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作者的死亡》中的互文性思想

2018-04-26 10:27金盈岑
青年文学家 2018年9期
关键词:解构主义读者巴特

摘 要:自“互文性”一概念提出,罗兰·巴特对互文和互文性就已有所阐诠释和扩大增添,并明确地把互文性主题转移到读书浏览行为中来思考。罗兰·巴特创造了出名的“作者之死”看法,将阐释的空间既不交给作家,也不交给读者,而是交给文本自身。巴特借助互文这一概念批判了主导的事物,即权威思想,并且抨击了影响和事物的缘由,然而,它的意图与巴特《作者的死亡》是并行不悖、相得益彰的,甚至可以说是一致。他寻觅的是一个无拘无束的阐释空间,一个立体的多元的文本出产空间,他认为写作并非一种个人行为,而是一种互文性的能指写作。

关键词:互文性;罗兰·巴特;解构主义;读者;作者

作者简介:金盈岑(1994-),女,汉族,辽宁营口人,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生。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9--02

引言: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理论作为一种文本理论,孕育于现代西方后现代主义文明思潮中,此观念最先是在1966年由法国符号学家、女权主义批评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在她的《符号学》一书中建议并最初获得了罗兰·巴特的阐释,巴特的互文性思维很大程度上归纳和概括了前辈的看法,与此同时,他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宝贵的知识结晶运用到了自己的思想里,同时,他在前人的基础上也丰富了自己有关于互文性的思考,让读者方面占据了更多的重点,这些都得以体现在《作者的死亡》一文中。巴特发表著名的《作者的死亡》一文就是在当克里斯蒂娃提出互文性概念1968年前后。纵然互文性这一观念不是出现在这篇作品中,但其中抒发的理论用意和文学观与互文性概念并行不悖;同时,互文性观念的建议亦是对“作家死亡”命题的响应。因此,本人以此为研究出发点,探讨并解读罗兰·巴特《作者的死亡》一文中所体现的互文性思想。

一、浅析作者之死

罗兰·巴特在1968年发表了这篇震惊世界的作品,《作者的死亡》一文推翻了作家的主体处境,“在巴特看来,文本是一个多维的立体的阐释空间,而不是一个详细的实际存在物,不存在所谓牢固的原初意旨。”(赵毅衡,2004:12)互文性理论的提出需要有呼应,“作者之死”即是做到了这点;与此同时,互文性概念的提出也照应了“作者之死”。有批评者认为,巴特建立起一个新的结构,这个结构以读者为中心,代价却是颠覆了以作者为中心,因而这是两个极端。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1、“作者之死”阐释了文本的自由

“长期以来,人们力求确立作者所意谓者,毫不顾及读者所理解者。”(罗兰·巴特,2000:12)巴特的这篇文章彻底瓦解了传统的作者主体地位,使作者变成一个临时的表述者。而事实上,作者之死并不是宣告任何个体的死亡,是巴特表达对中心主义、理性主义的反抗意识。作者死后,读者也随之成为一个幻影,读者和作者一样,仅仅是一个暂时性的称呼,并非某个具体人物,但文本却变得更有活力,获得自由和解放了,同时就有了更大的生产能力。巴特强调的只是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这一过程,由此来看,巴特文本理论中的阅读与写作是拥有同等地位的。如此一来,相对于克里斯蒂娃的互文性概念,巴特的互文性再次得到了扩展,具体内容我们会在后文加以剖析。

2、文本的自由阐释丰富语言价值

巴特认为,文本只是由阅读单位构成,它们当中的每一个单位意义都不固定,它们只是一些临时的符号,方便我们分析,我们要关注的是以最佳化角度去观察由这些阅读单位所构成的可读空间。真正形成意义的是语言。因此,文本源于阅读,构成文本抑或是阐释文本,都属于阅读的产物。一旦颠覆了作者的主宰地位,那么与此同时,主动权的所有者便是文本的语言。如此一来,文本中的语言便可以更多地实现自身的价值。

