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下司古镇

2018-04-24 17:33贻梦还
环球人文地理 2018年4期
关键词:芦笙苗族码头

贻梦还

发源于云贵高原的沅江,横跨黔、川、湘、鄂四省,其上游段被称为“清水江”,两岸群峰叠翠,山水之间掩映着一个美丽的古镇,那就是贵州凯里的下司古镇。因曾经作为明清两代地方土司管辖的治所,古镇之名由此而来。而更重要的是,自清嘉庆年间起,下司就凭借地处“古苗疆走廊”水陆主干道的位置优势,成为黄金水道上的“末端良港”;到了民国,它又一跃而成了清水江畔最大的商业码头和商埠重镇。

当时,镇上商贾云集,马帮成群结队,商号、货栈、会馆、餐馆遍布街巷,彻夜营业,因此,下司古镇有了“黔东南小上海”的别称。“人烟辐辏地,歌吹不夜城”,形容的正是下司的市井繁华。

作为商业重镇,下司既包容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商旅,也接纳了不同民族的文化,仅从建筑上便可见一斑:民国、徽派、岭南和少数民族等风格,多彩斑斓,不一而足。不仅如此,这座山衔水绕的古镇还孕育出“中华名猎”白龙犬和多种独特的美食,也生养了种种奇异的民俗:那风情万千的芦笙节,那千人狂欢的长街宴,那“高山流水”的敬酒礼仪,无一不让人流连忘返。

“高八度”的柜台古戏台和“蝴蝶妈妈”的故事

下司古镇是一座有着600年历史的小镇,多以苗族人聚居。进入古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下司牌坊。这座牌坊建于清代,形制为八柱三开间,上面镌有“下司古镇”四字,是小镇的标志性建筑。仰头正望,在牌坊正反两面的抬梁穿枋上,均雕有寓意幸福长寿的动植物和历史故事。牌坊顶部则刻着活灵活现的道教八仙,并饰有华丽、精美的花纹。对古镇大门的牌坊如此精雕细琢,可以想见当时下司的兴盛繁荣。

从下司牌坊一路深入,在古镇的西南部,伫立着两座石级码头:大码头和小码头。码头由条石铺砌而成,呈扇形展开。早在清嘉庆年间,这两座码头便已开始运转,在数百年的光阴里,四方辐辏,容纳过南来北往的船只和马队,吞吐过数不尽的货物。

從码头拾级而上,就来到了码头老街。因这条街全由鹅卵石铺就,所以又被称为“鹅卵石花街”。街道两旁,明清风格的商号、货栈、酒家和茶馆鳞次栉比,一家连着一家。有趣的是,这些店家的柜台比我们常见的柜台要高出许多。这是因为在民国初年,途经下司的马帮商人空前鼎盛。大街马队成群,为了方便商人们购买物资,下司人便将沿街商铺的柜台修建得出奇地高,这样一来,商旅只需坐在马背上,直接往“高八度”的柜台上扔几个铜板,吆喝一声,店家就将他们需要的东西递给他们,买卖也就做成了。

下司大码头属于民用码头,呈扇形,最宽处19.2米,设99级石阶。这里容纳过南来北往的船只和马队,吞吐过数不尽的货物。古镇的人们常说:“大码头上走一走,包您活到九十九”。

在码头老街的西北面,是芦笙广场,因为这里遍布铜鼓式样的纹饰,因此又得名“铜鼓广场”。广场是古镇的核心,每逢节日,下司人都要在这里举行庆典活动。在广场南部,有一座飞檐翘角、装饰华贵的古戏台。清朝时期,远行至此的汉族商人为寄托对家乡的思念,建造了这座戏台。也许是因为商人汉族的身份,戏台以汉族元素为主,但同时也融合了苗、侗两族的特点。在戏台屋檐的左右方,分别雕刻着文曲星和关二爷,而位于正中的横梁上,镶嵌着木刻版画《郭子仪祝寿图》:郭子仪夫妇七十寿诞时,七子八婿身着官袍,跪拜堂前,为双老庆寿。

