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秦川
半年前,作家莫言在接受电视台专访时,讲述了他在国外遇到的一件看似平常,却很容易打动人心的事情,这件事他一直铭记在心。
当时,莫言去俄罗斯参加一项文学活动,当地一位作家搭乘了一辆出租车去机场接莫言。到了宾馆门前临下车时,那位作家微笑着对司机说道:
“谢谢你,搭乘你的车十分舒服。”
那位司机听后先是愣了一下,然后紧张地问作家:“先生,你是出租车管理公司监督员吗?”
当地作家哈哈大笑着摇头回答道:“不是,司机先生,我不是什么监督员,也不是在寻你开心,我只是很佩服你在交通混乱时还能沉得住气,这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
听了作家的话后,司機松了口气说道:“这样啊,不过我平常一直这样。”说完便驾车离去了。
和当地作家临分手时,莫言还是忍不住问对方:“你刚才为什么要这样夸赞对方,你们好像并不熟悉?”
“是的,我们互不相识,不过,我只想让俄罗斯多一点人情味,唯有这样,这个城市才显得更加温暖。”对方回答道。
莫言紧接着问:“可是,凭你一个人的力量怎么能办到呢?”
当地作家笑笑回答道:
“我相信一句小小的赞美能让那位司机一整天心情愉快,如果他今天载了20位乘客,他就会对这20位乘客态度和善。而这些乘客受了司机的感染后,相信也会对周遭的人和颜悦色。这样算来,我的好意可间接地传给1000多人,还是不错吧?”
看得出,当地作家对自己的做法非常满意。
“但是,你怎么能确定那位出租车司机会照你的想法做呢?”莫言最后不死心地问。对方好像早会料到莫言会有此一问,他收敛笑容后,神情严肃地回答道:
“我并没有希望他按我的要求去做,我只知道这种做法可遇而不可求,所以我尽量多地去赞美他人,即使一天的成功率只有30%,但仍然可连带影响到300人之多。”
听了当地作家的一番回答后,莫言被深深地打动了。他坚信,一句普普通通的赞美,一定能够温暖一座冰冷的城市。
(摘自《党员文摘》微信公众号/《辽宁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