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魏鹏举
玉雕器皿类玉器是时下玉雕行业中最消耗时间和最难于创意的门类,其造型是借鉴古青铜器、古陶瓷而来,它是玉雕艺术中的一朵奇葩。纵观古今,经典的玉器造型无一不体现着“天人合一”的理念,是材质、设计、制作三要素的有机结合。器皿的造型反映着文化审美的价值取向,它是宫廷玉文化的延续,其独特的艺术创作理念发展至今,表现形式应该是在继承传统美学的思想下,应有更高的造型艺术追求;它们的造型和纹饰在继承古代传统的过程中延续和发展着,不仅仅是作品“质与型、意与工”的完美结合,更重要的是力求表现超越“形”之外的神韵。
本人认为,系统完整地领会器皿设计的内在精髓,让古人的设计“为我所用”,在前人精美的设计中汲取灵感,结合现代的技术和科技,发展代表现代设计师特色的完美作品,是一种需要。某种程度上,玉雕器皿类玉器已转化为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成为了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自己的工作,浅谈几点我从玉雕器皿的造型艺术和审美取向出发的看法。
器皿类玉器在原材料的选择方面很关键,材料与主题的合适与否,材料的密度、色泽等都会直接影响到一件作品的效果及其在制作过程中的难度。优质的玉材对于一件成功的作品非常重要,如玉质、玉色、光泽、密度、裂伤、杂质、污点等都是判断玉料等级的要素,须严格把关,精挑细选。当面对一块天然的美玉,首先审视清楚玉料的本质特点,包括形状、体积、颜色及其内部的各种瑕疵,这就是“相玉”“问料”,为的是挖“脏”留“俏”,使作品更加生动出彩。从审美的角度来讲,要做到以下四点:
1.因材施艺。一块原石在眼前,首先是去瑕疵、断裂缝、去糟头。让原料中透彻的部分玉料呈现出色,然后根据原料的特色、色泽、造型确定作品的题材,并将最美的色泽、最显材质美的部位放在正面,以凸显玉材的悦目之处。在此基础上,做到撑大去疵,用料用足,
2.料尽其用。器皿件的设计,要从材料大小来考虑,要从材质和用工的比例上来考虑,还要从方、圆、阀、高上来考虑。只有三方面的完美结合,才能完美地展现作品的材质与造型的统一,才能使材质在设计中得到提升、价值在设计后得到提高。
3.价值至上。设计玉雕器皿件作品时还要考虑,一块美玉制作成时必须考虑市场价格。何种器形才能产生最大的价值,产品要围绕市场,市场决定价格,所以设计必须考虑市场价格。
4.特立独行。就是展现特色,玉雕器皿件还需结合玉器制作的工艺和技术要求进行变化,放大和夸张某些局部,缩小和去除某些不美的地方和惊险部分,摒弃青铜器的浇铸感,增强玉器的浑厚感。
碧玉《 观音瓶》
白玉《 莲子瓶》
本人一直强调用料的品种、创作的主题对象和个人的风格、主观情趣、文化底蕴的统一,办求让作品达到形神兼备,遵循“立象之尽意”的原则,要求器形规整、对称,在保证器形最大的前提下减少废料,这意味着创作非常困难。我常常采用剪大洋的方法,根据材料的性质确定产品中心线、作品比例、线条匀称,做到心中有数。还有一种减少废料的方法是用链条工艺,链条的工艺特点是“小料大做”,提高了作品的经济价值,也增强了炉瓶类作品的美感,既表现出动与静、虚与实、大与小、曲与直的对比,也增强了空间感。
玉雕器皿作品的造型可以吸纳其他艺术领域文化元素,有意识地接收创新和交融发展。从古至今,各个时代的各种文明与风土人情,都可以运用到玉雕的造型设计中。无论是对自然物的直接描摹,选取动、植物等的写实主义风格,或是几何抽象形式,都用于人性品格和人文品格的外化和张扬。它折射出创作者的综合素质,包括性格特征、道德修养、学识品味。名扬古今的青铜器、陶瓷的华丽纹饰和多变的器形也是玉雕器皿创作值得借鉴的对象。这些器物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纹饰优美,造型生动,敬礼于器,寓教于艺,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美学追求。尤其是一些官窑官瓷,无论是其造型设计还是纹饰搭配,都透着民族性与文化性,给人以适情顺性的情趣。
