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由延浩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加快应用,上海零售业智能化更为明显。在互联网经济背景下,零售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全渠道融合达到新高度。同时随着体验式服务的聚焦和多元化跨界推广,零售业营销形式也更为多样。但是,目前上海的零售业受成本过高、体制机制、核心竞争力不强等原因发展受阻,推动零售业转型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迫在眉睫。
上海是我国的经济发达区域,零售业发展无论从规模还是水平都处于领先地位,在全国起着引领作用。总体来看上海的零售业呈现稳中有进,平稳有序的发展态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00年的1865.28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11830.27
亿元,平均年增长率为11.5%。呈现先平缓后快速的发展态势,2000年到2003变化比较平缓,从2004年到2017年呈现稳步快速增长趋势(见图1)。
图1: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资料来源:根据上海统计年鉴整理
随着经济发展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上海的消费品的零售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穿和用的商品增长速度远超过吃的商品的增长速度。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结构来看,主要包括吃、穿、用三大类,这三类占到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0%以上, 2017年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用于吃的商品的零售额为2485.79亿元,比上年增长8.1%;穿的商品的零售额为2165.34亿元, 比上年增长18.4%;用的商品的零售额为6450.15亿元,比上年增长5%。从各类零售品在总零售所占比例来看,用的商品占比最高,达到54.5%;其次是吃的商品,占比21%,再次是穿的商品,为18%。
图2:上海各类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资料来源:根据上海统计年鉴整理
上海作为我国零售业领军城市,一直以来零售业态发展相对成熟、稳健。购物中心、百货、超市、便利店在上海零售业态中较为普遍。近年来上海零售业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经营策略,创新业态发展和市场营销方式 ,网络零售、O2O等新兴业态快速增长。新兴业态和传统业态的经营情况进一步分化,网络零售高速增长。2017年上海无店铺零售额1814.29亿元,比上年增长9.4%。网上商店零售额1437.49亿元,比上年增长9.6%,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2.2%,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实体零售与网络零售逐步融合发展的趋势更加明显,实体零售店的优势在于能极大满足消费者购物体验、享受高品质服务的需要、促进品牌推广;网络零售优势在于它能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高效、便捷的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目前,上海零售商对实体渠道、移动互联与PC 端等多渠道的综合利用和整合成为当前行业主流趋势,越来越多的商品依靠线上线下两个渠道进行销售,销售渠道线上线下互为补充,零售业全渠道发展逐渐成为常态。
体验式服务以客户为中心,通过对产品的安排以及特定体验过程的设计,让客户在体验中产生美妙而深刻的印象,并获得最大程度上的精神满足。体验式服务使实体零售商回归提供“人性化服务”商务本质,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差异化购物体验。目前上海实体零售业态的纯零售功能减弱,休闲、娱乐功能增强,实体零售由“销售型”转向“服务型”。同时,互联网所形成的新零售方便了消费者与商家更多地接触,实现线上、线下购物场景的融合和扩展,丰富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和多元化需求。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结构也进一步优化,追求个性化、健康性、高品质。的消费已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推动实体零售业的多元化跨界。目前零售企业多元化跨界的实践和尝试呈越来越多的趋势,零售业多元化跨界的主要表现在商品和服务的跨界经营以及企业的跨业态发展。以上海目前多家书店推行跨界经营为例,这些专业化实体零售店扩大经营业务和范围,融合了阅读、休闲、信息咨询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文化消费场所,正在成为实体书店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零售企业日益重视供应链管理,高效的供应链管理通过对整个生产和流通结构的改善和协调,为零售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提供有利支撑,从而提高盈利水平。新零售的发展促使“线上”+“线下”的融合和互相借力,改变了供应链原有模式,从产品的设计、原材料采购、物流、销售、信息管理等环节有效地节省成本,增加利润。供应链的改造与整合也是未来零售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打通线上、线下资源,整合供应链管理,改造现有供应链,降低企业采购成本和运营成本,促进企业高效、低成本地满足消 费者的线上、线下需求,提升零售企业的竞争力。
