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辰
七百三十九年前,公元1279年3月19日(南宋祥兴二年二月初六),今广东江门市东南角的崖门以北、崖山之间银洲湖水域,宋、元大军决战。南宋军民二十余万,战船千余艘,被兵员二万、战船五百艘的元军彻底歼灭。陆秀夫背负小皇帝赵昺蹈海,十余万军民随后投海,流尸漂血,洋水浑浊,天昏地暗,悲壮无比。
玉玺?龙壁?古战场
今冬余避寒伶仃洋西,唯一欲访寻的是崖山海战遗址。珠海实验中学教师张根存,是我十多年前的学生,七年前曾带我去中山市翠亨村访孙文故居,这次跟我商量何时去崖山。我说3月19日,根存说那天周一事多,提前一天,定在3月18日。
此日一早根存来接,驱车向西约百公里,便是崖山祠所在。
“宋元崖门海战文化旅游区”大门做成一艘海船,楹联不知何许人撰:“华夏千古地,崖山忠义情”。“千古”二字,一语双关,意味深长。如何回答“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正是我近日反复思考的问题。
进门正前方,矗立一枚高宽两米多的“传国玉玺”。民间说大宋传国玉玺坠入崖门海底,佑助这一带七百多年来风调雨顺;更为奇妙的是向这枚放大千倍的假古董投钱,就能心想事成。绕过“玉玺”,上台阶,赫然一座“九龙壁”,大小形制一如北京北海,系某公司出资捐建。九龙壁型制起于明代。此碑何所取义?我猜测,大约象征海战之后不足百年明王朝取代了蒙元,恢复了汉人帝制。大玉玺、九龙壁、财源滚滚心想事成,这就是进入崖山祠“海战文化旅游区”第一景点的主题。这是否就是“华夏千古地”当今追求的缩影呢?
沿“行朝草市”向西,路北有三座高约三米、长约十米的“诗墙”。
第一座为田汉1962年撰、岭南关晓峰隶书《崖门怀古》:
云低岭暗水苍茫,此是崖门古战场。帆影依稀张鹄鹞,涛声仿佛斗豺狼。艰难未就中兴计,慷慨犹增百代光。二十万人齐殉国,银湖今日有余香。
老实说,此诗我不敢恭维。
第二座为明末清初陈恭尹撰、当代书法家沈鹏行草《崖门诣三忠祠》:
山木萧萧风又吹,两崖波浪至今悲。一声望帝啼荒殿,十载愁人拜古祠。海水有门分上下,江山无地限华夷。停舟我亦艰难日,畏向苍苔读旧碑。
此诗作于明亡十年之后,古祠已荒芜,苍苔覆旧碑。作者从宋亡看到明亡,不胜惨怛。此诗立于此处,我看正是对于前边复古“九龙壁”的反讽。
第三座,文天祥《过零丁洋》,毛泽东草书。该诗前四句,原诗“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诗墙上伟人的草书是“辛苦艰难起一经,干戈落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萍浪打萍”。文字颇有出入。
继续前进,上台阶进入崖山祠,“沙盘展厅”“国画展厅”“大忠祠”“义士祠”,还有“国母祠”——供奉着跳海小皇帝的母亲。
径直登上“望崖楼”遥望古战场——十余万军民惨死的地方。到这里不能不提文文山《二月六日,海上大战,国事不济。孤臣天祥,坐北舟中,向南恸哭,为之诗》。诗中谈及文山被囚北人舟中,亲眼所见:“……一朝天昏风雨恶,炮火雷飞箭星落。谁雌谁雄顷刻分,流尸漂血洋水浑。昨朝南船满崖海,今朝只有北船在。……惟有孤臣雨泪垂,冥冥不敢向人啼……”
凭栏西望,眼前如文山所说:“六龙杳霭知何处?大海茫茫隔烟雾。”
问南宋为何惨败?文山认为败于朝中“佞臣”,他想的是:“我欲借剑斩佞臣,黄金横带为何人?”我想进一步问:朝中为何有佞臣?贾似道的劣迹大家是知道的了,贾能执掌大权,除了奸诈谗佞,还因其姐是宋理宗贵妃。佞臣,层出不穷祸国殃民,靠的是皇权;皇权与佞臣,实在是分不开的孪生兄弟!
