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孩子,从“心”开始

2018-05-07 08:17温晓航
广东教育·综合 2018年4期
关键词:陪伴青少年家长

温晓航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青少年心理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和学校教育要关注哪些内容,“问题学生”到底有哪些问题,哪些关键事件使孩子一步步陷入“问题”的泥淖,又是哪些教育的“误区”使孩子失去了一次次补救的机会……这一系列问题引人深思。本文试图对青少年心理发展中所受创伤进行普遍性归因,对家庭学校教育方式进行积极的探索。

一、观案例——渐远的伤心背影

一名初一男生,在步入初中校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暴露出了众多令人头疼的问题:与同学发生争执后,情绪失控之下用拳头砸向楼梯走廊的玻璃,伤得满手是血,却又满脸的不在乎;犯了错误,教师还没来得及找他,他居然主动找到教师对其进行“威胁”:“你要是批评我,我就从楼上跳下去”;看见漂亮的女教师,他就带头起哄……

这孩子怎么了?在他的成长过程究竟发生了什么,让他成了此刻的模样?

原来,在他幼小时,父母感情不和,经常吵架,有时父亲甚至动手打母亲,而他总是被吓得缩在角落,默默哭泣。小学时父母离异了,母亲抛下年幼的他远走打工,他被安排和父亲、奶奶住在一起。父亲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只要他稍不听话就会招来一顿拳打脚踢,小小的他经常伤痕累累。他渴望母亲的关怀,采用各种方式,甚至做各种“坏事”,希望能够引起母亲的关注,然而换来的依旧是母亲的冷漠。于是,孩子一步步就变成了今天的样子。

这真是一个令人心痛的孩子,他有着与年纪不相符的冷漠,他空洞的眼神让我不忍直视,戳痛我心。虽然我万分努力,但直到毕业,他的改变也不多。孩子越走越远,消失在我们视野的尽头。

又一个孩子带着伤痛、带着潜在的心理问题走入了社会。如果当时家长、教师多一点对青少年创伤的了解,在合适的时机能给予治疗性的教育,我想,孩子也许不会成为今天这样。

二、探原因——创伤从何处而来

(一)来自家庭关系的创伤经验影响因素

在和学生打交道的20多年中,我经常看到因有些家长不懂教育,有些教师教育方法不当而给孩子的心理带来伤害。每当此时,我多希望如果有可能,全社会都来关注孩子的成长健康,特别是心理健康。它是无形的,却影响深远。

1. 婴幼儿时期父母缺席造成的影响

当今社会年轻人工作压力大,任务重,时间紧,往往无暇照料和陪伴孩子,特别是0到3歲的婴幼儿。有的父母认为孩子在这个时期没有情感的体验,所以无须教育,只需要解决温饱问题即可,年轻父母甚至直接将孩子交给老人照顾,很少甚至没有和孩子有情感上的直接接触。

事实上,婴儿期的孩子十分需要父母的陪伴,特别是母亲的陪伴。对于娇弱的婴儿来说,只有照顾自己的人最值得信赖,他需要在母亲的引导下更好地探索并认识这个世界,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性格特点。如果这时“母亲”这一角色突然消失了,孩子就会产生强烈的分离焦虑(指婴幼儿因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焦虑、不安的情绪反应),后果严重,影响深远。

2. 与重要客体的分离造成的影响

现在社会的离婚率居高不下,单亲家庭的孩子越来越多,而这部分孩子很容易就会成为“问题学生”,给家庭和学校教育带来很多困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突然失去了父爱或母爱,只能单独地和其中一方生活,失去了完整的家庭、完整的爱,再加之社会偏见,以及内心还未强大到正确面对亲人的分离及不良舆论,孩子心理上的创伤会越来越深。特别是父母在离婚过程中,那些无休止的争吵和矛盾,更是在孩子的心理创伤上撒了一层厚厚的盐巴。孩子不知如何黏合父母破裂的关系,就不惜用“变坏”等自毁方式将父母的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身上,结果适得其反。如果孩子的伤害指向“自我”,他就会自卑,有羞耻感,没有安全感,长期陷入痛苦和极度烦恼之中,没有战胜困难和超越自我的勇气,很难应对突发事件,在极端情况下甚至出现自残行为;如果孩子的伤害指向“他人”,他的情绪就极易被激惹,性格变得暴躁、粗野、蛮横、神经质,他就会成为学校或家庭的“炸弹”,不知什么时候什么原因就会被“引爆”,后果不堪设想。

(二)来自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因素

除了常见的家庭归因外,来自学校以及社会的“外力因素”也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伤害。根据最新调查显示,就算是在健全家庭环境中培养的安全型(正常的、心理健康的、积极的)孩子,经过学校、社会的历练,最后心理健康的也只有50%左右,除了家庭因素,还有哪些因素值得分析呢?

