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梳理之维度

2018-04-22 13:21练崇潮薛春梅
当代旅游 2018年4期
关键词:器物景德镇遗址

练崇潮 薛春梅

摘要:景德镇具有一千多年制造陶瓷的历史,沉淀了丰厚的陶瓷文化。如何借助“一带一路”建设的契机,讲好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的故事值得思考。讲好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故事,需要对景德镇的陶瓷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更需要对其进行梳理与挖掘。梳理与挖掘可从以下方面着手:从历史的角度讲好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故事、从符号的角度建构以陶瓷为标识的景观群、从商贸的角度勾勒古“丝绸之路”中的景德镇、从艺术的角度讲述历代制瓷人的艺术追求、从精神的角度传颂生活与信仰中的瓷业精神、从工序的角度体验与感受化泥为瓷之神奇。

关键词:景德镇;陶瓷;陶瓷文化;器物;遗址

享誉“千年瓷都”之美誉的景德镇讲述着一座城市忠于一项工艺千年而不变的故事,在此故事里蕴含着丰富多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号,可以说陶瓷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块“胎记”、是中华文化的一张名片。文化要大繁荣、大发展,必须挖掘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要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要建立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提高我国文化的软实力;而要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必须扩大和提升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当前,适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拓展期,也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传播推广中华优秀文化、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大好时期。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这一光辉灿烂的瑰宝,应该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做出应有的贡献;因而应该系统挖掘梳理景德镇陶瓷文化的亮点,以期把“文化景德镇”真实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一、从历史的角度讲好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故事

“發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重要表现。对于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而言,必须采用有史有据、清楚明晰、启迪后人的原则进行梳理,以期把景德镇陶瓷文化的故事讲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厚积薄发。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故事可以从以下方面切入:

一是时间递进:清代龚錻在《景德镇陶歌》中描述到:“江南雄镇记陶阳,绝妙花瓷动四方,廿里长街半窑户,赢他随路唤都昌”,郭沫若先生在其《访景德镇》中写道:“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从上述诗词中可以窥视景德镇历史上瓷业辉煌之一斑。由此可见,景德镇具有丰富多彩的有关陶瓷文化的故事。从历史的角度讲好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故事,应以时间为循序,渐次展开。从“新平冶陶,始于汉世”讲起,到宋景德时期的“天下咸称景德镇”,再到元代时期的元青花瓷,最后落脚于明清鼎盛时期的景德镇。以时间为序,渐次展开;以历代陶瓷精品制作中所蕴含的生动故事,叙说景德镇陶瓷文化之辉煌。

二是人物脉络:就历朝历代对景德镇陶瓷文化有贡献人物进行梳理,绘制出人物普系图。东晋:赵慨;隋朝:何稠;唐朝:陶玉、霍仲初、褚绥;宋代潘安生、刘永之;元代林捷隆;明代:昊十九、周丹泉、崔国懋、童宾;清代:唐英等等。通过上述历代制瓷人在景德镇制瓷史上的贡献以及他们在陶瓷制作上生平轶事,把景德镇的陶瓷文化讲得细致入微,使人驻足流连。

二、从符号的角度建构以陶瓷为标识的景观群

景德镇制造陶瓷时间历经千年之久,有大量的陶瓷遗址,处处都留有陶瓷文化符号。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今天,应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把大量的陶瓷遗址展现在世人面前;并把一些陶瓷习俗、陶瓷人物等陶瓷文化符号用陶瓷制造出实物,作为城市景观,打造景德镇的陶瓷文化名片。

一是在陶瓷名胜景区建构陶瓷景观群,依托景德镇古窑、陶瓷历史博物馆、陶瓷馆、龙珠阁、御窑厂遗址、高岭古矿遗址;各处的古瓷窑址——湖田、南氏街、白虎湾、董家坞、葫芦窑遗址等陶瓷遗存构建起突出陶瓷文化符号的景观群。以彰显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历史厚度。