3、三者一体

随着作者的消失,读者也幻化成虚无缥缈,然而,巴特实际上是将读者和作者融化成一体,而不是把作者和读者彻底地赶出文本的世界。巴特曾经有言,虽然作者如同虚无缥缈一般,但在对文本意义的解释上影响很深远。在这里,本人认为,正因如此,文本才会在被阐释和阅读过程中有更宽广的空间,才会不局限于作者的观点。“一样,读者亦然,也是暗含的,读者仅仅是一个形式上作者针对的称呼,是作者倾此说的目标而已,是一个不确定的虚在物,一个适于倾诉的场所。巴特寻求的只是一个空间,一个无作者亦无读者的自由的阐释空间。”(唐芙蓉,2008)

二、对互文、“后来的文本”的解析

1、互文性的问世

大约从1970年起,文学家巴特在自己的作品里已经能够开始引用互文性[1]一词,由克里斯蒂娃所创,除此之外,他还为这个词增加了一个派生词“互文”。他觉得“互文”应该这样去理解,他认为互文是没有别的法则的,它拥有唯一的法则,那么这个法则就是可以被无限制的使用。巴特借助这一概念表达了对主体权威的批判,其观点意图与“作者之死”完全吻合。

2、文化引文

上文本人提到巴特将互文性观念加以扩添的这一理念,即在《作者的死亡》一文中得以表现,他扩展了互文性概念的界限,使其要点从作者换到转移到读者那边,将互文性问题变成“阅读理论”的一部分,这个阅读理论就是他想研究的[2]。在文章中巴特开始用“比喻”来使用引文,他对作者的原创性进行质疑,在他的思想里,作者不是上帝,不会是万物的首创者,那么作者也不是文章的原创,作者只不过是一个引用和摘抄者。文化大千世界应有尽有,作者只不过是对这些储藏的知识进行重新编制和整理,即使是作者内心的观点,也不过是一部词典而已,所谓词典,那么你想表达的观点就要借助其他字词来解释。“生涯历来都只是对书的效仿,书籍也只是一个标记的编织物,模仿遗失了,被无穷推移。”(罗兰·巴特,1968)“文化引文”的思想曾出現在巴特的其他论文中,而且反复出现:“任何文本都被夹持在互文中,因为互文本身也是另一个文本的文本间隙。这类互文不可能混同于文本的某个起源:探求一部文章的‘来源和‘感化,那是为了照应传承的传奇;一个文本所由构成的那些引文是无名的、没法定位的,但又是仍然被读过的,是不加引号的引文。”(罗兰·巴特,1988)

3、后来的文本

因为巴特把文本的承受者也囊括在酌量范畴以内,于是不但先前的文本和同时期的文本能够组成一部作品的成分,其后的文本也被当作是一部作品的互文因素,那么这就形成了一个新的互文维度,是巴特对互文理论的拓展。互文性是什么呢?既然是互文性,那么它与作家无关,与读者相关,正如上文提到的,互文性是浏览的孕育产物,在文章中,你觉察某个特征或特性甚至会使你想起其余文本,那么这就是互文性。同时,是巴特对互文理论的拓展。这就表明,文本中某个特性指向另一个文本,那么这个文本可以是任何一个文本,实际上是拥有无限意义的。因此,在所谓的正确的互文因素里,不仅是现在的文本,还应该囊括后来的文本,一个文本的渊源有很多,不仅应该处在文本之前,还应该包括文本之后。“巴特认为,弗洛伊德对古希腊俄狄甫斯神话的精神分析学解释也属于俄狄甫斯神话的一部分,即后人对前人的阐释反过来构成并不断地重新构成前人的文本,这类读书理论来反观20世纪下半叶的西方文学批评,读者确切地能够将很多评论名著看做是‘其后的文本。”(罗兰·巴特,1969)当我们在读经典的时候,我们钦佩于作者清晰的头脑和智慧的文采,然而实际上这文本的经典实际上是后人在阅读的过程中续写的,它能够很好地解释“后来的文本”。法国学者名叫洛冈,在他的论文《语文学与诗学交汇点上的互文性》中建议如此的观点,他是受巴特的思维所启迪,当人们钻研中世纪文本的时刻,也完全可以把现代人成果置于考虑范围之内,尤其是在精神分析领域和历史领域的成果,换句话说,可以把现代人的解读当作中世纪文本的一部分,一部好的作品也需要被很好地解读,因此这就需要读者有很好地创造性,这就与巴特“作者之死”的思想不谋而合了。