位于大戏台对面的下司鼓楼,是侗族重要的聚会议事场所。因为“奇”和“吉”谐音,所以侗族所建的鼓楼一般都是9、11或13的奇数层,表达了他们祈求万事吉顺的心愿。

在戏台中央的太师壁上,画着芦笙乐器和牛头图腾。壁画顶端的抬橫穿枋上,雕刻着飞舞的蝴蝶图案,描绘的正是苗族神话——“蝴蝶妈妈”的故事。据说,有一只蝴蝶从枫树中孕育而出,与一颗水泡“游方”相爱了,后来,蝴蝶怀孕生下 12个蛋,孵出龙、虎、水牛、蛇、蜈蚣、雷和姜央等,而姜央正是《苗族古歌》中苗族的祖先,于是苗族人便将“蝴蝶”视作始祖,并称之为“蝴蝶妈妈”。

世界名犬“下司犬”下司酸汤鱼和下司面

说到中华名犬,人们的第一印象便是“东方神犬”藏獒。但鲜为人知的是,自下司古镇孕育出的白龙犬(又名“下司犬”),是我国唯一的世界级猎犬品种、世界名犬排名第三的“中华名猎”。白龙犬得名于其凶猛的身形——头形如龙,额宽且平,眼鼻红润,口方唇齐,唇下多生如龙须般的硬毛,浑身覆以白毛,洁白如玉,在茫茫林海间如同白色游龙穿梭自如。该犬善通人性,能按主人的指令行事,加上嗅觉灵敏,四肢强健,奔跑如疾,追捕猎物时极为凶猛,因此被誉为“狩猎犬中的全能大师”。

相传,白龙犬成名于清朝乾隆年间。当时,云贵总督正要回京述职,他从下司挑选了4只勇猛善猎的白龙犬,用以进献。但在乾隆身边,各种中外猛犬不计其数,白龙犬出身卑微,因此毫不起眼。但是,在当年秋季的围猎中,白龙犬却一战成名。木兰围场中,兴致勃勃的乾隆领着各种猎犬,一马当先,将一众侍卫甩在身后,不料在经过一处密林时,巨熊突现。在这危急时刻,一众猎犬竟纷纷四散而逃,唯有白龙犬毫无畏惧地与巨熊厮杀在一起。最终,侍卫赶过来,与白龙犬合力将巨熊杀死。乾隆虽受惊但毫发无伤,因此他重重地嘉奖了白龙犬,还为其赐名“下司犬”,令之常伴左右。自此,白龙犬名扬四海。

除了“中华名猎”,下司还有丰富多样的美食,这些美食充满苗侗风情,让人垂涎欲滴,其中以下司酸汤鱼和下司面为代表。

作为“黔东南四大名菜”之一,下司酸汤鱼是以酸汤为汁烹制的鱼类菜肴:鱼取自清水江下司段的野生河鱼(角角鱼、黄辣丁、鲢鱼、滚子鱼等),酸汤是用淘米水发酵或西红柿汁为主料,加入姜、蒜、花椒、味精、香菜等调配而成,酸汤鲜美、鱼肉细嫩,口感极佳。

酸汤是下司酸汤鱼的灵魂。在苗族中流传着一句谚语:“一天不吃酸,哈欠连连干;兩天不吃酸,饭菜不想拈;三天不吃酸,走路打闹圈。一天一碗酸,体壮爬高山;一天两碗酸,长寿比南山。”苗族人对酸汤尤其钟爱,加之对酸汤制作工序不断改良提高,苗家酸汤达到了味美纯香的境界,而以其作为主料的下司酸汤鱼,更是成为声名远扬的地方特色名菜。

同下司酸汤鱼一样,下司面也是下司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下司面制作精细,面质柔软且富有韧性,尤其是一种名为“黑脚杆”的土面条,倍受人们的青睐。“黑脚杆”是用当地自种的小麦加工而成,没有添加任何色素、香精,煮在锅中,面汤不会变浑,捞出的面条也味道清香,因而是下司面中的一绝。下司古镇上,还有一条专门的“面条街”:街边店前挂面成行,如同细丝垂柳。走在其间,微风阵阵,面条的香味四溢飘来,让人仿若置身于金黄饱满的麦田中。

