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A考核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影响研究

2018-04-23 08:56周林莉于华伟
财政监督 2018年8期
关键词:广义负债信贷

●周林莉 胡 坷 于华伟

在全球经济危机后,各监管当局意识到防范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央行根据“十三五”规划纲要要求,搭建以系统性风险防范为核心的管理体系,从2016年起逐步完善并建立MPA框架,完善考核指标,创新监管体制,促进商业银行的稳定健康发展。

一、MPA的基本概述

(一)MPA政策执行的背景和过程

1、宏观审慎管理的概念。所谓宏观审慎管理,是指为适应新常态下资产多元化的发展需求,以逆周期调节为核心,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广义信贷(包括贷款、证券及投资、回购等)、同业存款、理财业务等按系统重要性程度进行差别考量评估体系,有利于预防区域性系统金融风险。

2、MPA政策执行的背景及过程。一是风险深水期。内外新常态下,面对金融资产多元化配置趋势,金融风险步入深水区。从外部局势来看,世界经济持续深度调整,美元加息、欧债危机、希腊破产等事件带来经济风险。从国内经济环境来看,实体经济创造价值不足,大量流动性金融资产通过金融创新等加大杠杆配置比例,同业、理财及地产泡沫矛盾日益凸显,宏观经济形势日益复杂。

二是银行混业经营。从单一的存贷款主营业务转型为集投资银行、资产管理、资金交易于一体的混业经营,信贷、外汇、资本和互联网等跨市场资金流动,风险连带性加强,监管模式受到挑战。

三是监管框架滞后。在混业经营的大趋势下,交叉金融产品存在监管套利、隐匿、转嫁和放大风险等问题,同时主要监管机构存在体制和利益博弈,影子银行、银信、银证和银保等业务处于监管缺失,暴露出监管体系的滞后与欠缺。

(二)我国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内容和特点

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通过“综合考评+逆周期资本缓冲+激励与约束措施”的模式,其中资本和杠杆、定价两项核心指标具有一票否决权,在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其中任意一项不达标则整体考核不达标。在执行中,央行可对指标体系进行修正和完善,以保障指标体系的时效与开放性。

宏观和微观审慎管理的目的均是为了防范金融风险,但各有侧重。以宏观审慎管理来讲,主要实现以下三个转变:一是从狭义信贷到广义信贷,目的是为防止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下,信贷资金仅发挥通道作用,通过金融创新或杠杆等手段,进行期限和利率置换。二是从时点管理到日常管理。在资金来源和使用更加多样化的前提下,央行取消存贷比、不再设立信贷额度等制度。三是从基准利率到市场化利率。央行要求银行业在利率体系形成过程中,构建银行业自身差异化和市场化定价体系成为新常态下经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注重考虑预期损失等风险因素,提升定价管理的广度和深度,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

(三)MPA激励与约束机制

央行根据银行的考评等级,设置差异化的奖惩措施,对于A档银行在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的基础上上浮至1.1~1.3倍,C档银行在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的基础上下浮至0.7~0.9倍,对于B档银行则维持原有利率。同时,在经济奖惩之外还会辅以支农支小再贷款及再贴现、一级市场准入、次级债发行等行政性措施,保持政策管理的灵活性。如根据目前的MPA评分标准和激励方式,A档和C档机构将分别对存款准备金利率给予[0.7,1.3]的浮动区间。

二、上市银行MPA政策执行情况

本文对A股13家主要上市银行进行MPA模拟计算,并通过对实施MPA政策以来的季度数据进行历史回顾,通过横纵向比较分析各家上市公司的指标,剖析对相关业务的影响,并提出应对策略。

(一)资本和杠杆情况:资本充足率是关键且完成难度大

根据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C*公式,本次计算中忽略机构稳健性和信贷政策执行影响,将结构性参数取1;βi由宏观经济热度参数及系统重要性参数决定,预估范围取值为0.4和0.8;目标GDP为6.5%,目标CPI为3%,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C*对应情况如下表。

表313家主要上市银行广义信贷增速情况(%)

表1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C*情况表

从2017年上半年13家上市银行数据来看,在广义信贷增速为10%的情况下,上市银行基本能达标,但当广义信贷增速在15%—35%区间时,上市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足,完成难度较大。以广义信贷增速为15%,βi取0.4为例,系统重要性机构仅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和交通银行达标;普通机构仅招商银行达标。

