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理论视域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

2018-04-30 13:09周海荣何丽华
社会科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社会主要矛盾生产发展

周海荣 何丽华

摘要:社会主要矛盾具有阶段性和发展性,深刻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理论框架下厘清社会主要矛盾的决定因素及其与社会基本矛盾的关系。相对于阶级社会以阶级斗争为主要矛盾,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在“非对抗性”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回归到生产与需要之间的矛盾,这决定社会主义社会各个阶段的主要矛盾会在社会生产的发展与人的需要之间展开。新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正是这种矛盾运动的结果,其最终目标是以合理充分的发展满足人自由全面发展的需要。党的十九大对主要矛盾的新概括是对当前历史条件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把握。

关键词:社会主要矛盾;生产;需要;发展

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5833(2018)04-0026-09

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继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的论断以来,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的历史性定位。实践表明,正確把握我国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是确定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制定正确路线、方针和政策、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走向前进的重要前提。因此,深刻认识并合理应对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对新时代继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实践至关重要。本文试图从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理论出发,并联系我国社会发展现实,对这一重大历史性变化作进一步分析和解读。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理论是正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基础

矛盾理论是马恩经典作家研究资本主义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理论和方法。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通过对异化劳动的分析揭示劳动和资本之间的矛盾,而在1847年《雇佣劳动与资本》中,马克思便明确指出雇佣劳动与资本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总结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最后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这一唯物史观的核心观点——马克思称之为他“所得到的、并且一经得到就用于指导”其“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1页。——作了正式陈述,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一切形态的基本矛盾,这种矛盾运动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作为宏观意义上人类社会一般的、基本的矛盾,具有普遍性,但在每一个具体的社会形态中会有其特殊的表现形式和运行方式。以《资本论》为代表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就是在深入解剖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基础上,全面揭示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表现形式——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恩格斯指出,这一矛盾“是产生现代社会的一切矛盾的基本矛盾”,它直接导致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个别企业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等具体矛盾形式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65-566页。。这就是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导致以劳资对立和经济危机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源,即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

马克思恩格斯正是通过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分析得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当然,身处资本主义时代,马恩对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更多是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分配制度,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人的全面发展等正面角度进行理论建构,对新的社会形态下的社会矛盾没有也不可能做深入探讨。不过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曾指出,“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就以这种社会形态而告终”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2页。。这就是马克思的两个社会形态理论,即史前社会形态(包括资本主义及其以前的社会形态)和人的社会形态(指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人得到真正发展的社会形态)。这里可以推出,既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最后的对抗性形式,说明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已经不存在根本的对抗性矛盾。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非对抗性观点被列宁和毛泽东所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列宁最早论述社会主义矛盾。列宁强调“对抗和矛盾完全不是一回事,在社会主义下,对抗将会消失,矛盾仍将存在” 《列宁全集》第60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81-282页。。列宁根据对俄国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分析,在理论上第一次把非对抗性矛盾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列宁之后,苏联及东欧哲学界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也进行过多方面探讨,但未形成系统的社会主义矛盾理论。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毛泽东以中国的实践经验为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矛盾理论。首先,毛泽东强调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依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它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始终,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其次,毛泽东发展了社会主义非对抗性矛盾思想。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同阶级社会的基本矛盾性质根本不同,它们是在基本适应条件下、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因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它的解决不需要采取剧烈的阶级斗争的方式,而是可以依靠社会主义自身的力量,通过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进行调整得到解决。再次,毛泽东丰富了矛盾的特殊性理论。在《矛盾论》中,毛泽东花了最大的篇幅论述矛盾的特殊性问题。在具体分析了我国社会不同阶段矛盾的不同特性的基础上,毛泽东指出,不同事物、不同的运动形式、在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以及同一过程的不同阶段,都有各自的特殊矛盾,不同质的矛盾要用不同质的方法解决。实际上,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原理,正是我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也是确立不同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原则。最后,毛泽东系统阐述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思想,强调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辩证统一,这是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的独特贡献。毛泽东完整提出了主要矛盾、社会主要矛盾概念,即伴随事物发展的诸多矛盾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20页。。社会主要矛盾就是指在一定社会发展过程中规定或影响其他矛盾的矛盾力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反映了事物发展和联系的非均衡性,这种非均衡性正是矛盾特殊性的重要表现,它随着事物的发展而发生变化。

