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道德自我的途径

2018-05-04 08:40郝婧
青年时代 2018年8期

郝婧

摘要:道德实践以自我为承担者,道德自我是道德与自我的整合,是个体道德发展的动力,是道德人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培养道德自我可以让人们清楚地知道我们要做的事情是因为它是道德的而不仅仅是为了实现某些目标。道德不只是理解什么样的行为是正确的,它还需要一个人的行为与他(她)的道德判断一致,这样就需要将一个人的道德理解转化为一种个人责任感。这篇文章主要论述了培养道德自我的四个途径:创设良好的道德氛围、恰当地运用奖惩手段、为个体树立自我的象征性来源、以及提供参与道德活动的机会。

关键词:道德自我;道德氛围;角色榜样;道德实践

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说过:“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他们就越使心灵充满日新月异、有加无已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道德神圣地伫立在那里,俯瞰众生,随时随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选择。生活中,人们经常要做决定——做什么?怎样做?多数情况下的决定看起来无关紧要,可是在某些时候,有一些决定就显得非常重要,例如那些会对他人造成影响的决定。通常情况下,人们做决定时遵循的是不同的规则和推论,有可能是出于利益或审慎的态度,而非完全遵循道德。这带来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让人们在道德范围中做出行为选择。

一、培养道德自我是实现“道德人”的重要路径

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让人们更有可能成长为投身道德行为并能努力改善社会道德结构的“道德人”。这一目的的实现不仅需要通过发展人的道德知识来完成,使人们能够理解社会情境中的道德因素和社会规范结构,而且还需要培养人的道德自我,使个人清楚地知道要做的事情是因为它是道德的而不仅仅是为了实现某些目标。道德不只是理解什么样的行为是正确的,它还需要一个人的行为与他(她)的道德判断一致,这样就需要将一个人的道德理解转化为一种个人责任感。一个人的道德概念怎样和作为道德主体的人联系起来,要看具体的形式和个体将道德和他们的主观个体认同感相整合的程度。道德自我不是道德知识、道德情感或道德判断,而是个体道德人格发展的核心。

道德自我是自我意识中的道德方面,是个体对自我的道德动机的认知,是个体的道德观、道德标准和道德信仰与自我意识的融合。个体将道德整合进自我感或自我认同的结果就形成道德认同,而道德认同驱动一种心理上的需要使人的行为同理想状态一致,这种自我一致感是道德行为的动机性触发因素。道德行为的动机并不仅仅是知道“什么是好”的直接结果,而是来自于对与作为道德个体的自我感相一致的方式行为的渴望。科尔比和戴蒙在对道德典范的研究中发现,道德自我是道德人的决定性因素,“道德发展的关键问题是一个人的全部个人目标——归根结底是人的自我意识——是否支持个人的道德思想和道德行为”。瑞斯特提出的“道德人的自我意识”概念,认为人在进行道德决策时往往把道德标准摆在首位,因此,自我意识是一种原始驱动力,是人的道德原型的作用。由此可知,一种行为是否道德,它需要道德判断;如果行为包含一个选择的特定过程,行为主体的认知与判断出于道德动机,行为的结果注定导向正确,那么其行为就是道德的。布莱西认为,道德判断与行为之间连接的桥梁就是道德自我。

激发个体的道德行为与其道德判断一致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对外部的奖励和惩罚形式的刺激做出反应;另一种是参与到对个体而言具有明显价值的活动中来。对于实际生活中道德教育的实践来讲,尤其是对于学校和教师来说,控制外部的奖惩要比了解或影响学生们从事某种行为所持有的内心深处的动机容易的多。然而,通過实践我们会发现,仅仅通过奖惩的形式控制学生的行为取向显然不能更好的更积极地促进学生个体的道德发展,因为在控制比较严格的环境中,学生个体在畏惧惩罚的心态下有可能会做出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但是一旦脱离某种特定的环境或有学生因某种行为违反道德却侥幸逃脱应受的惩罚时,道德将形同虚设。最有效、最持久的方式应该是通过了解和影响学生内心,促使其把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联系起来,达到一种道德感与自我感一致的理想状态,即培养个体的道德自我。通过创设良好的道德氛围、恰当地运用奖惩手段、为个体树立自我的象征性来源、以及提供参与道德活动的机会等教育途径,都可以培养个体的道德自我。

二、培养道德自我的有效途径

(一)创设良好的道德氛围

有关学校道德氛围的心理学研究始于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科尔伯格。科尔伯格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在30多年的追踪调查和跨文化研究基础上,建立了儿童与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阶段模型,并据此提出把促进道德发展作为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还采用道德讨论和公正团体模式来促进个体的道德发展,促进了道德教育研究的科学化,并推动了认知科学的发展。他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起提出并逐渐形成了基于“正义社群”理念(Just Community)的群体道德氛围理论,其最根本的含义是通过师生的民主参与活动.创造一种公正的集体氛围,以促进个人的道德发展。在学校中创设良好的道德氛围是非常重要的潜在课程,在学校道德教育中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学校制订的规则、制度中含有大量道德含义,尽管不能将学校规范同道德标准等同起来,但是纪律能支持和维护儿童内心的行动理由,使他们能够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从道德上是正确的,可以通过学校纪律、课堂纪律等方法促进儿童形成道德自我调节。这一理论已经不仅仅用于学校道德教育上,它还扩展到社会道德氛围、职业道德氛围的创设等方方面面。在各种组织机构中通过创设互相尊重和关心的氛围、达到相互谅解、宽恕以及促成每个成员对规则的一致公正的认识,在培养个体道德自我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创设良好的道德氛围是构成具有积极教育意义的道德环境的基本因素,也是培养个体道德自我的重要途径。

