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恩重 郑汉东, 桑 凡 尹艳丽 王文宇 史佩京(. 陆军装甲兵学院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95部队;. 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坚定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习近平主席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军民融合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军民融合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过渡、进而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期,要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装备保障是指为使装备处于战备完好状态并能持续完成作战任务所需的保障工作,涉及大量的保障资源,是推进实施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
装备再制造工程是以装备全寿命周期设计和管理为指导,以废旧装备实现性能提升为目标,以优质、高效、节能、节材、环保为准则,以先进技术和产业化生产为手段,对废旧装备进行修复和改造的一系列技术措施或工程活动,是装备综合保障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技术支撑[1]。装备再制造作为武器装备综合技术保障和国家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技术支撑,是促进再生战斗力形成的重要手段,已被列为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和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再制造通过技术转化,已成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制造业绿色、智能发展的重要突破[2]。再制造全寿命周期包括装备的回收、拆解、清洗、检测、再制造加工、零件测试、装配或作为配件、使用等过程,如图1所示。
装备维修与再制造保障军民融合是以提高装备维修保障能力和效益为目的,以军队装备维修保障力量为主体,以军工集团和装备承制单位为技术支撑与能力补充,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统筹规划计划、统筹资源配置、统筹力量建设与运用的一种维修保障模式,可显著缩短保障时间,提高维修保障效率,提升装备性能。
当前,我国装备维修与再制造军民融合保障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应邀保障,各建制单位根据平时和执行重大任务时的维修保障工作需要,依托军队现有的设施、设备,邀请院校、地方工业部门专家进行保障;二是协议化保障或合同化保障,军队在进行装备维修与再制造保障的过程中,由于在某些方面尚不完全具备维修保障能力,通过签定协议的方式,利用地方再制造企业为部队部分装备进行再制造。截至2016年3月,我国再制造民营企业达到153家,成立了6家国家级再制造产业基地,再制造政策法规不断完善,形成了产学研合作,集社会、经济、环保效益于一体的再制造产业链群发展模式,推动了再制造产业的发展。然而,装备维修与再制造保障模式缺乏行之有效的机制和政策体系,以支持装备再制造的实施,缺少装备再制造基础理论创新研究和成果转化条件,军队大修企业与地方企业的军民融合优化组合缺乏理论依据,缺乏再制造军民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导致装备再制造军民融合发展面临瓶颈期。
装备维修与再制造技术军民融合发展不仅能够推进我国军民融合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建设和完善,还能够实现装备维修与再制造军民两用技术的商业化和产业化,并发掘企业、院校、研究机构等组织的社会资源优势。针对我国装备维修与再制造保障军民融合发展的现状,构建了基于国防需求与市场需求驱动下的军民融合型装备维修与再制造保障体系框架,如图2所示。
装备备件保障是装备维修保障的核心,其包含新备件的保障、战损件修复后的保障、同类零件就地拆拼更换等3个方面的内容。在野战条件下,快速而准确地实施备件保障是影响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装备备件再制造保障是军民一体化保障的重点。以我军装甲装备为例,在现行的装备维修保障体制中,总部修理厂和军区修理营(相当于美军的基地级修理)可完成零件的修复与制造,军、师修理营(相当于美军的中继级修理)仅能完成部分零件的修复和加工制造,而旅、团修理连(相当于美军的现场修理)不能完成零件的修复和制造。构建装备维修与再制造保障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就是要把原本属于不同系统、不同规则下的主体及其所属的体系和相应的资源,纳入到新的规则体系之中,既要调动主体的主动性,又要确保不同体系规则的顺畅衔接,从而真正发挥新体系的作用,达到预期目标。
通过实施面向装备维修与再制造保障领域的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实现以军队装备维修保障力量为主体,以军工集团和装备承制单位为技术支撑与能力补充的装备维修与再制造保障军民融合体系,可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统筹规划、资源配置、力量建设与运用,丰富现有装备维修与再制造保障模式的内涵,拓展延伸装备的寿命周期,显著提高装备维修保障能力。
