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三农”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为了推动现代化农村建设与发展,培育一批新型职业农民,提升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就显得十分重要。在文中,笔者研究了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几点改进建议。
【关键词】职业农民 “三农” 科技水平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0-0031-02
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为了促进农民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国家意识到加快新型农民培育的重要性,并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促进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的发展。希望通过本文对改进新型职业农民教育中存在问题的措施研究,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一、新型职业农民的含义及特征
与传统的农民不同,新型职业农民是指接受过正规的职业教育,有较高的文化知识水平和职业素养,而且具有现代农业的经营能力和管理能力。所以新型职业农民不仅要从事农业活动,还需要面对市场,能够根据市场情况和需求组织农业生产。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已经成为农村发展的重要趋势。
二、当前我国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现状及主要问题分析
笔者对当前我国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过程中存在的問题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首先,在招生方面。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招生规模不断壮大,导致一些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量正处于不断减少的趋势。中等职业学校的主要服务对象为初高中毕业生,而在这些毕业生队伍中只有少部分学生选择职业技术教育。同时农业职业学校的招生对象也主要针对初高中毕业生,一些想要接受职业教育的农民却被无情的拒之门外。所以在农村职业教育方面忽视了对农民职业培训的发展,进一步影响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另外,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过于重视当前市场需求较大的专业,而农业类专业不断减少,甚至一些农业职业学校失去了学校本该有的农业特色,而是开展了计算机、电子技术、教育等专业,导致农村职业教育面临着脱离农业、农村的发展趋势。
其次,在培养方面。农业职业教育是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和发展的主要途径,但是目前政府、学校和农民之间尚未形成合力,导致农村职业教育缺少资金、教育资源等的支撑,而且在相应的设备等硬件方面尚不能满足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的需求。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农业职业教育的形式有待创新,因为单一的讲授模式很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职业教育内容急需丰富,教育的内容主要侧重于技术方面的指导,忽略了后期的产品加工、营销以及农民综合素质的养成。
最后,在就业方面。目前,在发展新型职业农业过程中,就业是急需解决的难题。农林院校的学生基本上都来自农村,而城乡之间在基础设施、收入水平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加上农民学生想要改变自己命运的想法,导致农林院校毕业的学生能够主动从事农业生产一线服务的人员少之又少,而绝大多数都选择留在城市中发展。
三、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建议和措施
针对以上我国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下改进建议:
(一)完善就业政策,鼓励优秀人才成为新型职业农民
政府部门应该针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制定相关政策、优惠政策以及补贴政策等,鼓励农林院校毕业生自愿到农村创业,推动现代化农村的建设与发展。比如“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村官政策等的实施对鼓励优秀毕业生留在农村,建设现代化农村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政策上可以借鉴一些类似的政策,并加大实施力度,为优秀的高层次人才提供政策方面的保障;或者也可以对涉农专业的学生进行免除学费、签订就业服务合同等方式为学生的就业、生活提供保障。
(二)创新培训模式,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
新型职业教育培训就是通过提升农民的创新能力、就业能力以及科技文化知识等,推动农业发展,帮助农民增收。所以教育培训是以农民为主,应该尊重农民,根据农民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开展教育培训,确定培训的内容,再选择合适的时间与地点,有效开展培训活动。另外,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还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远程、网络教育,开设多种类型的课程,让农民自主选择想要学习的技术、理论知识、经营管理理念等。
(三)科学制定教育培训规划
为更好的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教育,政府部门应该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加入到农民教育培训行业中,实施企业、单位及个人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同时也应该加强科研院所、农业推广以及农民教育培训机构之间的密切合作,形成专业的一条龙式的工作模式,确保农民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国家应该加大力度支持科研院所、农业职业院校等制定完善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和科研人员主动参与到农业生产一线进行科技研究,为农业科研提供服务,从而满足市场对新型职业农民的需求。
结论
随着建设现代农村的进程不断深入,培养一批新型职业农民,解决“三农”问题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同时新型职业农民也是推动我国经济水平提高的重要力量,政府应该给予高度重视,为农民学习专业的科技知识和技术提供更多的帮助,做好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促使我国农业科技化水平不断提升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文忠,焦爱英.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10:192-194.
[2]徐涌,戴国宝.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与对策研究[J].成人教育, 2013,05:77-79.
[3]皮江红.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农村职业教育的新定位[J].高等农业教育, 2013,(8):105-109.
作者简介:
孙守泉(1966-),男,汉族,山东人,高级教师,大专,研究方向:成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