(二)恰当运用奖惩手段

有了良好的道德氛围作为背景,就能够通过纪律等奖惩手段对个体的行为给与的一定反馈,以促进个体形成道德自我调节。不论是奖励还是惩罚都需要恰如其分。就奖励而言,在个体(主要指儿童)有良好行为表现时给与物质的或语言的奖励有助于维持和引导其道德发展,但过于依赖奖励或积极的反馈可能会适得其反,有可能会破坏儿童的道德动机。有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对孩子进行外在奖励会减少他们以后自发参与被奖励活动的可能性。换句话说,孩子开始从事活动的原因来自内部,奖励之后的行为变成仅仅为了“钱”。这并不是说奖励的方式不能使用,而是说奖励的运用应该能证实儿童的良好行为已经受到激励,而不是临时有助于塑造儿童的行为以顺应成人的期望。以不同的表扬方式为例,当儿童表现很好时,教师或家长们通常都会给予表扬。如果表扬的内容是:“小明,你真是个好孩子。”“小丽,你是我遇到过的最好的学生”等等。这种表扬能够让儿童的自尊得到暂时满足,但是受表扬的孩子并没有清楚的知道自己受到表扬的行为究竟是什么。它把儿童从事某种行为以获得发自内在的评价的欲望转向了一种对受到社会评价的自我倾向的关注。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道德自我可能表面上倾向于做出有道德的行为,但却不是出于道德的原因,而是为了达到社会期望的要求。这样的行为不是来自于道德动机而是为了维护外界的赞许。另一种表扬的内容是:“小明,你做得很好,小强摔倒以后哭泣的时候,你陪在他身边并且安慰他,我想他会非常感谢你的。”“小丽,谢谢你帮我收拾房间,我觉得你做得真棒”等等。这种表扬使孩子们明白是自己的行为得到了别人的赞扬,这将有助于孩子们形成积极的社会行为。同样对于惩罚来说,也应该让个体明白是他们的不良行为受到了惩罚,以强化其内心对规则和纪律的认同。

(三)为个体树立自我的象征性来源

道德教育的研究者们一致赞同角色榜样的教育力量。角色榜样的作用就是为他人应该如何做出社会行为以及如何在社会中界定自己提供参照。像父母、老师、同辈群体、和公众人物都是潜在的角色榜样。还有就是通过文学作品或历史人物、甚至是虚构的人物来拓宽个体接受行为榜样的机会,以帮助个体树立自我的象征性来源。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角色榜样对于子女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的一言一行会对子女在进行道德行为选择时提供参考。而在学校的道德教育中,为学生提供角色榜样的好处在于除了教育者本身可以作为学生观察模仿的榜样以外,教育者还可以选择适当的人物来引导学生的注意,可以为学生提供参与评价某个人物的机会而不用和这个人物面对面。比如可以在文学作品中寻找特殊的角色,或者和學生们一起塑造、虚构某些人物,甚至可以让学生亲身扮演某种角色,这样就不用担心会伤害别人或造成关系疏远,这可以保证学生们对榜样采取一种批判的态度,在表达上会更接近于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利用这种方式应该把重点放在对有关人物的道德问题的分析上,尽量让学生把自己的品质与人物所具有的品质建立联系,当然这并不容易实现。总之,运用象征性榜样的目的是让学生进行受价值驱使的思考,在榜样的行为和所具有的品质与自己的道德自我之间建立联系。

(四)提供参与道德活动的机会

除了创设良好的道德氛围、恰当运用奖惩手段、树立象征性榜样之外,对培养道德自我更有助益的做法是为个体创造机会亲身参与社会性的或道德性的活动。这样将有机会让个体将自己和自己参与助人活动的能力联系起来。如果在活动过程中,个体能够探察自己道德行为的方式,并且能真切的感受到自己的行为给他人带来了幸福,那么道德同一性的形成就会更加容易。在学校的教育实践中,可以采取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道德实践的机会。例如青年志愿者的活动、组织优秀学生到偏远地区支教的活动、还有学生自发组织的助人活动,像捐款、义演、慰问等等,都可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到帮助他人带来的道德满足感,从而探察到自己内心深处的道德动机,形成道德统一性。

道德自我的建构是个复杂的过程,不是仅仅通过几个途径就能够解决的,还需要在道德实践中不断去尝试摸索更为有效的路径。个体的道德自我仅仅是一个现实的人的复杂整体的一个部分而已,这种整体性中还包括很多其它的因素,比如文化偏见、某种特殊的渴望、对社会的认识、多变的性格、不同的阅历和生活经验等等,这些都会进入每一个现实中的个体,影响其道德行为的选择和对社会情境的理解。理论研究虽然可以让人们弄清楚个体是如何做出道德决定和道德行为的,以及怎样影响其积极发展,但是决定他或者她自己生活事件中的道德意义的最终还是他(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