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得强
【考场真题】
作文(50分)
试题一:最懂我的那个人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试题解析】
一、抓住题眼,审清题目
命题作文最重要的就是抓住题眼审题。首先我们确定题目是要写一个人,题目中的“最”有对比的意味,所以在写作时要有铺垫,考生可以先写一些人对自己的不理解,然后再写“那个人”对自己的理解。“懂”的意思是理解,很多考生不琢磨题意,直接写父母之爱让自己感动等。虽然事例感人,但是跑题了。
二、围绕人物,写出细节
写作时重点写“那个人”“懂我”的过程,既要写“懂”的事和镜头,又要写出曲折来。同时,“懂我”的过程要写出“那个人”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让人物形象丰盈、鲜活。
三、筛选材料,写出高度
首先,所选材料要有一定的高度,你要让“那个人”理解你什么?这个“什么”,最好有“格调”、有“水平”,即你想的是什么,追求的是什么,最好是独特且有意义的,这样你的作文才会与其他考场作文拉开距离。如果你只是写自己考试成绩下降之后,“那个人”如何理解你、鼓励你,等等,那就落入窠臼了。如果你能紧扣时代脉搏(可涉及新科技、艺术等领域),写自己对理想的痴迷追求,但身边理解你的人并不多,唯有“那个人”理解你、支持你,这样对比来写效果会更好。
总之,考生一定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平时多关注身边的生活,怀着热爱生活、感恩生活的心去亲近生活、体味生活。
【写作思路】
1.“那个人”最懂得尊重“我”的选择。可以写“我”做了一个不同寻常的选择,父母或老师理解“我”、尊重“我”的选择。2.“那个人”最懂得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开导“我”。可以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写“那个人”采用疏导的方式驱散“我”心头的迷雾。3.“那个人”支持“我”的兴趣爱好。可以写“我”对航模的痴迷,大家都认为“我”不务正业,耽误学习,但是父亲力排众议,给了“我”全力的支持。4.“那个人”懂得人类与动植物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变幻视角,写一篇童话,以动物或植物的视角,写“那个人”对自己的珍惜、爱护,突出“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的主旨。
【考场佳作一】
最懂我的那个人
河南一考生
我已经活了400多岁了。
我是地坛,400多年的风风雨雨,侵蚀了我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颓了一堵堵高墙,四周的老柏树也愈见苍幽。游人一拨又一拨,但我觉得没有人真正懂我。
在那样的一个下午,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轨迹升起,越来越大,越来越红,在满园沉静的光芒中,一个残疾的青年在宁静的园中出现了。看到摇着轮椅进入园中的他,我的内心忽然一颤,仿佛是一种宿命,我知道,一个最懂我的人出现在了我的生命中。
慢慢地,我知道他叫史铁生,因为残疾,他甚至有轻生的念头。我伴他在树下徘徊,看一些孩童在温暖的阳光下嬉戏。我对他说:“孩子,这不是别的,这是你的罪孽与福祉。”他仿佛是听到了,四肢猛地一震。接下来,他在园中扶椅徘徊,不时安静地思索。在一片朦胧的夜色中,他思索着归去。
后来他便常常来我这里,在阳光下,抑或雨后,与我无言地对话。春天是树尖上的呼喊,夏天是呼喊中的细雨,秋天是细雨中的土地,冬天是干净的土地上的一只孤零的烟斗。在一抹生的希望中,我让他明白,要学会感恩自己的命运。在一次次的徘徊中,我让他看到,爱是生命的本质。他逐渐明白了我的思想,同时也坚定了不死的决心。
当然,有些思想是不能用语言传达的,这时,我便与他一同聆听祭坛深处的唢呐声。在苍茫的夜色中,坦坦荡荡,独对苍天,只听得唢呐声在星光寥寥的夜空低吟高唱,时而悲怆,时而欢快,时而缠绵,时而苍凉。
他从这唢呐声中懂得我的思想:在牵牛花初开的时候,葬礼的号角已然吹响,在死亡中,他懂得永恒;在时光静寂之处,他看见了无穷之动。他也常常告诉我,生的希望响得嘹亮,响在过去,响在未来,回旋飘转经久不散。
在无数个日日夜夜,我跟他交谈着永恒的孤独,永恒的追寻。他也同我倾诉着生活的勇气与生命的美好,并在无言中领会着我的心绪,在一片沉静中谛听我的消息。在如光似水的日子里,我们一同赞美生命的美丽,一同思考生命的价值。
我与他在这古园中感悟生命的真理。如今,纵然斯人已逝,但我想,他仍在新的路途上与我交谈。因为我与他都明白,此处不过是一处景观,一处际遇,未来旅途还远,而他也将变成我永恒的知己。唯有他,最为懂我。
【名师点评】
1.选材新颖,视角独特。作者运用拟人的写作手法,将“地坛”人格化,从地坛的角度来写史铁生的心路历程,将地坛与史铁生的思想融为一体,同时写出了“生命价值”这一宏大的主题。2.语言生动,富有韵味。排比句式和比喻的修辞在文中随处可见,很多句子虽然是《我与地坛》中的原句,但因为变换了角色,读来亲切自然。3.立意深刻,余味悠长。作者深挖“最懂”的內涵,从思想层面写出了“最懂”。
