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飞 张丽玲
(解放军第四五四医院中医科,江苏 南京 210001)
张丽玲主任是解放军第四五四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全军中医药委员及理事,内科常委,南京军区中医药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委员、江苏省中医药理事及中西医结合活血化瘀和肺系病常委、全国综合性医院中医药示范单位(解放军第四五四医院中医科)学术带头人。张主任出身于医学世家,拥有40余年中医临床科研和诊疗经验,研制院内中成药十余种,擅长肺系病的中医科研及临床诊疗,获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奖6项、承担军区课题1项、享受一类岗位津贴,发表论文70余篇。
笔者有幸跟随张主任出诊两年,亲见张主任每日患者盈门,多年宿疾无不应手获愈,患者口碑极佳。尤其对哮病的治疗效果更是突出,今就张主任治疗哮病之中医特色疗法试进行初步分析并加以总结讨论。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病例全部来自解放军第四五四医院中医科2016—2017年度张主任专家门诊病人,共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男性28例,女性32例;对照组男性31例,女性29例。治疗组年龄最大66岁,最小16岁,平均为37.8岁;对照组年龄最大64岁,最小18岁,平均为37.5岁。治疗组病程最长20年,最短6个月,平均7.6年;对照组病程最长19年,最短2个月,平均病程7.4年,病程轻重程度依据《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16年版)》 (下称《指南》)[1]的规定,治疗组轻度28例,中度24例,重度8例;对照组轻度30例,中度23例,重度7例。治疗前,2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轻重程度上没有显著差异,具可比性 (P>0.05)。
1.2 病例选择和疗效观察 所有病例选择均符合《指南》所规定的诊断标准、纳入和排除标准。治疗组中缓解期56例,伴高血压基础病型6例,急性发作期4例;对照组中,缓解期57例,伴高血压基础病型5例,急性发作期3例。
主要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对于哮病患者,咳喘、痰、哮鸣音等症和实验室检查嗜酸性粒细胞、IgE以及肺功能等的疗效。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运用张丽玲主任治疗哮喘“内外同治”的经验方法进行辨证治疗[2-3]。观察时间为2~6个月。
1.3.1.1 冷哮证 治疗以温肺散寒,化痰平喘为主。处方:紫苏子10 g,白芥子5 g,莱菔子15 g,法半夏10 g,炙甘草10 g,五味子5 g,干姜5 g等药。水煎服,每日1剂。配合肺俞、大椎、定喘等穴,“温金膏”穴位敷贴,3 d 1次。
1.3.1.2 热哮证 治疗以清肺化痰,止咳平喘为主。处方:白果10 g,麻黄5 g,款冬花10 g,法半夏10 g,桑白皮10 g,紫苏子10 g,黄芩10 g,生甘草10 g等药。水煎服,每日1剂。配合肺腧、定喘、大椎等穴,“清金膏”穴位敷贴,3 d 1次。
1.3.1.2 寒包热哮证(外寒内热) 治疗以表里两解、止咳平喘为主。处方:麻黄10 g,杏仁10 g,生石膏15 g,炙甘草10 g,法半夏10 g等药。水煎服,每日1剂。配合肺俞、大椎穴用“温金膏”,天突穴用“清金膏”穴位敷贴,3 d 1次。
1.3.1.3 虚证 治疗以补益肺脾肾,纳气平喘为主。处方:熟地黄30 g,山萸肉20 g,茯苓15 g,山药30 g,牡丹皮15 g,泽泻15 g,蛤蚧15 g,核桃仁30 g等药。水煎服,每日1剂。配合肺俞、脾俞、肾俞等穴,“固金膏”穴位敷贴,3 d 1次。
1.3.1.4 伴高血压基础病 以张主任自拟方:罗布麻20 g,桑叶30 g,钩藤15 g等药。水煎泡脚,每晚1次,30 min。配合针灸曲池穴、肝俞等穴每日1次。
1.3.2 对照组 黄芪注射液肺定喘、俞穴、脾俞、肾俞穴每周交替穴位注射。严重或急性发作必要时,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伴有高血压者对症治疗。观察时间为2~6个月。
1.4 疗效标准 显效:咳、痰、喘等症状、哮鸣音基本消失,实验室指标嗜酸性粒细胞、IgE等正常且持续阴性2月以上;有效:咳、痰、喘等症状和哮鸣音减弱或基本消失,实验室指标嗜酸性粒细胞、IgE等接近正常。无效:临床表现与上诉体征和实验室均无明显改善,甚至症状加重者。
2.1 总疗效分析 治疗后,治疗组显效32例,有效2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显效30例,有效15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75%。经统计学分析,2组在疗效上有显著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2.2 2组咳喘、痰、哮鸣音症状、体征的比较
表1 2组咳喘、痰、哮鸣音症状、体征的比较 [例(%)]
