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人即地狱”

2018-04-22 13:53郑苏皖
北方文学 2018年8期
关键词:萨特存在主义

郑苏皖

摘要:“他人即地狱”是萨特的戏剧《禁闭》中的台词及重要观点,本文试结合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对中心句“他人即地狱”进行多角度解读。

关键词:萨特;《禁闭》;存在主义;他人即地狱

让-保罗·萨特,是20世纪法国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作为二战后西方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萨特擅于以小说、戏剧等文学创作的形式来阐述其哲学理论。与萨特处于同一时代的法国文学评论家安德烈·莫洛亚曾对其评价道:存在主义作家萨特的成功之处,“乃是把这种哲学运用于小说和戏剧,为小说和戏剧增加了分量,带来了反响。而反过来,小说和戏剧赋予存在主义在现代思想中一种不经这些作品体现便永远不会有的威力”①。

独幕剧《禁闭》是萨特最具影响力的剧作,也是最能体现其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作品之一。萨特于1943年创作了该剧,1944年以《他人》为剧名刊载在杂志《弩》的第八期,同年在巴黎老哥伦比亚剧院首演时获得极大成功。《禁闭》是萨特所有剧本中上演次数最多的一部,被西方评论界誉为当代戏剧的经典作品。

《禁闭》主要描述了三个死后被投入地狱的罪人,邮政局小职员伊内丝、巴黎贵妇艾丝黛拉和报社编辑加尔森,三人之间彼此需索又互相折磨的故事,主要探讨了人与他人的关系问题。

《禁闭》中的地狱,被许多学者看成是萨特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影射,三个鬼魂之间的互相排斥、互相折磨也暗喻人与人之间的敌对关系。然而《禁闭》并不仅是为了批判人际关系的勾心斗角,结合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戏剧的中心句“他人即地狱”可以有多种解读。

萨特把“存在先于本质”看作其存在主义哲学的第一原理。他曾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将该原理解释为:“人首先是存在,与自己相遇,在这个世界上崛起,然后才规定他自己”②。所谓“存在”是指“人的实在”或“自我”,即个人的主观性。所谓“本质”是指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在行动中造成的自身的规定性。

“存在先于本质”这个命题的基本意思是:人最初只是作为一种纯粹的主观性而存在,而人的本质,即人的各种特征,都是后天由主观性自行选择和造就的。

坚持无神论存在主义的萨特认为世间并没有人类本性,没有一个设定人类本性的上帝存在。人首先是出生存在于世,而后由自我选择与社会规约,构成自己的特质与规定性。换言之,社会规约会影响人的自我选择,从而构造了人的自身本质和特征。

从这个角度来看“他人即地狱”的涵义,即: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们,由于同一种政治或文化的规训,以及旁人目光的压制羁绊,逐渐失去了自我的本相。每一个人因为不得不服从一种集体的规约,而丧失了自己生命的原始意义。

剧中的艾丝黛拉被关进地狱后,在屋子里到处翻找镜子,她说:“要是我不照镜子,尽管摸到自己,我也不能肯定我究竟是不是真的存在。”伊内丝也回答说:“您算有福气。我从来没有从内心感觉到我自己。”此处的“镜子”可理解为对“他人目光与社会规约”的隐喻,说明习惯于生活在社会规约与群体羁绊下的人们,已经丧失了自我感知与遵循自我本真意愿生存的能力。

剧中的加尔森更是一个活在他人目光下的囚徒,一开始他竭力隐瞒生前劣迹,想让另外两人相信他是一个英雄。当他在二战中因临阵脱逃被处死的懦弱行径被抖露时,他却一直逃避现实,纠结痛苦于报社里同事们对他的评价,又迫切渴求伊内丝给予他正面的回应,觉得别人的肯定才能给他良心上的救赎和安宁。

这就正如萨特1965年以“他人即地狱”为题发表讲话时曾说:“世界上的确有相当多一部分人生活在地狱里,因为他们太依赖别人的判断了”③。

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提出过一个命题:人是被判定为自由的④。在萨特看来,人命定是自由的,自由是绝对的。尽管自由都是一定境遇中的自由,但任何境遇都不能限定人的自由。人一旦被抛到这个世界上来,他就享有绝对自由。

但萨特认为,这种自由只有在摆脱了与他人的联系时才能实现。“我”一旦与他人发生联系,“我”与他人之间必定有一方是作为主体的存在,而每个人都是在争求自己的主体性地位。在他人的注视下,“我”的主体地位会被失落,被异化为客体,为了恢复自己的主体地位,我同样会用注视来反击他人的注视,使他人客体化。

张国珍从萨特关于“人的存在”的学说来阐述“他人即地狱”时,认为“自我与他人的关系,是一种主客体的从属关系——主奴关系”⑤。注视,就是一场争夺主体地位的斗争。

作为自为存在的个体,“我”具有自我选择和自我创造的能力,但“我”无法限制他人用固定的本质来看待“我”。他人的目光,是对“我”的自主的限制甚至否定,迫使“我”按照他人的看法来判定自己、伪装自己,让“我”成为他人意识中的客体,沦为主人面前的奴隶。同时,“我”对别人也是这样。