二是在城市的车站、码头、街道、广场等显著位置建造陶瓷标识群,把历代有名陶瓷人、陶瓷习俗、陶瓷制作流程等有关的陶瓷文化植入城市的肌肤和血液之中,突出景德镇城市的陶瓷特色。

三是把景德镇的七十二道制瓷流程,通过浓缩的方式,打造一个陶瓷制作体验园,并加以生动的陶瓷文化解说。使游客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对景德镇陶瓷的制作有感性的体验;对景德镇陶瓷文化有直观的了解。

三、从商贸的角度勾勒古“丝绸之路”中的景德镇

宋元明清时期,景德镇瓷器起昌江经长江飘东海到南海达广州口岸,进而穿马六甲海峡跨印度洋饶好望角越大西洋抵西欧销往世界各处。“若夫浙之东西,器尚黄黑,出于湖田窑者也。江、湖、川、广,器尚青白,出自镇之窑者也。”据史书记载,明万历年间一艘名为维利辛格的运往荷兰的商船上就有瓷器38641件,另外一艘名为克尔德兰的荷兰商船载有各类瓷器69057件。另据相关史料记载,仅通过东印度公司运到欧洲的瓷器就高达300余万件。

基于历史上景德镇陶瓷对外贸易之盛况,古“丝绸之路”可谓古“陶瓷之路”。要把景德镇“打造一座与世界对话的城市”,必须对历史上景德镇陶瓷商贸盛况进行挖掘梳理。

一是以景德镇为圆点,按照朝代绘制景德镇陶瓷贸易路线图,并把历朝历代的陶瓷贸易数据进行标注;把历朝历代曾经与景德镇有过陶瓷贸易的城市突显出来,作为“打造一座与世界对话的城市”的历史依据。

二是以世界各地博物馆中馆藏的景德镇陶瓷精品为主线,绘制一部在世界博物馆中馆藏的景德镇陶瓷精品集,把这些精品陶瓷故事整理出来,并以此为契机构建景德镇瓷器海外馆藏图,来实施景德镇陶瓷文化的传播与推广战略,使世人更加了解景德镇陶瓷文化的昨天。

四、从艺术的角度讲述历代制瓷人的艺术追求

陶瓷器物与其说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用品倒不如说是一件件精致的艺术品;因为,在当今无论是寻常百姓家日用陶瓷还是达官贵人家收藏的陶瓷艺术精品,都要追求陶瓷器物外在的表现形式,做到既好看又耐用。

从艺术的角度来说,景德镇有了瓷器才有了陶瓷艺术,并非从陶器开始。宋元时期,二元配方被引入瓷器制作之中,陶瓷在品质上得到了空前的提升,青花瓷的出现更给世人带来了视觉上的强烈冲击,瓷工开始在陶瓷上进行艺术的不懈追求。特别到了明朝,皇家在景德镇建立了专供皇亲贵族御用的御器厂,一批高精尖的专门服务皇家贵族的制瓷队伍形成。从宋元时期开始,经过明清两代积淀,景德镇在瓷器上进行了艺术革命和不懈追求,一件件瓷器成就为一件件艺术精品,技术、器型、工艺、色彩、构图、境界因为艺术而融合在一起。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的最大亮点就是“艺术”。今天,要保留好这一亮点,必须运用现代化、科学化的手段把传统的手工业模式继承与光大。艺术是有生命的,艺术追求是生生不息。当代景德镇制瓷人在先人的基础上仍然不断前行,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使陶瓷在选料、拉胚、上釉、色彩、图案等各个环节不断创新,使景德镇陶瓷不断走上新的艺术高度。

讲好历代制瓷人在艺术道路不懈追求的故事,一方面加重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厚度,另一方面可以给后世树立榜样与楷模。