目前,装备维修与再制造技术要素创新、多元化特征日趋明显,国防需求和市场需求是激励装备维修与再制造企业创新的根本动力,要建立有利于创新装备维修与再制造保障军民融合发展模式的市场体系和制度环境,激发民营企业的创新动力,促进企业向敢于创新、勇于创新、能够创新发展,共享创新带来的红利。对于涉及范围广、涉及领域宽泛的重大科研项目和工程,企业、院校、科研单位不能独立完成,需国家相关部门发挥主导作用,强化军队、军工集团、院校、科研机构的战略意识、责任意识、协同意识,实现装备维修与再制造军民融合保障创新的目标。
国防科技工业的行业特点决定了政府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创新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府应从以下4个方面来鼓励装备维修与再制造保障创新:一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鼓励和保护技术创新,协调各产学研合作主体之间的关系,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的保护。二是建立和完善军民融合产学研结合的评估体系,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情况纳入评估体系。三是加强基础研究并强化知识创新,促进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产学研结合,为装备维修与再制造保障提供技术源泉和储备。四是促进科研机构的综合化发展,按照科研任务组建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和开发研究的机构。
装备维修与再制造技术吸收了新材料、信息技术、微纳技术等前沿科技领域的最新成果。未来,装备维修与再制造技术将向着智能化、复合化、专业化、柔性化等方向发展,批量化问题、材料成本问题、工艺复杂、作业周期长等问题需要军队、军工企业与民用企业联合起来,共同解决。目前,在航空、轻金属、激光成形等领域,军队、军工企业的装备维修与再制造技术领先于民营企业,可在保证安全的范围内将军用技术转化为民用,推动装备维修与再制造技术军民融合体系的构建,促进经济发展。此外,要建立以装备维修与再制造材料技术、纳米复合成形技术、能束能场加工技术、智能化成形技术、现场应急成形技术、精密加工技术等为基础的装备维修与再制造军民融合技术体系,集中企业、院校、科研院所等科研力量的优势,确保装备维修与再制造的性能和效果,发展既满足装备保障需求,又可用于民用产品维修与再制造的技术[3]。最后,要设立专门的装备维修与再制造保障军民融合管理机构,负责协调地方政府、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国防科技企业四大力量的主体功能,推动我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新型装备维修与再制造工程学科主要从事以装备维修与再制造领域人才培养为中心的教学科研工作,以军队的人才需求和技术需求为牵引,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坚持学历教育与岗位任职教育并重,出人才、出成果、出效益,目标是针对装备再制造和战场抢修需求,为各军兵种培养具有装备维修保障工程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兼顾武器装备全寿命管理需求,为装备生产与维修保障部门培养装备再制造升级改造的质量监控技术人员,并根据任职岗位定位、能力素质需求、专业知识结构培养的逻辑思路,以装备维修和再制造为特色的装备维修保障工程学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作为培养教材。
装备维修与再制造的军民融合发展是未来装备保障的重要发展方向,只有将军队、政府、科研单位、企业的能力和优势有机结合,相互作用,才能形成完善、有力的装备维修与再制造保障军民融合体系。当前,我国装备维修与再制造军民融合发展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缺乏对军民融合收益分配模型和评价模型的研究,需要深入分析军民融合收益分配方式问题,提出新的收益分配模型和评价模型,因此,我国应继续完善军民融合式装备维修与再制造保障管理体制,建立健全装备维修与再制造保障配套政策和法规制度,统筹装备维修与再制造保障的资源配置和力量建设,不断推进实施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
1 徐滨士. 装备再制造工程的理论与技术[M].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7
2 李恩重, 史佩京, 徐滨士, 等. 我国再制造政策法规分析与思考[J]. 机械工程学报, 2015, 51(19): 117~123
3 桑凡, 郑汉东, 李恩重, 等. 军民融合型装备再制造保障模式探索研究[J].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17, (9):5~56
4 张平, 单玉泉, 焦彦平. 军民融合一体化装备保障实践及启示[J]. 数字国防, 2009, (3): 13
5 财防. 深入推进武器装备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战略思考[J]. 国防科技工业, 2013 (6): 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