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
网络同任何新生事物一样,它是一把“双刃剑|”,在享受网络给自己带来的诸多便捷、知识与乐趣的同时,许多同学也享受着网络带给他们的“煎熬”。许多学生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他的心理和生理产生了相应的愉悦反应,慢慢的形成依赖了,网络成瘾已经成为对青少年影响最严重的一种心理障碍。
一、网络成瘾的原因
1、从众心理和好奇心导致网络成瘾
网络走进我们的生活,被很多人认可,同时包括小学生。小学生看到家长在电脑那里看新闻,玩游戏,网购,于是对电脑网络充满了好奇心;同时几个要好的小伙伴在一起探讨的不是学习的方法而是今天我又在网上看到了什么,我又在网上玩了什么,如果自己没有上网,好像就和其他小伙伴无法交流与沟通,就成了外星人,就“OUT”了。别人上网,我也要上网,形成了一种盲目的从众心理。
2、交往的心理导致网络成瘾
网上交际成瘾多见于人际交往困难的而又渴望与他人交流的同学。由于学习上的失意或者生活中的困惑,他们既不愿意面对也无力解决,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倾诉的对象,那么他们只好在网络世界中弥补自己在现实中的失意。他们在网上以不同的身份出现,是为了满足被人关注,被人喜爱的心理需要。长期的网上风光必然使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进一步降低,于是更不愿意面对事实,转而变本加厉的追求在网上的虚幻快乐,以造成网络交际成瘾的恶性循环。
3、游戏心理导致网络成瘾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进入网络纯粹是为了消遣娱乐,他们把信息網络当做消遣、放松、游戏的一种手段。他们沉迷于在线电影、网络音乐,特别是网络的在线游戏,如传奇,魔兽等。在这种游戏心理的支配下,像着了魔一样被吸引到虚幻的网络世界陷阱中而不能自拔。
二、网络成瘾的危害
1、影响身体健康
由于上网时间过长,大脑神经中枢持续处于兴奋状态,会引起血压升高,视力下降,失眠以及免疫功能变弱等影响身体发育。新闻媒体还报道过的由于长时间上网而导致的突然猝死事件也不在少数。
2、影响心理健康
学生将上网作为避风港,沉迷网络,导致他们更加缺乏人际交流,性格更加孤僻,产生自闭倾向和心情抑郁等心理症状,导致心理障碍和人格障碍。
3、学业荒废
以网络成瘾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下降、厌学甚至旷课、逃学,最终荒废学业流入社会成为不安定因素。
三、解决小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建议
“我以后再也不上网了,这是最后一次。”面对家长、老师苦口婆心的劝说,网络成瘾的孩子总是这样信誓旦旦的答应,但一转身却忘记了自己的承诺。他们这种出尔反尔的行为会让劝服他们的人感到无奈、恼火和愤怒,一些家长也因而会对孩子大打出手。 实际上,多数有网瘾的孩子,他们的确发自真心地承诺不再疯狂上网,他们也的确付出过相当大的努力,但他们就是做不到,对于这一点他们也很痛苦。劝说者只看到了孩子不信守承诺这个结果,却忽略了孩子自己痛苦的心理斗争过程。 作为劝说者,一定要明白有网瘾的人“不能自拔”的特点,制定合理的解决孩子网络成瘾问题的对策。
1、家庭
“都是网络把我的孩子害了,我的孩子光想着游戏不想学习,我的孩子没救了。”这是我们经常听到家长的抱怨。可是一转脸,家长又坐在电脑桌前玩起了自己的游戏。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模仿心理与好奇心理非常重,孩子看到自己家长都非常沉迷于游戏当中,猜想游戏肯定有无穷的魅力,于是孩子自己也想要试试,于是孩子陷入网络世界而无法自拔。要想解决自己孩子网络成瘾问题,首先家长要给自己的孩子做好表率。
父母与孩子沟通不当是孩子网络上瘾的主要原因,所以预防孩子网瘾的最好方法就是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多关心孩子,倾听他们的心声。很多上瘾学生的家庭都存在沟通障碍。许多孩子放学后,宁愿去网吧也不愿回家,主要是因为在家找不到“温暖”。一进门,家长就问孩子成绩怎样,这很容易导致孩子的反感,长久下去,只会让孩子更叛逆。有的家长喜欢用打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其实打孩子是打不好的,只会增加彼此间的误会和仇恨。孩子痴迷上网,家长们应该放下架子,和孩子聊天、做朋友,甚至可以聊网络游戏,让孩子在心灵上和父母有亲近感。慢慢地,父母可以利用自己对游戏的了解来引导孩子,让孩子意识到游戏的危害性。
2、学校
学校是学生除了家庭之外最主要的学习、活动和交往场所,其能否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健康环境对其成长至关重要。现行的学校教育中,应试教育的思想依然非常严重,在很多学校,考核学生的唯一标准就是学习成绩,只要成绩不好,即使在其他方面表现得再突出,往往也会被教师贴上“差生”的标签。网络成瘾的学生大部分是那些学困生,在孩子最初的学习经历中,他们没有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没有受到过表扬和鼓励,没有找到成就感。所以他们的心就跑了,跑了之后,心灵就需要有所寄托,那么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他们并不成熟的内心才能得到满足。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就要求老师在转化网瘾学生时应该非凡热爱他们,做到不嫌弃、不歧视、不疏远,并教育集体正确对待和帮助他们。这样,网瘾少年才会相信教师的善意,体会到集体的温暖,消除疑惧和对立情绪,敞开心扉,乐于接近教师并接受指导,乐于参加集体活动并从中得到教益。学校还要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鼓励学生发展多方面的兴趣,多参加校园内外的实践活动和社会活动,并给予一定的指导与建议。
3、社会
要加强对网吧经营者的监督管理,采取积极措施,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电子游戏机室,政府要坚决打击“黑网吧”和“地下网吧”。社会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网络信息监控和信息过滤,弘扬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
4、学生自己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就要求孩子通过与家长和老师的交流与沟通,形成对网络的正确认识:网络游戏的成功并非真的成功,网上的情感宣泄并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认识到沉迷网络对自己的成长的不良影响,不要把上网作为逃避现实或者消极情绪的工具。改正沉迷网络的缺点,起步是最难的,戒掉网瘾一开始切记做出过大的承诺,最好许一个非常有把握实现的承诺,并一定能做到,没做到一步就鼓励一下自己。也可以请朋友,老师,家长监督,检查,约束自己,逐渐减少上网时间。
网络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让孩子远离网络是错误的,也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必须正确引导孩子,避免孩子沉迷于网络,让网络为孩子所用,让网络给我们的孩子带来的是快乐、进步、健康、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