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伟大”的科学内涵

2018-04-24 13:01张倩玉
报刊荟萃(上) 2018年3期
关键词:伟大工程特色习近平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四个伟大”领航中国发展。伟大斗争是精神,伟大工程是基石,伟大事业是旗帜,伟大梦想是目标。“四个伟大”各有其独特内涵,共同构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的伟大实践。

关键词:“四个伟大”;科学内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伟大工程,要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1]

一、“四个伟大”的科学内涵

(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伟大斗争

1.意识形态方面的斗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这一论述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从党在新时代面临的众多挑战、考验,以及党的十八大以来伟大斗争实践和党的十九大开启的伟大征程来看,“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这一论断的提出都具有科学的理论依据和重要的指导意义,也是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开启新征程、谱写新篇章所应牢记的。“近代中国,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社会思潮的激烈斗争始终是围绕中华民族的救亡、独立与现代化道路等众大问题展开的”。[2]

然而,近代以来,西方国家以各种形式推行文化霸权主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夸大部分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建设等方面的失误,从而从根本上否定社会主义制度。他们利用所掌握的科技等优势,以文化产品为载体,向社会主义国家传播资本主義的价值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另外,西方国家凭借信息技术优势,掌握着世界信息发布的权力,拥有信息垄断地位。正如美国学者约瑟夫 奈指出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知识就是权力,强有力地领导着世界信息革命的国家比任何国家都有力量。”[3]

2.美好生活方面的斗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日可待,但每一个具体而实在的指标,意味着每一步都要走得扎实,每一个举措都要有机衔接。为了使人民过上美好生活,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进行了伟大斗争。人民群众所关心的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社保、食品药品安全等重大民生问题,就是国家各级干部需要一个一个解决的问题。

党的十九大对脱贫攻坚进行了新的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扶贫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创新,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必须以此为根本遵循。自2013年年底作出“精准扶贫”重要指示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不断完善,系统回答了“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等核心问题,对我国扶贫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精准扶贫的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在实践中将精准扶贫落到实处。

(二)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

1.不忘初心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国际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势力侵入中国,中国的社会结构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中国产生了无产阶级,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中国人民,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团结带领人民,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2.牢记使命创新党的建设伟大工程

党的建设是一个有机整体,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方面,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就难以实现,党的形象也将因此而受到影响。全面从严治党,要协同推进党的建设各方面,强调从严治党靠教育、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以作风建设作为从严治党的突破口、制度建设作为从严治党的保障,对腐败保持高压态势。如此,使党的建设各方面同向发力,切实解决目前党内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三)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准确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长期建设中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准确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全方位、开创性成就和深层次、根本性变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4]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全人类解放事业的组成部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自己的路”,但它包含着对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类美好未来的切实追求,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新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拓宽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凭借话语霸权宣扬其现代化道路。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实施赶超战略,汇聚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应对现代化进程中的各种风险和挑战;我们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尊重其他国家的发展道路,乐于与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无疑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當前,人类社会发展还面临诸多问题,中国以先进的理念、务实的态度提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中国按照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使其符合国际力量的变化,努力让各国人民公平享有世界经济增长带来的利益;积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中国方案的实施,不仅为世界经济稳定增长提供有力引擎,为一批发展中国家开启发展之门,促进人类文明发展。

(四)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两个一百年”是实现中国梦的两个历史阶段

“两个一百年”,即建党100年和建国100年。建党100年的目标,是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个百年,是在新中国建立100年之际,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实现中国梦的两个关键历史节点。

“两个一百年”说明,实现中国梦是一个长期奋斗的历史过程。我们党一直在向着这个目标努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是按照这个“梦”设计的。

2.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中国梦是国家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中国梦、中国道路最终都要落到老百姓的幸福生活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都有追求幸福生活、享受幸福生活的权利。共同富裕,公平正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清正廉洁,诚信友善,文明和谐,天蓝水净,世界和平……十八大报告在这些方面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都反映了老百姓的愿望。

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坚韧不拔的精神,需要众志成城的力量,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艰苦努力。我们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这就是中国精神,这就是中国力量,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有了这种精神和力量,中国梦将不再是梦,而是中国人民更加幸福美好的现实生活。

二、结语

伟大斗争是精神,就是要勇于面对各种挑战、处理各种矛盾、解决各种问题。伟大工程是基石,就是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的一系列新举措。伟大事业是旗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是人间正道,是时代伟业。伟大梦想是目标,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体中华儿女必须同心共圆“中国梦”。“四个伟大”不仅各有其独特内涵,而且是一个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是一项系统工程,构成了当代中国最具时代特色的伟大实践。

参考文献:

[1][4]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摘登[N].人民日报,2017-10-19(02).

[2]林泰.把握社会思潮的构成要素[N].人民日报,2016-02-17.

[3]Joseph S.Nye Jr.and William A Owens.Americas in formation edge[J].Foreign Affairs,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1996(4):20.

作者简介:张倩玉,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伟大工程特色习近平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深刻理解推进党的建设要一以贯之
伟大工程的新起点
“四个伟大”:治国理政的大逻辑
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建设新主线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标题党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