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密
世界贸易组织(WTO),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国际贸易最重要的多边治理机制。不管你喜不喜欢,它就在那里。
2017年12月13日,WTO第11次部长级会议(MC11)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闭幕,来自164个成员方和观察员方的部长、高级贸易官员和代表共约4000余人参与了为期四天的会议。部长们就2019年底前达成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第14.6项目标的渔业补贴协议达成一致。同时,成员还达成电商工作计划、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對非违规和情景投诉的处置、小经济体行动计划等三项部长决议,并为南苏丹加入WTO设立工作组。不可否认,多边规则推进动力依旧不足,自2015年内罗毕部长级会议(MC10)以来,WTO成员方就多哈发展回合的意愿出现明显分歧,直接影响了多边规则更新的进度,MC11涉及的包括本应在此次会议达成协定的食品安全公众持股等不少重要议题未达成协议。尽管如此,各方在MC11上仍然承诺将继续在农业(国内支持、市场准入和出口竞争)、非农市场准入、服务、发展、TRIPS、规则以及贸易与环境等议题上继续努力推动。
回首多边贸易体系的发展过程,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到WTO,不仅将管辖领域由货物贸易拓展至服务贸易及相关领域的协同,而且大幅提升了各方的市场开放水平。1995年WTO成立以来,全球资源要素流动壁垒大幅削减,经济贸易得到巨大的促进和发展。协同释放潜力,竞争促进发展,相关各方都从全球市场扩大和结构优化中受益。作为一项以贸易为核心的协议体系,WTO参与方数量众多,各方不仅在加入时与主要成员就市场准入达成一致,而且愿意遵守最惠国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和透明度原则等基本规范,使得自身的贸易体系与其他成员方更易对接,从而为国际贸易的开展拓宽了市场。贸易审议机制为各方就相关疑问与被审议方进行交流提供窗口,督促各方信守开放承诺。争端解决机制则真正给WTO提供了“牙齿”,成员方会因未信守承诺而付出相应代价。
以WTO为代表的多边规则是当前全球化的重要平台,中国是多边体系的受益者,也是多边体系的贡献者。2001年加入WTO以来,中国积极践行承诺,调整法律法规,扩大市场开放,在供给端和需求端都逐渐成为全球经贸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更为公平、合理的全球经贸秩序提供了重要支持。在供给方面,双向的资金、技术、人员等要素流动与中国自身优势相结合释放巨大能量。为有效参与全球产业链,中国在市场竞争中形成了当前全球最为完备的工业体系,部分工业和服务业企业跻身全球前列,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和满足更广泛市场需求提供了有效支持。在需求方面,中国市场消费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持续改善,为各方的农产品、消费品和服务提供了巨大市场。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通过全球贸易加快了工业化进程,在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等方面打破垄断,增强话语权。
商务部部长钟山在MC11的发言中指出,中国始终是经济全球化和多边贸易体制的坚定捍卫者。不应将WTO多哈回合谈判的受阻与WTO现有机制的重要作用混为一谈。在当前全球化水平下,各方的国际贸易投资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不论是经济产业结构较为单一的经济体,抑或产业体系完善的经济体,任何一方脱离WTO都将迅速承受巨大冲击。一旦退出WTO,最惠国关税将立即失效,货物贸易随即面临高额的关税,最终消费品或工业中间品的国际供应链可能断裂;服务贸易市场准入门槛大幅提高,本国服务提供者将难以进入他国市场,本国消费者的选择也将被迫压缩。更大的影响来自于话语模式和规范的脱节,国际贸易的检验检疫等监管协同复杂度大幅增加。
2018年,全球经济贸易活动复苏进程有望持续,需求的扩大将缓和供过于求的矛盾,各方推动国际贸易体系的意愿可能增强。习近平主席2017年1月在达沃斯论坛的演讲中指出,“要坚持多边主义,维护多边体制权威性和有效性。要践行承诺、遵守规则,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取舍或选择。”伴随国际经贸活动的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国与国之间存在贸易摩擦实属正常。遵守已有承诺,在WTO框架下进行有效协商,采取合理方式解决争端,本是各方的应对之道。为支持多边体系的发展,中国也正与更多WTO成员方积极协同,发挥自身力量,通过促贸援助提升各方参与多边经贸体系的能力,通过推动电子商务、投资等议题的协同,为以创新技术的应用释放经济潜力拓展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