.

[4]于魏华.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应急管理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06): 241-242.

[5]马仙玉.情景模拟教学在党校干部教育培训中的应用——以《应急状态下的媒体沟通》专题课为例[J].福州党校学报,2012,(03):32-35.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7年湖北省气象局科技发展基金项目《气象应急管理情景模拟教学课程开发》(项目编号2017Y10)研究成果,获该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顾文波(1970-),女,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湖北分院高级讲师,工学学士,从事气象干部培训和气象应急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开发与应用应急管理
温度场模型在加热炉过程控制系统中的开发与应用
营配信息集成的客户停电应急管理研究
微课在小学音乐中的开发与应用探究
食品工程专业实习多媒体辅助教材开发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