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郑学富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诗句表现了身陷安史之乱战火中的诗人杜甫期盼得到家书、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凄苦哀思,声情悲壮,爱国之情跃然纸上。笔者在收集整理台儿庄战役史料时,读到了好多参战将士的家书,从这些家书中,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到抗日英烈们“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情壮志,也能体会到“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的英雄柔情。令人感慨万千,难以释怀。
1938年4月8日台儿庄大捷后,60余万中国军队集结在鲁南,准备与日军决战。日军也调集30余万精锐军队,分六路向徐州迂回,欲歼灭中国军队主力,形势十分危急。李宗仁致电蒋介石,指调第六十军增援。正在武汉周边待命的六十军接到命令后,于4月21日夜全部到达台儿庄附近。
4月22日8时许,作为六十军先头部队的183师542旅1081团2营刚赶到陈瓦房村,即与日军矶谷师团濑谷支队的一支搜索队遭遇。营长尹国华一看尽是平原,无险可守,一面命令部队立即进入村内,构筑阵地准备战斗,一面率领尖刀排向敌搜索队奋勇攻击,消灭了这一小股敌人,夺回了陈瓦房。这时日军的一个大队赶来包围了陈瓦房,并在坦克、大炮的掩护下向庄内发起疯狂进攻。
○二营营长尹国华Yin Guohua, the battalion commander of the second battalion
尹营与敌展开激战,反复肉搏,阻止了日军的进攻。团长潘朔端接到报告后,立即带领第一营前卫增援,可是在小庄与另一支日军遭遇,遂展开激战,团副黄云龙阵亡,潘朔端负重伤。在陈瓦房尹营只有孤军奋战,尹营只装备步枪、手榴弹、轻重机枪等常规武器,面对的是几倍于己,且配有坦克、大炮的日军精锐部队。尹国华身先士卒,英勇杀敌。在他的带动鼓舞下,全营官兵抱着“以身殉国”的决心,凭借着房屋、院落,沉着应战,他们用集束手榴弹炸毁日军坦克,与四面冲来的敌人白刃搏斗,逐屋逐院争夺。从早上一直战斗到傍晚,没有后退一步,年仅30岁的尹国华及全营500多名官兵壮烈殉国,仅陈明亮一人生还。尹营以牺牲500多人的代价,为六十军展开备战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尹国华殉国后,《云南日报》的记者前往其家里慰问,表示致敬,见其妻端庄和蔼,静穆贤淑,正怀抱不满周岁的幼子在庭前戏耍,尚不知丈夫已经牺牲。记者便以前方战况相询问,她从书橱里拿出几天前收到丈夫寄来的信和照片,让记者看。尹国华在给妻子的家书写道:“韵鸥爱妹:到信阳后寄出三次信,都收到了吗?近来剑生(其幼子)已在牙牙学语了吧。……两女近来也能执笔学书了吗?这虽是她们还爱学好,同时也是环境允许她们,不然,如在战区的孩子,逃亡之暇,哪能再求学哟。希望你以后再带着他们去同摄一影寄来。……韵鸥,在家要俭约持家,用一文钱要有一分钱的代价,同时,省下一文钱,捐助国家,也就是增进一分的抗战力量。……至于我,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很兴奋这一次能有机会去和敌人周旋,为了我们国家的存亡,我很愿意与日本鬼子拼命到底,即使不幸而战死,也算是我平生的夙愿了。”
○《云南日报》1938年4月29日全文刊登尹国华营长的一封家书。A letter of the battalion commander, Yin Guohua was published in Yunnan Daily on April 29, 1938.
从这封家书可看出尹国华与妻子举案齐眉,和如琴瑟,以及对三个年幼的儿女的关心呵护,其儿女情长流露于字里行间。尹国华慷慨赴难、以死报国的雄心壮志更是溢于言表。
在台儿庄战役禹王山阻击战中,第182师1078团团长董文英率部奉命守卫在台儿庄东侧湖山、窝山一带。此间,他曾给妻子贺茂莲写过一封家书:“……现奉令守卫台儿庄东翼的湖山、窝山阵地,虽尚未接敌,但连日来,我军官兵已伤亡多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身为抗日军人,负有保卫我神圣领土重任,此为我与阵地共存亡报效国家,竟素志之时也。我如为国牺牲,身无长物,家中所遗什物悉归茂莲,盼善抚子儿以继吾志,勿过分悲戚,善自珍摄,炮火连天,不暇详嘱……”
这既是一封家书,也是一封遗书。从信中可看出董文英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表现出誓与国家共存亡,誓死保卫祖国神圣领土的英勇献身精神,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壮人胸怀!而其中还充分体现了董文英作为丈夫和父亲对妻子的关爱、照顾和叮嘱的一片真情,希望儿子日后长大成人继承父志,报效国家的一片爱意和殷殷期望!
○董文英Dong Wenying
董文英所部坚守的湖山、窝山阵地战事异常激烈。日军在飞机、重炮和战车的掩护下发起了一次次的强攻,阵地硝烟弥漫,弹片乱飞,山坡被炸得千疮百孔,一遍狼藉。董文英沉着指挥,一边加强火力坚守阵地,一边伺机反击,打得日军丢盔弃甲、狼狈不堪。日军不但没有攻下山头,反而损兵折将,伤亡惨重。狡猾的日寇让伪军刘桂堂部在朦胧夜色中偷偷地尾随董团,并命令少数伪军穿上我牺牲士兵的军服混入军中。
4月25日凌晨3时左右,董文英率部到达了湖山团指挥所。正在清点人数时,不料指挥所里突然响起了枪声,董文英连忙下令部队肃剿攻入团部的伪军。此时,日军的后续大部队源源不断涌来,里应外合,很快占领了团指挥所,而且以指挥所作为据点,居高临下,攻击董团。万分危急中,董文英率领5连反复冲向指挥所,均被敌人的强大火力压制。2营营长张言谨见董团长的左手小指被子弹击穿,流血不止,请求他下阵地包扎。董文英说:“在这种关键时刻,如果我下了阵地,军心会动摇,我决不能离开!头可断,血可流,要是阵地拿不回来,我誓与阵地共存亡!”
