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tter,本名王博,现居上海,从事建筑与城市设计相关工作,兼职摄影,曾与500px等摄影网站签约合作。拍摄内容类型多样,近来专注于动态摄影。经营有微信公众号“iPotter的动图馆”,与微博“iPotter的动图馆”,分享GIF、Livephoto等动态摄影作品,交流动态摄影经验。
动态摄影,是指利用前期拍摄与后期处理,使得照片中的某一部分处于不间断持续运动,并最终以动态图片格式存储的一种摄影技法。动态摄影既有视频文件的动态效果,又有图片文件的灵巧便携,具有动静结合的特殊艺术效果。
初识动态摄影,是在微博上看到JamieBeck的摄影作品,当时就被他巧妙的设计,精湛的技法折服。Jamie的作品主要追求艺术性的表达,国外还有Micael Reynaud等以趣味性表达为主的动图摄影师,以及GIPHY、Cinemagram等优质的动态摄影分享平台。而在国内,动态摄影还较为小众,但也有“一闪”这样的平台在推广发展。
动态摄影的表现效果,比如我下面要介绍的所有图片,大家可以扫描左边二维码观看,相信特别的效果会让你过目难忘。
动态摄影的重要因素就是画面中的某一部分需要做规律重复的运动,从而带来不间断的动态效果。无人机航拍带来的特殊视角,可以带来信息量更大的拍摄内容,更容易捕捉画面中适合做成动图的部分。此外,夜间航拍的长时间曝光(2.6s)压缩成一张照片所拍摄到的“车流轨迹”,同样适合做成动态,带来类似于延时摄影的效果。
延时类动态航拍摄影的拍摄多用于拍摄城市夜景,以车流轨迹作为动态部分,下面详细阐述这类动态航拍的前期与后期流程。
机位的选择:拍摄前要大概构思出想要的效果,即照片中的动态与静态部分。两部分要相对独立,主体和光线上要做到互不影响,这样可以为后期带来极大的便利。我的经验是动态部分多数选择为前景的街道,标志性的建筑物则作为静态背景。
拍摄参数:机位选好后,打开无人机的三脚架模式,再做细致的调整。打开拍照模式,选择手动拍摄模式(M档),把快门控制在2-6s,选择较低的ISO(100-400),配合适当的光圈。(较高端的无人机拥有较大的感光元件,和更为丰富的拍摄选项,应选择较小的光圈,并且精准对焦再进行拍摄,笔者用的是“御”Mavic Air,在M档下只能调节快门与ISO,我通常用I SO LOO,2s左右的快门拍摄)。存储格式选择RAW(DNG)格式。
拍摄操作:设置好参数后,要在同一机位连续拍摄10-15张照片,这其中包括制作动图所需要的8-10帧照片,以及一些因为长曝而模糊和难免的透视变化带来的不可用照片。这里可以选择较短时间间隔的定时拍摄,或者手动连拍。
主要应用的软件是Adobe的Photoshop。我们点击“文件-脚本-将文件载入堆栈”,选择前期拍摄的RAW文件,并勾选“尝试自动对齐源图像”来修正机位的轻微变动;
从堆栈产生的十几个图层里,选择清晰度最好的10张照片(夜拍长曝比较多,难免出现糊片),裁剪掉因为镜头偏移产生的空白像素;
堆栈降噪:选中10个图层,Ctrl+J复制一组。选中复制的10个图层,选择“图层-智能对象-转换为智能对象”;再选中堆栈合一的智能图层,选择“图层-智能对象-堆栈模式-中间值”,就可以明显看到照片中的噪点降低了。(对于感光元件较小的无人机,这一部堆栈消除了照片中的随机噪点,只留下照片中固定不动的部分,大大提升了后期空间。)
用“Camera Raw滤镜”对堆栈图层进行后期调色处理,主要调整因为城市光污染带来的曝光问题以及色彩问题。再分别选中原始的10个图层,Alt+Ctrl+F,把同样的Camera Raw滤镜分别应用于这10个原始图层。
把原始的10个图层拖到堆栈图层之上,关闭其他9个,只留下一个图层,并建立图层蒙版,蒙版填充黑色。此时黑色的蒙版遮挡了这个原始图层,窗口显示的是堆栈图层。我们用白色画笔工具在蒙板上一笔一笔地描出画面中的动态部分——即道路上的车流部分。这样这个图层的動态部分就会露出来,叠加在堆栈图层之上;按住Alt键,将蒙版一个个的拖到(复制)其他原始图层上:
动图制作:调整图层状态为:关闭其他图层,打开第一个原始图层和堆栈图层,点击菜单栏“窗口-时间轴”,调出时间轴工具栏。点击工具栏中间的“创建帧动画”(若无此选项,侧点击下三角号,调出这个选项);
