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屈家岭文化时期的制陶工艺及其价值

2018-05-05 07:57孙艳霞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8年5期
关键词:陶泥制陶黑陶

孙艳霞

(武汉理工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武汉 430070)

引言

屈家岭文化是长江流域重要的新石器时期文化之一,它的分布范围甚是广泛,北到河南省的西南部,南达湖南省的北部,西自汉水上游,东至湖北省武汉东部。其年代可追溯至距今约5100~5000年前,而且这是长江中游第一个被发现并且命名的新石器时期文化。因为屈家岭文化的分布范围比较广,所以其遗存中陶器的制作与多个考古学文化中的陶器存在着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自改革开放初期,考古工作者对屈家岭文化遗址进行了数次的挖掘,其间大大小小的陶器相继出土,其中陶鼎、壶形器、双腹器(图1)、蛋壳彩陶杯、器盖、彩陶纺轮等器形被认为是屈家岭文化中的典型器物,同时也体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本文将对屈家岭文化遗存中部分陶器的成型制作做简要的描述。

一、泥料的选择和加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各个时期的制陶艺人在制作陶器之前,第一步就是要选择和加工土料,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制陶工人们完成这一步骤的方法和工艺各异。李正文先生曾经在《即将消逝的文明》一书中写道,近代蕲春县长江边的管家窑、李家窑、芦家窑三家窑厂使用的泥料均是自制的。这对于原始先民们来说也一样,他们制作陶器所使用的泥料也是自制的。首先是取土,为了方便取泥料和陶的制作,一般制陶的场所会选择在河流附近。先将取来的泥在太阳底下晒干,然后将其锤打成粉碎状,再在露天的环境中静置一段时间,在其历经风吹、日晒、雨淋的过程后,再将土中的一些杂质挑拣出来,加适量的清水搅匀、耐心揉练一番,即可作为制陶用的泥料。

二、陶器的制作

(一)陶缸

1956年于京山县屈家岭出土,高度约为39厘米,口径约36.8厘米,红陶,器表质感略显粗糙,推测应该是夹砂陶质(图2)。夹砂陶器的作用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想要蒸煮食物的要求,这也是原始先民们发明陶器的主要目的。夹砂陶即在陶泥中掺有一定的砂,这种做法就像在泥料中掺熟料一样,目的在于用来加强器物的强度。而这种陶土一般用来制作一些粗质的器物,与之相比,细陶泥质感更为细腻,适合制作一些坯体较薄或者密度较大的器物,例如储存食物和水的器物。随着制陶工艺的不断发展和原始先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泥质陶的需求越来越大,其数量日渐超过了夹砂陶器,并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主要使用的陶器。从外形看上去,这口陶缸的造型浑厚,制法上应该采用的是泥条盘筑的成型方式,即先用陶泥做一个厚度稍微大一点的圆形泥板,作为该陶缸的底部,然后再将陶泥搓成条状,沿着圆泥片的边缘一圈一圈地逐层向上盘绕,为了让盘绕上去的每一层更好地粘接在一起,可以用陶泥兑水调成浓度较大的泥浆涂抹在上面,并且边向上盘筑泥条边用手内外挤压正在盘筑的坯体。当泥条盘筑的坯体达到一定的高度时候可以先暂停下来,先修整一下它内外的造型。这样做有两个重要的原因,一方面要趁着坯体有一定湿度的时候才能及时对其进行修整,不然时间一长,坯体风干一段时间后,有了一定的硬度并且不变形的时候就修整不了了;另一方面,底下这一部分需要有一定的强度才能支撑得起上方的坯体,才能往上越做越高,这样做也给了其水分蒸发的时间,当坯体有了一定的强度时,方可继续向上盘筑,并且及时对其外部进行修整。为了使泥条盘筑成型的方式获得更好的效果,可以在坯体保持一定湿度的时候,用竹片适当地将其外部抹平,或者用其他的工具适当地拍打其外部。

图1 陶双腹鼎

图2 陶缸

图3 蛋壳彩陶杯

图4 黑陶杯

(二)蛋壳彩陶杯

2017年出土于京山县屈家岭遗址第四次挖掘现场,泥质黄陶,斜壁平底似喇叭状,外部饰黑彩。(图3)

蛋壳彩陶杯是屈家岭文化遗存出土的众多陶器中厚度较薄的陶器,其厚度约为0.1-0.2厘米。此蛋壳彩陶杯是泥质陶,只有细陶泥才可以做出这么薄的坯体。由于薄胎陶器的制作对泥料的选择和加工均有着极高的要求,因此还要将选好的泥料反复过筛或淘洗之后才可以使用。此蛋壳彩陶杯的体量较小,并且是细陶泥制作的,也只有通过快轮成型的方法才能制作出如此薄的器物,所以还要将选好的泥料经过反复地揉练,才能使它拥有极强的可塑性,也只有经过了这样的制作工序,蛋壳陶的出现才有了可能。

据考古资料称,早在大溪文化时期,快轮制陶就已经出现了,并且在屈家岭文化时期的时候,已经普遍使用,快轮制陶的广泛流行甚至可以说是屈家岭文化中极大的成就了,但当时也有部分陶器用的是其他的成型手法。快轮制陶的原理利用的是转轮快速转动的时候产生的力,将转盘中心位置的泥料紧贴在上面并同时向上或者向外提拉,从而制作出一个规整的器形或者想要的造型。在这些拉坯成型的陶器的制作中,有的是一次成型的,也有其他器形先是将各个部位的造型都做好,然后再将它们用稠泥浆牢固地粘合在一起。凡是使用快轮成型的方式作出的器形,一般都会在坯体内的底部留下拉坯时候的指印,也会在坯体外的底部留下用绳线割下坯体的痕迹。通过这些细节也可以了解到,当时的制陶工人们应该还没有掌握所谓的修坯技能,即把利用快轮成型的坯体打磨光滑从而掩盖拉坯时留下的种种痕迹。