表213家主要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

(二)资产负债情况:广义信贷增速受限,同业负债考核压力大

1、广义信贷。为使C*达标,受逆周期资本缓冲影响,对大部分机构而言,允许的广义信贷增速低于监管要求。在今年的MPA考核中,表外理财扣除现金也纳入广义信贷的口径,因此在本文测算中广义信贷的口径加入扣除现金和存款的表外理财部分,测算结果如下表所示。

一方面,从资本充足率的计量来看,目前银行业整体的广义信贷增速基本上低于资本充足率对应的广义信贷增速上限;另一方面,受合意贷款的约束,狭义信贷历年来整体的增速水平较平稳且与与MPA管理目标接近,信贷扩张调整的空间较小,但对于广义信贷增速而言,重点要强化对其他非银债权扩张速度的约束。

在金融去杠杆、银行去同业的时代背景下,表外理财增速很有可能继续下降。不排除少部分银行可能由于去杠杆的进度较慢而导致广义信贷增速超标。但整体而言,由于广信信贷增速指标考核的是同比增速,随着去杠杆的进一步推进,各银行达标的压力将会下降。

2、同业负债。截止2017年二季度,从13家上市银行的同业负债占比的数据来看,老口径同业负债占比考核稳定,所有上市银行均已达标,但将1年以内(含)期限的同业存单业务纳入同业负债考核后,兴业、浦发和民生银行3家上市银行未达标,随着2018年同业存单纳入同业负债考核,同业负债占比考核未达标的银行估计增多,金融也面临的同业去杠杆压力日益严峻,同业业务有待进一步关注。

图113家主要上市银行新老口径同业负债占比

(三)流动性情况:资产配置压力加大,考核情况不甚乐观

根据银监会的要求,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覆盖率在2018年底前达到100%,以2017年上半年的数据来看,中信银行和华夏银行分别较监管水平90%低6个百分点、3.8个百分点,平安银行、兴业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流动性覆盖率位于[90%,95%]区间,达标压力较大。

(四)资产质量情况:当前合格压力不大

一是不良贷款率。农行受历史遗留等问题影响,不良贷款率较高,考核仅为达标;股份制银行中,2016年有浦发、招商未达标;2017年一季度有浦发、招商未达标,二季度有平安和浦发未达标,其他股份制银行均可得满分。

表413家主要上市银行流动性覆盖率水平

二是拨备覆盖率。2016年和2017年上半年,仅工商银行未达标,根据银监会印发〔2018〕7号文显示,拨备覆盖率由150%,调整为120%—150%,上市银行拨备覆盖率完成情况良好。

表513家主要股份制银行不良贷款率和拨备覆盖率情况

综上所述,影响商业银行达标的主要是资本和杠杆、资产负债和流动性情况,其中资本和杠杆情况是考核的重难点、资产负债情况对业务经营产生影响,流动性情况影响银行资产负债及损益。在指标细项中,资本充足率和广义信贷增速两项指标是关键,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与制约,直接影响MPA考核是否达标。随着金融去杠杆深入和基数的不断抬高,MPA考核的压力逐步缩小,但资本制约、广义信贷增速快、同业及通道业务占比大、流动性趋紧等问题依然不容忽视,MPA作为银行监管的长效机制,对银行扩张的约束将长期存在。

三、MPA政策执行对银行业的影响

新常态下,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稳步推进,按照宏观审慎评估框架,加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考核,商业银行不仅面临资本约束,还面临着流动性管理、利率定价等多重监管,MPA考核将对银行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一)资本充足率考核严厉,部分银行达标有难度

MPA考核更加重视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从近年数据来看,大型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相对较高,股份制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但整体水平位于大型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之后,考核压力较大。

图2各类型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一览表(单位:%)

一是资本管控要求严格。在MPA框架下,将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纳入了对资本和杠杆情况的考核。其一,考核口径扩大。MPA按照广义信贷口径考核资本金,基本上涵盖了当前商业银行的主要资产业务。其二,资本要求提高。MPA考核深化运用逆周期资本缓冲与系统重要性附加资本等宏观审慎要素,宏观经济态势越好、广义信贷增速越快,对逆周期资本的要求也越多。

二是资本对业务扩张的约束作用强化。就资本充足率而言,短期内银行持有的资本扩充较难,但风险加权资产有较大运作空间,为满足考核要求,银行倾向于采取有效的资产配置方案来降低风险加权资产,现有的高资本占用业务和粗放式扩张模式将逐渐向低资本消耗业务和集约式发展道路转变。

