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兽医专业不同年级学生学习状况研究
——以山东农业工程学院为例

2018-04-26 09:09:30刁有江李淑青周佳萍陶庆树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山东济南251100
山东畜牧兽医 2018年3期
关键词:生源畜牧兽医

刁有江 李淑青 马 健 周佳萍 陶庆树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山东 济南 251100)

为了解高职畜牧兽医专业不同年级学生学习状况的差异,笔者从生源状况、学习状况、学习兴趣、选择畜牧兽医专业动机等方面对山东农业工程学院畜牧兽医专业不同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用卡方检验分析其显著性。结果表明:不同年级学生在生源状况、专业兴趣、逃课情况、逃课原因、课后学习情况以及选择专业的动机方面差异不显著;不同年级学生在课堂学习效率及学习自主性方面差异显著。对造成不同年级学生学习状况存在差异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对于提升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给出了对策和建议。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畜牧兽医专业不同年级学生之间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习效果上存在明显差异,为了摸清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笔者对本校高职畜牧兽医专业2015级(二年级)、2016级(一年级)级学生的生源情况、学习状况、学习兴趣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研,以期通过调研数据的分析为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依据和参考。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畜牧兽医专业实行“2+1”模式,即二年在校内学习,一年校外实习,研究对象为在校的2015级、2016级学生。

1.2 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问卷内容主要涉及生源状况、选择畜牧兽医专业的原因、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学习自主性等情况[1]。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22.0对获得的数据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2 结果及分析

2.1 生源状况分析 表1的数据显示出本校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农村籍学生占多数,超过60%,另一方面也发现城市籍生源较2015级有所增长,男女比例基本持平,女生略多于男生;志愿录取比例较高,超过80%以上。卡方检验显示本校2015级和2016级生源在生源来源、性别比例以及录取情况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本校畜牧兽医专业在生源来源、性别构成以及志愿录取情况上相对稳定。

表1 畜牧兽医专业生源的基本情况(%)

2.2 专业兴趣分析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于专业是否有兴趣,往往决定着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表2发现,认为专业有意义、有兴趣的占比超过70%,但从数据中也发现,2016级学生对专业有兴趣的比例较2015级低16个百分点。同时2016级学生在入学有兴趣,现在无兴趣一项中占比达到13.33%,在入学无兴趣,现在有兴趣一项占比只有2.22%。卡方检验显示2015级和2016级在专业兴趣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本校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对专业感兴趣的比例较高,不同年级学生的专业兴趣相对稳定。(2)表2数据也显示出,专业兴趣从无到有以及从有到无是可以转化的,2015级学生对专业兴趣从无到有的转化明显好于2016级,高年级学生对于专业有兴趣的比例高于低年级学生,说明大学生的学习状况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优化[2]。

表2 畜牧兽医专业学生专业兴趣状况

2.3 逃课情况分析 通过表3逃课情况分析显示,2016级学生曾经逃过课的比例高于2015级,卡方检验显示2015级与2016级在逃课情况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通过表4学生逃课原因分析,一部分学生任务授课教师照本宣科、授课方式单调乏味,同时相当比例的学生认为原因不在老师,在于自己不想学。

表3 畜牧兽医专业学生逃课情况

2.4 学生课堂学习情况分析 课堂学习效率方面,2015级学生上课能够专心听讲、效率较高的占比达到42.11%,而2016级这一比例仅为13.33%。无论从上课的专心程度、学习的效率方面明显好于2016级,卡方检验显示2015级课堂学习效率显著高于2016级。以上数据显示畜牧兽医专业不同年级学生在课堂学习效率上存在明显差异,高年级同学的课堂学习效率好于低年级[2]。分析原因,主要是低年级学生存在调剂录取、专业兴趣缺乏的原因,第一学期就开设家畜解剖学、家畜生理学两门专业基础课,内容多、课时少、进度快,学生还没有从高中教师灌输下的学习向自主独立的学习转变,从单纯接受型学习向接受型和创造型相结合的学习转变,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3],很多学生不能适应这种趋势的转变,出现了目标模糊,动机缺失的现象。此外碍于课时、设备、经费的原因,实践课相对较少,对枯燥基础理论的理解存在困难,从学习跟不上慢慢转变为听不懂,直至上课基本不听。而高年级同学经过一年的学习对于专业的认识认知更加清晰,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较高。

