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湿地保护修复 维护全球生态安全

2018-04-25 11:57
生态文明新时代 2018年4期
关键词:白洋淀湖泊流域

湿地是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享有“地球之肾”的美誉,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近年来,人类不合理的开发,使得全球湿地面积逐渐减少。保护湿地就是保护人类共同的未来,已经成为全球的共识。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上,“湿地修复与全球生态安全”主题论坛充分交流分享国内外湿地保护修复的先进理念和技术,为进一步提升湿地保护管理水平,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献计献策。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李春良:到2020年中国湿地保护率达到50%

湿地是珍贵的自然资源,具有多种功能和价值,被誉为“地球之肾”“淡水之源”“物种基因库”和气候变化的“调节器”。我国湿地面积大,类型丰富,分布广泛。目前,我国湿地面积8.04亿亩,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共有国际重要湿地57个、湿地自然保护区602个、国家湿地公园898个,湿地生态系统中有湿地植物4220种、动物2312种,湿地保护率达到49.03%。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就湿地保护作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首次将“湿地面积不低于8亿亩”列为2020年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专门强调要“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更是明确要求“扩大湿地保护和恢复范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我国在湿地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湿地保护的工作指南。总书记近年来多次考察三江源、白洋淀、东寨港、洱海、潘安湖等湿地,今年又对滨海湿地保护、长江沿岸和东洞庭湖湿地修复作出批示和肯定。总书记提出湿地等重大工程要从生态系统整体性考虑,系统设计治理措施方案的思想,是搞好湿地保护的重要遵循。

强化制度建设是湿地保护的重要保障。2017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8部门印发了贯彻落实“制度方案”的实施意见,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台了省级实施方案;湿地首次纳入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新国标 ;在甘肃、宁夏开展湿地产权确权试点;修订了《湿地保护管理规定》 ;27个省份出台省级湿地保护立法。各项文件、规章制度的出台,有力促进了湿地保护工作。

加大政策资金投入是湿地保护工作的重要支撑。2013至2017年,累计安排中央投资 81.5亿元,实施湿地保护修复工程和补助项目1500多个,恢复湿地 350万亩,安排退耕还湿 76.5万亩,中央财政逐步建立了完善的湿地补助政策。

调查摸清底数是湿地保护的重要基础。完成了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有序开展湿地分级管理,11个省份发布省级重要湿地名录,公布省级重要湿地445处。

讲好中国故事是湿地宣传的重要体现。进一步加强《湿地公约》履约与国际合作交流。2016年首次在亚洲独立主办第十届国际湿地大会。2017年启动了国际湿地城市认证工作,现已选出6个候选城市提交《湿地公约》秘书处。

我国湿地保护的美丽画卷已经打开,但需要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把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着力点,把高质量的湿地生态系统作为美丽中国的重要标志,力争到 2020年,全国湿地面积不低于 8亿亩,湿地保护率达到50%;到2035年,湿地生态系统质量显著提升。

世界自然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项目总监周非:中国湿地保护与修复实现历史转变

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的《2016地球生命力报告》显示,从 1970年以来的四十多年时间里,脊椎动物种群量整体下降了 58%,其中两栖动物下降幅度最大,达到了 81%;鱼类下降了 36%。平均下降了一半多,年平均降幅达到2%,而且这一降速没有任何放缓的迹象。和2014年相比,由于淡水生物的剧烈下降,导致地球生命力指数的降幅从52%扩大到58%。这是一个严峻的事实,也是对全球生态安全的重大挑战!

湿地生态系统,作为淡水和滨海自然资源的主要载体,也是在上世纪 70年代才开始系统的保护工作。如果没有这四十多年国际社会各政府与非政府间的协约保护,协作开展科学研究,携手推动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实践,全面实施湿地修复和社会可持续转型的项目,那么下降的幅度还将更严重,生物多样性还将进一步减少,最终影响的是全球的生态安全。

世界自然基金会是最早在中国开展湿地保护与修复的国际组织之一。在全球合作伙伴的支持下,在 1999年长江流域大洪水之后,优先启动了“生命长江”系列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项目。从洞庭湖到洪湖、鄱阳湖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修复,从赤水河到太湖的流域综合管理,从长江河口的生态治理到青藏高原的水资源保护,进而拓展到阿穆尔-黑龙流域和黄渤海之滨。

目前,湿地保护与修复在中国已经实现了主流化、专业化、社会化和国际化的历史转变。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在国家层面流域尺度下的湿地保护与修复制度越来越完善,湿地公园建设、人工湿地、小微湿地、农家乐湿地、江湖联通与湿地修复等项目遍地开花。以贵州省为例,2014年 10月,时任贵州省长的陈敏尔先生率团到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总部,签署了基于赤水河流域综合管理的合作协议,随后流域的保护与修复措施逐项出台,生态补偿、十年禁渔、河长制等制度相继落实。

