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6日晚播出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不少细心的湛江市民看到里面出现了湛江的身影:《清明时节农事忙》里播放了湛江生态养虾的场景。对虾养殖户利用仿生态养殖技术实现了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再一次擦亮了“中国对虾之都”的金字招牌。
《新闻联播》记者拍摄中
眼下正值春耕春播时期,这些天,对虾养殖户们也在东海岛投放了2018年春季第一造虾苗。在湛江腾飞实业有限公司对虾养殖场,工人们正在向经过阳光直晒、紫外线消毒及净化过滤的海水虾塘投放南美白对虾种苗。
随着虾苗一起投放的,是腾飞公司近两年研制成功的对虾养殖致胜法宝---活体卵囊藻。在对虾养殖期间不断加入活体卵囊藻,既可以增加水体溶氧、降低氨氮及亚硝酸盐,为对虾提供优质的生长环境,又可以杜绝药物使用,保证水体安全,净化海水环境。同时,由于这种养殖模式对水体环境进行人为控制,可有效降低养殖成本和风险,稳步提高对虾产量,彻底改变以前养虾产量忽高忽低的情况。
这种养殖模式具有可持续发展性、可复制性和可操作性,如今,遍布全国各地沿海的湛江腾飞公司的客户们,在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都采用了这种模式。一般种苗投放80天之后,对虾就可以收获上市了。相比以往的养殖模式,养殖户的收益平均提高了50%以上,效益好的成倍增长也大有人在。
湛江腾飞实业有限公司养殖技术总监陈自豪表示,在养殖过程中,水质得到了有效控制,养出的虾又健康,卖出的价钱也好,水环境也得到了修复,养虾效益挺高的,大家赚的钱越来越多,生活就越来越有盼头了。
多年来坚持不懈进行绿色养殖研究和探索的腾飞公司正是湛江市对虾产业的一个缩影。经过20多年的探索发展,对虾产业成为湛江最成熟的水产产业链之一,对虾养殖业成为湛江水产养殖业的支柱产业。目前,全市水产养殖面积9.75万公顷,水产养殖产量96.1万吨,产值152.8亿元。全市对虾养殖面积2.95万公顷,产量18.79万吨,产值78亿多元,占据了全国三分之一的对虾市场份额。湛江对虾产业在种苗产量、养殖面积、养殖产量、饲料产量、加工规模、出口量和交易量上获七个全国第一,年实现产值200多亿元,带动100多万人就业,是全国最大的对虾产业基地,并已逐步发展成为国内和东南亚对虾交易中心,产品远销美国、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墨西哥、加拿大、韩国、马来西亚及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具有很大的国际影响力。
(据中国水产养殖网)
2018年对于许多生产型企业来说,是一个分水岭。有的公司出货量满满,生产供不应求。有的公司门可罗雀,订单寥寥无几。是市场变了吗?还是企业老板们还沉浸在过去的美好时光中,没有嗅到扑面而来的各种危机?
从表面上看,原料波动引发的产品价格波动,经销商在价格、赊销比例、产品竞争力、厂家技术服务能力等诸多因素的考量中,开始重新选择合作伙伴,顺便将一部分企业清理出局。
做企业,如何才能让自己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拥有技术上的核心竞争力固然是上上策,但技术突破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资金、时间和机遇。在产品不够强势的情况下,倘若能拥有一支强有力的核心团队,企业肯定不会倒。
古人有云,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如今的水产行业,伯乐遍地都是,千里马却难觅踪迹。这些年,人人都在鼓吹农业是未来世界最有潜力的行业之一。但是,人才却是流出的多,流进的少。多少人学完水产直接转行,留在了大城市,愿意下塘头的寥寥无几。直到水产行业开始重视技术服务和产品研发,便是行业“人才荒”的开端。当越来越多的水产企业有了专门的HR,招聘成为了公司的核心战略之一,我们很惊喜地看到,这个行业的大发展、大变革时代已经来临了。
20年以前,搞养殖的人90%以上是农民。那些读了大学最后回农村做水产的人少不了被人调侃---书白读了。
10年以前,在服务营销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走进料企、动保企业,下塘头、测水看鱼病,忙得不亦乐乎。
眼下,中国的水产养殖业全球瞩目。每个企业却都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问题:有能力的创业当老板去了,企业很难留住人。HR挖空心思走遍了全国所有的水产院校,给出的福利待遇越来越丰厚,学生依然不为所动。
一方面是行业对专业型人才的强烈渴求,另一方面,千百年来中国文化对农业的傲慢与偏见,扼杀了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从事水产养殖业的热情与决心。
小米创始人雷军说过,人才,对于一个高效率的公司来说,是最重要的资产。创业的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就像一列高速行驶的列车,中途不停有人上车和下车。但是,对于小米来说,核心管理团队始终牢固。
团队强、企业兴;团队散、企业败。这就是一个成功企业老板对人才的理解,深刻且务实。回过头来,我们每一个水产企业老板看看自己公司是否有核心管理团队,这个团队是否一直保持着热情、立场坚定、思想统一、价值观一致。
如果有,恭喜你,企业前途一片光明!