在激烈紧张的冲杀中,2营张营长胸部中弹,董文英派人将他送往后方治疗,自己又向日军展开拼杀,发起了冲锋。敌人的一排子弹打来,击中了董文英的头部,他壮烈牺牲于湖山阵地前沿,以身报国。
四月鲁南的夜晚,还有一丝凉意,刚刚打退鬼子的一次进攻,战场上死一样的沉寂,官兵们躺在战壕里,枕戈待旦。黄人钦,这位29岁的滇军上尉连长此时此刻毫无睡意,他望着天上闪烁的星星,想到自己从云南楚雄姚安县考入昆明省立一中,毕业后进入云南军官候补生队,由于作战勇敢被提拔为连长,这次能从内战的漩涡中走出来,投身到抗击日寇的战场上,他感到十分欣慰。他从怀里掏出绣着梅花的洁白手帕,放在鼻子上深情地闻着,一股芳香袭来,他幸福地回忆着:
1937年10月2日,即农历的九月二十八日,是个黄道吉日。在六十军1082团军营里,一场婚礼正在举行。新郎就是这位上尉连长黄人钦,新娘是昆明女子中学的学生商幼兰。红烛光下的大红喜字,映衬着潇洒英俊的新郎官和漂亮温柔的新娘。前来祝贺的双方的亲朋好友羡慕不已,异口同声地祝他们早生贵子、白头偕老。
正当黄人钦和商幼兰沉浸在幸福的蜜月之中时,10月5日,六十军在昆明巫家坝举行誓师大会,出滇北上抗日。当黄人钦告诉妻子和家人马上随军出征时,大家都惊呆了,亲友们劝他说:“人钦,你蜜月未满,如果请假,长官会批准的。”黄人钦慨然答道:“日军侵略中国,多少个家庭在生灵涂炭,敌寇未灭,何以为家?”他对妻子深情地说:“幼兰,保家卫国,好男儿自当投身沙场!为了千千万万个新婚家庭的幸福,只有牺牲我们的小幸福了。”商幼兰眼含着热泪,久久凝望着丈夫,说道:“你报效祖国的心情我懂,谁让我找了个当兵的呢?”说着,夫妻俩拥抱在一起,泪脸贴着泪脸。
雄鸡破晓,黄人钦一觉醒来却不见身旁的新婚妻子,正疑惑间,商幼兰走到床前,双手捧着一只手帕递给黄人钦,说道:“这一分别,不知何时再能相见,这是我亲手给你绣制的手帕,上面绣有你最喜欢的梅花,你带上它,想我的时候就看看。”黄人钦接过带着妻子体温的手帕,心头不禁一阵滚热。
出征的六十军将士途径昆明金碧路上的金马牌坊下时,十多万的昆明乡亲们排列在路两旁,含着热泪欢送出征的子弟兵。在欢送的人群中,一个少女的目光在行进的队伍中久久地寻找着那个人,她的一颗心也跟着那个人走上了战场……
“轰隆隆!”炮弹的爆炸声把黄人钦从回忆中惊醒。
4月23日拂晓,日军的炮弹就像暴雨一样覆盖而来,顿时阵地上成了一片火海。炮击刚一停息,日军便在十多辆坦克的掩护下开始了进攻。黄人钦连长立即指挥战士们进入被炸成蜂窝状的阵地,迎击潮涌而来的日军。战士们用集束手榴弹炸毁敌人坦克,轻重机枪密集开火扫向正在进攻的敌人。炮兵们主动配合步兵,把炮弹准确地打向接近阵地的日军。面对涌向阵地前的日军,黄人钦率队奋勇冲杀,与敌肉搏,血战终日,不幸在冲锋时身中数弹,壮烈牺牲。
战友们在给黄人钦整理遗物时,在他的衣服口袋里,那只绣着梅花的洁白手帕已被鲜血浸透,里面包着一页被染红了的信纸。这是一封写给新婚妻子尚未来得及寄出的信,上面写着:“倭寇深入国土,民族危在旦夕。身为军人,义当报国,万一不幸,希汝另嫁,幸勿自误。”
不知道新婚妻子商幼兰得知丈夫阵亡的噩耗和看到这封信后是什么样的心情和境况。可是家乡人民没有忘记这位为国捐躯的年轻英烈。他所在的部队将他的血衣和遗书寄回了他的家乡,乡亲们在其祖坟地里,为他建了一座衣冠冢,以示悼念。
编辑/栾小惠
The poem, “During the war,letters from home are more precious than ten thousand taels of gold.” expresses that the poet,Du Fu, who was trapped in the “An Lushan Rebellion” longed to receive letters from home, missed relatives and was concerned about affairs of the state. His sorrow, lofty aspirations and patriotic feeling were shown in his writing. When collecting the historical data about The Battle of Taierzhuang,the writer has read many letters from officers and soldiers. From these letters, we can appreciate that Anti-Japanese martyrs not only had the same lofty sentiments and aspirations as the poem, “Every soldier high morale to defeat the Huns”, but also the tenderness of the poem: “People who are heartless may not be the real hero and people who love their sons can also be real men”, sentiments which touched us de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