2.3 2组嗜酸性粒细胞和IgE检查的比较
表2 2组嗜酸性粒细胞和IgE检查的比较 (例)
2.4 2组肺功能异常者的比较
表3 2组肺功能异常患者的比较 [例(%)]
从以上统计可以看出,应用张丽玲主任哮病经验方进行治疗,总有效率高达到90%,而以中医传统单独穴位注射为主,发作期配合西药的治疗方法总有效率为75%,二者对比疗效差异明显,说明采用张主任辨证治疗方案“内外同治”经验方药,效果肯定,优于当前中医一般采用的穴位注射的治疗方法。
治疗组在改善咳喘、痰多、哮鸣音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张主任的经验方能很好地起到理气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
对于实验室指标的改善方面,治疗组无论在嗜酸性粒细胞、IgE以及改善肺功能方面,都具有良好效果,均优于对照组。
对于有高血压基础病的患者,由于哮病患者未必均有高血压,且在本研究中所占比例较少,对研究结果影响不大,故不列入对比分析。另,在研究中发现张主任经验浴足方,对稳定血压效果十分理想,故暂列,以资借鉴。
李某,女,60岁,南京市公务员。2016年2月13日初诊。患者素有哮喘病史30余年,每遇冬季或寒冷发作,1月前因受寒诱发哮喘,呼吸急促,喉中痰鸣,胸膈满闷,咳痰稀白,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大便溏薄,舌淡暗,苔白滑,脉弦滑。
辅检:双侧胸廓对称,双肺叩诊清音,双肺呼吸音粗,肺底可闻及哮鸣音;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3.5%。过敏原检查:螨虫、粉尘、花粉(+)。诊断:冷哮(发作期)。
证属风寒束肺,脾肾气虚。
治则:治以温肺散寒,化痰祛瘀,止咳平喘,补肾纳气。
处方:法半夏10 g,莱菔子10 g,紫苏子10 g,白芥子6 g,白前10 g,干姜5 g,炙麻黄3 g,杏仁10 g,射干10 g,款冬花10 g,紫菀10 g,桃仁10 g,地龙10 g,黄芪20 g等药。日1剂,水煎服,分2次温服,14剂。
配合“温金膏”穴位敷贴,敷贴1次24 h。3 d 1次。
医嘱:患者忌食生冷油腻,慎起居,避风寒。
2月27日二诊:药后喘息、喉中痰鸣、咳痰诸症皆减,大便溏薄,每日2次,舌淡红而暗,苔白稍腻,脉弦细。前方加炒山药15 g,炒扁豆15 g。继服14剂,煎服法同前。
3月13日三诊:药后咳喘、痰鸣渐平,大便成形,每日1次,偶见2次,舌淡红,苔薄白,脉稍弦。
西医检查: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哮鸣音。余(-)。1年后随访未复发。
目前中医临床治疗哮喘的方案,多是采用穴位注射为主,发作期配合沙丁胺醇气雾剂,虽然也是中医治疗,但中药单味药制剂,临床应用无法全面切合患者病情,更不能针对不同体质在临床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黄芪注射液虽然对哮喘本身有一定作用,但是哮病的病因病机复杂,化痰除湿、活血化瘀等治法亦是不可或缺,同时还要兼顾肾气。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契合扶正与祛邪兼顾的中医基本治疗原则。临床实践也证明用此法可以较好地改善症状以及实验室检查指标。
张主任经过40余年临床经验总结对哮喘有着独到见解,张主任特别推崇朱丹溪对于哮病的认识“哮喘必用薄滋味,哮喘专主于痰”[4],张主任认为哮病的病人要想通过中医治疗康复:
(1) 必须控制饮食,从饮食着手,也就是朱丹溪认为的“哮喘必用薄滋味”,每每告诫患者饮食应清淡,切忌肥甘厚味。(2)在处方用药上,一是牢牢抓住辨证分型这一中医核心思想,分证论治。二是以化痰为主,既化“有形之痰”,更要补益肺、脾、肾,以绝痰之生源。(3) 张主任经过临床发现,中医外治法中“穴位敷贴”治疗哮喘的疗效,明显好于其他外治法,为此主任经过十余年的临床研究,总结出其自己的经验方,应用临床,效果斐然。
这也给我们一个提示,中医治疗一定要坚持辨证论治原则,需要整体观念,因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密不可分,各种简单化、单一化的研究方法和认识,试图用单一的病因病机来认识某一疾病,用单味药、单一的“有效成分”或几种单味药制剂来治疗,是不符合中医传统理论的,当然,也不符合疾病的本质。事实也证明其疗效不如遵循传统的中医理论,按照中医的思维来认识疾病,辨证处方的疗效。向传统中医药的回归,是我们的一个迫切问题,之所以张主任中药的疗效好,是因为她一直坚持中医的辨证观念,再加上积累几十年的临床实践经验。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16年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6,39(9):675-697.
[2]田德禄.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6-74.
[3]张丽玲.寒温并治支气管哮喘[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1998(1):34-35.
[4]田思胜.朱丹溪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