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渤海粮仓地区农业技术转移的市场机制研究

2018-04-24 00:29刁广付王健袁伟民
天津农业科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技术转移市场机制

刁广付 王健 袁伟民

摘 要:南皮生态试验站作为渤海粮仓地区最重要的研发和试验基地,在土、肥、水、种等关键领域拥有优势地位,取得了明显成就。在农业技术转化、示范与推广的过程中,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可是目前试验站的科研优势并没有充分地转化为产业优势,进一步提升潜力巨大。因此,本研究对试验站与各农业经营主体之间技术转移的利益关系、协作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机制等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渤海粮仓;技术转移;市场机制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8.04.004

Study on the Market Mechanism of Improvi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Transfer in Bohai Granary Area

DIAO Guangfu1, WANG Jian1, YUAN Weimin2

(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Trade, Hebe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aoding, Hebei 071000, China; 2. College of Agronomy, Hebe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aoding, Hebei 071000, China)

Abstract: Nanpi ecological experimental station, as the most importa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d test base in Bohai granary area, has a dominant position in key fields such as soil, fertilizer, water and seed, and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the process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transformation, demonstration and promotion, to achieve satisfactory results, but the experimental st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dvantages have not been fully transformed into industrial advantages, further enhance the huge potential. Therefore, this study analyzed the interest relationship, cooperation mechanism, incentive mechanism and supervision mechanism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station and the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entities, and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Key words: Bohai granary; technology transfer; market mechanism

目前,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高校、涉农企业等研究机构研发大量的先进技术,这些技术应用到产业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国内40%左右的技术转化率与发达国家80%的技术转化率相比差距十分明显,因此,科技成果转化的实现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究。本文以中科院南皮生态试验站(以下简称试验站)为例,针对试验站技术转移与渤海粮仓地区的农业产业发展进行探索,结合技术转化和扩散中存在的问题和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1 中科院南皮生态试验站农业技术转移的现状

南皮生态试验站通过县级技术站与基地技术站将先进的农业技术转移到科技示范户与专业合作社中,再由示范户和合作社带动当地农民应用新技術。

1.1 试验站主导渤海粮仓建设的基本情况

1.1.1 南皮生态试验站 试验站响应中科院、科技部建设“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的号召,针对滨海盐碱地、中低产田与微咸水利用展开了艰苦的科技攻关,缓解该地淡水不足、单产低的矛盾。试验站在科技成果转化、示范、推广的过程中扮演协作方的角色,创造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充分展现了试验站的科研主体价值,为进一步的研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1.2 种粮示范区 试验站依靠渤海粮仓示范区等平台,通过示范与推广农业技术等方法,达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明显增加的目的。一些种粮合作社作为重要的示范区,近几年也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沧州市作为试验站的所在地,区域内近六成的土壤属于盐碱地,地表水供水不足,地下水超采严重。截至2017年9月全市农村流转土地22.9万hm2,流转规模大于3.33 hm2以上的占68.9%,种粮合作社和种粮大户数量增长迅速,为农业技术的示范与推广提供了极佳的条件。2016年南皮县核心示范区小麦平均产量6 750 kg·hm-2,比常规对照田提高44.7%。秋江农机专业服务合作社示范成果4项,总共示范面积0.6万余hm2,总共节约淡水270万m3。

1.1.3 演示中心与宣传媒体 试验站占地12 hm2,拥有1 800 m2的科研生活楼与150多m2的科技成果演示大厅,是试验站对外展示科研成果的重要平台,同时演示大厅配有专业的讲解员,详细讲解了渤海粮仓示范工程的现状与未来规划。南皮县农技站和农业局有专人负责“渤海粮仓示范工程”的对外宣传,利用多媒体会议室、报刊、网络媒体进行宣传,成为示范工程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

1.2 现有试验站与经营主体协作方式

1.2.1 项目协作 河北沧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设立在南皮县,其中小麦玉米繁育区规划面积达0.33万hm2,粮食作物增产增效区规划面积达1.33万hm2,禽畜生态养殖区面积达0.133万hm2,科技园区成为试验站农业技术的重要成果转化与示范平台。在专项资金和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示范效果通过测算及时反馈给试验站,试验站根据反馈结果,决定推广某项技术或者加以改进,协助各级示范区做好农业技术转移工作。