目前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正在逐步从根本上改变零售业的运营模式。智能化零售,智慧流通潜力巨大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生产方式的演变推动了零售业变革,并催生了以零售信息系统为核心的现代零售业的产生和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促进了零售行业服务边界进一步扩展,为零售业带来更大的效益。同时,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零售商与消费者产生更多链接和互动,以便为消费提供更为高效、优质、贴心的服务。
零售业的发展一般多是采取“轻资产运营”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是以租赁方式为主经营门店,有效降低公司资本投入,提高扩张和布局的速度,抢占市场份额,但缺点是抵御租金上涨风险的能力较低。近几年,越来越多的零售企业面临租金大幅上调的问题。随着房地产租赁价格不断上涨,零售行业的盈利空间被大幅挤压,零售业进入微利时代。此外,人工、物流、水电等商业成本的上升,也进一步压缩了零售企业的利润空间,使零售业尤其是传统零售业举步维艰。
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传统零售业必须加快转型升级才能得以发展,但目前来看上海零售业转型仍然艰难。从政府角度来看,受传统体制机制和管理思维的限制,政府部门往往各自为政,缺乏应有的合作,“错位”、“越位”、“缺位”现象时有发生,整体管理效率有待提升。从企业角度来看,传统商业企业尤其是大型国有零售业企业受到机制、体制、人才等多方面限制,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难以快速采取有针对性的经营战略和策略调整,应对市场竞争环境快速变化反应迟缓,转型升级步伐缓慢。
一直以来,中小零售企业对于扩大内需和消费,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当前中小零售企业发展艰难,对中小商贸企业的政策支持和公共服务相对落后,受资金、人才、市场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企业负担过重、融资难、业务拓展受阻等状况一直未能有效解决。企业在发展中的服务需求得不到解决,目前虽然已出台相关支持政策但难以落实到位,企业享受不了相关优惠,中小零售企业的发展受挫。
技术的创新应用是零售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但长期以来,零售业信息化、智能化效率普遍相对较低,很多零售企业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较低,缺乏先进的信息设备,仍使用人工方式,进行较低效率的管理、销售、售后服务等。 同时,受资金不足、人才缺乏、体制不活、政策不力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使零售企业的生存受影响,对其发展与壮大非常不利。
制定零售业整体发展规划,推动零售业布局全面升级。规划编制应注重两方面:一是零售业规划编制应与上海城市未来发展定位和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相结合。另一方面,零售业的整体布局应与人口分布、消费需求、交通、环境保护等相结合,使零售业合理、规范发展。引导零售业业态更新,推动零售业精细化发展,以精细化管理和良好的服务,进一步增强购物中心的时尚、体验功能,注重超市的差异化经营,在注重食品安全和环境营造的基础上推动超市向精品超市、生鲜超市、社区超市等细分。推动特色化、差异化经营,加快重点商圈的结构调整与功能转型。
发挥政府的“有形之手”的作用,加强规划指导和调控,研究推动零售业技术创新应用的政策措施,研究制订促进零售业转型升级的政府规章、制度规范和技术标准,打破条块分治管理体制,加强政府部门间的协调合作。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为零售企业技术进步优先提供金融支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增强零售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加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探索建立创业咨询、信息技术、产品营销、金融对接平台,可进中小零售企业的发展。
鼓励零售商运用卫星系统,结合网络运营改进传统销售,形成自动化商业模式。建立新型销售模式,促进零售商通过信息化网络系统搜集顾客资料,对资料进行精准分析、改进补货系统,提升现代化高科技电子应用与零售行业管理技术的有机结合。加强新技术应用,发展现代物流,提升城市供应链效率。借助电商物流的力量,实现 线上 + 线下的物流资源融合和互相借力,提高双方空置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推广机器人和智能仓储系统在物流仓库的使用,加强冷链配送、信息管理技术的研发与利用。
实施人才引进、培养政策,围绕零售业转型升级,加大对高端复合型和创新人才的引进与培养。着力引进国内外领军人才及一流创新团队,坚持政府与市场相结合、引才与引智相结合,采取项目合作、技术攻关、科技咨询服务、智力入股、人才租赁等方式,积极引进国内外高级专家和人才团队。加快培育一批具有互联网思维的创新型零售业领军人才及专业技术人才,完善高校、职校、社会、企业等多层次的零售业人才培养体系。积极营造良好的零售业人才政策环境、创业环境、服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