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理论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它为正确把握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提供了基本的理论参照。第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贯穿一切社会形态的基本矛盾,社会主义同样要解决好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三大范畴之间的矛盾,大力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首要任务。第二,要正确把握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关系。每个社会形态的基本矛盾有其特殊表现形式,并贯穿此社会形态的始终。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源,社会主要矛盾是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第三,要正确判断和定位社会主要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确立是认清历史方位、明确发展重点,进一步制定发展路线和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相对于社会基本矛盾,社会主要矛盾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的阶段性和发展性,因此,要根据现实情况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社会主要矛盾的定位,变更发展理念和策略。

二、生产和需要之间的矛盾成为社会主义社会一以贯之的主要矛盾

一个社会的基本矛盾由这个社会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而社会主要矛盾的决定因素则要复杂和具体得多。通常情况下,社会基本矛盾产生诸多社会矛盾,诸多社会矛盾中居支配地位的、起决定作用的就是社会主要矛盾,这说明社会主要矛盾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但同时,在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社会主要矛盾还可能因具体历史背景、文化和宗教传统、阶层发展状况甚至外部敌对力量等多种不确定因素而发生改变。因此,社会基本矛盾是更基础、更宏观、更深层次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是表现出来的、阶段性的、更具体的矛盾。但社会主要矛盾本身有两个层次:一方面,同一社会形态往往有着一以贯之的社会主要矛盾,这由社会基本矛盾和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如封建社会地主和农民阶级的矛盾、资本主义社会的劳资矛盾都来源于背后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基本矛盾。另一方面,这种一以贯之的社会主要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又有着不同表现形式,这由具体国情和历史条件的发展变化决定。如劳资矛盾是贯穿资本主义社会始终的主要矛盾,但在资本主义发展不同阶段,劳资矛盾呈现出不同形式: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就表现为经济危机以及资产阶级与国内工人阶级的矛盾;在帝国主义阶段,主要矛盾为帝国主义国家与其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在经济全球化阶段,主要矛盾则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与全世界无产阶级的矛盾以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因此,在没有外来强制力量影响(如外敌入侵危及民族存亡)的情况下,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社会主要矛盾的内容,社会主要矛盾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又发展出不同具体形式,即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规定了社会主要矛盾及其发展变化的范围。

那么社会主义社会一以贯之的主要矛盾又是什么呢?生产是人类社会最初、最基本的活动,其根本目的是满足人的需要。需要与生产的矛盾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阶级社会中,生产资料私有制使生产与所得之间出现严重背离,生产过程甚至成为剥削过程,这时,社会主要矛盾常表现为阶级矛盾,阶级斗争成为改变生产关系、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手段。资本主义是阶级社会充分发展的典型,所以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也是阶级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最高级和最后的形式。以利润为目的的资本主义生产的高度发展导致生产方式的社会化,而社会化大生产最终必然导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终结,因此,资本主义也生产出了私有制的最终界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是基本矛盾采取对抗形式的最后形态。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私有制,是生产关系(从而社会基本矛盾)由对抗性向非对抗性的根本性改变,用马克思的两种社会形态理论来看,就是史前社会形态的结束和人的社会形态的开始。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非对抗性决定了社会主义主要矛盾不再是阶级矛盾,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社会主义生产不再以利润为最高目的,而是以人的需要为目的。因此,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在“非对抗性”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回归到生产与需要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由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和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因而成为社会主义社会一以贯之的主要矛盾。它意味着社会主义各个阶段的主要矛盾会在社会生产的发展与人的需要之间展开。