1.2.2 专项订制 试验站的农技专家对特定合作社进行土壤含碱量、地下咸水浓度、地方性气候测算,制订符合特定条件的种植方案,从土壤改良、微生物培肥、良种选择、咸淡水混浇等方面进行“私人订制”,并且在当地财政的支持下,前期参与项目示范的合作社可以享受不同程度的补贴和奖励,例如南皮县穆三波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种植前期,政府对微生物肥、小麦和玉米种植、喷灌设施的费用都是当地政府负担,收获的小麦也已高于普通小麦的价格进行收购,试验站的研究人员和当地农技站的工作人员协助当地农民管理农田,传授农业技术的正确操作方法。

2 农业技术转移扩散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明确技术转移的主体职能与利益关系

科技示范户与专业合作社作为农业技术转移的重要载体,承担着成果转化与示范的责任。试验站根据政府的政策和专项资金来推广和示范农业技术,农业经营主体则通过购买有机肥料等方式支付钱款。

2.2 政策支持的成本负担缺乏激励作用

盐碱地种粮的成本高,并且粮价下行的压力逐年增加,如果离开了政策的支持,参与市场经济的竞争时将缺乏优势。一直按照示范区的模式来转化和推广农业技术,对财政会造成过重的负担,同时试验站也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来协助渤海粮仓项目区的建设。李冉[1]通过实证分析认为环渤海低平原区农业支撑体系薄弱,尚不足以支撑“渤海粮仓”顺利建成。

2.3 技术采纳者经济利益不足,阻碍农业技术转移

2017年9月沧州市玉米收购价格维持在1 650元·t-1,2013年与2014年玉米收储价格维持在2 220~2 260元·t-1,2015年玉米收储价格2 000元·t-1,2016年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玉米价格下降幅度达25%。并且2015年全国玉米产量2 245.8亿kg,全国玉米消费量1 750亿kg,阶段性过剩矛盾比较突出,预计短期内玉米价格维持在低位。贾敬敦等[2]分析认为盐碱地技术改造收益低,过于依赖国家投资,难以吸引民间资本参与。而且盐碱地以及中低产田的前期改造成本高,如果没有政府财政在补贴、税收、融资等方面的支持,私营部门主动引进新技术的意愿会大大下降。

2.4 技术转移覆盖率低

还有一部分合作社和种粮户没有得到试验站的协助,2015年全市示范推广面积达9.2万hm2, 2015年沧州市冬小麦种植面积38.2万hm2,使用新技术面积仅占24%。2015年玉米种植面积48万hm2,新技术覆盖率不足20%。并且已推广的地块多为农业生产设施较好的地方。

2.5 缺少平台企业参与产业链经营

示范区龙头企业整合产业链,构建从田间、车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小麦和玉米的产业链是从生产、储运、加工到销售、消费的全过程,越靠近消费端利润越高,现阶段示范区的小麦由政府统一收购,玉米则进入市场出售,只是赚取了生产端的收入。截至2017年9月,全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22.9萬hm2,实现土地规模经营(3.33 hm2)的面积占68%,已满足土地资源整合的条件。高明秀等[3]通过实证分析说明增加科技投入与产业链完整性对收益影响较大。

3 构建试验站与农业经营主体之间技术转移的各种协作机制

加快农业技术的示范与推广对推进“渤海粮仓示范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能增加环渤海区种粮农户的经济收入。因此创新试验站与农业经营主体的协作机制,是发挥试验站技术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重要一步,也是加快农业技术转移的重要措施。

3.1 技术转移的供给机制

目前试验站技术开发人员与技术推广人员数量少,不能满足庞大的市场需求。有些偏远地区小规模的种植户也有技术需求,考虑到经济效益,他们的需求往往被忽略,可是环渤海地区有不少零散、偏远的盐碱地,他们的总和数量非常大。提高农业技术的转化率必须建立信息传递机制和信息反馈机制。

因此,成立一个市场化运营的企业,负责对接试验站与种粮经营主体,企业购买试验站的技术专利,推广相应技术,同时把市场需求反馈给试验站。企业若有足够数量的员工可以大大提高转化率。

3.1.1 信息传递与反馈机制 信息传递与反馈机制是指农业技术的供给方与供给方之间信息传递的渠道和方式。试验站将农业技术信息准确地通过某种渠道传递给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经营主体通过某种方式将技术需求准确地传递给试验站。同时技术使用方将使用效果反馈给试验站,试验站根据反馈信息改进相应技术,适应市场需求。技术供需信息在供需双方之间传递,通过信息传递与反馈加快了技术的转化与推广。