南宋苟安于杭州一个半世纪,积弊日深;被蒙元追赶到崖山时,十余万人中,赵家余裔、宫娥彩女、宦官杂役等竟然占了多半!而北军二万,个个都是虎狼。所以说,当皇权及依附于皇权的集团成为累赘的时候,就是这个政权灭亡的日子。赵宋如此,蒙元如此,朱明如此,满清亦如此。
这摆脱不开的千古噩梦,玉玺、龙壁、宫室、财富得而复失的轮回,在距今一百年前终于被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给打断了。
华夷之辨,忠奸之议
下面我想讨论所谓“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
何谓中国?何谓华夏?是一千年前的赵家、六百年前的朱家,还是流传数千年的中华文化?陈寅恪先生曾论及:“总而言之,全部北朝史中,凡关系胡汉之问题,实一胡化汉化之问题,而非胡种汉种之问题。当时之所谓胡人汉人,大抵以胡化汉化而不以胡种汉种为分别,即文化之关系较血统尤为重要。凡汉化之人即目为汉人,胡化之人即目为胡人,其血统如何,在所不论。”就是说,传统文化在,则中国在、华夏在。元代固然有“蒙古、色目、汉人、南人”之分,清代固然有满汉之别,然其接受并居于主流的是汉文化,故所谓“无中国”“无华夏”,实乃偏激之论。
接着我想议论“忠义”与“奸佞”。
《左传·桓公六年》“上思利民,忠也”,忠的标准是“利民”。《国语·周语》“考中度衷,忠也”,“忠”即中正;《荀子·臣道》“逆命而利君,谓之忠”,认准正道,事君敢于“逆命”,这是“忠”。
先秦古籍里的“义”字,注解多是“宜也”。“宜”即适宜、恰当。《孟子·离娄上》“义,人之正路也”;“正路”即“天道”;捍卫正义,有时不惜付出生命代价,故孟子云:“舍生取义”。
总之,“忠义”服从的对象是“天道”而不是权力。
自有了君权、皇权,就出现了奸佞。何谓“奸佞”?即罔顾天道,唯权力是从,投其所好,谄媚邀宠,然后就可以上下其手、指鹿为马以至于瞒上欺下、祸国殃民。
“忠义”的典型,汉有汲黯,唐有魏征;其前提是汉武帝、唐太宗雄才大略。历代“奸佞”不胜枚举,原因在于,君主大多平庸。
赵宋杯酒释兵权,重文轻武;“天道”发展为“天理”,崇尚“天理”“良心”。“理学”培育了大批志士仁人,如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如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理学认为气节之士应当依据“天理”“为帝王师”,这是中国古代政治伦理的一个高峰。
然而汴水边、西湖畔,奸佞滋生不绝。
崖山“大忠祠”里宋末三杰:陆秀夫、张世杰、文天祥,“义士祠”以及未入祠内的诸多文臣武将,其慷慨赴死诚可撼天动地!然未能挽狂澜于既倒、未能免苍生于涂炭。面对积弊上百年的皇权,忠臣义士无能为力。二十万军民的“忠义”,敌不过一二佞臣的祸害!大忠大奸之争斗,注定了崖山亡国之惨烈。
崖山之后,蒙元接受了中原传统文化,也接受了“理学”。
明清以降,随着皇权不断加强,“天理”渐渐沉入历史长河。
想说的话都说了。根存同学发来完成的“作业”:仿东坡《赤壁怀古》写就《念奴娇·崖山怀古》。初学填词,不谙入声,难免出律献丑,还望识者鉴亮:
碧波无际,远帆尽,如血残阳西下。数尽黄沙,无处觅,十万忠魂烈马。帐上披袍,杯中释甲,汴水琅琊画。春花秋月,后庭舞歇歌罢。
可叹少主幼幼,小牙刚换了,身噬鱼鲨。堪负国殇,人道是,生错在帝王家。菉猗堂中,梦随风去也,余晖接霞。山河依旧,谁说再无中华。
戊戌清明 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