芦笙节上的千人长街宴“高山流水”敬酒礼仪

九月的下庄古镇,一派丰收盛景。太阳红彤彤的,苍穹蓝荧荧的,高高的麦垛宛如一个个金狮子般卧在田地间。侧耳倾听,鸟儿的啁啾,虫儿的鸣唱,牲畜踩过干草发出的窸窣声……这千万种自然之音,伴着丰收的喜悦一起化为了芦笙动人的乐曲。

(上图)下司古镇的禹王宫,又名两湖会馆,是古镇众多会馆建筑中的代表之作。石墙青瓦、飞檐翘角的江南建筑,见证了几百年来两湖客商的风风雨雨和古镇的繁华兴衰。

芦笙,是苗族人的传统乐器,其大小不一,一般由6根竹管组成。传说,苗族的祖神“告且”和“告当”造出了日月,又从天公那里偷来谷种撒到地里,可惜谷子的收成很差,为了解忧,他们从山上砍了六根白苦竹捆成一束,放在口中吹奏,神奇的是,田里的稻谷在竹管吹出的奇妙乐音中,竟越来越茂盛。从此以后,苗家每逢丰收喜庆的日子,就会吹芦笙、跳芦笙舞。不仅如此,苗族人每年还会举行芦笙节。

在黔东南地区,芦笙节的举行日期各不相同,下司古镇一般在农历正月举行芦笙节,为期2~3天。节日第一天,男子们纷纷穿上大襟短衣、长裤,头缠青布巾,手持芦笙、唢呐或铜鼓,涌向会场。姑娘们也佩戴着闪闪发亮的银饰,穿上绣有各色花纹的衣裙,一路说说笑笑,款步而来。会场上笙歌鼎沸,人们兴高采烈地围成圆圈,小伙子们在中间捧着芦笙边吹边跳,姑娘们就踏着笙歌的节奏翩翩起舞。气氛越来越热烈,舞动的圈子越来越大。长短不一的芦笙一起和鸣,有的甚至有一二丈长,一时间,这里就成了万人高歌共舞、千把芦笙齐奏的盛大狂欢!在芦笙节最后一日,节庆转为“游方”,“游方”旧称“摇马郎”,是当地青年谈情、择偶的特色活动,在村寨后面或侧面的山坡上举行。姑娘和小伙们在此集体对唱,若是遇到意中人,就吹响口哨、木叶或芦笙,邀请对方出来攀谈、唱歌,若是有缘就会彼此交换信物,之后再定下婚约。

苗语中的“娶亲”称为“崽抓”,是千百年来保存下来的苗族风俗。如今的古镇上,仍可以看到一袭红衣、撑着红伞的新娘,同俊美的新郎官喝交杯酒、相拥嬉戏的婚俗演绎活动。

节日期间,下司人还会在老桥街上大摆长桌宴——一张张桌子首尾相接,一直排到老街的尽头,这便是苗家著名的千人长街宴,是苗族规格最高的宴席。下司酸汤鱼、下司野鸭、阳明沧浪圆、下司当香肉、下司面、白香草、夜息香干……在绵延数百米的宴席上,摆满了下司的传统佳肴,香飘四方。长桌的左边是主人位,右边是客人位。主客相对,敬酒劝饮、对酒高歌,好不热闹。

苗族人待客热情,素有“无酒不成席”之说。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名为“高山流水”的敬酒礼仪。通常由一位苗族姑娘手捧一碗米酒,递到客人嘴边,客人不能用手触碰酒碗,而是由苗家姑娘喂着喝;若碰到酒碗,则视为犯规,客人须一口将整碗酒喝完,然后再来第二碗。客人喝酒时,多名苗族姑娘站在客人一侧或两侧,分别将酒罐呈阶梯状往酒碗里加酒。这样就如同高山上汩汩流下的泉水一般,客人可以品尝到源源不断的甘甜。苗乡米酒一般为自家酿造,口感绵柔,气味清香,入口醇甜。对于苗族人来说,客人喝得越多,就代表着自己辛苦一年的成果得到了赞同,上苍也会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会有更多、更好的谷物来酿制更美味的米酒。

猜你喜欢
芦笙苗族码头
岜沙芦笙节
大块头和小不点
补妆
你好,芦笙
前往码头
在码头上钓鱼
芦笙恋歌
苗族老照片
漂亮的“银饰”
根性文化的芦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