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作为中国第四大航空枢纽,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借助新华三云计算与大数据平台一体化解决方案打造智慧云平台,通过构建高效虚拟化资源池,简化系统运维管理流程,新增维护人员缩减超8倍,年耗电量降低高达90%,设备采购量降低10倍以上,为数千万旅客提供高效、便捷、安全、舒适的旅程体验。
坐落于熊猫故乡的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以下简称“双流机场”)是中国第四大航空枢纽,同时也是中国西部地区联通世界的窗口之一。在2017年,機场累计旅客吞吐量达到4980万人次。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民航“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综合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推动机场安全防范、生产运行、旅客服务和商业运营等业务环节的创新,实现机场管理的精细化,提升旅客出行体验,培育新供给,创造新需求。
因此,负责双流机场管理与运营的四川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选择数字化解决方案领导者新华三,作为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坚实伙伴,通过新华三云计算与大数据平台一体化解决方案,提升服务器资源利用率,简化系统管理和运维,为机场提供高效、稳定、便捷的IT资源平台,提升和优化旅客出行体验。
从电报时代到信息时代的跨越
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在为双流机场提供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让双流机场面临更激烈的竞争环境和更紧迫的数字化转型需求。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成都至西安、昆明、贵阳等城市的陆上交通更加便捷,与此同时,周边机场也在快速拓展航线;而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也使得旅客希望获得智能、便捷、舒适、安全的出行体验。因此,双流机场迫切需要通过数字化转型优化运营管理,促进生产效率的提升和增长方式的创新。
立足智慧云中心建设,双流机场需要克服一系列的技术挑战:其核心系统依据以电报为主要信息获取手段、以航班计划为核心信息资源的传统运行模式进行建设,其物理服务器难以满足业务需求;割裂的业务系统主机需求采购大量双机软件;业务系统及开发测试环境上线时间长;缺少统一的管理监控平台,无法实时获取硬件资源使用情况,造成管理和运维效率低。
针对以上问题,新华三采用了一系列创新的技术解决方案。通过计算虚拟化软件提升了服务器的资源利用率,在有限机房空间及服务器上运行近10倍的业务虚机;借助虚拟化平台的高可用性,保证业务可靠性;同时通过云管理平台,实现对资源的统一监管,简化运维工作;通过大数据平台提供专用的工具简化数据的处理工作。
技术的创新带来了更加高效、稳定和便捷的IT资源交付:虚拟化提升了服务器资源利用率;通过虚拟化软件平台的高可用性保障系统高可靠性,同时节省软件的采购及管理;简化业务主机的申请,缩短集团业务上线时间;通过云管理平台实现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的统一纳管及故障信息定位,简化运维管理工作;通过大数据一体机实现数据存储,提升数据处理效率。
技术创新提升业务价值
智慧云中心建设是四川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向服务化、智能化、自适应、随需调整的技术潮流方向转变的最佳选择。而双流机场协同决策管理系统的成功建成投用,证明了新技术完全能满足机场生产高稳定、高可靠的要求,同时证明了数字化新技术对企业运营改善、成本节省、效率提升等方面的显著作用。
通过智慧云中心的建设,机场集团极大地降低了硬件设备配置费用。机场集团的原有信息化业务系统主要采用的是分散式独立建设模式。以成都双流国际机场A-CDM(Airport-Collaborative Decision Making)系统为例,按照传统模式需要购置上百台双路物理服务器,而采用云计算模式将硬件设备采购降低10倍以上,大大降低了IT系统设备成本。
此外,智慧云中心降低了供电费用。采用虚拟化、云计算技术可以最大化的节约能源消耗,通过降低物理服务器数量,将年耗电量从42万千瓦时降为4.7万千瓦时,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重收益。
而新华三在管控平台方面的技术实力也帮助机场集团降低了系统维护成本。根据机场集团的信息系统建设规划,2018年预计需要400多台虚拟服务器以满足业务扩展需求,采用物理机方式部署,将让现有的13名维护人员数目增加至少4倍,而且系统也将继续存在高风险运行的状况。
而采用虚拟化、云计算方式部署,只需采购47台物理机,并且云管理平台软件可实现对所有物理机、存储、网络、应用系统的实时监控、提前预警、预防性维护及故障快速恢复等功能,在降低系统故障风险的前提下,维护人员只需要再增加6人,系统维护成本也将大幅降低。
借助新华三提供的云计算和大数据一体化解决方案,在有效提升机场集团成本效益的同时,赋予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更高效便捷的业务创新基础,加速服务交付速度,让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借助数字化转型的机遇,打造未来中国领先、高效、安全的航空枢纽。
相关链接:首都机场开启HR智慧管理新时代
近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首都机场)的智慧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已正式上线并投入使用。新的信息系统采用核心管理中枢(ECC)、人力资源门户(Portal)与移动App并行工作的模式,全面覆盖了首都机场人力资源的主要业务,帮助其飞速迈入人力资源管理的数字化时代。为了满足业务长期发展的需求,该系统还采用了灵活和可拓展的架构,可以针对未来首都机场的业务拓展和组织机构变更等提供更为快速的部署,以满足人力资源业务的灵活变化。
首都机场至今已运营50余年。规模的不断壮大,不仅对首都机场的服务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同样也需要公司内部管理紧紧跟上。而此前,首都机场的人力资源管理往往需要依赖大量人力,从人员信息到酬薪考勤、绩效考核等涉及大量信息录入的工作,到组织管理、员工服务等流程性事务,都面临耗时费力的问题,准确性和效率得不到保证,执行标准的缺失也影响着工作的顺畅度和规范性,人力资源管理整体处在数字化转型相对滞后的位置。首都机场于2015年开始与IBM合作。IBM项目团队通过对信息系统建设实施前期咨询,梳理现状获取有针对性的诊断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规划开发,制定了总共四期的改造计划。
2015年项目达成第一期即基本实现了帮助首都机场建成以SAPECC为核心,以人力资源门户、移动应用为辅助,面向人力资源管理者和员工全员的管理平台,将员工考勤绩效、通知公告、员工服务等业务全部转移到了线上,减少了巨大的人力成本和资源损耗,完成了向手工管理时代挥手告别的第一步。次年项目第二期在前期成果上进一步向数字化时代标准靠近,实现了人力资源管理主要业务的完整覆盖,将移动应用的功能扩展到员工服务、绩效评价、团队查询等流程,通过内部接口通道连接人力资源管理平台、门户和移动应用三个支柱,全面进入了人力资源管理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