【考场佳作二】
最懂我的那个人
河南一考生
我隐在最深的绝望里,遇见最美的惊喜。
——题 记
我的故事发生在很早很早的夏朝,那时,我还只是陈国的公主,绝世的美貌让我享誉天下。可不料,一朝物是人非,少女时期的我与庶兄的不伦之恋被众人知晓,于是,我被视为女子的耻辱,遭人人唾弃。
可是,又有谁是真正懂我的呢?我羡慕他人能够对月吟诗,有一世才名;羡慕他人的平凡生活,有一世安乐;羡慕他人夫妻恩爱,举案齐眉,白头到老。这些我都无法拥有,我是陈国的公主,空有绝世美貌的公主。
我因为貌美而被献给了君王,我虽心有不甘,但我也改变不了什么。于是,我开始利用美貌,把整个王朝当作自己手心里的玩物。
于是,因为我,王朝覆灭,百姓流离,我成了亡国妖姬。
后来啊,我在战乱中被俘,再次被献给了另一位君王。我以为,等待我的结果是相同的,可是没想到,这位君王竟然不受我的迷惑。我不解,宫女告诉我,有人上书力谏君王,说美色误国,劝君王不要沉迷我的美色。我逃过了一劫。可是没过几年,藩王臣子仰慕于我的美貌,竟然争相来娶我,我以为自己无路可退了,他,那个上谏君王说我貌美误国的人又出现了。他再次以死劝谏,称我是亡国妖姬,是女子的耻辱,怎配为人妻?于是,我彻底地得到了清净,天下再无一人敢来娶我。
我似乎明白了什么。
后来的日子里,他在我的生命中频频出现。他知我喜欢风花雪月,便陪我饮茶赏月;知我喜欢清净,便不让人再来打扰我;知我喜欢平凡生活,便谋划带我私奔。
原来,公子,最懂我。
我的前半生犯了一个弥天大错,让一个王朝覆灭,百姓流离,所幸,还有人肯接纳我。我不敢相信我的人生会这么幸运,我说:“我已年华不再,美貌不复。”他说:“归,吾聘汝。”于是,长达十二年的谋划便由此开始。
我最终找到了那个最懂我的人。
于是,夏姬的传奇便由此结束,只留下一对平凡夫妻在这世间白头到老。
【名师点评】
1.体裁新颖,引人入胜。作者采用故事新编的体裁写作,把一个沉淀在历史中的人物故事演绎得真切可感,塑造了一个全新的夏姬形象。2.铺垫对比,突出中心。权贵人士和平民百姓都以为“我”贪图富贵,祸国殃民,连“我”也自暴自弃。这些铺垫都是为引出“那个最懂我的人”服务。他帮助“我”改邪归正,他懂得“我”想要什么。这样的写法,让文章主旨鲜明突出。3.文章的题记,既富有诗情,又在结构上提挈全文。“绝望”和“惊喜”相对,让阅卷老师在品味中对文章承载的思想与情感有了准确的把握和明确的领会,可谓“未成曲调先有情”。
【考场佳作三】
最懂我的那个人
河南一考生
我们走遍天下,想去寻找那个最懂自己的人。回到家才发现,那个人一直就在我们身边。
——题 记
我的爸爸是一名老师,也许就是这个原因,我从小到大,他一直对我严格要求,我也一直认为他不理解我。直到那一件事,我才真正明白他是最懂我的人。
第一次模擬考试结束,我的成绩糟糕透了。坐在座位上,班主任那严厉的话语仍在脑中回响:“你不是总考前十名吗?你看你最近骄傲成什么样了?数学你计算出错,英语最简单的语法也不会了,还有物理、化学,你看看你考了多少分?这些都是你应该得的分数吗?”这一句句话犹如利剑,刺穿了我脆弱的心房。尽管我知道,他说这么多,无非是想让我振作起来。
走在回家的路上,夜,已深了,连月亮也不愿再见我,自顾自地躲在云里。经过一个路口,只看到一盏路灯孤独地亮着,我不禁哑然失笑,无人懂的我不就像路灯一样孤独吗?
回到家,爸爸已经做好饭等着我。平时,我总会飞快地坐下,抓起筷子就把菜往嘴里送,可是今天却毫无胃口。爸爸好像感觉到了什么,问我:“没考好啊?”我难过地点点头。“别想了,都过去了,还是多想想现在该怎么做吧。”我一心想着成绩的事,一句话也没有听进去。爸爸看我这样,叹了口气,回卧室去了。
我坐了一会儿,也回卧室。打开灯,桌子上放着一本书,我本以为是昨晚没有放好,拿起书就往柜子上放。就在这时,这本书吸引了我,略皱的书皮,淡黄的书页,似乎在诉说着它的古老。书名已经模糊了,但是有一页被折了起来。我翻到那一页,仍依稀可见上面印着飘零的花瓣,文字是一句小诗:“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旁边还有几行刚劲有力的钢笔字:儿子,我知道这次的成绩让你失望,但你别放弃。看看这句诗吧,我相信你会明白的。
是爸爸!“生如夏花,死如秋叶”,我不断品味着这句诗,也揣摩着爸爸的心意。蓦然,我明白了:夏花,绽放的是青春;秋叶,陨落的是芳华。生命,只要无悔地奋斗过,就是最美的,即使会有些许不足之处,那又何妨呢?一次考试的失利证明不了什么,它打不垮我,我会继续努力。
那一次,我才终于读懂了爸爸,原来爸爸一直在我身旁,一直是最懂我的那个人。
【名师点评】
1.抓住题眼,突出中心。文章从班主任批评式的“懂”写到爸爸润物细无声式的“懂”,通过对比,写出爸爸是“最懂我的那个人”,让文章的中心得以凸显。2.运用“道具”,写出细节。写爸爸的理解过程,作者不是通过爸爸的言行来写的,而是通过一个独特的细节来完成的,这个细节就是一本书,一句富有哲理的诗词,几行钢笔字,由此突出爸爸独特的教育方法。3.环境衬托,渲染气氛。作者写自己无人理解,除了心理描写外,还运用了环境衬托,巧妙地写出了自己内心的孤独无助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