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晗
我与文学是有缘的。
最初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呢。大抵是刚上幼儿园的年纪,跟着外公外婆生活,赶集碰到卖小书的地摊子总是走不动路。那本缠着外公买下的《哪吒传奇》画册早已不知扔到哪里去了,但是那种热爱的心情却是完完整整地刻印在了心上,犹如一颗细砂糖的甜度与温暖砰然间在舌尖炸开,便再也无法忘怀。
与文字结缘,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开始写一些东西是在小学,一路走来这么多年,年岁渐长,时移世易,人事变迁,写作的习惯有幸一直保留了下来。给予我肯定的语文老师,鼓励我坚持的朋友和使我受益一生的恩师的教导,我无比感谢,感谢他们在我尚且懵懂的年纪,将我心里有关文字,有关写作的小芽浇灌成如今蓬勃发展的模样。
坦而言之,我对文学的了解并不深入,更多的是一种热爱,爱着它字里行间沉淀的深情。书卷之上,平平展展,却难掩内里波澜,可平淡,可壮阔,只要愿意,每个人都能在浩如烟海的文籍中找到自己的共鸣点。隔着千年万年,相距千里万里,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那样奇妙,明明不曾相见,却似乎比相见更能交心彻谈。文学最为博大且无私,它带着我们去看人世的悲喜荒凉,经历陌生人的一生,将大彻大悟后的豁达坦然地翻露在我们面前。翻开一卷故事是一种可能,合上一本书,仿佛有所得,又恍然若失。不为必然要得到而开卷,不为执念而长久沉沦。我想,作者写下一本书的初衷,绝不会是要将谁人拉下深渊,或为分享,或为讲述,或为启迪,想要写点什么的心情,是值得我们细思且尊重的。
我一直对文字怀有敬仰与尊重。文字给了我很多,写作的过程是对话自己的过程,先不论写出的东西对他人有何影响,对自身便是一种内在的升华。写得愈多,愈能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写作的过程也是寻找自我的过程,潜移默化之中,提升了的,是自己的素养。
写作不是为了哗众取宠,也不是为了证明什么。它只是一种心性的表达,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无论是华丽优美,还是平实质朴,写己之情,抒己之志,若能引起共鸣,获得认可,那再好不过了,如果不能,把它作为心性的修养,也未尝不可。心有沉香,自在安然,不因外界的褒贬而过分自我怀疑,也不因光环的加身而忘记提笔写作的初心。
我相信文字性灵。文字犹如一坛陈酿,积淀的时间越长,越是有动人心魂的醇香,当然了,仅仅靠积累是不够的,还要靠一点悟性与诗情。文字该是纯净的东西,它自然可以针砭时弊、直白刻骨,但我们绝不该用抄袭去侮辱、去亵渎。模仿、借鉴本无可厚非,但若要将一切的抄袭都冠以“借鉴”的名头,那么,出来的文章再好,也不是自己的,这样的文字,骗得了别人,骗不了自己,文字自有它的傲骨与坚持,如果还对文字有一丁点喜爱,就不该为了旁的东西去践踏它。
真正有分量的文字,是简单而深远的,流露出岁月的积淀与智慧,大智若愚,大巧不工。而在另一种意义上,文字是一种很狡猾的东西,它可以从容地撒下一个个谎言,也可以将欺骗以深情层层包装,我们被吸引,被玩弄,却最终叹服于它的精妙绝伦。我们在文字的王国里构筑新的世界,一经一纬,一砖一瓦都由我们赋予了生命,文字的责任自当由我们来承担。但是,文字也有它自己的活力,而不是仅仅做为我们想象的附庸,文字的可能性、延展性大抵如此。
我不敢断言文字对其他人来说意味着什么,于我,文字是一种归属。
文字与写作已经陪伴我度过了将近二十个春秋,我感怀于它的复杂多变,也臣服于它的简单柔软,我不求能写出多么惊天动地的大作,只想以字为镜,细雕慢琢,切磋琢磨,走出一条自己的小径来。
小径两旁,细草幽微,小花三两朵,露水莹莹,兔子探出长耳朵,梅花鹿新生的嫩角伴着绕枝的风,如此,便是化境。
