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个孩子一样生活

2018-05-05 02:36宋梦寒
读者·校园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师范学校李叔同丰子恺

宋梦寒

在中国古代,许多大画家都不是只会画画,他们首先是文人,然后才是画家。像大家熟悉的苏轼、王维,就不仅是文学家,同时也是画家、书法家,他们不但写得好、画得好,对绘画理论也颇有研究和创新。这样学养深厚又多才多艺的大家在近现代也有,比如,集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书法家和翻译家于一身的画家丰子恺。

丰子恺本名丰润,字子恺,生于光绪二十四年,也就是1898年,浙江崇德石门湾人。丰子恺16岁时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遇到了影响他一生的两位导师:一位是后来的弘一法师,填写《送别》那首歌歌词的音乐教育家、美术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李叔同;另一位是文学家、语文学家、出版家和翻译家夏丏尊。在这样的名师引导下,丰子恺从师范学校毕业后便决心致力于美育启蒙,组织发起了“中华美育会”,又与同学一道创办了中国第一所艺术师范学校——上海专科师范学校。

清末民初,西方的文化、艺术、科技乃至哲学思想潮水般涌入中国,吸引了众多学子渴望通过留洋去放眼看世界。日本是当时最受欢迎的留学地,李叔同就是在日本学习的西洋绘画。丰子恺在师范学校就读期间接受了李叔同的音乐和美术教育,学习了木炭写生技法和西洋绘画理论。在当时,中国画主要还是工笔和水墨两种画法,塑造和表现物象还依赖于传统的线条。丰子恺对线条形式进行改革,自创了简洁爽利的直线条。

1921年,丰子恺东渡日本做短期访学,因为囊中羞涩,他不能像官派留学生那样专门研修某一学科,他又兴趣广泛,只好走马观花,尽可能多地接触一些西方和东洋的艺术。也正是在日本,他见到了日本画家竹梦久二的简笔漫画作品。竹梦久二用西方的构图技巧画出东洋的趣味,给了丰子恺很大启发,让他找到了自己未来的美术发展方向。

1924年,朱自清和俞平伯合办的刊物《我们的七月》发表了丰子恺的第一张漫画《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引起了《文学周报》的主编郑振铎的注意,于是在1925年开始在《文学周报》上连续刊载丰子恺的作品。郑振铎给栏目取名为《子恺漫画》。《子恺漫画》因为画风清新简洁、富于生趣而风靡一时,甚至被作为报纸广告以提高销量,“漫画”一词也在中国流行开来。因为丰子恺有在日本游学的经历,“漫画”因此被认为是从日本传来的。实际上,对“漫画”的最早记载是在宋代洪迈编著的《容斋随笔》中,所以说,漫画是从中国传到日本,又被丰子恺从日本带了回来。

丰子恺的漫画和他的文章一样清雅质朴,看起来简单有趣又内涵深刻,耐人寻味,可谓独树一帜。他在画中所表现的内容大都是生活场景,温情脉脉,饱含孩童般的天真和善意。他只用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人物的动作神态,对背景环境的刻画就更加简洁概括,但人物与景色能够相互呼应和衬托,使画面意境隽永,让观者怦然心动,就像他评价竹梦久二的画那样,是“无声的诗”。

虽然丰子恺的画在构图上更接近西方绘画,但诗书画印的相映成趣体现了浓郁的中国韵味。因为有着深厚的文学底蕴,他题画的诗词往往诙谐幽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他画一个男孩子用长竹竿打枣,一个女孩子兜起衣襟接着,题:“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读了诗再看画,不禁让人会心一笑。他画山间小屋,题曰:“白云无事常来往,莫怪山人不送迎。”青山白云绿树红花,一派悠然。他画公园垂钓,题:“香饵自香鱼不食,钓竿只好立蜻蜓。”游春图题:“春日游,杏花吹满头。”这些都别有一番风趣。朱自清说:“我们都爱你的漫画,像一首带核儿的小诗,像橄榄,老觉着那味儿。”

丰子恺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漫画作品,是中国漫画事业的先行者,被誉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術家”。他也是新文化运动的启蒙者,出版的著作多达180多部,不仅著有美术和音乐理论研究书籍,还编撰了面向普通大众的普及类艺术书刊。

俄裔美国作家安·兰德在《源泉》里有一句话:“像个大人一样生存,像个孩子一样生活。”丰子恺的人生如同他的作品一样,始终保持着孩童一般的真情、真趣,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

猜你喜欢
师范学校李叔同丰子恺
王莹作品
丰子恺漫画里的童年
丰子恺漫画里的童年
高申作品
高申作品
衡士玉美术作品
弘一法师的账单
有 “画 ” 说丰子恺爷爷
李叔同谈“咸与淡”
弘一法师李叔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