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英语学困生的因素研究

2018-04-26 13:07晁燕彦
神州·中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英语学困生因素研究

晁燕彦

摘要:研究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及英语学困生的心理表现,主要研究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的自身、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因素。如何对英语学困生实施教育转化呢?根据陶行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思想,我们首先必须对这些学生进行心理透视,这才是对症下药的关键。

关键词:英语学困生;因素;研究

一、学生自身的因素

(1)缺乏学习的持久性和意志力

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的影响。初中学生的年龄集中在13-16岁之间,正是儿童向青年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中学生好动,意志力薄弱,缺乏学习的持久性。作为初中繁多的课程,学生开始学习的时候,一部分学生感到难学,枯燥无味,多数英语学困生,学习的毅力和耐心都较差。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外界的微小影响都会对其产生干扰。他们缺乏持之以恒的钻研吃苦精神,一些英语学困生也曾想过要发愤学习。但经过一番努力,发现效果并不理想后,逐渐丧失信心,缺乏克服困难的意志。学习往往易受不稳定情绪支配,学习热情时冷时热,从而造成英语学困生意志衰退、缺乏自信心、知难而退,形成失败的消极心理。

(2)没有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英语学困生中50%的学生对缺乏兴趣,他们感到学习只是一种负担,学习只是为应付老师和家长。多数英语学困生是从学习无兴趣开始的,他们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及时预习和复习,养成了等待、依赖的坏习惯。以至时间久了基础太差,对学习失去信心,如此恶性循环,难以转化。最终导致对学习失去兴趣,丧失上进的信心,甚至破罐子破摔。

二、教师方面的因素

(1)教师教法方面的因素。

初中生正是活泼好动的时候,思想活跃,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心理趋向求新求异,对什么新事物都充满好奇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渴望老师经常以一种崭新的姿态,用比较新颖的教学形式和练习形式出现在课堂上,讨厌简单重复,陈腐和俗套。从生理的角度看,单一的教学形式易导致大脑皮层刺激的单调,兴奋转化为抑制,降低学习效率。而部分教师不能注意到学生这个心理特点,缺乏对知识的更新和对教法的不断钻研,形式单一,教学没有新意课堂,气氛沉闷。一堂课上的教学内容一项接一项,对于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来说犹如看电影似的过了一遍,根本掌握不了。

(2)非正常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积极上进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初中生较之于小学生,对老师的依赖程度有了一定的减退,但是老师依然在教学工作中起到主导作用,老师的举手投足都对学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学生往往因为喜欢某老师而热爱其所教的课程,因为讨厌老师,相应地讨厌其所教的课程,所以不融洽的师生关系也是造成部分英语学困生对学习的消极、抵触心理。

(3)老师对学生缺乏爱心。

这是造成英语学困生学习心理障碍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缺乏爱心,就缺乏对学生更多的理解和关爱,缺乏和学生的心理沟通,在学生出现学习困难或者犯了错误的时候,常常给予的是批评和歧视,对考试成绩差的学生,动辄训斥、找家长,甚至于蔑视等。

三、学校环境方面

学校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在中学生的成长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学校教育被简单化为教学、升学,片面追求升学率,置学生的个性发展于不顾,把学生封闭在狭窄的生活空间,从课堂到课堂,从读书到读书,学习压力大,作业量大。学校班额过大,教师无法顾及到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学生无任何课外学习、综合实践活动,无法做到的学以致用,从而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家庭环境方面

(1)不良家庭环境导致学习困难

一些家庭在结构上发生变化,单亲家庭俞愈来愈多的出现,这类学生从小就失去了家庭的温暖,养成了孤僻、任性、贪玩、专横、说谎、狡辩等坏习惯。情感受到伤害,致使这类学生对生活,对学习都丧失信心,更谈不到乐趣了。我校学生家长外出打工的越来越多,小孩的养育问题落在了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这些上一代人身上。这代人素质普遍不高,且大多把重心放在“养”上,他们不会“育”,也不敢“育”。因此隔代教育常常导致学习不勤奋,怕艰苦,没规矩等。

(2)家长素质不高导致学习困难

由于家长素质不高,教育子女的方法、管教方式、教育思想都存在偏差。或对子女期望值过高,使学生难以达到家长的期望,从而使学生丧失信心;或对子女棍棒式教育,使学生难以忍受高压,导致厌学。家长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形势下,价值取向也会深刻地影响着这类学生。如果家长认为知识再多也不如经商实惠,势必会影响学生对学习的态度。这类学生家长不懂得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不注意身教重于严教的力量,不注意从小、从平时培养子女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凭个性自由发展,这也是造成学生向英语学困生转变的重要原因。

(3)进城务工和随迁子女,心理闭塞

课题组针对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习困难的10为学生的心理做了仔细的调查,据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学生对人际交往较敏感、对外界事物充满敌意、性格偏执、严重的焦躁情绪等。课题组成员对这类学生重点开展了心理辅导教育,鼓励学生将内心的不安、焦躁等不好的情绪倾诉出来,教师在认真聆听后,给予精神鼓励的同时,让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逐渐敞开心扉。该教师循序渐进地对这类学生进行心理开导,使其更加开朗,并积极参与到集体活动中。

五、社会环境因素

沉迷于网络或网络游戏。当今社会,网络普及已势在必行,但当前管理还不到位,很多网吧主要是针对中小学生开设的。中学生上网,真正用来学习的很少,主要用来玩电子游戏和聊天交友。不少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中得不到快乐,得不到尊重,他们就从游戏和聊天中寻找自己失落的自尊,获得虚拟的满足感与成就感。有的学生还沉迷于浏览色情网站,这对英语学困生的身心健康很不利,他们更无法面对或承受学习中的困难,以及学校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歧视。

参考文献:

[1]初中英语学困生现状调查及转化对策[D].朱丽华.鲁东大学 2013

[2]初中英语学困生学习态度与学习策略的研究[D].孙晋莲.山东师范大学 2012

[3]初中英语学困生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D].张金明.苏州大学 2008

基金項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教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创建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个体档案袋及制定脱困策略》GS[2014]GHB02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英语学困生因素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解石三大因素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外来务工子女英语学习现状浅析及转化对策
怎样理解人是战争的决定因素?
什么是战争胜负决定因素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