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BI理论的基础阶段语法教学新探

2018-04-25 09:43杨爱军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

杨爱军

[摘 要] 现代教育理论、教学方法的高速发展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产生了较大冲击。研究发现,以内容依托理论为核心的CBI教学法对于外语学习质量的影响尤为突出。在对内容依托理论(CBI)进行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将CBI理念与中学关系分句教学相结合,以教师为主导,以学习者为主体,通过融合语言习得的形式、功能、意义,使语法知识学习成为语法学习,使学习者的语法能力得到内化,有效提升了外语教学的质量。研究为中学外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新的路径。

[关键词] CBI;基础阶段语法教学;关系分句;教学模式

一、引言

传统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讲授语法项目,学生被动接受、记忆、操练的模式较为普遍。这种模式低效费时,究其本质是未能遵循外语学习规律,人为割裂了语言内容与语言知识的联系。为此,《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做出了明确要求:教师应重视在语境中呈现新的语法知识,在语境中指导学生观察语法项目的使用场合、表达形式、基本意义及语用功能,通过练习和活动巩固语法知识,在语境中帮助学生学会应用和表达意义;以既有层次又强调整合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发展英语语法意识和能力[1]。

以上表明,教育主管部门已经意识到传统语法教学模式的弊端,充分认识到语法教学不是语法知识教学,应遵循外语学习规律。

二、内容依托理论(CBI)及其可行性分析

(一)理论内涵

Sticht认为,人类所有的智力活动,如思考、沟通、解决问题及学习等既需要过程(processes)又需要内容知识(content knowledge)[2]。他的研究表明,语言学习既需理论支撑,也需内容承载。Krashen认为, 只有当习得者接触到“有意义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meaningful & comprehensible input) , 才能习得语言[3]。即语言学习质量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内容不能与既有语言能力存在较大断层(language gap),二是语言学习不能脱离具体内容。他的观点与“内容依托教学法”(CBI)理念的核心思想相通。

“内容依托教学法”(CBI)的核心思想是以语言三要素——形式、功能、意义为参照点,将语法规则(形式)以具体内容(意义)为依托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应用(功能)。即语言技能教学建立于学科或主题内容教学之上,在提高学习者学科知识水平与认知能力的同时,促进其目标语能力的发展[4]。

(二)基本原则

(1)融听说读写等技能为一体。长期以来我国外语教学注重对学习者知识的积累,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teacher-centered)。通过系统讲授语音、语法、词汇等具体语言知识,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技能[5]。分项教学导致学习者过度割裂语言技能之间的联系,使语言学习质量下降。内容型教学法则提出了整合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的理念,将语法和词汇等内容融为一体,有效地解决了语言学习中目标语被割裂的问题。

(2)提倡学习者要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交际法使教师和学习者的身份发生了质的变化,教师从教学主体转变为主导,学生由接受者转变为学习过程的主体。CBI也是交际法的分支,提倡学习者参与教学全过程。

(3)内容的选择应与学生的兴趣、生活、学习有关。强烈的学习动机对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质量产生较大推动[6]。学习动机产生的前提是学习者对于教学内容的期待度。当教师选择学生关注的话题时,学生的学习期待值便会提升,学习动机得到加强,产生了理想的语言学习条件。这种教学理念被认为是发展语言能力更为自然的一种方式,与母语习得方式一致。语言始终是外壳,没有内容和内涵,仍然无法交际[7]。

(4)选择真实语料。内容型教学法(CBI)的核心内涵之一是教学语料的真实性。它要求所用语料来自生活,而非人工语言,既要求语料的真实,也要求任务内容的真實。真实性指语料应来自客观存在,如一段名著原文、一个故事、一篇演讲等,服务于语言学习。教学任务的设计应有一定的文本情景,能反映真实世界的实际状况。

(5)直接学习语言结构。内容型教学法(CBI)提倡将学习者暴露于真实的(authentic)语言环境中,但是并不回避语言结构的直接教学,它认为如学习者只进行可理解性输入,不能导致语言学习的成功。对语言结构,如语法现象等,可有意识地进行学习,将语言结构与具体语料结合。

基于以上原则,本文将探讨如何使语法教学与内容型教学法(CBI)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学习者的外语学习质量。

三、基于内容依托理论(CBI)的关系分句教学应用

关系分句知识点多,理论性强,多数教师习惯以传统讲授为主,学生参与度较小。教学效果较差,学生学习质量不高。在本文中,作者将从八个方面解析内容型教学法(CBI)在关系分句教学中的应用,为语法教学提供新的路径。

(一)导入活动设计

根据内容依托教学法的基本原则以及《大纲》中关于语法教学的基本要求[8],在语法教学中,要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用归纳式(description)代替传统语法教学的结论式(prescription)。教师可采取以下策略设计导入。

第一步:通过情景法(situational teaching),使用典型教学道具,创设真实语境。如穿着新装,在黑板上板书:

I wear a new coat today.

