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唯物史观指导历史解释

2018-04-26 15:45周润吉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鸦片战争条约南京

周润吉

中英《南京条约》是鸦片战争的直接产物。它对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对我们民族性格的形成、文化体系建设等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与原教材相比,统编教材在呈现这部分内容时出现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向我们传递了怎样的信息呢?

尊重本原,还原史实

关于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表述,原教材是这样的:“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统编教材中的内容是这样的:“主要内容有: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圆;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细心比较上述两段话,我们可以发现二者之间的细微差别:

首先,统编教材明确地说,表述的内容是《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也就是部分内容。这是符合史实的,因为《南京条约》原文的条款有13条,教材所述只是对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的条款,而原教材容易让人产生错觉,认为条约仅有四款。

其次,统编教材将“五口通商”放在了最前面。顺序的变化并非编者自作主张,因为在《南京条约》中,这是第2款内容。也就是说,教材列举的四项条款中,这一款排列第一,如此改动符合《南京条约》的基本顺序。

最后,关于税款问题,原教材的表述是“中国须同英国商定”,统编教材的表述是“必须经过双方协议”。“协议”这个词是改之有据的。《南京条约》第10条规定:“前第二条内,言明开关,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今又议定,英国货物自在某港按例纳税后,即准由中国商人遍运天下,而路所经过税关不得加重税例,只可按估价则例若干,每两加税不过分。”这段文字中两处出现了“议定”,这是编者将“商定”改为“协议”的文字依据。同时,既是“条约”,用词就应该符合条约的基本规范,“协议”明显比“商定”更规范,因为它从文字表面上反映出条约对贸易公平原则和主权国家地位的尊重。事实上,《南京条约》反映的是战胜国的需求,条约双方不可能平等协商,但这一条款中的“应”“议定”等词,客观上反映了英国对清政府地位的承认。这体现了英国并未完全对清政府进行殖民统治,而是与其建立了一种在半殖民地基础上的不平等贸易关系。

注重联系,探求真相

历史学科担负着向学生传递正确的历史观、认识观、价值观的重任,所选择的材料必须确凿无疑,真实可信。同时,对材料的分析必须客观理性,科学公正。在这方面,统编教材做出了很大努力。

1.突出整体史观

与原教材相比,统编教材增补了以下《虎门条约》内容:“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这项内容可以看成是对《南京条约》的补充,它是英国侵略者通过鸦片战争获取的一个整体的殖民成果。在政治上,中国丧失了独立司法权力——“领事裁判权”让侵略者开始凌驾于中国人之上,中国人的权益得不到保障。这样看来,《南京条约》与普通中国人的命运紧密关联起来。在经济上,“片面最惠国待遇”最能体现中英双方贸易的不对等地位。将它以法律的形式固定,充分反映了殖民者对中国的欺压和掠夺,易于学生理解鸦片战争对中国造成的危害。

从增补《虎门条约》的内容看出,教材从中英鸦片战争带来的综合影响进行整体考虑,认为它仍然属于鸦片战争的一部分,不能割裂二者的关系来孤立看待《南京条约》。这种认识是符合整体史观原则的。

2.注重因果联系

统编教材将开放“五口通商”内容前置,不仅遵从了条约原文的史实,而且体现了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意图,与教材开篇的背景介绍形成呼应。

鸦片战争爆发时,英国已经完成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带来的丰富产品急需寻找世界市场。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是最好的市场,但中国封闭保守的国策是英国需要破解的问题,所以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首要目的是开展通商贸易,把中国纳入到英国资本主义发展体系中,构成“原料——生产——市场”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当时的中国处于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状态之下,英国的工业产品在中国没有足够的市场。如何打破中国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状态,让英国的商品输出找到市场,是英国对华政策的出发点。事实上,唯有建立不平等贸易基础,让英国商品享受到贸易优惠政策,英国的工业产品才能在市场上获得优势竞争地位,从而攫取殖民利益。统编教材补充的“片面最惠国待遇”就是对这个问题的有力诠释。它充分说明了英国殖民者获取巨大的利益,是建立在不公平的政治和经济秩序上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中国长期形成的自然经济最终无法抵御西方商品经济的冲击而土崩瓦解的原因。

统编教材“课后活动”中设计了这样一道题:“中国称这场战争为‘鸦片战争,而英国一直称之为‘通商战争。在你看来,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真正意图究竟是什么?”有了上述内容做铺垫,学生就能理解:鸦片只是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和直接起因,而且走私鸦片只是贸易的一种,并非真正目的。英国殖民者追求的是让更大规模的商品进入中国,追求的是以公开而非走私的方式进行贸易。因此,打开中国市场和建立不公正的秩序才是英国进行“通商战争”的根本原因,也是他们致力追求的结果。

3.演绎发展过程

鸦片战争之所以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因为它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它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开端,并不是终点,所以统编教材对中英《南京条约》的性质进行了更精确的定义——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原教材没有使用“第一个”这个词,而加上这个词既精准定位了《南京条约》的重要历史地位,又为后来西方列强不断侵略、清政府签订更多的不平等条约做了铺垫。

统编教材还增添了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的概述,让我们清晰地看到鸦片战争后,列强看到了清政府的无能和虚弱,乘机欺凌中国的情形,这是鸦片战争进程的进一步发展。首先,侵略的国家开始增加,由英国向美、法等多国扩散,以致后来出现八国联军侵华的悲惨景象。其次,不平等条款的内容越来越多,侵略权益不断扩大。这两个条约带来的恶果,充分暴露出西方列强殖民侵略具有的普遍性规律,揭露了落后就要受欺侮的社会进化规律。

建构解释,形成真知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以及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有了自己的看法。教学不能无视学生这些经验,而应将其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他们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知识,新经验。历史解释是重要的学科核心素养,它不能凭空产生,而要根据史观的指引对史实进行建构,并推演出合理的解释。

关于鸦片战争的影响,统编教材新增了这样的内容:“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增补的这段话是结论性语言,但它是寻找鸦片战争关于社会性质和发展阶段影响的思维路径。这段话降低了原教材的难度,避免了結论性历史解释的突兀,有助于学生通过《南京条约》及其相关条款内容的分析获得感悟式历史认知。它告诉我们,分析社会性质变化与否需要从国家主权、经济形态、人民生活等方面思考。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能让学生利用它所提供的思维建构方式获得深层次思考问题的方法。

为了更具体地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对两个版本的课后问题进行对比。原版:“练一练。结合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请你分析一下,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统编:“课后活动。中国称这场战争为‘鸦片战争,而英国一直称之为‘通商战争。在你看来,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真正意图究竟是什么?”原版教材的设问隐含着一定的价值取向,这不符合唯物史观公正客观的历史研究立场。相比较,统编版的问题设置更加体现唯物史观的特性,因为它没有让学生带着编者的观点去寻找问题的结论,而是鼓励学生自主分析,获得见解。

(作者单位:黄石八中)

猜你喜欢
鸦片战争条约南京
南京比邻
“南京不会忘记”
作为国际法渊源的条约
条约解释中的拟制因素
THE DRUG WAR
小病菌影响鸦片战争
南京·九间堂
又是磷复会 又在大南京
农民需要“不平等条约”
全面解读《视听表演北京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