在将蛋壳陶杯的造型拉坯完成之后,就要对其外部进行彩绘的装饰,着一种特殊的色料,有的陶杯或者陶器在其内壁上也有彩绘装饰,准确地说应该将这种彩绘称为陶衣,有的学者也将之称为晕染。这种装饰方法大致是先用一个小刷子同时蘸取不同颜色的色料,再用它在已经做好的陶杯坯体表面横向划过,形成一种晕染的效果。也有的会在坯体表面用小笔蘸取色料,再在内外壁的沿口处画一些线条之类的作为装饰。

三、陶器的烧制

根据考古资料的记载,屈家岭文化出土的遗存中,陶器颜色灰色的居多,并且灰色陶器的数量在出土的所有陶器中占据的比例高达90%,其次分别为黑色和红色的陶器。而在屈家岭文化时期之前的大溪文化中,出土的陶器以红色的为主,且黑陶和灰陶相比之下数量甚少。随着时间的逐渐变迁,两种文化上的陶器有了这样的区别,意味着在屈家岭文化时期,无论是在陶器的烧制工艺上还是在窑炉的密封性上都要比大溪文化时期的情况先进许多。因为我们知道,红陶的烧制,需要在氧化的气氛中烧制成,而氧化的气氛对窑炉密封性的要求并不高,甚至在露天的环境中都可以烧制成。而灰陶需要先在氧化的气氛中烧制一段时间,烧制成了之后,需要将窑炉里的气氛转换成还原气氛,才能烧出黑陶的效果(图4)。而这种窑内气氛的转换,只有在窑炉封闭性相当强的情况下才可以转换成功,换言之,即还原烧制的黑陶、灰陶对窑的密封性要求相当高。早在大溪文化时期,窑内渗炭的工艺就已经广泛流行了,屈家岭时期的黑陶使用的就是窑内渗炭的烧制工艺,并且是大溪文化时期该种工艺的发展。

渗炭工艺是黑陶烧制后期不可或缺的一道工艺,该工艺利用的是在烧制陶器的过程中,温度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陶坯的表面因为排出水分等现象,它的内部具有很强的吸附性能。而植物在缺氧的情况之下,会产生大量的浓烟,这些浓烟中含有很多的碳元素。将这两种情况综合在一起,此时浓烟中的碳颗粒会慢慢地渗入坯体的表层,直到陶器变为黑色,由此烧出的黑陶也相对比较致密。

四、小结

屈家岭时期的陶器,不仅是艺术价值的体现,更具有极大的社会价值。这是新石器时期长江流域先民们勤劳、勇敢、智慧的体现,也体现出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把屈家岭文化中的考古资源适当地运用到陶器的创作中,并使之成为创作中的元素,需要并透过这些现有的历史文化信息深入地了解这一时期的文化遗存,对传统工艺进行继承和发展。

要把屈家岭时期陶器的艺术特征融入到艺术创作中,就需要将其吃透,包括器形、制作、工艺、装饰、烧制技术等方面,才会创作出历史特征和自身特点兼具的艺术作品来。新时代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将传统的制陶文化发扬下去,并极力促进新时代制陶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志荣.龙山文化陶器的审美特征.[J].广东社会科学,2008(3):154.

[2] 孙广清.河南境内的大汶口文化和屈家岭文化[J].中原文物,2000(2):22-28.

[3] 陈文.屈家岭文化的界定与分期[J].考古,2001(4):63-77.

[4] 朱乃诚.屈家岭下层遗存的文化性质和屈家岭文化的来源[J].考古,1993(8).

[5] 方酉生.试论屈家岭文化[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3).

[6]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京山县博物馆.湖北京山屈家岭遗址群2007年调查报告[J].江汉考古,2008(2):10-26.

[7] 孟原召.屈家岭文化的北渐[J].华夏考古,2011(3):51-63.

[8] 张绪球.屈家岭文化古城的发现和初步研究.[J].考古,1994(7):629-634.

[9] 任新雨.试论鄂西北地区的“仰韶文化”和“屈家岭文化”[J]江汉考古,2001(4):32-39.

[10] 张之恒.中国新石器时代陶炊器的演化规律[J].中原文物,2007(4):44-47.

[11] 张军,杨艳丽.黑陶文化探究[J].林区教学,2010(6):98-99.

[12] 侯烨琦,李纶.黑陶的制作工艺艺术探索[J].艺术探索,2008(4):115-116.

[13] 李正文.即将消逝的文明:湖北马口 麻城 蕲春民间陶艺研究[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5.

[14] 张绪球.屈家岭文化[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30.

[15] 王红星.屈家岭——长江中游的史前文化[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陶泥制陶黑陶
陶泥魔法
怪兽奇想
巧手制陶,玩出文化味——甘肃省秦安县五营初级中学陶艺社活动侧记
青木木米制陶风格探析
简论龙山黑陶
齐河黑陶制作工艺的传承与创新
黑陶艺术作品欣赏
美哉黑陶
可爱的公鸡
大辛庄商代制陶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