改变图层状态:关闭其他图层,打开第二个原始图层和堆栈图层。点击“时间轴”对话框下面一行最后的“新建帧”按钮;关闭第二个,打开第三个原始图层,点击“新建帧”,以此类推……最后打开第十个原始图层,点击“新建帧”,这样一共创作了10个视频帧,点击“时间轴”对话框下面一行第二个“重复次数”的按钮,改变成“永远”重复。
选中所有视频帧,右键改变动画时间,此时可以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观看动图效果,直到调整到满意的效果;
动图的输出:点击菜单栏“文件-导出-存储为web所用格式(旧版)”,打开GIF导出对话框。这里我们可以用到的是调整图片尺寸的功能,左侧可以看到输出文件的预估大小。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调整图片大小。给大家一些参考,一张10帧的1600X900的动图,大概是2-3MB的大小。至此我们就完成了一张动态航拍摄影的全部过程。
与以上过程基本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循环类动图需要连贯高速的捅捉动态画面,所以前期建议大家直接拍攝4K视频。后期用KMPlayer播放器的高级捕获功能,逐帧原像素截图。再利用视频截图在PS上进行堆栈、蒙版擦除动态部分,动图输出等一系列过程。
GIF是最为主流的动图格式,连一向有些“嫌弃”GIF的iOS系统,今年也在系统相册里开始支持GIF了,但GIF最多只能显示256种颜色,在涉及到一些颜色较多的场合,尤其是有颜色渐变的部分,会出现色彩断层,导致输出效果不够理想。2004年出现的APNG格式,相对GIF,有着更为优秀的画质,但却发展缓慢,Safari、Chrome等浏览器近年才逐渐支持APNG,更别提论坛、朋友圈等网络平台。此外,苹果也创造了一种动图形式,叫做Live Photos,与3DTouch结合,有较好的观看体验,更可以在iPhone上直接进行录制,并作为壁纸使用,Live Photos与iPhone 6s同时出现,一度被苹果极力推广,但因为体积臃肿、录制效果一般,并没有很好的反响。
所以最为主流的动图分享格式还是GIF。主流网络平台对于动图的支持情况如下:微博支持GIF以及Live Photos,且文件大小不限;微信朋友圈不支持任何形式的动图;微信公众文会对横边大于640像素的GIF文件进行压缩,压缩后的图片清晰度惨不忍睹,建议直接用PS导出横边等于640像素的GIF文件,上传到公众平台;大疆论坛等各图片论坛,要求上传的GIF文件不能大于2MB,也需要主动压缩。
自定义程度最大的制作软件就是Adobe的Photoshop。Mac系统上有一个PicGIF的软件,可以通过批量导入每一帧的图片来制作GIF,同样可以自定义图片尺寸以及播放速度,但这个软件导出的GIF清晰度一般,体积却很大。
此外,iOS手机系统上的ImgPlay应用也可以用图片或者视频制作GIF,自定义程度颇高;intoLive应用可以把GIF转换成为Live Photos,作为手机壁纸,并用3D Touch观看动态效果。
记得小时候家里有一副黄果树瀑布的画框,利用灯光的移动来营造瀑布流动的效果;也记得第一次看到哈利波特的电影,魔法世界的照片,里面的人会朝着哈利挥手微笑……视频拍摄这么普及的今天,还是会怀念被动态摄影吸引的感觉。自己开始拍摄的这几年,手里也积累了一些作品,甚至还让已经“死干净”的电子相框活了过来。
我始终相信,动态摄影会是未来摄影的一种发展形式,Live Photos出现的时候,我以为时机到了,但是过于随意的拍摄效果太差,想要实现较好的效果又有较高的技术门槛。而这个门槛会不会成为职业摄影师在器材普及度爆炸的今天,体现自身价值的机会呢?期待更多的人能通过笔者的抛砖引玉,用本文的方法为自己制作一张非表情包的动图作品,一张Live Photos作手机壁纸。也期待更多的摄影爱好者有机会接触到这种摄影形式,交流提升技术,再从技术回到内容,进而提升动态摄影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