由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江河得以呵护修复,湿地得以休养生息。不久的将来,更多的中国好水,更多的世界好河,一定会在我们身边重现。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志峰:通过“节水-控源-净淀-调控”保护白洋淀

这些年,由于人类的开发活动,对湿地的利用,以及气侯变化,使得自然水文情势变异成为湖泊生态系统演变和退化的重要驱动因素,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服务功能受损。

白洋淀,被人们视为“华北明珠”,北地的江南,它的地位在整个华北地区是至关重要的。现在有个说法,“因为有了白洋淀才有了雄安新区”,从湿地生态保护的角度来说,这句话一点都不过分。建设雄安新区,是国家大事、千年大计。整个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都突出“以水定城、以水定人”的理念,充分考虑了白洋淀的环境承载能力,

白洋淀是“9河入淀”,其它 8条河都是季节性河流,生态状况非常令人堪忧。上世纪 90年代以后,这个淀常年处于缺水的状态,经常靠引黄河水入淀来应急补水。整个白洋淀的水文情势持续下降、不容乐观。

淀区里面的淀中村,有纯淀中村,也有半淀中村,它们产生的生活垃圾,有些地方现在处理得还不是特别理想。针对白洋淀湿地系统生态调控,我们做了些什么呢?我们项目组十几年来面向白洋淀全流域,重点突出主要河、库和淀区,体现空间和内容上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从流域尺度采取浅水草型湖泊湿地系统“节水-控源-净淀 -调控”的一体化调控措施。节水,是在淀区内节水、流域节水,通过技术手段控制植物群落密度,削减芦苇叶面积指数,保证生态功能不降低、环境质量不恶化。控源,是全过程削减“点源”污染,围绕淀中村控制“面源”污染。净淀,是解决淀区的富营养化和沼泽化的问题。调控,是做到入淀水量综合调控、水库生态调度。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杨桂山:加强保护修复湖泊湿地

中国是多湖泊的国家。最新的湖泊调查显示,中国一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 2693个(不包括干盐湖),总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0.9%。湖泊分布的范围也非常的广,全国主要包括青藏高原湖区、蒙新湖区、云贵高原湖区、东北平原及山地湖区、东部平原湖区。

中国湖泊生态面临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数量和分布面积在急剧减少。近50年,减少了243个,面积减少了9606平方公里。其中,面积萎缩和消失最多的是蒙新湖区。围垦让东部平原湖区消失很多湖泊。二是湖泊水质下降与富营养化。东部平原湖区里77个大于10平方公里的湖泊,有 88.3% 超过了富营养化标准,其中达到了重富营养化的占 23.4%。三是生物多样性丧失。水生高等植物、鱼类资源种类急剧减少。如太湖鱼类原来超过100种,现在大概只有60种左右。四是生态系统退化,高等的水生维管束植物分布范围缩小,浮游植物大量繁殖并不断集聚形成生态灾害。

怎样加强保护修复湖泊湿地?我们要实施湖泊流域一体化综合管理。查明流域氮磷流失的主要途径及其实践变化规律,确定总氮、总磷控制策略,模拟不同土地开发情景对入湖氮磷排放的影响,确定流域氮磷控制方案并实施,设立核心保护区、重要保护区和一般开发区,建立坡面生态拦截与反硝化净化技术,开展氮磷生态拦截试验示范,修复河流湿地。

要明确湖泊及周边地区主导功能定位,分类型、分层次进行保护。湖泊具有供水、防洪、旅游、调节气候、净化环境、保持生态、维护生物多样性以及提供水产品等多种生态服务价值。根据不同类型湖泊的主导生态服务功能,合理划分重要生态功能区,分类型、分层次进行有效保护,规范和引导资源可持续利用。

要实施湖泊水质目标管理。以湖泊水资源为导向,来突破流域和湖泊的管理关键瓶颈,建立起多源数据为基础、多维模型为驱动的目标管理平台,用可视化的手段来解答不同地表单元污染物如何减、减哪里、减多少等问题,实现湖泊水质保护。

要实施河湖联通和水量调控,维护湖泊湿地健康。现在大部分湖泊生态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河湖的阻隔、水量减少导致的。所以要改善湖泊生态环境,就必须实现河湖联通。

猜你喜欢
白洋淀湖泊流域
压油沟小流域
白洋淀生态环境危机与治理的历史考察
美丽河北之白洋淀
沙颍河流域管理
你相信吗?湖泊也可以“生死轮回”
打造智慧流域的思路及构想——以讨赖河流域为例
河南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查
奇异的湖泊
从白洋淀逃荒到北京
加强太行山和白洋淀综合治理推进环首都地区生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