表5 畜牧兽医专业学生课堂学习情况

2.5 学生课后学习情况分析 通过表6学生课后学期情况的数据发现,卡方检验显示2015级和2016级在课后学习情况上差异不显著(P>0.05),但课后小部分时间和课后基本不学习占比超过80%以上,2016级甚至达到95%以上,以上数据说明学生还没有很好的完成高中学习模式向大学学习模式的转变,显示出对于大学生活的不适应。表6中也显示出2015级学生对学习模式的转变要好于2016级,表明高年级学生课后学习情况好于低年级学生。

表6 畜牧兽医专业学生课后学习情况

2.6 学生学习自主性情况分析 大学学习应当由高中阶段“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这就强调了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表7数据显示,2015级和2016级在学习自主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高年级学生的表现明显优于低年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之提高,对待学习的态度随着身心的成熟而愈发端正[2],高年级学生在逐渐进入专业课学习后,对专业的认识和自身定位愈发清晰,对学习表现出积极主动的态度。

表7 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学习自主性状况

2.7 选择畜牧兽医专业的动机分析 表8数据显示,2015级和2016级学生在选择畜牧兽医专业的动机上差异不显著。兴趣爱好选择畜牧兽医专业的占比超过5成,学生对于畜牧兽医专业良好的就业前景也是充分认可的,二者比例基本与志愿录取比例相当,动机组成相对稳定,这也很好的解释了畜牧兽医专业志愿录取率高的原因。但志愿录取率和选择专业的动机似乎并不能很好的解释学生入校后的课堂学习效率、学习自主性上的显著差异。可能原因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对于专业的认知和认识是感性的,是理想化的,对专业并没有深刻的认知,这种兴趣是不稳定的,具有漂移性,导致学生进入大学后发现所选专业于自己理想中的专业存在差异,此时如果又没有很好的引导,就会引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下降,课堂学习效果不佳,学生开始自我放弃,从而导致学习自主性的缺失。

表8 选择畜牧兽医专业的动机分析

3 结论

(1)畜牧兽医专业以农村籍学生为主,近年来城市籍生源有所增加,男女比例基本持平,志愿录取率高,生源状况相对稳定。(2)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对专业感兴趣的比例较高,学生选择畜牧兽医专业的主要原因是专业兴趣和就业前景。(3)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欠佳。一方面是由于教师教学方式方法不合理,另一方面是由于学生没有很好的适应大学的学习模式转变。(4)新生对专业的兴趣具有不稳定性,对专业认知比较感性,往往不能转化成较强的学习动机,高年级学生的专业的认知相对理性,对专业的兴趣往往能转化成较强的学习动机。高年级学生在课堂学习效率、学习自主性方面显著高于低年级学生。

