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陵县双龙镇党委副书记、索洛湾村党支部书记 柯小海
我们索洛湾村位于黄陵县城以西47公里的大山深处,十年前还是一个位置偏僻、产业薄弱、发展滞后的小村子,群众缺乏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全村人均纯收入不足2000元。2017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2.8万元,村集体经济积累达到2500余万元。我们有自己的停车场、合作社、旅游小景点和小吃一条街等村级集体产业。能取得这些成效,主要是党的政策好、上级领导好,是与省市县镇各级对我们的关心与支持分不开的。说起我们自己,就是提前了一步,迈早了一步,先行了一步,率先实施了“三变”改革。
建学校、修村路,赢得群众信任。我当上村主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建学校。村里没有钱,我就跑到县里找领导。当时县扶贫办包扶我村,也没钱。只有靠自己了,我们就把学校搬到私人家中,拆房。仅仅用46天的时间就修起了10间大瓦房,花费3.6万元。第二件事就是修村上的道路,没有钱,让群众投工投劳,但是群众都没有来。我就把关系比较好的叫来修路。从这两件事开始,群众对我有了信心,说这娃干工作还可以。
发展产业,解决群众温饱问题。2000年上任以来,经过反复讨论,我们先尝试秦川牛养殖,解决了长期没有产业的问题。又带领群众建设蔬菜大棚,基本解决了群众的吃饭问题。当然,在发展过程中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也养过蘑菇、种过水稻,还发展过养羊、养鸡、养猪、养鱼,村上也成为了产业发展的试验田,但这仅仅是解决了群众的温饱问题,要想致富,必须谋求新的发展。
抢抓机遇,建立集体产业。2003年黄陵矿业公司二号煤矿上马,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们首先从支持矿区建设打基础,在企业初期建设、征地协调等各方面帮助企业发展,建立了良好的企地关系。随后,企业也对我们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我们先后成立了龙湾停车场、洗车场,组建了运输公司,“依托矿区办企业”让我们收获了第一桶金。从那时起,我村有了集体积累,群众也享受了第一次集体分红,最高的一年我们村每人分到了17000元,随后的几年我们给群众统一配备了电脑、电视等。目前,我们还每月给群众发放米、面、油和洗漱用品。
适应形势,谋划长期持续发展。2013年,黄陵国家森林公园开工建设,为我们带来了第二次机遇。村“三委”班子提出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路。我们率先从社区建设入手,启动了索洛湾新型农村示范社区建设,一期项目53户全部竣工,群众入住。二期项目主体全部建成。随后,我们围绕“大公园打造小景点”的思路,实施了鱼池沟景点开发项目、沮河漂流项目、仿古牌楼建设。同时,完善旅游产品开发和接待服务,建立了山核桃工艺品加工厂、半亩田生态园、生态花园餐厅和采摘园,走旅游吃、住、娱和观光的旅游产业链条。
深入推进“三变”改革。为了实现土地集约化利用,村集体整合村上可利用土地资源,让村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又将部分集体土地或资产反租给村民,承租村民所付承包金纳入集体收入。同时实行资源折股。在村集体经济发展中,索洛湾村还有一个有效的做法,就是让村民把属于自己的资源或资金折合为股份加入村集体经济,以此作为分红受益的本金,使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比如,村办停车场就是村集体占股51%,全体村民以土地折股占49%。还有2013年投资建设的索洛湾古镇商业一条街项目,其中121套商铺,根据户型和面积不同,村民只需出8至20万元的资金将其购买,并折合为股金持股,成为古镇未来发展的股东,每个人都能享受到集体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
我们在村上推行了三项管理模式。一是制度管理。建立了“三不三要三规范”,即:不贪不占不拖拉,要勤快要务实要敢负责,理论学习经常化、事务决策民主化、财务管理透明化。同时,在村级各项事务管理上也出台了各类管理制度,规范村组运行。特别在群众关心的集体产业管理上,做到管理规范、公开、透明。
二是党员参与。村组的党员要参与,把党员培养成干部,通过党员值周制,村干部板凳轮流坐,都来当村官,大事支部研究,集体决策,小事党员主张,提高党员的参政议政能力,既调动了党员的积极性,又推动了工作的落实,也使党员感到有担子、有压力、有责任,形成了共同管理村组发展的新模式,也促进了外出党员回村创业。党员赵崇斌的核桃加工厂、阮斌的生态花园餐厅等带动了部分青年创业的积极性。
三是群众监督。村组事务大家共同治理、共同管理、共同监督。建立了周一村干部例会制度,会上,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群众疑惑,不搞“一言堂”,大事小事会上定,公开议论。坚持“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村党支部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大事群众表决,把村里大事小事交由村民代表大会集体决定,实现村务管理由“为民作主”到“由民作主”的转变。
帮助群众解小事化难事。村里的人由于年龄不同、文化不同,要有耐心听他们的反映,用真诚的方式为他们解决眼前的小事急事。我们原崖头庄村民潘文龙,当过村干部,看似很坚强,其实家庭的拖累对他是个沉重的打击,生活困难、举步维艰,就是不愿意对人说。像他这样的人有很多,我们必须要了解,要帮扶。
建立便民服务通道。一是通过服务室为群众服务。严格坐班值班,建立便民服务室,率先从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入手,为群众提供政策、村务咨询,代办各种审批事项。二是发挥合作社功能。针对群众技术落后、销售不畅、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低的现状,村集体整合了原有的蔬菜、中蜂、山核桃工艺三个小合作社,成立了索洛湾轩辕土特产专业合作社,吸纳成员58人,通过提供产前揽订单、产中助管理、产后帮销售多种服务,帮助村民科学种植、提高效益,共同打造索洛湾农产品品牌。同时,合作社还积极开展线上线下销售,在淘宝、乐购等电子商务平台开办网店,在西安、延安、宜川等地开办实体店,实现了农户与消费者“双赢”的效果。
破解群众思想禁锢。村上发展好了,群众有了小富即安的思想,我们就组织群众外出考察。2004年,我就组织群众考察,去了河南南街村。从那时起,我每年都组织群众外出学习考察。一方面开拓眼界,另一方面转变小富即安思想。
实现共同发展,同步奔小康。在自身脱贫致富的同时,坚持强村带弱村、先富帮后富,采取“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方式,吸纳周边村组35户贫困户加入合作社,为每户贫困户免费提供10箱中蜂,对于有养殖能力的,对其生产的蜂蜜统一收购、销售,对无技术无条件的,由合作社中蜂养殖基地代管托养,年终分红,仅此一项户均年增收13000元以上。
我们村实行的管理方式其实很简单,就是民主和监督。我是村支书兼村主任,但我从来不管钱,收入多少、开支多少、往哪儿花,都由理财小组掌握,提出初步方案,“两委会”召集村民代表集体讨论决定。再就是村上的大事小事,实施过程中村民监督委员会全程参与。实施完成后,一律按决定进行公开。村上的事大到修建工程,小到救济物品,都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还有一点,村干部不仅是群众的主心骨,更是群众的榜样,千万不能胡整。这些年,我给村上办事,没花过一分钱公款,没吃过一顿酒席,没抽过一盒烟,没加过一升油,贴自己的钱也是常有的事。我们村从未出现过上访事件。当村官难,当个好村官更难。管好自己,才能管好一个村。
在发展中,我们也遇到了几多波折和困难,但是只要你抱着一颗大公无私的心,真正为群众谋利益,群众最终会认可你的,会支持你的,也会拥护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