庭有枇杷树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这句《项脊轩志》中的名句,流傳至今亦不落窠臼,在心里反反复复荡了一天,从早间听同学说宿舍楼下的一排树是枇杷树开始,就没有停过。
我对枇杷倒也不算完全陌生,川贝枇杷糖浆还是常喝的,却也一时没有想起来包装上的那一小枝枇杷。苏轼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知之者不少,但同一首诗中的前两句“罗浮山下四时春,芦橘杨梅次第新”却知之者甚少,“芦橘”便是枇杷的别称。
春末夏初,枇杷早早落了花,鼓出一个个青绿色小球,一簇一簇,错落有致地布在枝头上。青色一天天褪去,心急些的已经泛出黄橙橙的色泽来。看到有同学去摘那些颇为可爱的小果子,连枝带叶,心里不由得诧异,难道这些还能吃不成?最后,看到宿管阿姨也拿了几颗,再也按捺不住好奇心,问了才知道,这是枇杷。
原来这是枇杷啊。
一瞬间,涌进脑海里的就是高中课本里接触到的那一句。当初学习的时候,便对这一句印象深刻。《项脊轩志》全篇没有什么剧烈的情感起伏,感情的流淌细腻而绵长,平淡之中方见真情,于细微处蓄满人生波澜,极淡却又极其动人。
真正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呢?大多数人的一生应该都是琐碎而平淡的。
归有光在写作《项脊轩志》时尚且年轻,后两段补写时也不过是三十过半的年纪,然而这样朴素的笔触,却有着耄耋老人般的淡然与掩埋其中的深情。面上不见几多伤感,似乎生活的琐碎已成自然,然而,这自然之中,不知不觉间,触动了心里的那根弦,愈是阅尽千帆,愈是感同身受,心有凄然。
细思极哀。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异曲同工之妙。物是人非,事事已休;枇杷犹盛,昔人何在?
因着归有光的两次续弦,他收了不少骂名。虽然我也很憧憬从一而终的情感,但是,在那样的大环境下,续弦不过是常事,何必去深究呢,只要你念着我的时候怀着的那份情义与我有关,就足够了。《世美堂后记》里的恩爱缠绵,想来也不作假。
除却这结尾一句,《项脊轩志》中还有一句话,字字读来也十分暖心:“娘以指叩门扉日:‘儿寒乎?欲食乎?”是不是也想起了不在身边的母亲呢,这样的亲昵、自然,母亲的心都落在那一字一句上了。
《金石录后序》中,李清照在悼念赵明诚的时候也有这样的词句:“今感念伊人,手泽如新,而墓木已拱,悲夫!”又一次重演的物是人非,又一次穿越遥远的时间和空间,悄然打动了我们。有些情感就是那样在默默无言中流淌成了隽永,无论历史的烟尘怎样遮掩,多少年后的人们,依旧为之动容。
历史之下的我们是那样微不足道,一来又一去,留不下什么,一颗星,一朵云,一条河流,亦或是我们脚下的这方土地。存在的时间都比我们久远得多。但是,我们和它们是不同的。物是,光阴再变,星星依旧离我们那么远,云朵不会安慰我们的失落,河流成不了摇篮,土地无法给予我们爱与拥抱。人非,那些陪我们走过漫漫岁月的人,即使有一天烟消云散,他们留给我们的东西,也足够回忆余生了。哪怕历史不会去记忆小人物的故事,对于当事人来说,也没什么,不值得拖上“遗憾”这两个字来披挂遮掩。
时间过得那样快,白驹过隙也抵不上它的十分之一,我们能做些什么?不过是好好珍惜身边人,身边事,亲人、爱人、朋友,甚至是擦肩而过的陌生人。缘起缘灭,因果循环,能够擦肩也是不可多得。
平淡、琐碎却又兼具真实、可感,这就是我们的生活。
不颓丧,不盲目,拥有脚踏土地的坚实感,认认真真走完自己的一生。重要的人先我们一步离去,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留下来的人总是要承担更多的悲伤和责任。我们努力地活着,是因为我们都知道,总有一天,我们会再次相聚。
到了那时,忆起曾经,即便会稍有心伤,也能安然面对,绝少遗憾了。
到了那时,奈何桥头,我也许会想,你已经淋了太久的雨,依旧不肯离去,是在等我的伞么?
