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投资是企业资金运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创造企业现金流的重要途径,投资效率的高低影响着企业当下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大多上市公司都面临着投资效率低下的问题,投资不足普遍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本文主要分析影响投资效率的几大因素,并据此提出相应改进措施。
【关键词】投资效率 影响因素 上市公司
一、投资效率的相关概念
筹资决策、投资决策和利润分配决策是企业最具意义的三大核心决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融资成功后如何创造更大的价值是上市公司应当更为重视的地方。投资广义上指投资者前期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于经营活动的生产或建造,并且期待可以在未来某个时刻获得更多的现金流入,包括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
效率在经济领域可以被看成对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投资效率则是企业通过投资投入的所得与产出的比率。企业是否能实现价值最大化与投资效率的高低有着紧密的联系。而在实际中,由于资本市场的不完备、信息不对称以及委托代理冲突等原因,经常出现非效率投资情形,主要表现为:选择低风险低收入导致的投资不足和为满足私欲产生的投资过度。
二、相关理论基础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理论指出,在市场交易活动中,参与者获取和掌握的市场信息数量和质量是不相同的,且参与者的认知能力不足、市场交易环境的复杂性使得他们不可能获得全部信息,那么掌握较多高质量信息的交易者會处于一个相对优势的地位,可能造成市场失衡,影响社会公平、公正以及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
(二)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是来源于契约理论,最早由Ross(1973)提出,他认为委托代理是一种经济利益上的合同关系,委托方雇用代理方去执行任务。随着社会资本的大量集中,出现了公司制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相分离的特征,股东不再直接参与公司的经营,而是聘用专业人才来管理运营,至此公司股东与债权人之间、股东与公司管理层之间产生了委托代理关系。
三、影响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因素
(一)股权结构
我国很多上市公司前身是由国家直接控股,属于国有企业,改制之后大多数企业仍沿用原先的模式。国有控股的企业融资渠道要多于非国有控股企业,更容易获得银行贷款,因此面临的融资约束少,信息不对称引发的投资不足可能性较小。但是国有控股本身存在严重的委托代理问题,管理层缺乏有效的监督,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容易出现投资过度的现象。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普遍较高,第一大股东控制力很强,直接影响着公司的决策,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可能投资收益多但风险大的项目,导致过度投资问题,同时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二)自由现金流
自由现金流与企业的投资效率高低也有很大关联,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当公司拥有的现金流不足时,拥有了较好的投资项目,也难以进行,即使能够通过外部融资的方式获取资金,但所需成本较高,仍然会缩减投资规模,容易造成投资不足。当拥有大量自由现金流时,管理人员不是站在股东利益的角度分配利润,而是为了个人私欲,扩大投资规模,但投资的收益却不能保障,造成过度投资。
(三)资产负责率
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指的是负债与资产的比例,即资产负责率,对投资效率的影响体现在债务对委托代理冲突的作用。一方面,负债方式的融资作为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一种补充,能够缓解股东和管理层间的代理冲突。在债务融资比例过大的情况下,上市公司面临的风险越大,出于债务压力,管理层会减少盲目投资的行为,从而降低非效率投资的可能性。另一方面,随着企业负债不断增加,面对的债务压力也不断增强,管理层为了防止公司破产,即使有NPV大于0的新项目也会放弃,造成投资不足。
(四)宏观环境
企业的投资活动除了受到自身内部条件的影响外,外部市场的宏观环境也十分重要。宏观环境是上市公司发展的基础,其好坏能决定社会经济的发展。其中金融发展水平最为突出,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能促进外部金融机构对企业的监督,优化市场信息,企业能更好的判断投资项目的好坏,同时能更好的发挥资源配置优势,减少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让企业拥有更多样的融资选择。
四、提升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大股东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不合理的股权结构,因此要降低大股东的控制程度,积极引入机构投资者,增进与投资机构的交流,并客观评估和采纳其提出的决策建议,降低盲目投资情况。其次强化股东大会的作用,完善内部治理机构,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明确划分责任,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应切实履行职责,起到监督与管理的作用。同时为减少代理问题,对管理者的监督与激励也十分重要,既施加一定程度的压力,又要对其给与相应的鼓励。
(二)加强自由现金流管理
自由现金流持有量是企业当前资金是否充裕的体现,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投资效率。因此企业应以自身条件为前提,制定出适合的现金流管理办法,且不断修订与完善。当公司长时间拥有过量的自由现金流时,可以提高现金股利的分配率,偿还债务等。同时强化监督管理机制,强化股东的监督,防止非效率投资。
(三)强化债权治理
银行贷款是负债融资的主要手段,公司应当与银行保持密切关系,通过与银行的关系来增加上市公司的外部融资,应完善债券管理体制,加强信贷资金使用的监管和治理,提升公司信用。同时企业应扩大资金来源渠道,适量降低负债融资,降低资产负债率,防止高负债带来压力与风险,另一方面要调整公司债务结构,合理安排流动负债与长期债务,结合自身的发展,适量增加长期负债比例,确保企业长期投资环境的健康稳定。
(四)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深化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构建更完善的金融体系构架,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监管体制,充分发挥金融体系结构的功能,调整社会总需求、引导资金流向、增强资金的使用效率。其次应结合我国国情,学习吸收西方发达国家证券市场监管的经验,松紧协调,提高监管队伍的综合素质,在外部的压力下,上市公司会更加注重内部管理。同时平衡地区发展,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和良好的政策引导,促进落后地区的共同发展。
五、总结
投资作为推动公司的成长原动力,作为创造公司现金流的重要途径,其效率的高低掌控着公司的发展进程,应当受到重点重视,但是随着市场,我国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行为成为普遍现象,这严重影响了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因此,如何抑制非效率行为,提高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是当下应当重点考虑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影响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因素较多,上市公司应该完善股权结构、加强自由现金流管理等,理性投资,提升公司的价值,创造更多财富。
参考文献
[1]姚菲.股权结构、会计信息质量与投资效率实证分析[J].财会通讯,2016(21):29-33.
作者简介:胡梦佳(1993-),女,汉族,湖北仙桃人,长沙理工大学会计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方向: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