这也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形态中的突出表现。生产与需要之间的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最本然的体现。生产活动直接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活动,而满足人的需要既是生产的目的,也是生产所得的归属和分配,以满足全体人的需要为目的的生产同时意味着生产资料非私有制。也就是说,随着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矛盾的解决,最后的对抗性生产关系的结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在更高的层次上回归到最基本的形态——发展生产以满足人的需要。为全体人的需要而生产,生产所得归全体人所有,这本身就是最本然、最合理、最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代表着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达到最理想的形态,其最终目标是以高度发展的社会生产力来满足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需要。因而,贯穿整个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就是生产(发展)与人的需要之间的矛盾,它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认清社会主義一以贯之的主要矛盾是正确定位我国具体历史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前提。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初,党对社会主义主要矛盾认识并不彻底,中共八大关于主要矛盾的正确认识很快重新被“以阶级斗争为纲”的主要矛盾论所代替,最终导致“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失误,党和国家为此付出沉重代价。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党重新审视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并做出新的表述,“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中共党史文献选编》(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553-554页。。这一经典论断第一次正式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规范于需要与生产的关系范畴,它不仅正确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而且科学把握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在我国当时历史条件下的具体要求,为确定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和发展路线直接指明了方向。改革开放近40年来,这一主要矛盾理论不断经受实践的检验,并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

三、新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和变化

历史充分说明,社会主要矛盾的定位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能否顺利发展。社会主要矛盾定位失误了,我们的革命或建设事业就要走弯路,甚至遭受重挫,主要矛盾定位正确了,我们的事业就能顺利前进。因此,我们既要善于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正确定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又要在历史条件发生改变时敏锐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围绕生产和需要不断展开,并朝向最终目标——以合理充分的发展满足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需要而运动,因此,“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只是社会主义特定阶段的主要矛盾,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社会主要矛盾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呈现新形式。中共十九大报告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论断,是在尊重矛盾发展规律和我国社会发展现实的前提下,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把握。

1.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与“不变”之争

21世纪初,尤其是2005年以后,理论界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否发生转变一直存有争论。主要分为两大类型:一类观点是主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根本变化,且给出新的表述,包括“生产发展与需求不足矛盾论” 刘嗣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新形态》,《江汉论坛》2004年第6期。、“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矛盾论” 张纪、来丽梅:《对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认识》,《理论探讨》2004年第6期。、“物质生产与政治需要矛盾论” 张荣华、赵华:《对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认识和新表述》,《石油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矛盾论” 黄铸:《解决制约发展的主要矛盾》,《人民日报》2006年3月31日。、“人们快速增长的公共需求与社会公共产品严重匮乏矛盾论” 马拥军、毛小扬:《财富与需要的内生关系——对当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状况的经济哲学探究》,《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经济与社会建设不协调矛盾论” 汪仲启、陆学艺:《以社会建设为战略重点》,《社会科学报》2012年3月1日。、“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矛盾论” 竹立家:《后改革时代的攻坚》,《社会科学报》2010年11月25日。等。持这类观点的学者强调我国社会在几十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之后,物质生产已摆脱落后的面貌,甚至某些领域出现生产过剩、需求不足的情况。而同时新的社会矛盾开始凸显,包括贫富差距拉大导致的两极分化危险;经济粗放型发展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物质生活改善之后人们对政治参与、公共产品及服务等方面的要求提高,社会治理不断面临新挑战;由体制机制不健全所产生的腐败问题蔓延,党群关系变得紧张等。因此,这些学者认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超出生产与需要之间的关系,而被其它范畴的矛盾所代替。另一类观点是反对认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根本改变,并从主要矛盾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性质决定等方面进行论证。持这类观点的学者大多也认同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呈现诸多新形式,但他们用扩大“落后的社会生产”以及“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内涵的方法给原有论断打补丁,来增加原有主要矛盾表述的解释范围。比如,他们不仅把公共产品贫乏、经济粗放导致的环境代价归纳到“落后的社会生产”范围,甚至把生产的内涵扩展至包括政治体制、民主政策、价值观念的生产等;他们把人们的政治需要、教育医疗保障需要、价值实现的需要等纳入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范畴。这样,通过扩大解释范围的方式,这类学者认为,尽管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社会生产和人民需要的发展都呈现出新面貌和新形式,但社会主要矛盾依旧没有改变。这类学者坚守主要矛盾不变论的深层原因主要在于历史上我们对主要矛盾的误判导致的沉痛教训,因此他们认为主要矛盾问题关乎国家发展大局,必须谨慎对待。他们强调“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只要我们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就不应该改变。

