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璐璐 龚新叶
2018年4月4日,孪湘盈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实验室里。
“如果我再年轻10岁,而且会说中文的话,我也愿意来北大!”2017年的一天,麻省理工学院生物学及生物工程学教授洛迪西来到风景如画的燕园进行学术交流。看到这位台湾籍女科学家欢快的笑容、如鱼得水的工作状态后,洛迪西由衷地赞叹自己的学生:“你选对了。”去年,37岁的李湘盈入选第十三批中国高层次海外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青年项目,放弃了美国教职,成为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一名研究员。李湘盈2003年大学毕业后前往美国深造。来北京之前,她已经在美国耕耘了14年。对她来说,大陆是新的开始。
清明节前夕,北京下了场雨,春意盎然的燕园在雨雾的笼罩下更显古典韵味。4月4日上午9时许,当《环球人物》记者走进北京大学金光生命科学大楼二楼实验室时,李湘盈已经在里面开始工作了。她身材娇小,有一双大眼睛,乍一看去,像是刚入学的大学生,然而她已经在生物医药领域小有建树了。
李湘盈专攻血液细胞发育和相关血液疾病的机理,研究造血干细胞怎样一步步地分化发育成不同的血液细胞。2013年,在麻省理工学院读博士后期间,李湘盈研发了一项可作为细胞治疗平台的体外造血技术,对一些慢性发炎性疾病以及癌症的治疗很有帮助。她将这项新的技术申请了专利,并在博士后导师洛迪西教授的帮助下成功融资了1.2亿美元(约合7.5亿元人民币)。2015年,李湘盈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在美国《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这一年她34岁。《细胞》《自然》《科学》(合称CNS)是世界公认的三大自然科学类权威学术期刊。大名鼎鼎的中国生物学家饶毅、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第一次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时,也是30岁上下。
“您为什么选择来北大?”
“有巧合,也是必然。”李湘盈说。2015年,在波士顿的校友会上,李湘盈遇到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吴虹,一番交谈,颇为相投。吴虹得知她即将结束博士后学习,便提议她不妨给北大生命科学学院投一份简历试试。
北大生命科学学院起源于1925年成立的北大生物学系,2007年,时年45岁的饶毅从美国西北大学归国,担任北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这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舆论反响,海内外为之瞩目。
现任院长吴虹的经历和饶毅颇为相似。上世纪70年代,吴虹从北大毕业后,前往美国哈佛大学深造,随后转到麻省理工学院读博士后,她所在的怀特黑德研究所正是李湘盈后来学习的地方。2013年归国前,吴虹已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执教了17年,获得了终身教授职务。但她选择回到北大,接棒饶毅。
两任院长的经历对李湘盈来说是一个启发:“留在一个熟悉的地方,自己都能想象到未来一步步走过去会是怎样。但到了一个新地方,就会有无限可能。做科研就要一直突破界限,而不能安于现状。”况且,李湘盈对北京并不陌生,2001年,她来北京旅游过一回,当时也参观了北大,古香古色的校园让她印象极深。
2016年4月,李湘盈接到了北大生命科学学院的面试通知。她从波士顿飞到北京,向吴虹等数位老师介绍了自己的科研计划——探索干细胞自我更新及分化的分子机理,这对研究器官正常发育及组织再生有重大意义。面试后不久,李湘盈就收到了學院发来的意向录用通知。当时,她已在美国得到了教职,也考察过家乡台湾一些高校的科研现况。经过反复比较,李湘盈认为,大陆现在的科研环境在某些方面比美国和台湾更有优势,而且科研实力处于一个不断上升的过程。北大也愿意支持李湘盈的科研计划,能提供完善的硬件、软件设施和足够的科研经费。“况且北京离台湾的家更近,我父母也开心。”
有了北大作为依托单位,李湘盈开始着手申请第十三批中国“千人计划”青年项目。她6月递交了申请材料,半年后如愿入选。“得到消息的那一刻非常开心。”李湘盈说,她第一时间打电话告诉了台湾的家人,分享这份喜悦。
2017年5月,凭借在干细胞方面的科研成就,孪湘盈入选了第十三批中国高层次海外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青年项目。图为她正在做实验。