当作品主题确定好后,玉雕炉瓶设计定稿时器皿的造型比例十分重要,炉瓶作品造型关键点在重心稳定,从整体上看,应先确定炉瓶器皿的主体。按上轻下重,左右对称,两边吞头大小合适的要求进行设计。玉雕炉瓶造型有许多种,一般均为上小下大,左右对称,上下协调,使造型各部位达到统一并且符合人们的视觉感官至关重要,应绝对避免器型的头重脚轻而造成的倾斜感。所以,造型稳重,主题突出,整体统一以及材料色泽的合理运用,是玉雕炉瓶设计和制作的不二法则。在造型设计时应符合以下三点:首先,器皿件身体宽度与高度的比例要恰当,造型主题线条要突出,无论是直线条或弧线条,都要围绕主题而定。弧线要避免圆规线条,否则会产生一种呆板感。炉瓶的束腰与底足也是炉瓶造型稳定和美观的一部分。束腰也不宜太细,上下束腰的总高度不能超过炉瓶瓶身的总高度,底足束腰的高度和宽度不能超过颈束腰的高度和宽度。这样的比例为造型稳定奠定了基础。器皿玉器除了材质、色彩这些属于材料本身的天然特性之外,尤其重要的就是工艺,本人从事玉器创作多年,以创制炉瓶器皿件为主,所创作的器皿类玉雕作品在继承了传统杯、碗、洗、壶、炉、瓶、薫、鼎等器型基础上,借鉴了青铜器造型,结合玉雕技法的特点,标新立异,将传统的炉、薫、瓶等器形与玲珑剔透的海派玉器风格相结合,造型比例得当,对称周正,传统性强,造型自然。随着玉雕艺术的快速发展,在设计玉雕创作时更着重强化体现现代人的美学观念。此外,玉器创作还必须讲究整体感。以作品白玉《炉》为例,它本身具有双重性,有实用性,还有欣赏性。它的构思与工艺涉及美学、史学、几何学和建筑学的原理,所以在创作造型时,我重点突出了作品的整体感。所调整体感,是指玉雕的造型,不论表现何种题材的内容,都应选择适宜整体造型的表现形式和人们欣赏的视觉美,而不宜将作品雕琢得繁缛与琐碎。
造型的整体有助于体现玉雕作品的完美,造型是一件作品成败的关健。因为在造型上要求高,对于玉料的要求也非常高。作品一方面要尽量避免有瑕疵,另一方面又要讲究对称性,还要尽量保持成品器形最大化,所以二者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瑕疵,该如何避开显得十分关键。有时候,不得不因为一条裂而将整件作品放小一圈,有时候又可以在裂处开荷花,将裂避开,不仅达到了器形上的完美,还在作品中加入了自然的元素,反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玉雕器皿的造型固然重要,但是玉雕炉、瓶、器皿的艺术价值在于它的制作工艺,而好的制作工艺重点在器身、器盖和器表的装设图案上。如作品青玉《天官炉》。这种炉型在展评的时候人们常误写作《天宫炉》,这是不对的。天官是我国古代传说“天、地、水”三官中的“天官”。“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是道家原始的祈福消灾理念。构成这件双耳熏炉的主角无疑就是那位赐福于人间的“天官”。此炉为和田青玉所制,器型端庄大气,以圆器形为主体,圆盖,子母口;圆体,鼓腹,圆足外撇,双耳与炉口之间对称琢制柱形贯耳。炉身以伏地隐起手法磨制了西番桂枝卷草莲纹,雕工纯熟,抛光圆润,凝重古朴。两器皿使用痕都斯坦,西域花卉纹饰,运用圆雕、浮雕等不同的雕刻技艺,是种新的具有中国意蕴的现代玉雕艺术作品。
白玉《 花薰》
不仅如此,笔者创作的器皿的纹饰也大量借鉴古代传统造型纹饰,如链条类作品的提头造型,借鉴了古玉礼仪器的形制和图案加以变化。以占螭虎纹、龙凤纹为主,间以吸收八宝、植物等造型,大胆应用“S”形结构,讲究古玉造型的线条美,线的曲直张弛有力,给人以无穷的动态美。作品的工艺链条造型不但端庄厚重,而且透丽精致,有着别具一格的艺术效果。
艺术是指运用特定的表现手法来反映生活、传承文化、揭示思想的行为。玉雕艺术就是利用玉这种特殊的载体,通过雕刻、琢磨等工艺手法,以景寓意,借作品内容表达创作者思想的艺术。艺是工的升华,它带给人们的首先是视觉上的美感,进而是精神上的启迪,是一件作品的灵魂所在,是玉雕艺术的潜在生命力。当设计师在创造形式美的过程中,把自己强烈的思想感情倾注于艺术形象之中,把审美理想熔铸到作品之中作为作品的血肉和灵魂。无论选择怎样的创作对象,无论创作风格近似哪一个时代,都要潜下心来,厚积艺术底蕴。玉雕器皿艺术创作在追求新思维的同时,要坚守文化内涵,重视艺术性。让作品的特征除了“视觉艺术”的共性外,还蕴藏丰富的文化品格。只有坚持这种认识并指导艺术实践,我们的玉雕创作才有可能提升到一个更高的艺术境界。
参考文献:
[1]刘幸福.浅谈玉雕器皿的鉴赏[J].艺术科技,2016(1).
[2]陈少炜.玉雕炉瓶器皿设计与制作工艺初探[J].美术教育研究, 20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