实际上,不管是主张给原有的论断打补丁还是主张重新表述主要矛盾,学者们都意识到了我国社会发展的新变化。争论的实质在于主要矛盾到底有没有超出需要和生产的矛盾关系。十九大对主要矛盾的新论断很好地回应了理论界的分歧。“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一方面表明主要矛盾已经转变,原有表述中“落后的社会生产”与单纯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已不能准确展现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与人民需要的现实状况,新的主要矛盾表述准确把握了我國当前社会矛盾的中心和实质,对于更精确地制定我国社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有着更强的导向作用。另一方面,新的表述同时表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并没有超越需要和生产(发展是广义的生产)之间的关系范畴。这是由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决定的,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非对抗性决定生产和需要之间的矛盾是贯穿社会主义始终的主要矛盾。

2.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是生产和需要之间矛盾运动的结果

生产与人的需要之间的矛盾是一对处于不断运动中的矛盾,首先,在“生产”方面,如何保护和更好地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永恒的任务。这既包含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时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也包含如何保持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发展、生态发展等的动态平衡。其次,“人的需要”本身也是不断发展的。马克思将人的需要分为自然的需要、精神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恩格斯也将人的需要概括为生活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显然,两人都认为人的需要是有层次且不断发展的。再次,需要和生产也是相互促进的,生产的发展促进人的需要的丰富和发展,人的需要的发展又反过来对生产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生产和需要本身的发展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必然使得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呈阶段性变化。

首先,主要矛盾的转变源于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社会生产的巨大发展。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工业经济发展进入腾飞期,工业生产能力大幅提升。中国已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的全部工业门类,形成了一个比较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原油、成品钢材、化学纤维、汽车等工业生产能力快速提高;中国有包括计算机、移动通信手机等高技术产品在内的约200余种工业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多数工业品在国际市场占有较大份额;中港网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在全球港口货物吞吐量前十大港口中占据七个席位;截止2015年底,高速铁路里程达2万多公里,稳居世界高铁里程榜首,超过第二至第十位国家的总和;同时,中国企业不断做强,世界企业500强中,中国由1996年的2个发展为2017年的115个,仅次于美国(132个)。就整体经济实力而言,自2010年我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来,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位,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逐年上升。根据世界银行测算,2013-2016年,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平均为31.6%,超过美国、欧元区和日本贡献率的总和。这些数据无疑说明,相对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初,我国社会发展面貌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我国长期存在的短缺经济和供给不足状况已经发生根本性改变,“落后的社会生产”已经不能准确反映我国社会发展的现状。这是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前提和基础。

其次,主要矛盾的转变源于人民生活需要的发展变化。随着社会生产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需要也不断“升级换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156美元增长到2016年的8000多美元,已经达到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水平,同时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已下降至30.6%。人的需要的层次性决定基本的生存性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必然向精神性、发展性需要提升;而且生产的发展也不断创造出新的需要,促进需要的多样化和精细化。因此,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生活需要的丰富和发展就成为必然趋势。其突出表现为:在生存需要层面,物质需要不断高层次化和丰富化,人们追求更高品质、更多样化的商品和服务,个性化需要日益增多;在发展需要层面,文化、教育、医疗等非物质性需求不断凸显,公共产品和服务需求提升;在社会需要层面,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需求日益增长。总之,只讲“物质文化需要”远不能真实全面反映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再次,主要矛盾的转变源于发展中呈现的问题。我国社会生产快速发展、整体生产力水平极大提高的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逐渐凸显,并已成为人民实现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发展“不平衡”主要包括:第一,城乡、地区发展不平衡。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长期是农村居民的3倍左右,西部地区整体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第二,群体发展不平衡。当前我国不同社会群体收入差距明显,中等收入群体比例偏低,有利于社会稳定的橄榄型财富分配格局尚未形成。第三,行业、部门之间发展不平衡。部分行业已引领世界先进水平,但同时存在大量传统和相对落后的行业。有些行业产能严重过剩,而大量高端产品以及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供给不足,闲置资源和公共资源短缺并行。第四,领域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成就显著且举世瞩目,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领域相对滞后。发展“不充分”表现在:首先,处于发展不平衡的低端部分固然发展不充分,落后地区、落后行业、广大农村总体发展不充分,民主法治、文化建设、生态治理等领域发展任重道远,教育不够公平、就业不够充分、医疗不够完善、社会保障不够健全、生态不够保护等民生问题突出。其次,处于发展不平衡的高端部分也存在着发展不充分。集中表现为高质量、高价值产能供给不足,经济发展的创新驱动能力不足,生产方式向集约式发展转型面临挑战等。