2017年夏天,李湘盈把自己安顿在北大。头两个月,她忙于申报经费、选购实验设备和招生。经过半年多的发展,现在,她的实验室有了10名工作人员,包括8名学生。她邀请《环球人物》记者走进实验室,这里立着3排柜子,摆满了各种仪器,几名穿着白大褂的学生在各自忙碌着。他们正在进行和红细胞有关的3个新课题:红细胞正常发育的分子机理、红细胞相关血液疾病相关的病理机制、红细胞作为体外细胞治疗平台,目的是进一步发现血液疾病的致病机理并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学生可以从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进行研究。”李湘盈说,她给每名学生至少两个课题,一个是相对容易出成果的,一个是相对具有挑战性的,“这样能保证他们在毕业时有发表论文的机会。”说着,李湘盈认真查看了学生的工作,和每个人都交流了一会儿,并一一作出指点。
除了指导学生,李湘盈还和北大人民医院合作了骨髓移植的相关课题,并且参与到其他老师的课程教学中。“今年5月我打算新开一门和干细胞相关的课程,正在申请当中。”
每周五,李湘盈会去参加北大组织的教师上岗培训,她从中了解到一部从前从不知晓的、波澜壮阔的北大校史。“我们北大最著名的是一塔一湖一图呀。”李湘盈对记者熟悉地介绍着,俨然热情的女主人。她参观过位于北京沙滩的北大红楼,看到了老校长蔡元培,青年导师李大钊、陈独秀,以及当时还是北大图书馆管理员的毛泽东等人的照片,也观看了五四运动等历史文化展。这一切都让她感到很新奇。
李湘盈还饶有兴致地讲起了去年10月去遵义党校的培训经历。她在赤水河边听了红军“四渡赤水”的故事,还参观了茅台镇。说起茅台,她欢快极了:“遗憾的是我们来到茅台酒厂时,酒厂已经下班,没能买到茅台。”而她最感兴趣的是这里的现代化农村:“家家户户都住着白墙灰瓦的独栋房子。山上有一大片茶园,当地农民靠着采茶卖茶富裕起来。”但她也细心地观察到,村庄里的年轻人很少,“我猜年轻人应该是进城务工了,只留下老人守着家园”。
李湘盈还去青岛做过学术交流。“我特意买了火车卧铺票,想体验一下。”此前,她在台湾和美国从没坐过火车卧铺。这次出差过后,李湘盈又多了个念想:“我真想去山东曲阜,看看孔子的老家。台湾也有很多孔庙。”
在北京生活了大半年,李湘盈坐了闻名世界的高铁,也习惯了不带现金的生活。“刚来北京时,我在商场结账,柜台旁的人全都拿出手机使用支付宝,只有我一个人拿着现金,我觉得自己很奇怪。”如今她也习惯了支付宝。
“您在北京生活有没有不适应?”
“这个倒没有,我很喜欢在北京的生活,办理医保、社保等都很方便,比在国外效率高多了。”
“您以后打算长期在北京工作生活吗?”
“希望是的。洛迪西教授告诉我,做科研并不只是在实验室里,也可以用自己的科研知识和思维能力帮助到更多的人。比如科研成果可以转化成公司产品,我们也可以去给公司甚至政府提供生物科技产业相关的咨询服务。”
北大聚集了许多像李湘盈这样优秀的台湾籍教师,也吸引了大批台湾学生前来就读。北京大學港澳台交流与学生事务室副主任林伟鹏告诉《环球人物》记者:“目前,在北大任职的台籍教师有19人,年龄范围在27岁至63岁间。台籍学生共728人,其中本科生139人、硕士生468人、博士生121人。”这些师生主要分布在人文社科和金融专业,其中一位还当上了系主任,她就是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刘玉珍。
刘玉珍2007年来到北大前,是台湾政治大学财务管理系教授。北大给刘玉珍提供了更宽广的学术舞台,而刘玉珍的加盟也给北大的金融研究带来了新的成果:她系统揭示了散户参与股市投资的经济后果,发现投资人对交易成本所导致的损失认识不足,这对中国A股市场是否实施T+0(是一种证劵或期货交易制度)制度具有重要启示。
而在728名学生中,出现了两位“网红”台湾籍博士生——积极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王裕庆和张立齐,尤其是张立齐,还有过一段特殊的大陆支教经历。
张立齐2013年来到北大读博。时逢团中央、教育部等启动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他便申请前往西部支教,来到了内蒙古巴林右旗大板四中。张立齐负责教授初一4个班的地理和初二2个班的地理、历史课程。支教地区的生活条件虽然不如城市,但张立齐觉得很开心,他和很多学生都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
让张立齐难忘的还有当地基层党员干部。“每逢学校放假时,党支部成员包括校长、老师都会下乡义务帮牧民修路、盖房子,帮他们干农活,进行赈灾和资助活动。”正是在艰苦的支教日子里,张立齐发现,“这里的党员都是真心为群众服务的”,他萌生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念头。
“台湾当局宣称要对你的入党行为做出处罚,不害怕吗?”《环球人物》记者问道。
“我一点都不怕。如果能加入中国共产党,能为那些孩子和村民做贡献,能让他们过得更好,就算取消了我的台湾户籍又怎样!”张立齐坚定地说。
这些在北大的台湾籍师生在大陆各自生活着,也会时不时相聚,聊聊家乡。张立齐称赞李湘盈是位很有才华的科学家,而李湘盈也表示希望北大能多组织一些联谊,她期待能在这里认识更多的同乡。
从张立齐的宿舍到李湘盈的实验室,穿过了北大未名湖,要走上20分钟。一路上,许多年轻的、朝气蓬勃的面孔掠过,各种带着乡土尾韵的口音飘过。湖光塔影下,若不刻意相询,根本分不出谁是大陆人,谁是台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