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着对生态环境负责的态度,百架顶农场实行农牧结合模式,按照“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尝试推进循环经济,走出一条种养与环保互相促进的新路子
山清水秀,云雾萦绕,千里竹海,万顷茶园,远看若人间仙境,近临如世外桃源,湖州市埭溪镇茅坞村正位于其中。
作为浙江有名的村庄,茅坞村距离杭州市60公里,距离湖州市20公里。一家“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养殖兼种植循环经济企业——百架顶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架顶牧业”),就坐落在这里。
浙江三月,春暖花开。
记者在湖州市采访途经茅坞村,瞬间被这秀丽的景色和绿意盎然的茶园所吸引。经村民介绍,才知道这里有一家“百架顶牧业”,并见到了该公司经理王金根。王经理今年正好花甲之年,精神饱满,言辞诚恳;面对记者关心的问题,王金根向记者介绍了其公司的发展历程、前景及构想。
王金根说,茅坞村周边属于低山区,四季降水丰沛,常年云雾萦绕,自然环境优美,种茶得天独厚。改革开放初期,这里交通闭塞、经济落后,为了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在政府的不断引导支持下,种茶面积逐渐扩大。但是由于不懂技术、管理粗放,各家各户自主经营,茶农依旧是“靠天吃饭”,茶叶产量低、质量差,辛辛苦苦忙碌一年仍然收入很低。
经过长时间的谋划,在当地政府、村两委的支持下,2000年10月,王金根以特有的魄力承包了村里的437亩山地,着手兴建“吴兴杨亩田(百架顶山的一个地名)家庭农场”,于2004年6月正式在当地工商局注册登记。王金根告诉记者:“我当时手里也没有多少资金,每走一步都冒着很大的风险,所以我坚持步步为营、稳扎稳打,连找带借筹措资金,先建设了养猪场,最后计算总共投资了800万元。”王金根说,养猪场建设猪舍20栋共180间,饲养种类是“外三元”猪,正常情况可每年出栏生猪3000头、适繁母猪220头。
科学养猪,技术先行。为了实现“吴兴杨亩田家庭农场”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王金根及家属亲人投入了全部的资金、时间和心血。
王金根全身心扑在农场,白天在猪场从事脏累苦臭各种工作,夜晚则通过网络、读书认真学习养猪技术。2012年8月,54岁的王金根还参加了在浙江大学举办的“湖州市吴兴区现代农业领军人才高级研修班”;2014年,取得“茶叶产业”初级职业技能证书;2015年,取得《乡村兽医登记证》。王金根的长女在大学学的是“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专业,2014年大学毕业后来到农场,不久大女婿也加入进来,他们很快成为这里的科技人才和发展主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王金根及全家人的勤奋努力,从2012年开始,“吴兴杨亩田家庭农场”养猪产值每年都达700万元,经济效益稳步提高。
在采访过程中,王金根邀请记者参观了他的养猪场。记者看到,这里除了几排整齐的猪舍,还有多个整洁的车间,安装着热风机、消毒机、干湿分离机、水冷空调、饲料加工机、人工授精设备等。在养猪场办公室和一些车间,分别悬挂着《财务工作制度》《动物防疫制度》《动物疫情报告制度》《消毒制度》等。在宽敞明亮、温度适中的猪舍内,两名工人正在认真地打扫卫生;在相互隔开的猪舍内,数不胜数的大猪小猪或在卧地静养,或在撒欢嬉戏。
“我们敢于承诺,养猪不使用任何添加剂,猪食用的饲料和水符合卫生标准。”王金根在他的办公室,向记者出示了多份杭州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出具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检测报告》,检测结论均为“依据《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NY5027-2008)要求检测,结果符合规定”。
王金根的家庭农场在迈开成功一步之后,发展循环经济、生产无公害、无农药、无污染的“生态茶”“放心茶”,成为王金根的第二步战略目标。
王金根对记者说:“保护绿水青山,环保工作至关重要,企业要积极主动地承担社会责任。‘吴兴杨亩田家庭农场’建设之前,我向当地环保部门呈交了环评报告书,并得到了批准。我们严格遵守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积极探索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养猪场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猪排泄物和一些衍生废物,早在八年前就列入了省排泄物治理任务。按照“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农场摸索将这些排泄物作为资源使用。经过努力,该农场在周边承包了茶园300亩、苗木45亩,在猪场建造雨污分流设施2000米,建造60平方米堆粪房,在茶园山坡上建设三个30立方米的标准储存池,埋设1500米浇灌管道。
王金根对记者说,本着对生态环境负责的态度,农场实行农牧结合模式,尝试推进循环经济,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具体做法是:养猪场排泄物经无害化处理后,作为有机肥全部使用在种植业上:对茶树施肥时绝不使用化肥,而是用充足的猪粪,不仅给山地增加肥力、改良土壤、防止土地板结,还能把用地和养地结合起来,保护农工业生态环境,促进资源循环利用,节肥增产增效,提高资源利用率;而且可以解决排泄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在杀虫时绝不使用农药,尝试用沼液浇灌或喷淋;多余的沼液用来灌溉种植的苗木。
“多年的实验结果证明:我们以猪养茶、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子是正确、可行的,”王金根说,“我耳闻目睹过个别茶农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获得高额利润而使用溴氰菊酯、哒螨灵、氯氰菊酯等多种农药,可最终结果是害人害己。我场敢于向消费者承诺:出栏的猪是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茶叶绝无农药成分——这些就决定了我场各类产品的市场现状和潜力,实现了产品的产销两旺。”
2016年,“吴兴杨亩田家庭农场”被湖州市农林发展局命名为“2016年区级示范性家庭农场”之一。
为了充分发挥山地优势,2016年初,王金根又投资建设了一座养鸡场,养鸡3000羽,当年就获得利润50余万元。
今年初,王金根到相关部门重新注册,成立“湖州百架顶牧业有限公司”,注册了产品标识“百架顶”。
王金根告诉记者,他的最好构想,是实现“农场+茶园+旅游观光”的经营模式,让“百架顶”成为全国乃至世界名牌。他说:第一,我们要增种茶叶种类,由现有的龙井、白茶、黄茶、迎霜等,引进其他优质茶种,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第二,加强与周边茶农的合作,尝试“企业+农户”联营模式,提升生产规模和产量,实现带动村民共同致富。第三,着力提高技术水平,增加产品科技含量。例如,在茶园设立自动喷灌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安装太阳能杀虫灯,坚决不用农药。第四,建设融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餐饮住宿、产品展销为一体的农场观光园,配设品茶、茶园观景、采摘体验、土特产展销等功能区。
3月17日上午,王金根带领记者登上了猪场后面的百架顶山顶。恰逢一场春雨刚过,清淡的茶香沁人心脾。登高远望,叠彩峰岭;绿茶漫山,竹林如海。远山林木茂密,云雾萦绕;山下鲜花盛开,一条泉水汇成的小河涓涓向远方流去。山脚的猪舍掩映在绿色之中,对面的山坡不时传来金鸡的啼鸣。看着眼前的美丽山川,王金根感慨万千,他对记者说:“我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时刻学习和领会党的政策。从党的十八大到十九大,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一直把农村脱贫作为重点工作,每位党员、每个企业都责无旁贷。所以,我要珍惜党中央和地方政府给予的好政策,抓住机遇,努力拼搏,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致富、实现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