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理论要求我们根据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准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并在这个基础上制定正确的发展路线和战略策略。社会主义一以贯之的主要矛盾是生产与需要之间的矛盾,但矛盾双方的发展推进了主要矛盾自身不断运动。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正是这种矛盾运动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生产力快速发展满足了人民原有的物质文化需要;另一方面,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又不能满足人民更高水平的生活需要。这就是主要矛盾转变的现实依据,因此,新的社会主要矛盾是我国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客观呈现。矛盾的提出本身也包含着解决矛盾的方向,当前影响人们实现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很多,但最主要的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党的十九大对当前社会主要矛盾新的定位,是准确把握了社会矛盾的核心和解决矛盾的关键。

3.主要矛盾“改变”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性质“不变”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确认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党十三大引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概念后,又把这个矛盾确立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并在随后党的历次代表大会上加以重申。这里的逻辑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因此,只要我们仍处于这个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就不应该改变。然而党的十九大在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改变的同时,也强调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发生改变。

要厘清主要矛盾“改变”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性质“不变”的关系,首先要弄清楚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党的十五大报告曾从九个方面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内涵,并提出了后来经由十七大、十八大丰富和完善的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因而,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准不仅仅是经济发展水平,而是关涉生产力水平、现代化程度、社会管理水平、文化发展水平、生态建设水平等多个方面。显然,目前我国社会综合发展水平并未达到这个标准。只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使命没有完全完成,我国就仍处于这个初级阶段。但是,这个阶段本身也是不断发展的,是个由量变不断向质变积累的过程。正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程中社会生产和人民需要两个方面发展的积累推进了社會主要矛盾的转变,主要矛盾的转变是判定我国社会进入“新时代”的重要依据。“新时代”并非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另一个时代,而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由于社会发展的量的积累而进入的一个阶段性新时期,是属于初级阶段的一个子阶段。因此,主要矛盾的改变并不意味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发生了质变,而是初级阶段发展过程中呈现的新的阶段性特征。因此,主要矛盾的“改变”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的“不变”并不冲突。强调主要矛盾的转变是为了准确把握新的发展阶段的新特征,为确立新的发展理念、制定新的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不改变是为了继续把握好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大的历史方位,理性面对成就和不足,确保社会主义建设不迷失方向。

这种“变”与“不变”相统一同时决定了主要矛盾的转变并不意味着基本路线的改变和工作中心的转移。我们依然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为核心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矛盾的主要方面依然是发展(生产)方面,当前的社会主义建设仍然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只是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要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发展的平衡性和全面性,不断满足人民更丰富、更高层次的美好生活需要。

四、主要矛盾转变对我国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

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发展中占主导地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为我国在新时期调整发展理念和战略决策指明了方向。“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一方面凸显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始终以人民利益为中心,同时为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树立了更高的目标。“美好生活需要”相比单纯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而言内容更加宽广,从而要求发展和供给更加全面和充分。“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既是妨碍实现“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因素,又是解决矛盾的突破口。它表明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重中之重是要解决领域、区域、群体的平衡发展和短板领域的充分发展问题。新时期的发展不再是单纯的追求数量、速度的平面式发展,而是更加重视质量、结构的立体化发展。伴随这些新的要求和目标,主要矛盾的转变会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产生深远影响。

1.促进我国社会发展更加平衡和充分

近四十年的连续高速发展使我国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整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与矛盾也不断凸显。此时提出主要矛盾的改变,将发展的核心转向克服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就是精准把脉和对症下药。主要矛盾的转变要求我们:首先,要继续坚持“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在重视经济增长的同时,大力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动用一切合理手段加强生态建设,推进物质小康和文化小康同步建设,以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宗旨来统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协同发展。其次,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努力实现经济发展的创新动力变革,以绿色发展为前提继续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坚持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不断壮大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再次,着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目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问题上攻关克难,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将深化供给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结合起来,努力激发全社会的创造力和发展活力,实现更高水平、更加公平、更加平衡和充分的发展。