到了那时,便是一切重新开局之时。
走过沟里春与秋
早些日子回老家的时候,发现几个童年记忆里的大沟真真是小了。垃圾的倾倒,填埋修道,使得大沟看起来小气了不少。
不大的村子,被几个相连的大沟围着,似乎于落落人世间辟出一方幽静来,沟内民居错落,沟外成亩连片的庄稼地绕村生长,鸡犬相闻,不过如此。很多时候,回望来时路途,我都会感到由衷的庆幸,庆幸自己是踩着这方黄土地长大的孩子。这里给了我无所忧虑的童年,也给了我足够一生回味的记忆与珍宝。
在我们常去的一个沟里,高大的树木并不多,多是些低矮的灌木,那时不知道名目,现下是说不清了。开春不久,我们就成群结队地到沟里去采黄花苗,不过,这时候,采的可是嫩叶。一簇一簇的绿在尚且呈现出一片枯黄色调的山岩坡地上尤为明显,春寒料峭早已不是阻挡我们玩闹的理由,一个个,三三两两各自结伴,奔上山坡去了。要说工具,想来还真是简单至极了,除去一双手,就是一个揉皱的塑料袋,或是旧旧的小布兜。那时候,我可是很神气的,为什么?因为我有一个小巧精致的篮子。篮口最宽处不足长辈手掌长,小小的挎在胳膊上,好看又方便。采回的黄花苗,被大人们做成爽口的小菜,配上热乎乎的米粥,暖了冰凉凉的小爪子。
春日渐长,野菊花一茬茬长起来,我们玩耍的地方便转移了。
路边水泥铺就的水渠已经好多年没有发挥过它的作用了,它是否感到郁闷我们不知道,我们知道的,只是它带来的乐趣。水渠通往沟里,一个大缓坡,90度急转后是个陡峭的小坡,我们排着队,压低身子从缓坡上冲下去,带起一阵风声。然后,蹲在小坡上面,滑滑梯一般滑下去,全然不顾滚了一身的土,至于回家之后会面临什么,那可不是孩子会担心的问题。从小坡下去后,我们就沿着坡边爬上来,时间久了,不说植物被踩秃,坡边愣是被踩出几层“台阶”来。
玩玩闹闹之间,不知时日长短。只道是放了假,便钻到沟里的窑洞中避暑去了。大人们铺了席子,扯一盏灯,说说笑笑地打扑克,我们呢,自有小孩子的乐事。跟着大些的孩子逮蝎子,或者是自己一堆儿捉“马寂寥”,就没有消停的时候。听父亲说,在他們小的时候,沟里还有很多地道,窑窑相通,下了课的探险,是他们最热衷的事情。
漫长的夏季在疯跑之中溜走了,少不更事,便也觉不出时间的流转,我们知道的不多,不知地球的轮转,只知道金灿灿、黄橙橙的野菊花儿开好了的时候,就又到了采花的季节了。我依旧提着春上的小篮子,和伙伴们爬高上低地采菊花。我们采的时候,可不是只采花,而是连茎带叶一起折下来,拿在手里一捧子,就像婚礼上新娘的捧花。然而,花终究还是被捋了下来,摊在扁平的大竹筐里或是簸箕里,顶着秋日的阳光,脱去水分,得一缕自然的茶香。那时唯一的苦恼,大概就是毛刺刺的苍耳了,若是穿的衣服上稍微带毛,从沟里上来,免不了粘了一身刺球球。
孩子的眼里没有那么多思量,玩玩闹闹,一季的光景就消磨掉了。冬季来临的时候,大雪纷扬,孩子们便和沟里的花花草草一起蛰伏了下来,只等来年雪化融水,蹭蹭蹭地发出新芽来。
时隔多年,又一次站在沟边上。当年下沟的小土路已经不见踪迹,灌木和野草,蓬蓬勃勃,只要有水有阳光,无论被踩得多硬实的土地,它们也可以毫无障碍地生长。路边的水渠也已废弃,平整的水泥渠道开了裂口,顽强的小生命从缝里探出头来,这里,俨然已经成为它们的乐园,再不是我们玩闹的场所。说来也是,小豆丁都长大了,它们有什么理由为我们保持着原貌呢?问了村里的人,得知近几年来,窑洞大多都坍塌废弃了,无用之物自会逐渐消亡,谁都逃不过。
我望着沟里一片又一片起伏的翠色,目光虚浮着飘远。想起在奶奶家翻出的小篮,我甚至不敢去提一提,生怕它在我手中摔得支离破碎。往事逝去不可追,我知晓,但有时候,不妨放任思绪流淌,毕竟,我们两手空空而来,能带走的,就只有为数不多的记忆了。
我不知道沟是否会有填平的那一天,我也无法去见证它过去、现在、将来所经历的种种变迁,我之于它,不过是它漫漫历史中的微尘过客,然而,我想,它注视着玩闹的我们,目光里一定饱含着亘古的慈爱与深沉。
我回首再望时。似乎看见一簇簇嫩蕊于草木之间生发出来,摇摇曳曳,旋开出朵朵色泽明丽的小黄花。
有些东西,是不曾改变过的。
责任编辑 谭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