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翠翠,谭俊青,李蔼文,沈素晶,邓超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 广州 510095)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Treponemapallidum,TP)感染导致的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接触和血液传播。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年新增病例达到1200万例,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之一[1],因此扩大和加强梅毒筛查是十分重要的。梅毒血清学试验是诊断梅毒的重要依据之一,但可能会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本文应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LIA)及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TRUST)对本院术前患者进行梅毒筛查,并对CLIA检测的梅毒抗体S/CO为低值样本使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进行复检,探讨CLIA作为临床筛查梅毒常规方法的可行性。
1.1 观察对象 本组病例取自2017年4月至2017年8月本院常规术前住院及门诊患者4471例,其中男2421例,女2050例,年龄20~90岁。采血要求:静脉采血3ml,3000r/min离心10min,分离血清待检测。
1.2 仪器与试剂 采用雅培i200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及配套的梅毒螺旋体抗体试剂盒(美国雅培)检测梅毒抗体(TP-CLI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试剂由日本富士株式会社提供。TRUST试剂由上海荣盛提供。
1.3 方法 所有标本用i2000及TRUST同时检测,操作严格按照试剂和仪器说明进行。雅培i2000说明书标注S/CO≥1为阳性,S/CO为1~10用TPPA复检。
1.3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18.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1 梅毒检出率 4471例患者中,确诊梅毒患者46例,检出率为1.03%,TP-CLIA阳性131例,占2.93%;TRUST阳性51例,占1.14%。TP-CLIA单阳性 85例(1.90%),TRUST单阳性 5例(0.11%),见表1。
表1 4471例梅毒血清学试验阳性的患者TPPA及TRUST试验结果
2.2 不同年龄段血清梅毒抗体比较 4471例患者中排除既往和现症梅毒感染发现71例梅毒假阳性,各年龄段患者血清梅毒抗体(TP-CLIA法)假阳性率随年龄的增高有升高的趋势,65岁以上患者假阳率最高,三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2。
表2 三组不同年龄段血清梅毒抗体假阳性结果
2.3 同一样本不同方法复检率 TP-CLIA法血清梅毒抗体 S/CO为 1~10为复检范围,复检率1.43%。同TPPA比较,复检样本中S/CO为1~5组阳性符合率为42.86%,S/CO为5~10组阳性符合率为100%,两组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3。
表3 同一样本不同方法复检结果比较(n)
梅毒的临床危害性较大,属于临床慢性传染疾病,其临床特征较为复杂,患者如果不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将产生严重的生理和心理痛苦,影响其生活质量[2]。梅毒螺旋体感染人体后诱导产生梅毒非特异性抗体和梅毒特异性抗体。特异性抗体有IgM和IgG,分别在感染后2周和4周产生,早期梅毒治疗后3~9个月IgM可消失,晚期梅毒治疗后2年IgM可消失,而IgG可终生存在。非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体在感染后5~7周产生[3],较特异性抗体晚,随疾病治愈转阴。梅毒的血清学诊断也因此分为特异性、非特异性TP抗体检测两大类,对临床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临床上检测非特异性TP抗体较多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TRUST),由于属于非特异性检测,易导致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作为梅毒的初筛试验及梅毒疗效观察或随访是否复发或再感染的指标[4]。特异性TP抗体有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法(TPPA)、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 (CLIA)及ELISA法等。TPPA是最常用梅毒确认试验,特异性强且灵敏度高,但由于检测时样品要进行稀释,操作较为繁琐,耗时长,不适合大批量检测[5],因此,对于小批量标本,基层医院适合选择TPPA作为筛查方法[6]。CLIA具有灵敏度高、快速、自动化的优势,适用于大量样品的筛查[7],目前作为梅毒确认试验的常规方法。而对于初诊患者同时检测梅毒非特异性抗体及特异性抗体的梅毒双阳患者,发现同时检测对于梅毒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均有一定的意义[8]。
本研究的大样本来自医院常规术前和输血前筛查的住院和门诊患者,应用CLIA和TRUST对随机纳入的这些样本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和非特异性抗体,结果发现4471例患者中,确诊梅毒患者46例,检出率为1.03%,TP-CLIA阳性131例,占2.93%;TRUST阳性51例,占1.14%。TP-CLIA单阳性 85例(1.90%),TRUST单阳性 5例(0.11%)。显然,梅毒感染者在普通人群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与张晓红等[9]报道相似。我们还发现85例TPCLIA单阳性患者,排除既往和现症梅毒患者,共有71例梅毒假阳性,主要出现在老年患者、恶性肿瘤患者、透析患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其原因可能是这些患者体内存在抗脂类抗体或梅毒螺旋体交叉抗原,老年患者免疫功能减弱,出现一些异种蛋白的干扰[1]。针对各年龄段患者发现血清梅毒抗体假阳性率随年龄的增高有升高的趋势,65岁以上患者假阳率最高,不同年龄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何江才的报告类似[10]。此外发现71例梅毒假阳性样本中有64例S/CO为低值样本,对这些低值样本进行TPPA复检,选取不同的S/CO作为诊断界值进行分析,发现S/CO为5~10时,无假阳性病例,S/CO为1~5时,假阳性病例为24例,真阳性率为48.26%,稍低于汪光蓉等报告[11],这可能与选取的样本有关。由于CLIA方法检测梅毒抗体敏感性高,在弱反应时容易出现假阳性,故在 S/CO介于 1~5时,需要行TPPA、TRUST复检,排除假阳性标本,并结合临床进一步明确诊断。由于目前统计阳性例数偏少,未对假阳性样本进行疾病分类,在日后的研究中还需进一步补充必要的样本和临床资料,进行多中心和大样本的分析。
因此,CLIA血清学检测在临床中对梅毒的筛查以及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了解出现假阳性的影响因素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梅毒抗体S/CO低值样本,尤其是S/CO为1~5的样本,需要行TPPA、TRUST复检,排除假阳性,提高检测的准确性。临床医生也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综合分析,降低误诊率,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1]王克迪,苏建荣.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筛查梅毒的结果分析[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6,37(4):519-522.
[2]韩宇,张艳萍,许秀梅,等.梅毒血清学检验的假阴性和假阳性结果原因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4,7(21):43.
[3]Loeffelholz MJ,Binnicker MJ.It is time to use treponema-specific antibody screening tests for diagnosis of syphilis[J].J Clin Microbiol,2012,50(1):2-6.
[4]李晓梅.梅毒血清学实验的方法评价[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20):1751-1753.
[5]刘静,刘婕,巩瑜,等.5种血清学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休抗体的评价[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9(4):103-105.
[6]刘建侠.四种常用梅毒检测试验在基层医院的合理应用[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5,33(2):205-207.
[7]蒙在杨.梅毒检测技术进展[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21):2627-2628.
[8]孙蓉,张玲.梅毒特异性抗体和非特异性抗体同时检测的临床意义[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5,33(1):92-94.
[9]张晓红,张倩,周学红,等.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在临床筛查试验中的应用评价 [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4,37(10):780-783.
[10]何江才.老年人血清梅毒抗体假阳性的原因探讨[J].临床军医杂志,2015,43(1):99-100.
[11]汪光蓉,李维丽,王强,等.化学发光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S/CO低值标本的复检结果分析 [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4,28(6):637-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