从思辩的层面来看“他人即是地狱”,即:作为意识主体的个人,与同样作为意识主体的任何其他人之间,必然存在一种敌对的关系。

《禁闭》这部剧,正是通过加尔森、艾丝黛拉和伊内丝三人之间,一次次试图消除敌对关系,又不断以失败和更深的矛盾告终的过程,形象呈现了这种人与人之間彼此依存又相互敌对的状态。

“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是萨特存在主义的另一观点,但这不能说明萨特的哲学是一种悲观主义,因为其存在主义的精义在于第三个原则——自由选择。存在主义的核心是自由,认为人在这个世界上,不论面对何种境遇,采取何种行动,树立何种态度,都可以“自由选择”。

对于《禁闭》这部剧,萨特曾阐释说:“我的用意是通过这出荒诞的戏表明,我们争取自由是多么重要,也就是说,我们改变自己的行为是极其重要的。不管我们所生活的地狱是如何地禁锢着我们,我想我们有权利砸碎它。”⑥

萨特也曾说过:“存在主义者认为,是懦夫把自己变成懦弱,是英雄把变成英雄。⑦”一个人最终获得什么样的本质,这取决于人自己的选择。关键的是,人需要用行动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由此可见,萨特的存在主义并非悲观主义,称其“严肃的乐观主义”更为恰当。

从这个角度来看,“他人即地狱”并非只是对外界的控诉,因为人始终都有自由的选择权。这里的“地狱”其实是人给自己打造的囚笼,只因在人与人的相处中,才充分展现出人性之丑陋卑劣,故称“他人即地狱”,而“他人”只是影射出自身邪恶的一面镜子。

《禁闭》这部剧中,加尔森虚荣而残忍,活着时带情妇回家过夜,折磨自己的妻子,死后在地狱中却只纠结于报社里的同事如何看待他的逃兵行为。艾丝黛拉水性杨花,昏昧无知,在地狱中依旧耽溺于情欲享乐。因为伊内丝在一旁的注视与嘲讽,加尔森拒绝接受她,艾丝黛拉甚至做出用裁纸刀刺向伊内丝的残忍行为,完全忘记他们早已死去成了鬼魂。伊内丝夺走表嫂,害死表兄,毫无愧意说出“我活着就需要别人受痛苦”这样极端自私的话。

这三个落入地狱中的人,极尽展示了人性中虚伪、贪婪、自私的阴暗面,但這三人对生前真正的罪孽并无太多忏悔之意,依旧活在自身虚伪或欲望的囚笼之中。

这部剧的结尾,加尔森走到铜像前说:“我跟你们说过,这一切都是早就安排好的。他们料到我会在众目睽睽之下站到这壁炉跟前来伸手捏住这尊铜像……地狱,就是他人。”可见,这部剧正是把三个自身缺陷相克相制的人安排到一起,令他们为了实现自己卑劣的欲望而相互追逐折磨,才让一间普通的屋子成了地狱,究其本质,“他人地狱”实指“自我地狱”。

自《禁闭》问世以来,关于剧中台词“他人即地狱”的论争便从未停止过。早期的研究者认为,“他人即地狱”是对资本主义社会人际关系的写照;后有一批研究者,以萨特1965年为《禁闭》录制唱片时发表的讲话为解读核心,认为“他人即地狱”源于一个人无法正确看待他人的判断,无法正确对待他人和自己;也有研究者从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体系去理解“他人即地狱”,进一步深化了《禁闭》这部剧的哲学意蕴。无论从何种角度去解析这部剧和剧中台词,都能挖掘出深刻的现实意义。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在二战后盛行且持续了十多年之久,并非偶然。因二战浩劫而身心受损的人们,在当时普遍感到精神上的压抑和无所适从,他人与社会似乎都成了自己的敌对力量。萨特的存在主义既揭示了世界的荒谬性,引导人们正视现实,又呼唤人们积极行动、自由选择、反抗绝望,因而能引发法国至全欧洲社会普遍的强烈共鸣。

虽然萨特本人拒绝了1964年瑞典文学院颁发的诺贝尔文学奖,但正如颁奖词所说:“他的著作具有丰富的思想,充满自由的精神和对真理的探索,已对我们的时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注释:

①龚翰熊:《现代西方思潮》,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237页。

②让-保罗·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第6页。

③让-保罗·萨特:《萨特谈“萨特戏剧”》,《萨特戏剧集》,沈志明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974~975页。

④让-保罗·萨特:《存在与虚无》,陈宣良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第535页。

⑤张国珍:《“他人就是地狱”的伦理意义释析》,载《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2期。

⑥让-保罗·萨特:《萨特谈“萨特戏剧”》,《萨特戏剧集》,沈志明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974~975页。

⑦让-保罗·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第23页。

参考文献:

[1]萨特著.周煦良等译.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2]萨特著.陈宣良等译.存在与虚无[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3]刘大涛.萨特在中国的影响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柳鸣九.自我选择至上——柳鸣九谈萨特[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

[5]张国珍.“他人就是地狱”的伦理意义释析[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2).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萨特存在主义
自因还是自为?*——萨特自因理论探究
路在脚下——从萨特存在主义看《长路》
积极心理学的批判与发展:存在主义给予的启示
你自己选择
《归来》中的存在主义叙事
萨特的电影剧本创作与改编述评
存在主义思想下《蝇王》与《鼠疫》的比较
荒诞世界的生存之道——《他们》的存在主义解读
《在冰山里》的存在主义解读