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检测及维修技术的探讨

2018-04-25 06:13刘方
科学与技术 2018年12期

摘要:为了做好线路检测与维修工作以达到提高线路质量的目的,通过介绍工务部门使用的轨道静态检测和轨道动态检测两类设备及其方法,阐述了工务部门检测工作现状,从轨道检测需求与实际效果存在差别、检测设备之间并未有机结合、数据信息管理存在不足、工务部门人员整体认识不足4个方面分析了目前轨道检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科学分析合理利用、合理分工配合使用、数据管理信息化与科学化、加强培训以提高知识和技术水平5点改进轨道检测工作的建议,供工务部门检测人员参考。指出在“检、养、修”分开的管理模式下,利用轨道检测数据信息资源更好地指导线路养护维修,是工务部门广大技术人员不断努力、尝试和探索的方向。

关键词:线路养护;线路维修;线路检测;轨道检测

1 概述

多年的发展使得我国的铁路系统获得了良好的发展,为了能够更加系统的管理铁路,一直以来铁路部门就在探索的过程中,摸寻着高效的管理模式,以期通过科学的管理方式最大化管理职能与管理作用,实现铁路系统的稳定、健康、快速、持续发展。作为铁路系统最重要的管理部门,工务部为铁路的舒适、安全运营提供着各种各样的支持。众所周知工务部负责着桥隧、路基、轨道的管理与养护工作,可以说线路的维修与养护是完全离不开公务部门的。与之对应的是工务部有着各种各样的轨道检测设施,这些设施与装备为线路维修提供着不可或缺的支持,且这些设备所提供的轨道检测数据还未线路的维修与养护提供着各种各样的资料参考,提高了线路修护的质量与效率。

2 常用轨道检测法

2.1 静态检测

所谓的静态检测就是在检养修工作结束后进行工区探伤与检查的活动。近些年国内许多工务段均组建了检查车间,比如线路检查和隧道检查这两类车间就是其中的代表,以此建立了十分专业的检测团队。借助于轨道检测设备与钢轨探伤仪,用人工检测的方式对管辖线路做周期检测,用于掌握线路设备状况,并建立信息化数据平台,负责为车间与工区提供线路检测状况。当检测区域存在问题,工区与车间就可以及时更换与校正轨道线路,从而使列车成功、安全的运行。

2.2 动态检测

动态检测就是在结束了跟车检测后,将车载式动态检测装置、晃车仪、添乘仪等设备作为获取线路信息的渠道,检测线路相关数据。可以说这些设备为线路信息获取提供了巨大帮助。从某些角度来说线路信息的扩大,对于线路维修与保养而言具有指导意义。

3轨道检测问题

3.1 检测需求和实际检测结果存在差距

这二者之间存在的差别是轨道检测工作探讨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话题。在轨道检测过程中动态检测获取的是原始数据,但因为分析、处理的角度、层面不同,使得这些数据并没有起到指导维修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轨道检修工作作用的发挥。

3.2 检测设备没能实现整合

在轨道检测中轨道检测车是信息化水平最高,说服力最强的检测装置。数据处理系统与自动检测系统对于轨道形位的判断与检测而言有着重要的作用,其所获得的数据可以用于线路即时情况的反馈。轨道检查仪与添乘仪作为人工检测设备,往往只是补充型检测装置,很容易受到环境因素与人为因素影响。在检测过程中,自动检测设备与人工检测设备并没有实现合理分工,经常会出现本末倒置问题。即自检设备常被用作线路维修质量的考核,而人工检测设备责备用作维修数据服务。

3.3 信息管理薄弱

从轨道检测所获得的检测数据是轨道状况的真实反映,检测数据通常都会作为轨道维修与保养的依据。不过因为在轨道检测中设计的项目比较多,存在数据量较大的问题,所以在数据传送和整理过程中,受限于网络、信息管理能力的不足,如数据简化、种类单一以及信息可信度较低的问题,导致数据的使用和保存经常会影响到轨道保养与养护效果。