(二)稳规模、调结构、去杠杆,资产负债结构管理经受考验

近年来,资金空转、房贷扩张、同业创新、影子银行等现象下,监管机构加强对商业银行资金运用的监管力度,陆续将理财、同业存单等纳入监管范围,将对银行业的资管、投行及同业业务产业重要影响。

1、同业业务扩张的难度增加。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推进,银行利差持续收窄,部门银行为了增加盈利会通过同业套利、绕道监管等途径配置高收益资产。如下图所示,同业负债占总负债的比重在2012年至2016年期间呈现上升趋势,在2016年高达24.3%,在各项监管措施出台下,2017年上半年同业负债占比为23%,较年初下降1.3个百分点。此次在MPA的同业负债考核中纳入同业存单,将对通过同业存单腾挪到表外非保本理财来获取中间业务收入增长的发展模式形成较大制约。

表6银行业负债结构变动

2、理财业务发展模式亟需调整。为了提高收益率、规避监察,银行业表外理财规模快速增长,造成理财负债端收益率降速低于资产端收益率降速,迫使银行理财通过错配期限、加杠杆和暴露信用风险等方式来获得额外收益,而这也成为诱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大潜在危机。

图3银行业理财余额和增速 (单位:万亿元、%)

MPA对表内和表外资产实施统一监管,使得银行通过非标投资方式把表内业务转移至表外以规避监管的动力减弱,将进一步改变表外理财的资产配置和业务管理模式。如下图所示,银行理财产品占比较高且呈上升趋势,以2017年上半年为例,银行理财产品占比高达73.4%,较2016年提高5.9个百分点。

图4银行业理财产品投资于实体经济余额和占比(单位:万亿元、%)

3、金融市场结构受到制约。2017年三季度,金融市场业务占比高达30.4%,较2016年下降1.1个百分点,但高于2012—2014年金融市场占比。随着MPA的推行,广义信贷管理取代了合意贷款管理,以往商业银行通过表内外资金腾挪、如通道和同业业务等方式规避监管要求、监管套利的模式将受到遏制。

表7银行业金融市场业务存量占比变动

(三)LCR考核日趋严格,银行负债成本升易降难

LCR考核逐渐趋严,负债渠道受限,负债成本上升。分子方面,商业银行将加大对合格流动性资产配置力度,但此类资产收益率普遍偏低,而同业负债、同业存单的成本又比较高。分母方面,商业银行需要增加预期现金流入总额,控制预期现金流出总额,因此需要压降同业负债等高折算率的负债占比,提升零售存款等低折算率的负债占比,从而进一步加剧各银行对存款的竞争。

以往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造成的流动性释放导致各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大多局限于头寸管理层面,战略性、前瞻性不足。宏观审慎评估体系设立流动性指标,微观上是引导商业银行遵循流动性、安全性、效益性相统一的运行原则,宏观上是为了避免系统性金融风险。在金融去杠杆的政策背景下,流动性趋紧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成为“新常态”,各商业银行应尽快适应流动性管理的新形势、新要求。

(四)定价管理模式难以为继,自主创新有待加强

一是定价要求提升到新高度。在MPA评估框架下,定价行为被提升到与资本充足率同等重要的地位,实行一票否决,如果利率定价不达标,商业银行将直接定为C档,因此对银行定价管理能力提出新的要求。

二是定价管理面临新的挑战。其一,受“三期叠加”宏观形势及“三去一降一补”经济政策的双重影响,以及金融创新快速发展、大数据突飞猛进的推动作用,商业银行定价管理挑战与机遇并存。其二,受负债成本刚性的影响,存款定价压力不减,部分银行通过理财、增值等变相高息揽存方式的传统恶性竞争行为,在MPA考核下将受到限制。

四、商业银行应对MPA的对策建议

宏观审慎管理是世界各国金融监管的大趋势,对于提升微观金融主体的经营质效和保证宏观金融系统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同业竞争日益加剧,传统的依靠规模扩张和存贷利差的粗放式经营模式和低效的资金运营模式已不可持续,也不符合MPA的评估要求。商业银行必须转变经营理念,以有限的资本争取更高的回报,努力实现业务发展的多元化、经营管理的精细化,实现效益与规模的均衡发展。