五、从精神的角度传颂生活与信仰中的瓷业精神

陶瓷是景德镇灵魂,薪火相传千年不息的窑火及里面所蕴含的陶瓷文化是景德镇精神。景德镇制瓷业历经千年至今,在“陶瓷”这一主题上演绎了一幕幕陶瓷从业者在技术提升、制度更迭、人文情怀等方面的故事,也淀积了诸多影响后世的属于景德镇的瓷业精神。景德镇瓷业精神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形而下层面上的瓷业精神,它是由千千万万的瓷业从业者所创造的最质朴的情感,其中最值得后人尊敬的是诚信、信誉、关怀和热爱之情;比如瓷业行帮中的会馆、帮系、商帮;再比如瓷业行规中的生产行规、收徒行规、待遇行规、交易行规;又比如生活习俗中的衣食住用规定、节令习俗规定、贴近生活的瓷工歌谣等。二是形而上层面上的瓷业精神,是在数以百亿的瓷业从业者的平凡历程中提升出的信仰体系;比如自然崇拜中的高岭土传说、天后宫娘娘;再比如敬业崇尚中的师主庙里的赵慨、华光庙里的华光、督陶官唐英;又比如英雄崇拜中的风火仙师童宾、知四肉、白围裙、美人祭、太平窑。可以说,既有日常生活之精神又有信仰层面之精神等如此深厚的瓷业精神的景德镇,这是传统陶瓷文化留给这座城市的财富,应该一一对照把其挖掘出来,恢复仪式,方可传承精神。

六、从工序的角度体验与感受化泥为瓷之神奇

明代宋應星在《天工开物·陶埏》中道:“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从不屑一顾的泥巴到雍容华丽的瓷器这一脱变,是严格工序保证下的产物。七十二道工序从原料开采加工8道工序,历经造型工序2道工序,制模工序9道工序,成型工序29道工序,素烧工序,上釉工序8道工序,釉烧工序8道工序,到最后的检验工序1道工序完成。七十二道工序就是一次很好的陶瓷体验与感受之旅,这是传统手工业留给后世的工序体系,严谨而又清晰,是当下培养缺乏动手能力和工匠精神的难得题材。在陶瓷后续发展历程中,又慢慢发展起来了圆器业、琢器业、匣钵业、窑业、彩绘业(又称红店业)、制坯烧窑瓷商等辅助行业,在这些行业中又可细分为多个小行业,基本覆盖了瓷器中精彩纷呈的器物、各式各样的手工工艺、千姿百态的窑户和窑种、形形色色的辅助商店和商帮。这些陶瓷行业遍布景德镇的大街小巷,在内容上构筑了景德镇陶瓷业的现实图景,置身其中就是一种体验与享受。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传承至今仍生生不息与这些工序和行业依然在当下广泛存在于景德镇各个角落有很大关系,当下的问题是如何把这种广而散的布局进行精细化设计,打造某一区域最具特色的标志性工序地标,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

七、结语

在“一带一路”战略下,如何传播与推广景德镇陶瓷文化,是从事陶瓷文化研究者肩上的一项重任。它事关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事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大课题。广大陶瓷文化研究者要群策群力、深入挖掘、潜心研究,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中心、为中国真正成为一个文化强国尽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陈海澄.景德镇瓷录[M].江西:《中国陶瓷》杂志社.2004年版.

[2]杨永峰.景德镇陶瓷古今谈[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

[3]景德镇市地方志办公室.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市志上·下册)[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4年版.

[4]林景梧,汪宗达.景德镇[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年版.

猜你喜欢
器物景德镇遗址
大河村遗址仰韶文化房基保护加固修复
《景德镇陶瓷文化概论》前言
黑水城遗址出土F20:W63a文书研究
元上都遗址出土石刻的保护与研究
身如器物
器物之心
漫话国宝·陕西历史博物馆
我的家乡景德镇
寻找丝绸之路遗址
2017“小猕猴欢乐行—景德镇陶瓷文化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