3.4工务人员能力有限

轨道检测数据能够为线路维修与养护提供支持,可以帮助工务部及时了解线路的运营状况以及潜在风险。不过一些操作人员由于对其重视度不足,工作态度不端正,甚至有些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有限,导致数据分析、数据利用、数据传输并不能为线路保养提供参照和支持。

4 对检测工作的改进建议

4.1 转变检测观念,提高对检测工作重视度

受传统思想限制,轨道检查车一直被视作线路质量考核,并没有发挥轨道检测的本质作用,维修与检测成为了被动的关系,从中可以看出轨道检查车在线路维修中存在比较大的矛盾。这种矛盾和铁路部门的管理方式有很大关系。所以必须要理顺关系用于解决管理矛盾,积极发挥轨道检查车的线路维修指导与优化作用。

4.2 科学分析合理检测

轨道检测数据可以为线路维修与保养提供支持,所以线路检修部门必须妥善利用轨道数据波形图与参数数据,用所获得的数据制定维修计划,进而提高线路检修计划合理性、科学性。特别是轨道的质量指数,更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这是因为这一指数是轨道质量反应的统计特征值,可以被用于轨道区段质量综合检测,对线路检修有着指导作用。

4.3 科学化、信息化数据管理

检测数据的管理工作是管理部门应予以高度重视的问题,唯有建立系统化、专业化、科学化的信息平台,利用年度、季度、月度评估工作,才能够真正的保障线路维修养护质量。信息数据的采集、分析都需要由专业的人员负责。轨道车操作人员、技术管理工作人员以及工区车间检修人员都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操作,落实责任管理制度,明确分工,以便更加迅捷的完成数据调用,发挥数据价值。

4.4 加强人员培训

不论什么时候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都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所以企业一方面要利用培训活动提高轨道检测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另一方面则要做好轨道检修人员的培训工作,增强检修人员对轨道检测数据的使用与理解能力。以便检修人员可以根據轨道检测数据获知线路运营问题,制定科学的检修方案,提高线路维护质量。

4.5 合理分工并配合使用。轨道检查车是线路

检测的主要设备,其技术先进程度和数据准确性是其他检测设备无法比拟的。它与其他检测设备的合理分工、配合使用是很重要的,关键是合理设定轨道检查车的检查周期。对于轨道检查车的检测周期,《铁路线路维修规则》[1]有较明确的规定,要求各铁路局的轨道检查车,对允许速度大于120km/h的线路,每月检查不少于2遍(含基础设施检测中心轨道检查车的检查);对年通过总质量不小于8.0×107t的正线,每15~30d检查1遍;对年通过总质量在(2.5~8.0)×107t范围内的正线,每月检查l遍;对年通过总质量小于2.5×107t的正线,每季度检查1遍;对状态较差的线路,可适当增加检季度检查1遍;对状态较差的线路,可适当增加检查遍数。

5 结语

做好轨道检测工作就是在为保障线路质量奠定基础,轨道检测能够为线路维修与养护提供坚实的保障。在铁路系统快速发展的今天,不论是客货混跑、客运专线还是高速铁路对于铁道干线质量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这就为铁路管理系统与轨道检测质量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唯有使用先进、科学的检测设备与检测技术才能够实现检测项目的综合想发展。从铁路检测体系的发展前景来看,我们也可以看得到轨道检测也在朝着可靠化、方便化、科学化发展。轨道检测数据对轨道检修而言是重要的信息数据,所以轨道检测工作值得技术人员重视与探索。

参考文献

[1]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线路维修管理规则[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6.

[2]杨运棣.轨道检测方法与线路维修的关系研究[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8(02):108-110.

作者简介:刘方,男,1979.08,天津,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铁路线岔设备检测技术研究。

(作者单位: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工务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