(一)加强资本管控,培育资本节约意识

一是提升前瞻性管理水平。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及经营管理需要进行动态化、精细化的资本计量、规划和管理,处理好应急与谋远的关系,处理好压降风险加权资产与扩充有效资本的关系,避免以往“平时猛开车,季末急刹车”的粗放式管理。二是强化资本约束意识。强化资本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创新资本管理工具,将被考核单位资源分配与经济利润或经济增加值挂钩,充分发挥绩效考核引导作用。三是拓宽资本补充渠道。紧跟监管政策导向,积极开展融资研判,选择合理的时间窗口通过发行普通股、优先股、可转债等方式实现低成本融资目标。

(二)加强战略管理,创新资负配置体系

一是发挥资产负债的前瞻和指导作用。其一,推动模式转变。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资产负债管理应实现从被动管理到主动管理的转变,做好“事前计划、事中监测、事后评估”的全流程管理,承担起战略规划、风险管理等职能。其二,加强形势研判。要强化对经济形势、市场走势、政策环境的分析,综合考虑存量业务与增量业务、投入与产出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资产负债配置计划,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实现保持计划相对稳定及把握阶段性市场机会的统一。

二是构建科学的大资产负债管理体系。其一,回归大资管本质。在资产负债维度,MPA关注的是广义信贷口径,商业银行应明确广义信贷和大资产理念,避免对表外业务的过度依赖,减少以往的通过资产腾挪规避信贷监管的行为。其二,实现表内外统筹。要结合风险防控能力、资本水平和负债基础,统筹表内外资产业务的稳健发展。表内要坚持规模相对稳定、增速相对可控的同时,落实国家“三去一降一补”的政策要求,持续优化资产结构。

(三)关注流动性风险,推行稳健管理策略

一是要强化前瞻性预判。根据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变化趋势,国际金融环境瞬息万变,汇率通胀双压力,宏观政策逐渐趋紧,国内业务期限错配严重、利率风险加大,商业银行要积极应对流动性监管政策变化,确保流动性安全以及指标达标。二是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为有效应对利率上行风险,商业银行要优化资产再定价周期管理策略,尽可能使用长期负债派生长期资产,强化期限错配管理,减少期限错配风险。

(四)优化定价体系,提高精细定价能力

一是构建科学有效的定价体系。适应利率市场化趋势,进一步完善分行内外部定价管理机制,将定价与配置、调度、利率预期管理以及市场和同业竞争相结合,探索建立基于客户利率敏感性的定价模型。 二是多措并举推进差异化定价。以综合定价系统为依托,结合客户需求与贡献度、产品与服务的成本及区域市场特点,根据自身阶段性发展策略、区域供求关系、客户综合评级等因素执行适度的自主定价权。三是完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以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为抓手,建立有效的内部资金管理模式和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科学核算资金成本与业务收益,进一步推动合理定价。

(五)创新发展模式,加强金融风险防控

一是坚持稳健发展的经营理念。商业银行应减少短期行为、注重长远发展,实现从粗放式发展到内涵式发展的转型,在满足MPA监管要求的基础上,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二是坚持服务实体。商业银行应着力避免资金“脱实向虚”,加大对小微企业、“三农”、精准扶贫、绿色金融的支持力度,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三是坚持金融业务的多元发展。随着同业竞争加剧,传统的以规模扩张和存贷利差为主的经营模式面临挑战,也不符合宏观审慎的监管理念。在保持稳健经营的前提下,商业银行应理性进行业务创新,大力发展投行、资管等轻资产业务,转变盈利模式。■

[1]戴豫升.审慎监管变化与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对策[J].西南金融,2017,(10).

[2]管晓明.MPA框架的特点及对中小型商业银行潜在影响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6,(08).

[3]李奇霖,梁路平.MPA对债市的影响[J].中国金融,2016,(08).

[4]刘明彦.上市银行年报MPA视角解读[J].特别关注,2017(05).

[5]齐立云,周平梅.央行宏观审慎监管(MPA)与上市银行达标情况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17,(07).

[6]唐宏飞.对我国宏观审慎评估体系的认识[J].金融会计,2016,(04).

猜你喜欢
广义负债信贷
Rn中的广义逆Bonnesen型不等式
聚焦Z世代信贷成瘾
从广义心肾不交论治慢性心力衰竭
王夫之《说文广义》考订《说文》析论
你的负债重吗?
136家房企负债直逼5万亿万科、绿地和保利负债均超3000亿
广义RAMS解读与启迪
彻底解决不当负债行为
绿色信贷对雾霾治理的作用分析
彻底解决不当负债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