3.1.2 策略研究机制 策略研究机制是指试验站通过调研小麦和玉米等粮食作物的市场供需情况,结合国家最新的产业政策、技术研发政策,积极主动争取承担国家科研项目,并组织技术需求方参与技术研发,从而提高技术研发的成功率,便于后期的转化和推广。洪妹青等[4]认为沧州市局部地区极度缺水,农业种植结构不合理,应该调减小麦等喜水作物的面积,科研单位应该设计较少技术投入的策略机制。

3.2 技术转移的需求机制

需求机制是指农业经营主体应用农业技术的动力与方式。渤海粮仓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差,农民缺乏农业技术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用于引进农业技术资金较少,这些因素制约了农业技术的示范与推广。目前,环渤海低洼盐碱地区域农业发展落后,农业生产成本不断提高,2016年取消了玉米收储价格,玉米收购价一路狂跌,小麦价格也处于低位,种粮开始赔钱,打消了农户种粮的积极性,减少了对农业技术的需求,导致试验站高新技术转化和推广难。韦志扬等[5]通过实证分析认为农户对新技术的采用是被动的,政府财政补贴和信贷支持能够促进农户采用新技术。这就需要各级政府部门拨付专项资金和给予必要的财政政策支持,并拓展农业经营部门的融资渠道,金融部门通过金融工具和保险政策保证“渤海粮仓示范工程”的顺利推进。

3.2.1 动力机制 动力机制是指农业经营主体应用先进技术的动力来源与作用方式。动力又分别来源于内部和外部。农业技术的实用性、农业经营主体需求的迫切性、农业技术转移的可行性与产业政策引导性等都属于外部动力;农业经营主体的经济状况、技术应用后的经济效益情况等属于内部动力。WANG Jian等[6]认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先进农业技术的接受程度受农业组织负责人内在驱动力的影响,且内在驱动力越大,农业技术越容易推广和转化。

3.2.2 保障机制 保障机制是农业经营主体为了顺利采用试验站先进技术并形成产业优势必须具备的条件。农业经营部门要拓宽融资渠道,争取获得各级政府的专项支持;保险部门积极开展针对“渤海粮仓示范工程”地区的政策性保险,在价格下跌和粮食减产时获得相应的补偿;开展小麦、玉米与棉花等农产品的套期保值业务,规避因价格下跌造成收入减少的风险。陶群山等[7]通过实证分析表明农民的环境意识、市场保障措施以及政府的环境政策条件对农户采纳农业新技术影响显著。目前,要增强农业经营主体的技术思维和技术意识,对待农技转移的态度由无所谓到欢迎转变。

3.3 专项资金分配机制

王晓军[8]认为农业公共科研的公共物品性质是政府公共投入的主要依据。根据《河北省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行动方案(2014—2017)》,省政府每年拨付5 00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用于技术示范。试验站与农业技术主体之间的技术转移是由中科院、科技部以及各级地方政府主导的,并且土、肥、水、种技术推广的前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成本远远大于产出,所以当前阶段专项资金和财政支出的投向决定了农业技术转移的效率。一方面分配给试验站,满足市场对农业技术的需求;一方面要分配给以示范区为主体的农业经营主体,用于农业技术的示范、转化与推广。

3.4 技术转移的竞争机制

技术转移的竞争机制主要存在于农业技术的供给主体之间与农业技术需求主体之间。徐大飞等[9]认为竞争机制使科研单位更加注重技术成果的质量和社会贡献,提高了技术成果转化的主动性。优秀的技术是稀缺的,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则将发挥作用。目前,靠财政补贴推进农业技术的示范与推广,使农业技术具有了准公共物品的性质,在经济利益有保障的前提下,各经营主体会积极主动争取建立示范区。但因财力有限,只有少数经营主体能够成为示范区,处于竞争劣势状态的一方只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争取达到示范的标准。

3.5 技术转移的风险机制

宋焕琴[10]认为技术转移的风险机制是指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和农业经营主体等建立的有关农业技术转移的事前预测、事后共同承担的风险机制。试验站通过30多年的技术研发、示范与推广,将大片盐碱地改造为粮田。但同时也存在农业技术研发成果与当地农业需求不匹配的风险,导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不顺利。盐碱地改良技术研发周期长,同时沧州市又是环渤海地区自然灾害脆弱性最严重的城市,导致技术研发的时效性较差,存在技术迭代的速度与生产环境变化不能同步的风险。卢国华等[11]认为建立以政府、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与科技单位等共同投资与承担风险的农业科技风险投资机制,可以有效解决科技成果转移资金短缺的问题。试验站向农业经营主体转移新技术需要政府财政补贴、税收、融资方面的支持,土肥水种等技术的转化与推广需要大量资金,而且前期的投资回报率有可能为负数,如果政府财政减少资金投入,示范与推广项目就存在无法推进的风险。