My brother bought the coat for me.

I wear a new coat today which my brother bought for me.

让学生观察前两句中的 a new coat和the coat在第3句中的变化。

第二步:讲解关系分句原理:关系分句是一个分句修饰名词或者代词,其本质功能与词或者词组相同。如:

The man standing near the bank is our manager.

The man who is standing near the bank is our manager.

明確两句中的standing near the bank和who is standing near the bank功能为定语。

第三步: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模仿例句描述真实场景。教师随机观察学生是否存在语言问题。

(二)理论讲解(第一阶段知识)

经过一定量的操练,教师通过以下两个例句,讲解先行项、关系词及如何判断关系分句所需关系词。

1. This is the book that/which I want to buy.

2. This is the girl who/that will go with you.

(三)语言实践1(头脑风暴)

将学生分成5—6人组,要求学生用“This is a...that/which/who...”结构出谜语。组内成员均使用这个结构一次后,完成的小组到讲台前喊BINGO。教师选一位学生进行示范,猜出谜语的同学可以获得奖励并指定另一位学习者继续。具体格式:

What is it?

This is an animal that helps people with farm work.

This is an animal that has grey or brown fur.

This is an animal that is smaller than a horse.

Its a donkey.

在此环节,学生初步掌握关系分句的使用,同时降低了对关系分句的畏难心理,还能获得较多的语言输入和一定量的语言输出。符合内容型教学法(CBI)的原则。

(四)理论讲解(第二阶段知识)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理论[9]及内容型教学法(CBI)的原则,为保证学习质量,学习者每个学习活动中的新信息不宜过多。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将关系分句理论知识分解为三个阶段。本阶段重点为关系词的省略、只使用that的情况和all that与all和what的区别。

1.关系词的省略问题。教师将学生上一活动的典型语料用以下3个例子呈现出来,让学习者观察三者的异同之处。

I support your plan which/that you proposed the other day.

I support your plan (which/that) you proposed the other day.

I support your plan which/that is important in our work.

前文提到,关系词的选择与关系分句中所缺成分关系密切,学习者会注意到which、that是否省略与其在关系分句中的成分有直接关系,得出这个结论:当关系词在关系分句中做宾语时,关系词可以省略;当关系词在句中做其他成分时,一般不能省略。

2.只能使用that的条件。此部分理论性较强,故建议直接讲授为主。关系分句中,只能使用that的情况:

(1)当先行项是:all, any, anything, something, everything, nothing或被它们修饰时。

A good book is something that can benefit all.

(2)当先行项被形容词的最高级或序数词修饰时。

He is the most fascinating man (that) women can imagine.

(3)当先行项被the only, the very, the same, the last 等修饰时。

The only person that can help you is your supervisor.

(4)当主句句首为who或which,关系分句中引导词用that。

Who is the man (that) you want to visit?

(5)当先行项既有人又有物时。

Theres only one student in that school (that) I want to visit.

3.all that与all和what的区别。此为学习者易错结构。all that相当于what。下例中that是宾语,可以被省略。

All (that) you need is a good rest.

What you need is a good rest.

(五)语言实践2(故事写作)

本阶段理论知识多且散,为加深其语法内化程度,合写英文故事。每人使用1—2个知识点(事先讨论主题,做好分工,梳理故事的梗概),内容要求越有趣越好(the funnier, the better)。任务完成后相互交流,组成完整故事。选择部分小组在全班朗读。

(六)理论讲解(第三阶段知识)

第三阶段理论知识为提升部分,包含whose的用法、限制性关系分句与非限制性关系分句的区别。

1. Whose的用法。Whose 的用法要使学生明确,whose在关系分句中不仅可以表示“人的……”,也可表示“物的……”含义。如:

I find a boy whose coat is stranger than mine.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特殊教育学校在线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PBL教学模式在中西医结合妇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