(据当代水产)
据2013~2017年的全国渔业统计年鉴的数据:2012年国内南美白对虾苗为6 948亿尾;2013年国内虾类育苗的数量为7 560.45亿尾,其中南美白对虾苗为6 134.11亿尾;2014年国内虾类育苗的数量为7 752.19亿尾,其中南美白对虾苗为3 770.39亿尾;2015年国内虾类育苗的数量为10 239.80亿尾,其中南美白对虾苗为7 945.43亿尾;2016年国内虾类育苗的数量为10 752.41亿尾,其中南美白对虾苗为8 028.43亿尾。纵观2012~2016年国内5年的对虾(南美白对虾)苗种数量,其中2013年和2014年的对虾苗种数量相比2012年都呈现了下降,主要原因是国内对虾养殖病害频发,严重影响了对虾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进而影响了苗种行业的发展。2015年国内虾类育苗的数量超过万亿尾大关,其中南美白对虾苗的数量相比2012年增长近1 000亿尾,增长率达到14.36%,到2016年南美白对虾苗的数量相比2015年增长不到100亿尾,增长数量和增长率急剧下降。
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之下,国内大型苗企不断开疆拓土,大举扩大产能,为的是增加企业虾苗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扩大销量,但随着产能的日益增长,不同苗企之间的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价格战在所难免,有品牌效应的支撑,而虾苗的价格又大大降低,直接影响了小型养殖场的虾苗市场,导致众多小型苗场的生存举步维艰,出现一大批停产、被并购的苗场。即便如此,但必须要重视的是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最终是以市场养殖效果决定的,是产品能给广大养殖工作者带来多少效益决定的,国内的对虾苗种市场如此之大,任何一家苗企都可以从中分到一块“蛋糕”,而如何做到可持续发展是每一家苗企首先要考虑的。
由于对虾育苗及养殖行业的门槛偏低,而市场对苗种的需求量又特别高,并且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行业的发展趋势给广大育苗企业和养殖工作者非常大的信心。但由于近年来的国内养殖环境变化,水质条件恶化,导致各种病害问题频频发生,加之境外的对虾又大量涌入国内市场,给中国的对虾产业带来了非常大的冲击,更为重要的是国内对环保问题的整治强度越来越高,不管是养殖业还是饲料业都承受了非常大的压力,一些养殖大区甚至出现了“哀鸿遍野”的状况,直接影响了行业的发展趋势。
对虾育苗企业始终是与广大养殖工作者绑在一起的,但随着育苗技术的不断改善,终端产品的同质化会越来越高,此时哪一家苗企掌握了行业最核心的资源,那么它就可以快速突出重围步入蓝海之境,实现企业的快速增长。对虾育苗行业的竞争已然是一片红海,相比传统的制造业,却又是 “蓝海”之境,风险与机遇并存,如何尽可能减少风险,把握住机会,是每个育苗企业都需要努力的,也是整个行业需要为之努力的。
敢问对虾育苗企业“路在何方”,其实路就在脚下,做好苗企中生产技术流程与核心管理要素的规范化,推动育苗产业的标准化发展步伐,为广大养殖工作者提供最优质的产品,让每一位养殖工作者获益。此外,苗企要践行“种业是产业发展真正的技术支撑”的理念,厚德载物,唯实求新,在种虾、育苗、养殖及加工等整个产业链上不断发力,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砥砺前行,推动行业的发展。
(据中国水产养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