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革命前辈精神,争做新时代好队员

2018-05-02 01:09专题策划与执行李沧海
辅导员 2018年5期
关键词:蜡梅讲解员周总理

专题策划与执行:李沧海 范 斌

今年3月5日是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纪念日。如何在广大少先队员中广泛开展“承伟人精神,塑家国情怀”系列活动,弘扬革命前辈精神,激励他们努力做新时代好队员?在2017年江苏省少先队辅导员风采展示活动中的一组传承周恩来伟人精神的实践探究活动,或许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与思考。

寻访

鸾娃寻“梅”忆总理

淮安市代表队

在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中,“梅”被赋予独特的人文情怀和厚重的文化内涵。2017年9月,“周恩来童年读书旧址”的“一品梅活动室”正式开放,这也是淮安市纪念周总理诞辰120周年的系列活动之一。

为何开放“一品梅活动室”?“一品梅”的背后又有什么故事? 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的队员们怀着对共和国第一任总理周恩来的无限敬仰,带着对“一品梅”的好奇,来到了“周恩来童年读书旧址”参观、寻访。

“对话”周总理

“周恩来童年读书旧址”位于美丽的古运河畔,与古老的清江浦楼隔岸相望。来到这里,首先映入队员们眼帘的是一面刻有少年周恩来和一株蜡梅的汉白玉浮雕。“为什么要将蜡梅雕刻在这里呢?”队员张甜甜好奇地问。讲解员阿姨告诉队员们:“这株蜡梅取景于周总理童年时亲手种植的那株蜡梅。浮雕用蜡梅图案来衬托周恩来矢志不渝的高尚品格,以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手迹,表达他报效国家的人生目标。浮雕的背面镌刻着周恩来的著名诗篇《大江歌罢掉头东》。意义深远的诗句,令人肃然起敬。”

在辅导员的带领下,队员们走进一座古色古香的院子。周恩来曾在这里度过五年的求学时光,接受中国早期先进思想、传统文化和道德礼教的启蒙教育,也体会到了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辛。这对他的一生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在这里,队员们仿佛看到童年时代的周恩来埋头苦读的身影,仿佛听到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铮铮誓言。

走过一条古老的石板街,队员们来到周恩来童年时居住的小院。一株蓬勃参天的蜡梅出现在他们眼前。讲解员阿姨告诉队员们,眼前的蜡梅正是周恩来小时候亲手种植的那株。“为什么给这株蜡梅取名为‘一品梅’呢?”队员们疑惑不解。

讲解员阿姨娓娓道来:“1904年,6岁的周恩来跟随生母万氏和嗣母陈氏搬到这里时,将自家院里的一株蜡梅也带来了。他将这株蜡梅栽到书房前。从此,他常带着两个弟弟为它培土、浇水、施肥。他们一起在树旁读书背诗。童年时的周恩来十分喜欢蜡梅,因为嗣母陈氏常对他说:蜡梅有矢志不渝的品德,人也应如此。这为他少年立志,12岁时就脱口说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奠定了基础。这株曾陪伴周恩来读书的蜡梅,如今长成了一株参天大树。有人说,这株蜡梅是奇异超凡的极品,堪称‘一品’。这寄托着大家对‘官至一品、德至一品、人至一品’的周恩来的无限敬仰与怀念……人们由此联想到的是周恩来一生奋勇当先、日理万机、任劳任怨、鞠躬尽瘁,给中国人民树立了典范。他铁骨丹心的崇高品质,更激励着中国人民奋勇向前,赢得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

为了解更多关于“一品梅”的故事,队员们和辅导员、讲解员一同走进了“一品梅”展厅。这里以梅为主线,以梅喻人,展现了周恩来如梅一样高洁的品质。这个展厅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众芳摇落独暄妍”,展示了周恩来立志高远、矢志不渝的故事。在这里,队员们了解到周恩来从小就被岳飞、梁红玉、关天培等民族英雄的爱国主义情怀所感染,特别关心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他在12岁时就说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铮铮誓言,还表达了自己对高洁品质的追求。第二部分“梅花香自苦寒来”,展示了周恩来勤奋求学、积极进取的一个个故事。无论在革命战争的戎马岁月,还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繁忙时期,周恩来总是保持昂扬的学习状态,就像蜡梅经历刺骨严寒仍散发出扑鼻芳香。第三部分“散作乾坤万里春”,展示了周恩来从小就乐于助人、机智而又率真、热情而又冷静的品质,如同蜡梅寒冬骤然盛开,沁人心脾,给人带来欣喜。