1. 教师的教育误区

在青少年的学习生涯中,教师的影响至关重要。孩子在学校同伴群体中不断地认定自我价值,认同自我角色,认可自我行为,最终走向成熟,我们把这个过程叫作成长。在这个漫长的、螺旋上升的、刚开始可能是脆弱的成长过程中,一次突发事件或是几次冲突中断了成长线,教育者如果没有及时察觉并“补救”,甚至有意制造“中断”,就会给孩子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

2. 对青春期的自我认同和伙伴关系重要性的忽视

孩子到了青春期,对稳定的同伴关系开始有了强烈的需求,希望通过同伴的认同来完成自我的认同。这时候,找到一个或几个志同道合、能一起分享“小秘密”的伙伴就显得至关重要。孩子能找到伙伴,能融入“小圈子”且不被孤立,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的孩子由于性格的原因,或者是不善与人打交道,或者不知道怎么与人打交道(这些孩子往往用错误的或是“令人讨厌”的方式希望和别人进行链接),常常被排挤、被冷落。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形成孤僻、冷漠、偏激的性格,让人更加难以接近。事实上,他们是以“回避”的防御机制来进行“自我保护”,使得自己不再受到伤害。

三、找疗法——家校倾情抚创伤

面对青少年心理发展中的创伤问题,作为家长或老师的我们,应倾心倾情倾力帮助他们、支持他们,我们可以采用如下的几种教育疗法,让他们重新找回积极生活的信心和力量。

(一)良好的关系从陪伴开始

面对已经发生了心理问题的孩子,家长和教师往往想帮助却无从下手。有个教育的不二法门,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往往“关系大于内容”。所以,解决问题不妨从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亲密关系开始。孩子信赖父母,才会接受父母的教育;孩子认可教师,才会接受教师的建议。当孩子无法接受我们的教育时,我们不要指责,不要评判,用平和心态静静地陪伴他们。一位家长这样描述的她的陪伴历程:

我的丈夫在小峰三岁的时候就抛弃了我们,我要养活两个孩子,很忙,没有多少时间陪孩子。小峰上了初中,越发叛逆,总是嫌我唠叨,有一次,还没等我把话说完,他“砰”的一声摔门出去了,晚上也没有回家。这时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孩子在埋怨我,他现在听不进我一句話。看到我艰难的处境,老师和朋友劝我改变一下教育方式。为了孩子,我辞了工作,就待在家里陪他,他刚开始的时候不理我。但是当他看见我没有再去上夜班,做了饭,洗了衣服,干了一天又一天的家务,当他看见我脸上全无责怪的神色,当他看见我给他的小狗喂食,当他知道我在家等着他回家吃饭,当他知道我在陪伴他,他开始跟我讲话,开始说他的想法,我们的隔阂慢慢消解……

面对问题孩子,当一切方法无法奏效的时候,陪伴是最好的良方。陪伴其实是一种关注,是一种理解,是一种倾听,是一种静能量。陪伴中有爱,爱能愈合创伤。

(二)帮助孩子找回自我成长的方向

问题孩子往往走着走着就迷茫了,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不知道应该怎么去找回自己想要的生活,没有理想,没有追求,随波逐流,得过且过。这时候,陪伴者在已经和孩子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和亲密关系后,要把握教育契机,创设有效的教育情境影响孩子,让孩子发现内心的需要,让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意向逐渐清晰起来,把握成长的方向。

1. 改“指责教育”为“经历诉说”。成长是一个自发觉醒的过程。青春期的孩子不喜欢家长、教师的说教。面对指责和批评,他们会更加厌恶、更加困惑。家长和教师不如换种教育的表达方式,给孩子讲讲自己的成长经历,讲讲自己的成长故事,让孩子在家长、老师的成长经历中发现成长的方向和意义。

2. 鼓励孩子写成长日记。成长需要回顾,有时能在过去的历程中发现前行的方向。鼓励孩子写两种成长日记,一是个人日记(不公开),二是班级成长日记。对于教师而言,尤其要鼓励学生写班级日志,每人每周一篇,营造集体成长的氛围和情境,以强大的成长磁场,为孩子成长助力。

3. 开展成长主题的系列团队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成长主题活动,并使其形成系列,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树立成长的信念,明确成长的内容和方向。如:最初的梦想——我的理想——成长的困惑——信念的培养——耐力的培养——战胜困难——团队的力量——新的启程。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对其一生影响巨大,所以,当家长、教师面对青少年心理发展中的创伤时,应在理解共情的基础上给予更多的爱心、更多的耐心,用教育的智慧点燃孩子生活的信念,抚慰他们成长的心灵,也要坚信陶行知在《创造宣言》所言:“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出创造之花,结出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猜你喜欢
陪伴青少年家长
陪伴
青少年发明家
“疫”路陪伴 架起“侨”梁,心“联”你我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陪伴
家长请吃药Ⅱ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