2.社会发展更加凸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导向

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民不断发展的生活需要。主要矛盾转变之前,当人民生活需要以基本的物质文化需要为主要内容时,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变落后的社会生产面貌,因为经济实力增强、社会财富的增加是人们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得以实现的基本前提。此时,矛盾的主要方面和主动方面在于社会生产方面,人民生活需要的满足是相对被动的一方,是社会生产发展起来以后自然而然的實现过程。但是,当人民生活需要不断增长,由基本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上升至“美好生活需要”时,需要本身的发展就对社会生产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主要矛盾转变之后,一方面,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依然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另一方面,我国社会发展将更加凸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导向。在促进我国社会更加平衡和充分发展的总要求下,人民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方面的社会需要将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完善,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将促进生态建设、绿色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同时,促进共同富裕、惠及全体人民的大规模的民生建设将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这包括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事业不断完善,就业质量和收入水平不断提高;脱贫工程将更加深入和彻底;食品、药品、卫生等安全和健康工程将取得实质性突破;住房、养老等问题的相关政策和制度将落到实处。总之,新时代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7版,第119页。,保证全体人民共建共享“美好生活”。

3.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进程

主要矛盾转变发生在我国两个一百年目标的交汇时期,即我国由全面小康社会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迈进。我国正由“富起来”逐步走向“强起来”。“富起来”的标准主要集中在经济增长和人民收入层面,但“强起来”的标准则要宽泛得多,要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平衡和充分发展,经济、军事等硬实力和思想、文化等软实力同时增强。主要矛盾的转变要求我们致力于促进区域、领域、行业的平衡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充分发展,致力于促进政治生态、自然生态、价值观生态的和谐发展,致力于加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海洋强国、交通强国、信息化强国等综合发展,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提升人们对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心,从而从理念、战略、意识形态等多方面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文明、民主、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逐步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进程。

4.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

新的主要矛盾强调人民需要由物质层面向精神层面、生存层面向发展层面跃升。这是中国在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并带领十几亿人走向小康生活之后,在人的生存状态上向更高的目标——“人的全面发展”迈进。“美好生活需要”是在基本生存需要和全面发展需要之间架起的桥梁,它表明社会主义发展的目的不仅在于人的生存,更在于人的发展,“温饱-小康-富裕”的物质目标的基础上是“生存-发展-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导向。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界定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在特殊国情中建立社会主义,并成功探索出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以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最高目标始终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灯塔。确定主要矛盾的转变,将成为我国人民生活由生存导向转向发展导向的一个拐点。以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宗旨的发展必然带来人民生活质量全面提升。人们物质文化生活将更加丰富,民主自由更加充分,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共同富裕更加彻底,这样,每个个体都可能享有足以供自己充分发展才能和实现人生价值的物质文化基础、时间空间条件以及思想和制度环境,最终促进每个个体的全面发展。

(責任编辑:潇湘子)

The Evolution of the Principal Social Contradi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xist Social Contradiction Theory

Zhou HairongHe Lihua

Abstract: The principal social contradiction had the characteristic of development stage and progressiveness. To profoundly underst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principal contradiction in Chinese society, it is necessary to clarify the determinants of the principal contradic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the basic contradictions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Marxist social contradiction theory. Compared with the class society, which takes the class struggle as the principal social contradiction, the principal contradiction in socialist society returns to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production and needs on the basis of the “non-confrontational” productive relations. This determines that the principal contradictions in all stages of socialist society will expand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on and the needs of people. The principal contradiction in the new era of China evolved into a contradiction “between unbalanced and inadequate development and the peoples ever-growing needs for a better life” is exactly the product of such contradictory development. The ultimate objective is to meet the peoples needs for the free 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with reasonable and full development. The new conclusion of the principal contradictions in the political report to the 19th Party Congress is a scientific grasp of the principal social contradiction in Chinese society under the present historical conditions.

Keywords: The Principal Social Contradiction; Production; Needs; Development

猜你喜欢
社会主要矛盾生产发展
注意注意!吸管来袭
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体现在何处
正确认识中国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三重价值
认识新时代 创造新辉煌
2017年农药生产企业新增生产地址备案名单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