队员们凝神忆总理

队员们参观学习

队员们在蜡梅树下听讲解

众多立志高远、勤奋求学、乐于助人的故事,展现了一代伟人周恩来的风采,也深深地打动了队员们。他们充满感情地朗读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分享各自的收获。

赵艺舒:这次寻访让我知道了蜡梅精神就是周总理一生真实的写照。我要向他学习,从小立志为祖国发展贡献力量。

蒋雨辰:“一品梅”的故事让我明白了“不经历严寒,就不会有扑面而来的郁郁芳香”。正如习近平爷爷教导我们的“幸福不是毛毛雨,幸福不是免费午餐”一样,我们只有现在刻苦学习,长大才能为祖国更加强大贡献力量。

陈睿泽:“一品梅”把芳香带给人们。我们要像周总理那样,做一个品德高尚、求真务实、无私奉献的人。从现在起,我们要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把芳香和温暖带给千家万户。

…………

为表达学习周恩来的决心,队员们根据周恩来的乳名“大鸾”,给自己取名为“鸾娃”。寻访活动结束后,他们通过举行主题队会、读书交流、制作展板等活动,主动宣传“一品梅”的故事,还自编自演了情景剧《少年周恩来》和诗朗诵等,并多次在“周恩来童年读书旧址”进行展演。

假日里,“鸾娃”们纷纷加入“一品梅”小队,主动到“周恩来童年读书旧址”做小讲解员,向游人讲述“一品梅”的故事,宣讲周恩来的事迹。周恩来的侄子周秉和爷爷来参观时,也是由队员们担任讲解员。

河南信阳是周恩来的夫人邓颖超的故乡。“鸾娃”们自2015年夏天起,连续三年和信阳的小伙伴举行“牵手大别山,情系淮河岸”研学旅行活动。他们走进周恩来故乡、邓颖超故里寻访学习。今年夏天,他们将邀请邓颖超奶奶故乡的小伙伴们到“一品梅活动室”参观、学习。他们表示会一如既往地做好“周恩来童年读书旧址”的小讲解员,为前来参观的人们讲解“一品梅”的故事,向周总理120周年华诞献礼。

(淮阴师范第一附属小学 陈玲执笔)

辅导

用好研学“任务单”,提升队员成长的自主性

苏州市代表队

在“周恩来童年读书旧址”开展研学活动时,我们设计的三张“研学任务单”,不仅让活动得以顺利进行,而且有效地提升了队员们成长的自主性。

任务单1:探寻“梅之魂”

请队员们探寻周恩来最喜欢的花、种植时间、名字的由来,并写出来。

为了抓住队员们的兴奋点,我们首先在任务单上设计了“蜡梅”的图案,然后引导他们根据这一图案线索,找到那株枝叶繁茂的蜡梅,了解为什么周恩来最喜欢它、它的栽种时间以及“一品梅”之名的由来,进而理解这株蜡梅所体现的周恩来的品格。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我们还引入竞争机制,激发两个小队的队员们分别采用不同方式展开研学活动,互相观察学习、检验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通过自主体验、团队合作,达到在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的目的。

任务单2:感悟“言之深”

请队员们寻找周恩来读书的名言、立誓言的时间并了解他是如何践行誓言的。

我们引导队员们首先根据任务单上的图案线索,找到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誓言的出处,了解它的由来以及周恩来在一生中如何践行这一誓言。然后,带领队员们在讲故事、写誓言的过程中,理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不仅是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升华,也是对以共产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体现和拓展。最后,通过读誓言帮助队员们进一步体验它是激励人奋发努力、不断进取的强大动力。

辅导员向队员们讲解任务单

队员们研究怎样完成任务

尽管队员们寻找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誓言出处的过程并不顺利,但遇到困难想办法解决,有效地提升了队员们的自主性和小队合作意识。“任务单”以任务驱动,将研学活动的重点、难点及其知识点化为一个个小问题,促使队员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达成了学习目标。

任务单3:手绘地图,讲解景点

请队员们手绘“周恩来童年读书旧址”游览路线图(至少包括“一品梅活动室”和书房),撰写景点导游词并向游客进行讲解。

在完成前两项任务后,我们引导队员们分成三个小队,分别进行资料记录和完善、景点路线图绘制和模拟展示验证、导游词充实和为游客讲解。在这一过程中,队员们不仅详细了解了周恩来少年时代起就立志报国,为了中华之崛起而奋发读书的经历,还锻炼了自主学习、合理分工、团队合作的能力,并将伟人精神传递给了游客。

