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秀娟
有人调侃说“地球不爆炸,记者不放假”。的确如此,新闻每天都在发生,媒体人随时奔跑在路上。在万家团圆的春节,媒体人仍然在采访、写稿、赶制新闻,在最基层、在最远方、在最一线、在新闻发生得任何地方。从2011年中宣部组织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开展“新春走基层”全国性采访活动以来,每年春节前后,深入矿井工地、深入贫困家庭,集中采访报道基层小人物的生活,用自己的切身体验,用生动细腻的描写展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辉煌进展,展现中华大地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展现城市乡村日新月异的变化,展现这个变化的时代中的永恒不变,已经成为媒体人的常规任务。当新闻任务到来的时候,责任大于一切。2018年的春节是党的十九大召开后的第一个春节,媒体人“新春走基层”的脚步走得更扎实、思考也更深入。
“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深者观蛟龙。”好新闻是跑出来的,到基层跑得次数越多、采访得越深入,就越能创作出有价值、有深度的作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要求我们新闻工作者,要深入基层,要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真话,动真情。回溯我国的新闻发展史,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笃信脚板底下出文章,以俯下身子、沉在基层为人生常态,在实践中写就了许多不朽诗篇。经过8年磨炼打造的“新春走基层”老品牌,以平民的视角、浓浓的乡情、接地气的表达深深地打动了读者朋友,同时使编辑记者得到了锻炼。
新春走基层是一趟传递正能量的旅程。毛泽东主席1948年4月2日在兴县蔡家崖村对《晋绥日报》社编辑人员发表的谈话中指出:“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每个走基层的记者都是一支宣传队。今年的“新春走基层”是在全党全国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热潮中开展得,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因此,把十九大精神传递到千家万户、把党的“好声音”传递到各个角落,就是每名走基层的记者肩负的神圣使命。只有把党的十九大精神送到基层、传递给老百姓,才能凝聚起广泛的共识,树立起共同奋斗的信心,聚集起共同奋斗的强大正能量。在今年的“新春走基层”活动启动仪式上,时任中宣部副部长庹震强调,广大新闻工作者要增强“四个意识”,在走基层中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引导干部群众不断增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觉性坚定性,不断增强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自觉性坚定性。在今年的“新春走基层”活动中,我去了我省的深度贫困县临县,白文镇庙坪村的干部群众齐心协力转变思想观念,在致富带头人创新驱动的引领下,将香菇产业越做越大;在城庄镇杨沟村,村民们在党和政府的帮扶下易地搬迁住上了新房,让精准脱贫奔小康进一步提速。村民们得知记者来采访,都兴致勃勃地围了上来,他们用临县本土的非遗形式“伞头秧歌”不断地唱着他们生活中的变化,也在不时地向我打听着有关乡村振兴的一些国家规划,谋划着哪些方面和自己村里的发展联系得最紧。因为工作的原因,记者接触到的方针政策往往比较全面,对于政策的理解也相对准确到位,所以在走基层的过程中,就要为老百姓正确解读党的十九大精神,帮他们解答自身存在的理论上的困惑。
新春走基层是一趟发现问题、探寻答案的旅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矛盾无处不在,现实中的问题无时不有。只有立足于时代去解决特定的时代问题,才能推动社会进步;只有立足于时代去听特定的时代声音,才能吹响社会和谐的号角。记者走基层的过程,也是发现问题的过程。从决胜全面小康的历史关键期,到进入改革深水区的矛盾凸显期,从攻克深度贫困的庄重承诺,到全面从严治党的自我革命,让重大历史命题与基层工作产生共鸣,就要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切实推动解决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身处深化改革的大时代中,每个群体都有自己的命运轨迹,也恰如大海中的一叶扁舟,有时候又有些身不由己。如何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代共同发展,是每个个体的愿望。然而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在社会变革的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作为社会这艘航船的眺望者,媒体人肩负着特殊的职责使命,那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寻找破解问题的方法。再平凡的个体,也有独特的呼吸;再微渺的细节,也能折射时代的印记。在新春走基层的过程中,记者们通过和诸多平凡个体的接触,倾听他们的故事,进而把握时代脉搏,并帮助基层人民解疑释惑。同时,记者们也能再同基层群众的深入接触中发现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偏差和问题,随之,就可以将这些问题汇总起来,以内参的形式反映到各级党委和政府工作人员的案头。毛主席曾经说过,“调查研究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成千上万名记者在走基层的时候,如果都能做到不浮光掠影,不蜻蜓点水,做到有的放矢、一针见血,那么将会是对中国社会的一次细致入微的大调研,也更有利于相关问题的解决。
新春走基层是一趟提升业务本领的旅程。新闻这棵常青树,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浇灌、日夜滋养,才能根深叶茂。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中,媒体人也会面临本领恐慌的课题。解决本领恐慌,不光要从书本上着力,更需要在实践中加油。唯有不断从现实生活中,着力增进职业素养与专业知识,才能把握好时代脉搏、记录好人民心声。新春走基层正是让我们更好地上好这一课,在贴近基层中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为思想觉悟拧紧“总开关”,为业务发展立下“定盘星”。对每一位投身新闻事业、怀抱职业理想的媒体人而言,要想收获观察与思考的硕果,需要缜密的思维、高超的文字功力,更需练就非凡的脚力,行走在生活的大地上。只有不断深入基层一线,让一段段文字、一幅幅图片、一个个镜头寄托真情实感,新闻才能打动心灵,新闻工作者才能在治国理政中发挥作用,在舆论场中赢得尊重。算算一年农家账,说说返乡路上的新变化,感受一下困难群众过年新气象……新春走基层中,年轻编辑记者们在群众身边找到了接地气、冒热气、带露珠、沾泥土的新鲜素材,书写着新时代强劲的脉动,也使自己的业务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使自己的职业境界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无论社会环境怎么变化、工作条件如何改善、采访手段怎么先进,不和群众坐到炕头上交交心,不站在田间地头看到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就很难找到真正的感觉,也很难有真情实感的迸发,更难以创作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因此,媒体人要在“新春走基层”的过程中向群众学习,并锤炼自身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良好风貌。
新春走基层活动虽然已经连续开展8年,媒体人也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但是放在历史的长河中来考量,这只是新闻战线转作风、改文风的一个新起点。基层,永远是新闻的源头活水。新春虽然过去了,但是对每一名媒体人而言,在基层挖掘好新闻、好故事的旅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