4 加快试验站农业技术转移的对策措施

4.1 利用产业链经营模式加快农业技术转移

沧州市土地流转规模逐年扩大,种粮合作社与种粮大户等农业经营主体比重逐年增加,已经具备土地资源整合的条件,如有像主营猪饲料、鸡饲料的新希望等上市公司,向上承接试验站的高新技术,向下对接种粮合作社与种粮大户,采取订单农业的方式,企业在生产端、流通端和消费端赚取的利润用来购买试验站的先进技术。同时将利润在产业链重新分配,并向生产端倾斜,既提高农户种粮的收入又提高了试验站研发技术的内在驱动力,也可以通过流转土地自建生产基地的方式,直接根据需求与试验站一同开发新技术,该模式在农业技术转移的过程中节省了交易成本,規避了技术成果与现实需要不匹配的风险,在生产、仓储、物流、消费领域赚取的利润支付试验站的研发费用,形成企业与试验站互相支持的良性循环。

4.2 完善试验站与企业科研部门的协作机制

渤海粮仓示范工程包括对266.67万hm2中低产田和66.67万hm2盐碱地的改造,以试验站现有的科研资源难以满足各种经营主体的需求,所以适时引进商业化的科研资源一同开发,可以早日实现到2020年增产50亿kg粮食的目标。比如像丰乐种业、登海种业这类主营小麦和玉米育种的上市公司,依托公司雄厚的财力和数量众多的科研人员,参与良种培育、技术转化与推广。这类公司带有商业化基因,更加注重农户现实需求与科研水平的结合以及投资回报,弥补了试验站研发的技术与农户需求错位的缺陷,减少了科研资源的浪费。试验站与农业公司相互协作,互为补充,提高了农业技术转移的效率与农业技术转移的覆盖率。

4.3 利用大数据技术提高农业技术转移效率

渤海粮仓示范区地域跨度大,农业生产条件变化大,紧邻渤海湾的低平原区土壤盐渍化程度高,地面风力大,地下水位低,淡水资源缺乏,土壤肥力贫瘠,缺少农作物生长的矿物元素。远离渤海湾的地区农业生产比沿海地区要好,而且同一地区不同地段也呈现出特有的农业生产条件。针对这种多变的情况,采集有代表性地区的土壤肥力、土壤盐分、pH值、地下水位、矿化度、气象以及农业产业结构等数据,与试验站模拟的生产条件匹配,相似度高的试验田即为要参考的样本,将土肥水种等技术准确地转移到该地块,降低了农业技术不满足实际生产需要的风险,减少了技术资源的浪费。

参考文献:

[1]李冉.渤海粮仓"建设支撑体系构建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6.

[2]贾敬敦,张富.依靠科技创新推进我国盐碱地资源可持续利用[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4,16(5):1-7.

[3]高明秀,曹成欣,巩腾飞,等.渤海粮仓"典型区经济效益分析与建议[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1):328-331.

[4]洪妹青,王帅,李娜.沧州市粮食安全目标下的农业用水问题[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5,21(4):74-80.

[5]韦志扬,程二平.农户农业新技术采用行为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广西农业科学,2010,41(11):1244-1247.

[6]WANG Jian,ABDUR R. Risk Management in Agriculture: Theories and Methods[M]. New York:Science Publishing Group,2016.

[7]陶群山,胡浩,王其巨.环境约束条件下农户对农业新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J].统计观察,2013,35(1):106-110.

[8]王晓军.中国农业技术创新激励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12.

[9]徐大飞,王伟明,殷敏.农业科技的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机制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5):431-433.

[10]宋焕琴.建立规避农业风险机制浅议[J].新西部(下半月),2011(7):66-67.

[11]卢国华,杨海芬,赵瑞琴.我国发达地区农业科技成果技术转移的经验与启示[J].北方园艺,2013(2):198-200.

猜你喜欢
技术转移市场机制
以市场机制推动自愿减排 全国自愿减排交易中心建设有序推进
以市场机制推动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机制是市场机制的内在本质
嵌入分部相关性的内部资本市场机制设计
合资汽车企业中外双方技术转移与创新博弈分析
发挥市场机制优势,加快民办高教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