有明确的目标、任务与信息反馈;重视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及自学之后的即时测试;关注活动后的自然生成,有着这些特质的三张研学“任务单”,让队员们不再把研学活动当作热闹的旅行,而是带着思考去活动,在活动中增长见识和才干。队员们有了很大收获。

这次研学活动以“任务单”的方式展开,一是抓住了队员们的兴奋点,引导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悟。二是找准了活动的切入点,从一株蜡梅、一句话入手,引导队员们感受周总理高尚的人格。三是激发了队员们的生长点,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激励他们从小学伟人、长大作贡献。

(苏州市少工委张剑、苏州市沧浪新城第二实验小学校袁平霞执笔)

研学

小套袖 大美德

徐州市代表队

辅导员带领队员们来到“周恩来纪念馆”的“西花厅”。队员们肃穆地站立在周恩来的雕像前,一双双小手高高举起,以队礼向周恩来爷爷表达内心的敬意!

之后,他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走进“西花厅”前厅。参观前,辅导员鼓励队员们向游客调查“周恩来总理的哪个品质让您印象最深刻”并填写好调查表。

不一会儿,队员们就完成了调查任务。统计后,大家发现:75%的游客选择了“艰苦朴素”这一品质。 据此,队员们开展了“为什么大家对周恩来爷爷艰苦朴素的品质印象最深刻”的小课题研究。

周总理戴着套袖在工作

为了帮助队员们更好地展开研究,辅导员请来了一位讲解员。讲解员告诉队员们:“这里是按照一比一的比例仿照中南海的相关建筑建造的。周总理在这里工作生活了26年……”“叔叔,您跟我们讲讲周恩来爷爷艰苦朴素的故事吧!”一个队员打断了讲解员的介绍,迫不及待地说道。讲解员笑着回答:“好啊,你们知道吗?周总理工作的时候总戴着套袖。”“不会吧?总理戴套袖?”“别开玩笑了!堂堂一国总理难道没人帮他洗衣服吗?”“就是,这怎么可能?”队员们议论纷纷。

讲解员拿出手机,找到了周总理戴着套袖工作的照片。他对大家说:“看,这就是戴着套袖工作的周总理。因为现在纪念馆只开放了这一个厅,图片资料不能全部展示出来,不然你们会在馆里看到这些资料!”队员们激动地说:“真的!天哪!周恩来爷爷工作时真的戴了套袖!”

这时,讲解员告诉队员们:“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周恩来总理要出席大量的外交活动,需要体面的衣服。可是,当时国产布料质量差,上衣两只袖子的肘部磨损后容易发白。于是,他就想了一个办法,让裁缝把自己的旧衣服改成套袖。套袖就这样陪伴着周恩来总理度过了每一个伏案工作的夜晚。” 队员们这才相信周总理戴套袖是真的,也因此更加敬佩他。

辅导员和队员们一起讨论

就在这时,辅导员发现一位退伍军人带着战友来周恩来纪念馆参观。她立即鼓励小队长带领队员们去采访他。这位退伍军人深情地给队员们讲了周总理的八婶为他做套袖的故事,队员们竖着小耳朵,听得可专心了。

之后,小队长还请辅导员用手机下载了电视剧《海棠依旧》中周总理接见苏联大使的视频,与队员们一起观看。视频中,苏联大使问周总理胳膊上戴的是什么,周总理笑着回答:“我们中国人把它叫套袖,是用来保护袖子和袖口的。”苏联大使称赞说:“您这样俭朴太了不起了!您能不能把套袖送给我?”看到这儿,辅导员发现队员们的表情都很严肃,不少队员的眼泪在眼眶中打转儿。她赶紧问道:“队员们,苏联大使为什么会向周恩来爷爷要套袖?”队员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周恩来爷爷艰苦朴素的精神感动了他!”辅导员趁热打铁引导大家:“周恩来爷爷艰苦朴素的精神不仅感动了苏联大使,也感动了千万人!这‘西花厅’不仅海棠花美,更美的是住在这里的人呀!”

于是,伴随着《海棠依旧》的片头曲,辅导员和队员们共同朗诵起了《海棠花祭》的台词片段,以饱含深情的文字怀念周恩来总理,表达崇敬之情。

最后,辅导员给队员们布置了一个小任务:向家人说一说自己在“西花厅”研学时的发现和感悟,并在父母的帮助下,用旧衣服做几副套袖,以实际行动传承周恩来艰苦朴素的作风。辅导员还让大家想一想,如何以周恩来爷爷为榜样,做新时代好队员!