4 对策及建议

4.1 涉农专业“准大类”学习模式,帮助学生找到兴趣所在 高职畜牧兽医多实行“2+1”模式,学生在校时间相对较短,大类招生、培养较难实现。根据调研结论,新生对于专业的兴趣具有不稳定性、漂移性,在新生入学后实行“准大类”的学习模式,使学生在专业选择方面具有自主选择权[4],涉农专业公共基础课共同开设,对于专业基础课给学生试听、试学的机会,帮助学生把高中阶段对于专业兴趣的认知理性化,使学生能够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允许学生在一年级上半学期结束时确定专业。避免现在这种录取到哪个专业,入学后发现与自己想象中的不一样时,无法更改,学生无所适从,甚至用被动应付的态度对待学习,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4.2 重视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第一学期的教育教学活动第一学期是决定学生能否适应好并建立专业学习兴趣和信心的极其重要阶段,因此必须重视第一学期的教育教学管理。(1)从教育管理上:通过调研笔者发现,畜牧兽医专业学生进入大学后,没有很好的适应大学学习方式的转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而出现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标不明确的现象。大多数学生是在大二下学期才明白畜牧兽医专业理论知识应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5]。因此,从教育管理上要积极引导学生从心理、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社会角色、生活方式等方面适应从高中生活到大学生活的转变,不仅仅满足于告诉学生应该怎么转变,更应该在学生遇到困惑、困难时,思想政治辅导员能及时跟进,解决他们的困惑和苦恼,帮助他们尽快的适应大学生活,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的习惯,从而重新确立人生的目标。专业认识和认知的教育应该常抓不懈,改变过去专业教育针对性不强、入学教育体系不够完善、入学教育形式陈旧死板[6]的不足,尝试走进养殖场、走进动物诊疗场所等直观展示的方式,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和认知,加强专业思想教育与职业规划教育的统一,从而形成稳定的专业兴趣和学习动机。改进专业教育的方式,建立网络教育平台,形成从单一说教到全面服务的信息体系[6]。对于专业认识和认知的教育应该贯穿于第一学期的教育管理之中。(2)从教学管理方面:对于第一学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应该选择教学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的展开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此外,第一学期的专业基础课必须尽可能多的开展实践教学,帮助学生建立感性认知,使学生从枯燥的、难懂的理论教学中解放出来,从而建立起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形成自我激励的良性循环,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3 重视教学改革,提高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度 传统讲授式教学方法,教师讲而学生被动的接受,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处于支配地位,缺乏参与感,不能很好的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形成教和学的良性互动。因此,努力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引入诸如“对分课堂”、“BOPPPS”等教育教学模式[7,8],开展系统性教学研究,努力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实现“我要学”“主动学”的转变。

4.4 梳理岗位需求,强化实践教学 高职畜牧兽医教育应当突出实践应用,本着够用、实用的原则把未来学生可能的就业岗位需求梳理出来,对每一项操作技能进行标准化,提高实践教学的针对性,扩大实践学时的占比;加强校企联合,充分利用学校兽医院以及周边的养殖场、兽医站、动物诊疗机构,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临床实践的场所,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学会从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教学内容中去分析问题,尝试去解决临床实践中的问题,促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培养稳定的专业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畜牧兽医人才培养质量。

[1]陶庆树,钱克善, 王姝等. 应用型本科院校新生学习动机调查分析与培养—对金陵科技学院新生的调查研究[J].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1(2): 80-83.

[2]曹姗.大学生学习状况调查分析[J].北京教育·德育,2016(12):62-65.

[3]李向阳,张兴涛.大学生学习状况调查与分析[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1):19-23.

[4]史克华.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分析[J].科教导刊, 2017(2):158-159.

[5]杨芷郁.畜牧兽医专业大学生学风现状及对策论析[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3(1):43-44.

[6]李颖,武瑞, 王长远.畜牧兽医类专业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探析[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3(11):180-182.

[7]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12(5):5-10.

[8]曹丹平,印兴耀.加拿大BOPPPS教学模式及其对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2):196-200.

猜你喜欢
生源畜牧兽医
长洲怡生源记货单考论
广州文博(2023年0期)2023-12-21 07:23:28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当代党员(2022年9期)2022-05-20 16:24:34
《现代畜牧兽医》杂志征订启事
我是兽医志愿者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猪业科学(2021年6期)2021-08-12 06:42:42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今日农业(2020年15期)2020-12-15 10:16:11
兽医改行搞发明
兽医
2019年全国畜牧兽医
家禽科学(2018年10期)2018-10-16 09:30:52
动物园兽医
小主人报(2015年23期)2015-03-02 01:5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