三、读者诞生所产生的互文空间

在《作者的死亡》一文的最后,巴特引出作者死亡这个观点,去质疑权威,质疑作者,他想要让读者拥有应得的地位,为世人所知。“从根本上讲,作者死亡的命题并非要说明文本并非彻底没有声音和意旨(这只是就作者而言),而是要强调文本具备多重声响和无穷意义,而这些声音和意义只有读者听得到。这就是为什么巴特说,写作的真正场所不在作者一边,而在读者一边。一个文本不是某个作家自己的原创,而是由多种文明代码编织而成的,多种文化代码只有在读者的阅读浏览行为中才能集合起来,构成同一个互文空间:‘读者便是如此一个空间,组成写作的全部引文都无一漏掉地写入这个空间。”(罗兰·巴特,1968)所以说,读者并不是存在于世界上的一个权威,而是一个空间用以建立一个互文维度,卡勒作为一个美国批评家有这样的观点,那便是巴特所谓读者的概念可以这样理解,理解成为将传统进行运用和搬运,在阅读中,传统和习惯得以体现。“读者不是作为一个人或一个主体呈现的,而是作为一种功用而出现的:也就是使浏览能够进行的那些符码得以显示”。(乔纳森·卡勒,1992:105)

用巴特自己的观点,互文空间是这样产生的,读者一定要仔细聆听外界声响,比如要会习惯于倾听文化中的声音,那些声音回荡在文本之间。他所想要建立的互文思想并不是多么高深莫测的理论,也不是结构思想或是解构概念,而是作为一个读者,你要在阅读文章和写作的过程中得到快乐,在文学的世界里遨游。它强调阅读效果而无外乎阅读作品的写作过程,互文是生活在无限文本之外的不可能性。“巴特谈到,每个人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保留书目,甚至是几本书,这几本书或这一本书可能构成这个人一生的阅读参照。不仅如此,人们甚至会理所当然地把阅读参照变成生活参照,按照书本去生活,巴特认为‘书造就意义,意义造就生活,书籍成为生活的源头和摹本,因为书赋予生活以意义。”(秦海婴,2008)

结语:

罗兰·巴特觉得,写作是不及物的,写作自身便是目标,文本不是为了把文本带向文本除外,而是让读者将注意力转向文本本身。同样,文本是由语言活动创造而非作者所创造。作者是由多重文明塑造的集合体,多重文明建构文本,作者之死,是想消解掉作者作为人的主观性,而将文本变成客观运转的言语组织。强调读者的作用,实际上就是在强调文本的互文性。除此,读者关于笔墨的理解能力也在很大程度上确定了文本的空间,互文性是存在于文本中的,然而需要读者去阅读,去发掘。文本的创作过程不是随着作者停笔而终止,而是随着读者阅读的那一瞬间开始生命。接受主义所关心的便是读者的文学本领,文本中互文的实质也需要读者去感知,所以,主张提升读者的文学能力,也就是发掘互文的能力,最大限度的拓展文本的空间。互文一定生活在文本之內,而作为一种理论,互文性不是简单的一种文本理论,而且,作为文学家的巴特的思想世界高深莫测,对于他的互文性理论实该以更加宽阔的角度来解析,此文无力开展这一浩大工程,仅从作者之死这一角度展开来,在梳理各位前辈的基础上作粗浅的解析,意在抛砖引玉、举一反三。

注释:

[1]英文本发表于1967年,法文本发表于1968年。

[2]1972年巴特为“阅读与教学”研讨会提交了一篇题为《阅读理论》的论文。他认为阅读活动是一个典型的跨学科研究对象,并设想了四个研究层次,其中第四个层次为“互文层次”,这个层次的研究主要在于揭示文本中社会代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罗兰·巴特.S/Z[M].屠友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罗兰·巴特.从作品到文本[D].杨扬译.文艺理论研究,1988.

[3]罗兰·巴特.作者的死亡[D].怀宇译.占卜术,1968.

[4]秦海婴.罗兰·巴特的互文观[J].法国研究,2008,(1):1-7.

[5]乔纳森·卡勒.罗兰·巴特[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猜你喜欢
解构主义读者巴特
重塑与解构
巴特王国的故事 第四章 糟糕,假戏做歪了
解构主义翻译探析
解构主义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分析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众传播与受众反馈
“《读者》光明行动”(26)
“《读者》光明行动” (25)
“《读者》光明行动”(24)
叶尼塞碑铭威巴特第九碑浅释
晨练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