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思文
连日来,同学们忙着照相、写毕业留言……当班主任一声令下:同学们,毕业了,收拾东西离校吧!教室里顿时哭声一片,当然陪着一起流泪的还有老师们!
同样的场景,在我校年年上演。要毕业了,对学校、老师和同学,孩子们大多有些依恋。为何一所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初级中学让孩子们如此懂事、感恩和留恋呢?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当我们的教育一直着眼于学生心灵的培育,在其内心留下一份仁爱与感恩时,就会培育出更多真正优秀的学生,这样的教育也才是真教育、成功的教育、终生受益的教育。
曾几何时,也有不少学校,乃至一些所谓的高升学率的“名校”,学生戾气十足,在毕业季,或毁坏公物,或殴打同学甚至老师,或撕书抛洒……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难怪有志之士痛心疾首:“我们辛辛苦苦培养的学生是群白眼狼,罪过呀!”更多的老师不住地慨叹:“好的教育是真教育,能唤醒学生心底的爱”。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先生还指出:“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真教育就是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不跟风,不作秀,不急功,不近利。“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和“育,养子使作善也。”真教育是慢的艺术,真教育是爱的教育,真教育是修道养德的过程。求真知既包含对知识的追求,追求真正对学生成长有益的知识,也包含追求知识的态度;传真情强调的是发挥情感因素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唤真心既包括求真知的心,也包括养成真的情感。最终目的是做真人,即做一个真诚的人,做一个真实的人,做一个表里如一的人,做一个追求真理的人,做一个追求真善美的人。而做到真教育的学校,绝不是那些将应试发挥到极致的学校,也不是那些一味提倡竞争、剥夺学生权益的学校,更不是家校合力剝夺孩子体育、兴趣的教育。
真教育不是把“水桶”灌满,而是把火点燃;真教育不是升学,而是达成终身幸福;真教育不是训练,而是生活和创新;真教育不是管束,而是唤醒和激励。人格比知识更重要,灵魂的美善比分数的高低更重要,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多么诗情画意的表述!其告诉我们教育是“慢”的事业,容不得我们急功近利、揠苗助长;教育是静静的陪伴,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教育是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的主旨即唤起个人对美好事物的欲求;教育活动的终极价值追求,在于通过良好的朋友式的师生互动,达到激活灵魂,化育人格,提升心灵。实际上,当年的西南联大之所以始终令人怀念,除了老师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很大程度上还是在学生心里播下了仁爱的种子。“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也。”教育,要长善,通过孩子擅长的活动,培养孩子专注、冷静、克制等品质。教育应通过长善来救失,应忽略孩子的失误,让孩子把优点发挥得淋漓尽致。
上学≠学习,学习≠教育。那么究竟什么是真教育呢?著名心理学家史金纳是这样概括的:教育是把学校所学的东西忘光了以后,还留下来的东西。当你走上社会若干年后,再回过头来看看学校给你留下了些什么,真正留下来的不外乎这三样东西:文明素养、学习习惯、生活能力。素养、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就是教育,这是真的教育,这是学生真正需要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