(睢宁县沙集中心小学 仲菲菲执笔)

设计

初心·使命

镇江市代表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如何通过参观周恩来纪念馆活动,引导队员们深入了解周总理,理解他一生为人民,人民永远怀念他?如何在队员们心中树立榜样,激励他们从小学习革命前辈的精神,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江苏淮安是周恩来总理的故乡,淮安的队员们对于周总理并不陌生,五年级的队员又有比较强的参与社会活动的愿望,且已初步掌握了采访、调查、拍摄等方法,于是,我们设计了寻访活动。

环节一:激发参与热情

我们通过问题筛选、队员表决等方式,激发队员参与活动的热情,并确定了活动的三个切入点及其背后的内涵:老物件的故事——感受周恩来艰苦朴素的品质;新建筑我来赞——感受周恩来一心为民的精神;参观微互动——感受周恩来两袖轻风、鞠躬尽瘁等品格。

环节二:感受品格高尚

通过采访纪念馆金牌讲解员,了解“周恩来纪念馆”建筑的匠心独运,感受人民对周总理的敬仰;通过观察周总理生前工作和生活中用过的物品、观看老照片等,了解周总理艰苦朴素、一心为民的品质;通过与游客们的微互动,进行小课题研究,知晓大家心目中周总理的品格。

辅导员与队员们在“周恩来纪念馆”门前合影

队员们开展研学活动

环节三:汇报交流感悟

第一小队队员通过打补丁的旧睡衣、绣着红五星的针线包等不起眼的老物件,介绍它们背后的感人故事,体会周总理勤俭节约的品格;第二小队回顾独具匠心的纪念馆建筑设计,歌颂周总理位高权重之时仍不忘共产党人的初心,一生为人民服务,两袖清风的崇高人格;第三小队围绕“你是这样的人”这一主题,展示小课题研究成果——人民对周总理的爱戴。

环节四:活动延伸行动

说一说,今天的队员向周恩来学习可以做些什么;想一想,自己如何继承前辈的优良传统;写一写,“你是这样的人”颁奖词给身边的榜样。

此活动成功的密码:

1.突出一条主线——情感教育。周恩来总理是淮安人民的骄傲,寻访活动要着力突出情感教育,坚持形象化、情感化、榜样化宣传,用队员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员由浅入深地自主探究,逐步认识到周恩来总理做人民公仆的精神,是淮安精神、江苏精神、中国精神,更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中国所需要的精神。

2.紧扣两个要素——自主探究。要素一是“活”:高年级队员重自立,辅导员要针对他们讨论的热点问题,设计生动、有情趣的活动。要素二是“深”:辅导员要指导队

3.实现三个提升——展现魅力。辅导员要关注队员成长,提升自己的辅导力;要通过自主研学活动,提升队员的探究能力;要以活动为抓手,提升少先队工作的魅力。

(镇江市中山路小学 周圆执笔)

互动

依托网络媒体,推动互动交流

南京市代表队

少先队组织如何将网络平台转变为教育阵地,以新颖、亲和、时尚的方式,让少先队员参与到网络少先队活动中来?

在寻访“周恩来童年读书旧址”活动中,我们通过网络将淮安队员们的寻访活动,与南京市长江路小学队员们对周总理在南京办公所在地梅园新村纪念馆的寻访活动对接了起来。两地队员们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开展寻访活动,再通过网络视频进行交流,有效提升了彼此对周总理事迹的了解、对其品格的理解。

淮安的队员们通过“一品梅活动室”的寻访视频,展示了艰苦斗争未能挫败周恩来的意志,反而激发了他的爱国情怀与坚忍不拔的毅力的一件件实物;南京的队员们通过梅园纪念馆的寻访报道,展现了周恩来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不忘初心,与国民党特务斗智斗勇,冒着危险发展地下党员的一个个故事……

辅导员和淮安的队员们进行活动直播

两地的队员们以视频聊天的形式,在网络上搭起了一座看不见的友谊之桥。他们争先恐后地来到镜头前述说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此次活动加深了队员们对周总理的了解,让他们强烈地意识到:不管时代如何发展,有志者都会把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当年,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今天的少先队员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读书!

猜你喜欢
蜡梅讲解员周总理
我爱蜡梅
博物馆当讲解员
怎样当好讲解员
周总理“喝”饭
蜡梅飘香
《蜡梅报春》
我当小小讲解员
在阳光下拍照
黄果树瀑布现“天价”特级讲解员
1958年我在应城见到周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