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花
马铃薯适应性强,产量高,不仅粮菜兼用,还是优良的加工原料,可加工成薯片、薯条、淀粉和酒精等多种产品,用途广泛、产业链长。目前全球马铃薯种植总面积约1900万公顷,总产量近3亿吨,仅次于水稻、小麦、玉米,位居第四。
一、选用优质良种和适时播种
选用优质良种和适时播种是获得免耕栽培马铃薯高产的基础。适时播种:播种方法:将经过处理的种薯直接摆放在整理好的畦面上,并严格按行距35cm、株距25cm摆放,密度4500~5500株/667m2。播种时将种薯稍微用力向下压一下,使芽眼与土壤充分接触,以利尽快发芽扎根。播种后用灰肥(草木灰、焦泥灰)拌腐熟的猪粪1500kg/667m2盖种,以盖没种薯为度,再在畦面撒施复合肥30~40kg/667m2,然后,整齐覆盖8~10cm稻草,以畦面不透光为度。
二、免耕整畦:免耕种植马铃薯,选好地是高产的关键,要求选择地势较高,耕层深厚,土壤肥沃,质地疏松,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带砂性的中性或微酸性的冬闲稻田。或前茬没有种植茄科作物的地块,水田、旱地均可。播种及时耕耙,达到耕层细碎无坷垃、田面平整无根茬,做到上平下实。为有利于高质量的摆种,水稻收割时稻桩不宜过高,以齐泥留桩为好。播前先划畦开沟,畦宽1.4~1.6m,沟宽20~30cm,沟深20cm。
三、温度要求:拱棚内保持白天20~26℃,夜间12~14℃。经常擦拭农膜,保持最大进光量。随外界温度的升高,逐步加大通风量,4月上中旬可撤膜。
四、种薯的选用与处理
种薯选用上,选用50克左右的种薯为宜,对大薯为了减少用种量可进行切块处理,每一切块保证有芽眼1~2个。对种薯质量要求:选用脱毒良种;完全打破休眠;单薯重在30~60克/个。
播种前用500倍的百菌清和甲霜灵混合液对种薯喷雾进行杀菌处理,防止播种后烂种,确保出苗。为防止种薯带菌传播病害,播前要认真做好种薯处理。一般用0.3%~0.5%的福尔马林浸泡20~30分钟,取出后用塑料袋或密闭容器密封6小时左右。
五、施足基肥 科学灌溉。要做到合理施肥。马铃薯施肥要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具体施法可分基肥:每亩施入畜粪1000公斤混土肥1500至2000公斤,在起畦时撒施;追肥从苗期到现蕾前每亩施尿素15公斤或复合肥25公斤;从现蕾开花时每亩用碳酸氢铵30至35公斤混磷肥25公斤混匀5天后施下,促使结薯。此外,在化肥使用中,施碳酸氢铵对马铃薯增产效果最好。
马铃薯苗期植株小,可以不浇水,只有过分干旱时适当浇一次水,浇后要中耕;现蕾起是马铃薯生长茎叶的旺盛期,就要充足的水分,稍有干旱,即行浇水。到收获前一周要停止灌水,以免不耐贮藏。 马铃薯在生长前期和中期需肥量较大,为保证马铃薯正常生长发育和优质高产,必须重施底肥。
六、田间管理:及时做好清沟排水工作,严防田间积水,造成渍害。所以应做到以下几点:
6.1及时破膜。播种后20~25天苗将陆续顶膜,选择晴天及时将地膜破孔放苗,并用细土将破膜孔掩盖。
6.2中耕培土。结合追肥、浇水,分别在现蕾初期和开花初期各培土一次,以防块茎露出地面。
6.3肥水管理。结合墒情,在齐苗期、现蕾期、开花期、薯块迅速膨大期各浇水一次。结合浇水视苗情,在开花初期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收获前5~7天停止浇水,以防田间烂薯和影响薯块贮藏。此外,在植株生长中后期叶面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两次,每亩每次40~50公斤,以防早衰。
七、防虫治病,提高產量
由于覆盖物稻草对田间杂草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加上春季气温低,马铃薯生长期病虫草害一般发生较轻。从苗出齐后开始,就要求用杀毒矾、甲霜灵锰锌、克露等农药交替使用(浓度为600~800倍液),间隔7~10天,防治晚疫病4~5次,以延缓其发生,减轻对产量造成的损失。减少施氮肥的次数,也是防止马铃薯发生晚疫病的重要手段。
八、适时收获
收获是稻田免耕栽培马铃薯的最后环节,当马铃薯地上的茎叶大部分枯黄,薯块发硬,果皮坚韧,标志着薯块成熟,即可分期、分批收获。此时产量最高,最好采收在晴天进行。稻草覆盖的马铃薯薯块70%以上在土面上,拔开稻草即可捡收。少数生长在裂缝或孔隙中的薯块入土也很浅,很容易采挖。或是分期采收,即将稻草轻轻拨开采收长大的薯块,再将稻草盖好让小薯继续生长。这种采收方法既能选择最佳薯型及时上市,又能获得高产丰收,提高经济效益。收获后的马铃薯茎叶就地埋入畦沟中,作早稻基肥用,可减少早稻的肥料用量,提高早稻产量。小面积种植的,可先收获大薯,把小薯留下,用稻草覆盖起来让其继续长大。稻草覆盖栽培马铃薯,有70%的薯块生长在地面上,块茎很少入土,收获时只要将覆盖的稻草翻开,收捡薯块即可,可随翻随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