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了双眼皮,非常不自然,简直像妖怪。去找美容院理论多次无果。现在谁见了我都说不对劲儿,甚至有人问我是不是近期失眠了……我很懊悔,不知道怎么办。我表妹说可以改一下,也就是在现在的基础上再做一次手术,让眼皮自然一些。可是我真的没有胆量了……
咕咚:如果决定再做一次手术,千万记住:去医院做,不要去美容院。这两个地方的区别就像北大和北大青鸟。
喝爽歪歪到底会不会致癌?我那天请我同桌喝一瓶爽歪歪,反而被她“科普”了一番。可是我没查到实据啊。
咕咚:谁主张,谁举证。你应该让她提供实据。
我同桌一男生整天喷香水,我真的理解不了。我跟他沟通,告诉他我受不了那个味儿,他说不喷了。可奇怪的是我仍然每天能闻到,虽然淡淡的,可是我的鼻子很灵。看来只能换座位了……
咕咚:这叫“留香”。香水留香的时间与香精浓度、香料成分有关,浓香水喷在衣服上留几天很正常。或许他改成了平时上学不喷,周末的时候喷,所以你还是能闻到留下的味道,但是连私人时间都不让人家喷,未免太不近人情。在这件事上,你同桌已经做出了让步,建议你也做一定的让步,没必要把关系搞得那么僵。可以试试用你能接受的其他气味掩盖他的香水味儿,比如花露水、清凉油、橘子皮。反正早晚也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气味防护品,以后和喷香水的同事、上司、客户不得不共处一室的时候还多着呢。
都说邓超其实和孙俪已经离婚了,现在的秀恩爱完全是为了形象装出来的。真的吗?为什么很多人这么说?
咕咚:抵制道听途说,拒绝捕风捉影。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适度八卦益脑,沉迷八卦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为什么学霸普遍外表一般,很少有英俊或漂亮的?
咕咚:不只学霸群体有这样的现象,人类中英俊漂亮的都占少数。
你相信世上有鬼吗?或者说有什么灵异的力量?如果不相信,如何解释一些未解之谜?
咕咚:你这个问题简直是一部浓缩的迷信心理诞生史:从未知到恐惧再到迷信。人类,似乎也只有人类,会因为未知事物寝食难安,绞尽脑汁为一切未知事物寻找解释。这种求知本能造就了人类文明的无限荣光,也带来了尴尬的副作用:每当暂时找不出合理解释时,人们宁可硬造一个不合理的解释,也不愿接受没有解释。科学和迷信的区别,并不在于结论,而在于推论过程中有没有硬造。所以如果有人能通过严谨、可重复的观测和实验证明鬼的存在,我就会相信世上有鬼。
如何拉近与学霸男神的距离?别告诉我去请教问题,我去请教人家也不信。我历来都是成绩难及格的那种。
咕咚:所谓的拉近距离,其实只是争取到向对方展示自己的机会。“如何拉近距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距离拉近之后,你有什么特质可以吸引对方,使对方愿意与你保持亲密。如果你在后面这个問题上有信心,那就随便用什么方式拉近距离都行——制造偶遇,向他借东西,甚至吐在他身上都可以。
为什么谣言的传播速度极快范围极广而辟谣的信息没人关注?人们到底想不想知道真相?难道所有热情都只是一时的兴趣?
咕咚:人们并不想知道所有真相,只想知道自己愿意知道的真相。谣言在传播上有天然的优势,因为它正是为易于传播而定制的:内容上瞄准热点、心理上抓住痛点、形式上削繁就简、风格上大肆渲染。辟谣信息却要讲事实、摆证据、列数据、理逻辑、提出条件、划定范围,难免显得啰嗦复杂,以至于被“太长不看”。此外,人们还容易把捍卫观点当成捍卫尊严,很多人误传谣言后,即使发现自己错了,往往也不会再传播辟谣信息,因为那就意味着打自己的脸。柏拉图说: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普通人的心理却是:我爱真理,但我更爱自己。
饿了两天瘦了一斤,吃了一包薯片喝了一瓶果粒橙胖了两斤。这不科学!
咕咚:这很科学。你的身体饿了两天,误以为饥荒来了,好不容易得到一点食物,就拼命地吸收里面的每一点营养,降低基础代谢,尽可能囤积脂肪,为即将到来的艰难岁月做准备。这种神奇的自我调节机制,对我们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祖先有过很大帮助,于是祖先把它当作宝贵的遗产,刻在基因里传给了我们。呜呼祖先,伏维尚飨!
为什么很多歌手唱得不好听还一直唱下去?他们的粉丝真的听不出来他们唱得不行吗?还是他们和粉丝集体自我催眠?
咕咚:粉丝经济下,艺人贩卖的不只是单纯的才艺,还有颜值、人设、互动,以及在这些基础上建立的艺人与粉丝之间的情感联系。这就叫情人眼里出西施,千金难买我高兴。反正花的也不是你的钱,就别替他们操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