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菲 徐巧
奥林小学结合“尚美悦行”校训,提出“在家做最美孩子、在校做最美学生、在社会做最美小公民”的“尚美”德育课程三维培养目标,并围绕这些目标开设了行规教育、节日文化、志愿服务、校外实践四类课程。
行规教育课程促习惯养成
学校以《中小学生守则》为依据,立足学生生活实际,创编了《培育好习惯 争做美少年》德育校本教材,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维度设置不同场景,将行规教育融入到有趣的故事、激烈的讨论和深刻的自省中。
教材按低、中、高三个年段分册编写,每一课分为三个版块:“美诵”出示朗朗上口的儿歌,让学生用喜爱的形式美美地读,在读中明白哪些行为正确、哪些行为不当;“美悟”创设与课程相适应的生活场景,让代表学校形象的卡通人物悦悦和美美用儿童化的语言与学生交流,引发他们的思考;“美行”版块,教师精心设计了任务辨析、实践操作、小组讨论、联系实际、多方评价等活动,让德育文化内化为品质,外化为行为。
课程实施中,我们做到“四个坚持”:一是坚持学校与班级联动,由学校总体规划,班级贯彻落实,合力打造行规教育立体网络;二是坚持课内走向课外,既注重发挥课堂的主阵地作用,又注重发挥课外的教育作用;三是坚持内外联动,在抓好校内教育的基础上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平台,形成多方共育的行规教育模式;四是坚持活动育人,通过班队活动、实践活动、主题讲座等逐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
节日文化课程孕人格品性
中国传统节日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具有重要作用。
学校围绕立春、清明、武汉城市节、端午节、儿童节、中秋节、重阳节、建队日、国际志愿日、冬至等,开发了丰富的节日文化课程。如:清明节,或组织学生文明祭扫,表达对已逝亲人、祖先的思念与敬意,或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城市节日,或组织学生参观开发区和武汉市的新景观,或结合地铁线路向大家介绍武汉市的标志性景点,或为城市发展提出建议,以感受开发区、大武汉的变化,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决心;端午节,引导学生包粽子、插艾草、设计龙舟、讲屈原故事,以探寻端午节的习俗,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中秋节,组织学生调查家人喜欢的月饼口味,策划有趣的中秋庆祝活动,让他们了解中秋节的名称、起源和风俗,体会家庭的温暖和生活的幸福;重阳节,或要求学生与家中老人聊聊家常,或策划一场敬老联欢会,或对老人进行问卷调查,以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冬至,或组织学生学习包饺子、煮汤圆,或引导他们观察冬季的动物和植物,或引导他们制作冬至养生小贴士,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等等。
精彩纷呈的节日活动不仅让学生了解了节日的相关知识,触摸到了节日的深厚文化,更重要的是把枯燥的思想教育转化成了丰富的活动,让学生的品格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升。
志愿服务课程铸责任担当
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能开阔学生视野,让他们更好地接近生活,接触社会。奥林小学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开设了丰富的志愿服务课程。
“文明城市 从我做起”志愿行动。学校通过“文明过马路”“小公民道德建设”“对牛皮癣说不”等活动,引导学生向市民宣传文明城市建设系列知识,为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成果贡献力量。
“心存感恩 学会付出”志愿行动。学校通过“社区是我家”“小小楼栋长在行动”等主题活动,激發学生关注生活、主动参与城市管理、积极保护城市环境的热情。
“绿色家园 你我创造”志愿行动。学校鼓励学生节约一滴水、一度电,节省一支笔、一张纸,带领学生到社区菜场发放用环保材料制作的购物袋,以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争做资源节约型和环境爱护型“两型”小公民。
“关注生活 品味文化”志愿行动。学校以“书香育人工程”为抓手,鼓励全班同读一本书,家人同读一本书,学校还邀请家长、教师到社区“四点半教室”陪学生开展读书会活动,以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让学生从小爱上阅读。
在丰富的志愿服务课程中,小志愿者用自己的眼睛审视社会,用自己的心灵体悟人生,对“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有了切身理解。
主题实践课程润家国情怀
奥林小学充分利用本土教育资源开发了一系列主题实践课程,引导学生将对家乡的了解与认同转化为自发的热爱与自豪。
“红色护照”课程。学校以武汉市博物馆、辛亥革命纪念馆等为基地,拍摄了大量照片,制作成“红色护照”发给学生。在“红色护照”的指引下,学生从江汉关博物馆到“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从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到辛亥革命博物馆……看着一件件珍贵的陈列品,读着一段段记录着历史的文字,学生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岁月的艰难,对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有了深刻地认识。学期末,学校会以班级为单位举行“红色旅程”分享大会,以及班级、校级“实践明星”“优秀护照”评比活动,让学生分享知识,交流感受,进一步激发其敬畏先烈之情,感恩生活之心。
“童眼看江城”课程。学校抓住地铁六号线开通、东湖绿道开放、长江主轴规划与建设等热点事件,组织学生参与相关活动,让他们深入了解家乡之美,进而生发出关注家乡、热爱家乡之情。
为了强化德育系列课程的落实,学校注重对课程的评价。一是量化评价教师实施课程的情况。制订科学的评价细则,建立学校、学生、家长、社区成员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并将实施德育课程的情况记入教师业务档案,作为最美班级、优秀少先队辅导员、优秀班主任评选的内容。二是建立“尚美少年”争章评价体系。体系的实施注重“三全”:学生、家长、教师等全员参与;评价阵地由学校延伸到家庭、社会,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评价;突出时间上的全程关注。
系列德育课程的开发和建设使德育工作不再碎片化,而有了理论高度、独特视角、学校特色、逻辑层次。
(作者单位: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奥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